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美的墳墓
(3) 點撥法:即“相機誘導,適時點撥”,當學生思維出現障礙時,就要教師幫助點撥,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閱讀能力。
三、說學法:
大綱要求:“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培養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葉老也提出了“教是為了不教”,所以,在學習指導和能力訓練上,我的做法就是“導讀為重,理解為主,訓練為輔”。
(1) 速讀課文,習用圈點、勾畫、批注法。
(2) 在教師指導下,理解樸素美的含義和體味景物描寫的作用。
(3) 抓關鍵詞、句的讀書法。
四、說教學程序:(安排一課時)
(一) 本課的課堂導入語我是這樣設計的:
同學們,假如你是一位偉人,你死后希望自己的墳墓建成一個什么樣子呢?
(學生自由討論,指名回答)
那么,作為一代偉人的列夫托爾斯泰,他的墓地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世間最美的墳墓》一文(板書課題),看看在他筆下“托爾斯泰的墓”是不是最美的。
導語的設計不僅在于激趣,還在于激思,激情,而且應爭取學生的參與,挖掘學生智力潛能,激活他們的思想,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為本課的順利進行作準備。
(二) 交代學法:
此前已有有關的閱讀知識作鋪墊,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其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勾畫、批注、質疑、討論等方法,把握課文,達成目標。
(三) 自讀指導:
1、誦讀指導:
學生齊讀課文。
(1)解決生難字詞。
(2)感情基調。
在朗讀中,注意體味作者語言的特點,體會景物描寫中滲透的感情色彩。
誦讀的目的在于激情,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喚醒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能正確理解作者包含的深厚的感情。其次,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感,這是進行閱讀理解關鍵環節。
2、整體感知,概括要點:
整體閱讀是進行閱讀理解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求學生迅速把握文章的基本意圖與大體走向,概括要點,語言要簡明,如文中有現成語句,可借助有關詞語概括;如沒有,可用自己的話概括。因此,我打算采用問導法與點撥法,培養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
(1) 文中哪一個詞最能概括托爾斯泰墓的特點?
點撥:樸素。
(2) 托爾斯泰墓具有哪些具體的特征?作者是通過什么手法來描寫的?
點撥:沒有: 十字架 墓碑 墓志銘 名字
只有: 小小長方形 土丘 鮮花
沒有: 好奇(破壞寧靜)
只有: 敬意
對比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