2017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教案:壓縮語段
[這是XX年高考試題。此題對壓縮有具體的要求:①將關于地宮開啟過程的文字進行壓縮,②不出現具體時間,等。對于“開啟過程”而言,有四個要點是主要信息:移開地宮口的巨石露出蓋板,清理蓋板,繪圖,撬開蓋板打開地宮。注意其順序不能打亂。]
2. (參考)北京將重現什剎海勝景。
[擬寫一句話新聞要在比較中篩選出關鍵信息。這則消息著重講的對象是什剎海,內容是將重現昔日美好景象。至于昔日的具體景象、今日的美好規劃等,都是次要的信息。]
殲滅難點訓練
1.(參考)歐盟放寬大象及其制品的進口限制。[抓主要信息先看其首句和結尾句。首句“歐盟委員會頒布了關于進口大象、象牙和大象制品的新規定”對以下內容起領起的作用,是語段的關鍵句。其下面“根據這一規定”自然是對新規定內容的展開,是從屬內容。結尾句“因此”是一個總結,又點明了“放寬”這一主題。]
2.(參考)北京兩次沙塵天氣人均“分得”10斤塵土。[主要信息有:此次沙塵天氣的地點(區)是北京;沙塵天氣的時間較長,可用“兩次”來概括;沙塵總量大,可用人均來說明。]
3.(參考)細菌能分解樹木,并釋放出二氧化碳,維持整個地球的盎然綠意。[此題應從整體上把握其主要意思。此段首句概括細菌的作用,最后一句總結細菌作用對于環境的意義,都是語段中的關鍵性語句。“它們能將……”是對第一句的具體說明;“若沒有細菌的存在……”則自然引出了最后一句總結性語句。結合首句和結尾句的有關內容,即可概括出答案。]
4.(參考)黃山位于皖南地區,面積千余平方公里,由火山噴發形成,多為花崗巖山峰。[原文以文學的筆法描寫了黃山的壯美雄奇,從黃山的特點出發,主要應把握如下信息:地理位置,面積大小,形成原因,山體特征等。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圓一百二十公里與面積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為重要。]
5.(參考)數學語言學是運用語言通訊技術和電子計算機,實現語言符號的遠距離傳輸和轉換,并用數字化的快速運算來處理非數值符號——語言的一門新興學科。[①注意下定義的格式要求。②必須抓住被定義對象的本質特征,摒棄次要信息,且用語準確、簡練,有高度的概括性。從本題來看,內容上有三個方面的要點:①運用語言通訊技術和電子計算機,②實現語言符號的遠距離傳輸和轉換,③用數字化的快速運算來處理非數值符號——語言。此三點缺一不可。]
6.(參考)引題:取長補短,提高能力 主標題:滬港將互派公務員[解答此題,可先從主標題入手,這是材料的主旨內容,可擬為:滬港將互派公務員。其中,只寫一方不能得分。確定主標題以后,再從相關信息中概括出引題。題目中對引題已給了說明,這有助于了解引題的特征,對答題也是一個指導。互派公務員的目的是此材料的第二大信息。材料第一段及第二段中對互派的目的給了說明,如“學習和借鑒”“為了提升”等。]
7.(參考)題目:書法家 結尾:高局長循聲望去,面露難色地說:“不寫了吧——能寫好的就數這兩個字……”[注意文體是小小說,而且是諷刺性作品,其標題應該含蓄,并蘊含諷刺意味。既然是書法比賽,參會的理當是書法家;而高局長則是一個只會寫“同意”的“書法家”。以此為題,既與故事妙合,又揭示了作品的主題。結尾一般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內容上的銜接,二是把握結句在主題體現方面的作用。從內容來講,是“寫”還是“不寫”?惟其“不能寫”才可以顯出高局長這類人的官僚作風,起到諷刺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