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暴雨洪水應急處置方案(通用3篇)
公司暴雨洪水應急處置方案 篇1
根據《信陽市供水集團有限公司XX年防汛工作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為確保部門責任路段安全渡汛,結合本部門及責任路段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防汛工作總目標要求和任務
總體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澇的思想,按照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全體參與、人人有責”的要求,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切實落實《信陽市供水集團有限公司XX年防汛工作方案》明確的責任任務。根據公司安排,我部責任路段:雞公山大街湖東大道至寶石橋路段。
二、成立搶險組織
1、指揮組
組長:
副組長:
勤務保障:
2、應急一分隊:
分隊長:陳強曾
隊員:
3、應急二分隊
分隊長:喜建設
隊員:
4、應急三分隊
分隊長:陳合軍
隊員:
5、應急四分隊
分隊長:嚴加來
隊員:
三、工作要求
1、全體人員要高度重視防汛工作,加強領導,明確責任,遇到險情隨叫隨到,確保防汛工作落實到位。
2、要求防汛組織組成人員在防汛期間保持7×24小時通訊聯絡暢通。
四、主要措施
(一)切實加強領導。部長對部門防汛工作責任路段總負責。為進一步落實防汛責任制,明確職責,各有關責任人要按照責任分工抓好落實。
(二)嚴格落實制度。接到雨情、汛情、險情時,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實行統一指揮,各分隊要隨時準備接受并堅決服從指揮組的指揮。
公司暴雨洪水應急處置方案 篇2
根據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寫的《中小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教育部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堅決防止和隔斷疫情輸入本機構,打贏疫情阻擊戰,現就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開學安排
(一)開學前期準備
1、做好人員(學生、家長、老師、員工)排查尤其窗口期防控工作,努力將疫情阻隔在機構之外,為正式開學打下堅實基礎。
2、采購、備齊開學必需物品: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額溫槍、消毒液等。
3、進行一次全方位安全大檢查,防止因放假未用產生安全事故。
4、辦公室、教室、宿舍、食堂等場所噴霧消毒。
5、制定食堂運轉詳細方案,嚴查食堂工作人員身體健康狀況,嚴控食品進貨渠道,嚴管食品進入校區流程。
6、制訂老師、職工先期返校方案,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二)營業接送流程
1、通知學生自行檢測體溫,若體溫超過37.2℃,暫時不要返校,繼續居家觀察休息。
2、學生將分年級、分時段、進入校區,進門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進入校門;若體溫超過37.2℃,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3、進校后自行安排好宿舍床位,打掃衛生,整理環境,做好相關準備。
(三)開學后續保障
1、組織上好“開學第一課”——疫情防控知識課,通過觀看視頻、專題圖片展多種方式開展防疫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教育。
2、結合全國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感恩教育,引導師生懂得感恩、心存敬畏、珍惜美好、熱愛祖國。
3、繼續加強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師生正常佩帶口罩,切實加強每天師生午檢、晚檢工作。
4、師生錯時、分散、用餐、放學。三個年級段分開就餐、分時段就餐,就餐、放學途中不要講話,減少交叉感染。
5、強化網上教研,保證教研質量,減少老師之間的直接接觸。
6、辦公室、教室、宿舍、食堂等場所每天噴霧消毒。
二、重點工作
(一)壓實防控責任。
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政治站位,立即進入“戰時狀態”,堅決克服僥幸心理,以最大決心、最嚴措施、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結果。切實加強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以最高等級、最嚴密措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各位同志要堅守崗位、靠前指揮,明確職責,做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及時發聲指導,及時掌握疫情,及時采取行動。
(二)全面摸排情況。
教育局、居委會的溝通聯系,積極配合開展重點人員篩查、醫學隔離、宣傳教育等工作。對師生員工進行逐人全面摸排并掌握寒假期間行程,做到一個不少。發現有疑似癥狀者及時向衛生健康部門和疾控機構報告。
(三)控制聚集活動。
在疫情解除前,不進行大課間休息。
(四)加強綜合管控。
嚴格校區管理,嚴控外來人員入校,所有進入校區人員必須測量體溫。按照公共場所現場消毒技術方案要求,全面清理衛生,進行預防性消毒。正式開學前,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物資儲備、校區集中消毒、排查傳染風險、制定在疫區和隔離學生的學習支持方案,做好疫情動態監測和輿情應對等工作,保障順利開學。
(五)健全日報制度。
成立巡防小組,建立師生員工請假缺課登記和溯源追查制度。班主任加強對學生每日身體狀況排查,及時發現并報告異常情況,由學校作出相應處置。繼續執行學校疫情防控“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發現異常情況須在報送相關信息,按照疫情防控相關程序要求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六)強化教育宣傳。
組織上好“開學第一課”疫情防控知識課,通過觀看視頻、專題圖片展多種方式開展防疫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注重學生習慣養成和日常行為引導管控,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強老師等相關人員防疫衛生管理專項培訓,完善相應設施條件,提高校區衛生安全管理水平。
(七)家校防疫一體。
健全完善家校疫情防控溝通機制,暢通家校溝通渠道,指導家庭開展疫情防控。引導家長配合機構做好學生身體健康狀況排查,第一時間向學校反饋學生身體異常信息,組織開展必要的心理疏導和線上學習輔導。
(八)規范工作紀律。
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各負責人24小時聯絡暢通、疫情“日報告、零報告”等制度,及時匯總疫情防控工作信息。
三、職責分工
傳染病疫情報告人員分工
:負責機構全面工作及疫情上報
:負責后勤保障
:負責學生安全、學生疏散
:負責消毒
公司暴雨洪水應急處置方案 篇3
一、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組織機構、職責
(一)組織機構
組長:
欺凌現場防護組長:
學生疏散引導組長:
通訊聯絡組組長:
現場救護組長組長:
組員:
(二)具體職責
發生欺凌事件后,組長職責:
1.由組長校長帶領距離自己最近組員趕赴現場,對欺凌學生者進行強行阻止,必要時可實行正當防衛行為。
2.及時向本校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組織機構各小組組長發布信息,傳達事故情況。
3.立即了解情況,穩住情節,并保證通訊聯絡暢通,總指揮視其情節程度,嚴重到不可控制時,應立即向“110”和上級報告。
4.按總指揮要求,組織人員到現場疏散未被欺凌學生,并機智地疏散到安全地帶。
發生欺凌事件后,組員職責:
1.組員發現第一現場的,擔當第一領導人的責任,進行秩序維護和信息傳遞。
2.組員在組長的帶領下,迅速趕赴現場,共同制止事件的繼續發展,對受傷人員進行保護或救治,發現有重傷員,應立即與醫院或“120”聯系送往醫院治療。
3.當事學生的班主任及時電話通知當事人家長,匯報情況。
二、防止校園欺凌事件應急小組職責
1.決定事故應急預案的啟動和終止。
2.統一領導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確定現場指揮人員,負責應急隊伍及物資的調動。
3.向公安、醫院、等應急部門報告,并保持密切聯系;相關部門人員到達單位后,配合這些部門指揮應急救援工作。
4.向單位員工通報事故情況,安排人員收集證據資料。
5.向上級部門請求救援事項。
三、防止校園欺凌事件報告流程圖
發現欺凌者(或受害者)—報告附近任意組員或老師—組長趕往現場、通知距離最近老師、電話告知各小組長—學校保安穩住現場、疏散無關人員
四、校園欺凌事件處理程序及措施:
1.發現校園欺凌者的應急措施。
(1)如果是教師發現欺凌者正要對學生施暴,此教師應立即上前阻止,并與之周旋,然后巧妙派人報告安全領導小組長。
(2)如果是學生發現了欺凌者正對其他學生施暴,此學生應立即報告與他最近的教師,然后由老師再報告安全領導小組組長。
2.組長接到通知后,迅速趕赴現場,控制局面,情況危急且不受控制的情況下撥打“110”或振興街道派出所電話請求支援。與此同時,一面迅速召集最近的教師(最好是男教師)趕赴現場,阻止欺凌者施暴,一面通知現場安全組組長前往現場。
3.各應急小組現場救護
(1)現場防護組:
組長:
組員:
組長接到發生校園暴力消息后,應立即組織本組人員(不必等到人員來齊后)前往現場防止暴力,本著保護學生安全的原則,力求不受任何傷害而與之周旋,但當歹徒強行施暴時,本組人員可實行正當防衛。
(2)疏散引導組:
組長:
組員:藝體老師
本小組組員在組長帶領下,迅速趕赴現場,當防護組與欺凌者周旋時,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掩護與欺凌者相近、易受傷害的`學生撤離,并實施保護行為,防止欺凌者對更多學生造成傷害。
(3)通訊聯絡組:
組長:
組員:
本小組組員在組長帶領下,迅速聯系相關人員到達現場。
①學校應急小組各組組長
②向等上級部門報告情況,保持通訊聯絡暢通。
③公安或派出所“110” 。
(4)現場救護組:
組長:
接到事故發生的消息后,應立即攜帶藥品到事發現場了解傷員情況,對輕傷員進行簡單救治,對重傷員應立即撥打“120”緊急救護,送往醫院。
4.事故調查,善后處理。
(1)情節輕緩的,由當事人雙方家長協商處理。
(2)學校應急組在110的協助下,應立即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對傷員進行救護,并安穩家長情緒等。
(3)學校應急組負責協助110調查事故發生經過。
(4)如屬于責任事故,追究責任,交由相關部門進行相應處罰。
5.紀律處分。
凡學校教師,必須積極參加與校園欺凌事件的防護,對學校出現的欺凌事件進行及時處置,對欺凌事件反應遲緩,故意推脫、懈怠而導致校園安全事故進一步擴大的,學校將對該教師嚴肅處理。
校園欺凌應急處置預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整治的通知》、《關于轉發的通知》、《關于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精神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的相關精神和《實驗小學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方案》的要求,進一步做好學校安全整治工作,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促進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防范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切實有效降低和控制校園欺凌事件的危害,依照有關要求及相關法律法規,從我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