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習心得演講稿(精選3篇)
高三學習心得演講稿 篇1
高三以前,我曾經歷過三次數(shù)學考試不及格,但我從未想過放棄。高考數(shù)學那一場,我提前半小時做完、檢查完了所有的題,最終得到了一個令人欣慰的滿分。
一、動力來源
羅素說:“壓倒某種欲望的一定是另一種欲望。”我一直用這句話來解釋高三這一年里自己以及許多同齡人的變化。每個人都有玩樂、偷懶、放松的需要,但是在高考的壓力面前、在進步的渴望之下,我們也都同時具有了實現(xiàn)目標的欲望,只要這份欲望足夠強烈,我們自然能夠壓制原先較為低級的需要。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戰(zhàn)勝,意義重大。所以,我建議同學們,確定自己想要得到的,這樣就可以擁有強大的動力。對于高三學生來說,理想的大學是一個普遍的、直接的、有效的動力來源。
在高考這條路上,你可能會遭遇挫折、失敗,但請記住:任何時候,不要放棄自己。一位師兄現(xiàn)身說法講給我聽的故事,我一直記在心里:他英語基礎不好,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考的英語分數(shù)讓他痛定思痛。從高二那年的6月7日開始,他每天做100道英語選擇題,一直做到高考前一天。36500道選擇題,成就了他高考英語的142分。
二、學科經驗
英語:打基礎,就是要多讀多聽。高三以前,我就是啃著《紐約時報》、聽著CNN、做著四六級真題度過許多個周末的。大家可以去英美報刊的網站上去讀原版英文文章,閱讀時開著金山詞霸的自動取詞。如果訂閱了學生英文報,一定要充分利用起來。看到好的文章,建議選擇一些段落背誦。如果每天背上一兩段文字,長期堅持,英語會有極大的飛躍。要練習聽力,做聽寫是永遠的黃金方法。大家可以上普特網等網站下載聽力資源。如果做不了聽寫,至少要在聽完后對照著文字材料看。大家也可以自己去尋找聽力材料,如某些大學的公開課程等。若要培養(yǎng)興趣,在假期里上一些英語培訓課程也是不錯的選擇。
數(shù)學:首先要保證做題的質量,其次,數(shù)量也是不可以打折的。對于每一道題,都不可糊弄,也就是說,要總結抽象出這道題所用到的原理。現(xiàn)在,人們大多鄙夷題海戰(zhàn)術,但我以為,高質量地多做題始終是提高解題能力的王道。
語文和歷史:這兩門都是主觀性很強的考試科目,建議同學們多讀些課外的書刊雜志和經典的課外書。
高三學習心得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讓我快樂地成長
如果我是一棵小樹,那么書就是燦爛的陽光,它照耀著我,讓我快樂地成長;如果我是一條小魚,那么書就是清清的溪流,它滋潤著我,讓我快樂的成長;如果我是一只小鳥,那么書就是碧藍的天空,它支撐著我,讓我快樂的成長!……
從小,我就很喜歡看書。記得還在幼兒園時,我便早早地學起了a、o、e。為什么?只是為了能早點捧起我心愛的書本,在書的世界中翱翔。那時,書就像一個繽紛世界,讓我流連忘返。在書中,我和小鳥一起飛上藍天,和小精靈一起唱歌跳舞,和蝴蝶們一起玩捉迷藏……隨著時光的流逝,我一天天地長大,一本本書更是成了我的好伙伴:我捧起了童話故事,捧起了科幻小說,捧起了百科全書,捧起了世界名著。我常常靜靜地坐在書桌旁,時而深思,時而幻想,時而快樂,時而憂傷。
在《水滸傳》里,我結識了忠義寬容的宋江;在《三國演義》里,我認識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魯濱遜漂流記》里,我懂得了遇事要堅強;在《鋼鐵是怎樣煉成》里,我汲取了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讀《中華國寶》和《中華國恨》,讓我知道了中華民族曾經有過的輝煌歷史,也讓我知道了中華民族曾經遭受的屈辱!更讓我在心中立下了和周恩來一樣的志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努力讀書,振興中華!書是無窮的寶藏,為我增添了豐富的知識;書是快樂的天堂,讓我忘記了所有的憂傷。書猶如冬日里的陽光,帶給我春的溫暖;書又似沙漠里的綠洲,給予我新的希望!就這樣,書陪伴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我在書香中漸漸成長!
花朵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兒離不開雨露的滋潤,做為一名小學生,我更離不開書的滋養(yǎng)。
今天,我已成長為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這與我天天讀書是分不開的:因為讀書我掌握了許多知識,老師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還因為讀書,我學會了做人,成了老師和同學們都喜愛的學生……
今天,我仍舊堅定不移的做著一件事:讀書!我讀書,帶著我的夢想去讀書,帶著我的追求去讀書,讓我們在快樂的讀書氛圍中健康成長!
雄鷹要到寬闊的碧空中搏擊風雨,魚兒要到無邊無際的海洋里劈波斬浪,我也要到豐富的書籍里去獲取精神食糧,在這海闊天空中快樂的成長!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高三學習心得演講稿 篇3
大家下午好!不知不覺中,我來到 已經有四個多月了,在這四個月中,我學到了很多收獲到了很多,每天都讓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進入全新工作環(huán)境的門外漢,雖然在這幾個月的工作學習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每當我聽老師們課的時候便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感受到了壓力,但更多的是讓我改進的動力。
遙想我剛來 的時候,特別幸運,那天剛好聽了老師的轉正課,那時的我對于上課的流程完全不了解,所以純粹是以一名學生的視角來聽課,全程都在享受課堂,最直觀的感受是,這堂課我是在愉快的氛圍下學到知識。心里想著老師們轉正課都講的這么好,可想而知學校真正的課堂是多么的精彩。
接下來,便是緊鑼密鼓的培訓階段,通過培訓我知道了每節(jié)課的上課步驟和不同授課內容的教學方式,明白了我之所以能享受一堂課,是因為授課老師在用心設計每一次的課。從授課內容的框架精確到師生之間簡單的英語問答, 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老師們必須考慮到的環(huán)節(jié)。第一次真正的到講臺上面對學生試講,到現(xiàn)在依然記憶猶新。站在講臺上,頓時感覺手足無措,感覺到學生們投向自己的目光帶著期盼,思路也完全亂了。從講臺下到講臺上,教態(tài)是我首當其沖的挑戰(zhàn)。當我在地下一層空無一人的教室中練習的時候,我告訴自己,我要面對學生們講課了,然后一字一句,反復錘煉打磨。總要經歷一開始的臉紅心跳,一開始的沒自信,一開始的張口結舌,而經過不斷地練習,我的心態(tài)也從也一開始覺得上講臺是折磨,到后來能夠自然而然地站在講臺上講課。
而在每周聽不同老師的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學習和借鑒各個老師們的教學方式和技巧,不斷的自我改進,從各個層面提升自己,并勇于接受挑戰(zhàn),充分培養(yǎng)和發(fā)掘自己的潛力。每個老師的授課方式不同,一開始的我總是想刻意地去模仿老師們的授課方式和教態(tài),但其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學習和效仿的,老師們的教學方式經過了時間的沉淀,而我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人,與其想成為別人的樣子,不如首先將我自己的閱歷,我學到的東西,我的思維模式作為框架,去感知和吸收接納其他老師的優(yōu)點,來豐滿我自己的框架。不應該糾結于想要成為誰,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通過對比其他老師們的課,我能明顯感覺到我自己課的節(jié)奏有些緩慢,這也導致孩子們有機會分神,怎樣讓孩子們的思路跟著我的節(jié)奏,這也是我以后依然要和老師們學習的一點。
當然在工作中,由于我的經驗不足,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問題,也非常感謝各位老師的幫助。遇到困難,我學會了多去發(fā)問,多去溝通。畢竟溝通才能了解,了解才能理解,理解才能協(xié)作。而在溝通的過程中,既可以深入剖析自己的問題,也讓領導對我有所了解。而溝通的目的是為下一步的方向和方式取得共識。我也同樣遇到了挫折,內心雖然有挫敗感,但是此時更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充滿信心和勇氣地走下去,不斷地通過學習他人的經驗,來提高自身的素質。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無外乎要經歷學習,思考,實踐三個過程,看似簡單的事情,缺蘊藏了非常深刻的道理。這個道理也需要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斷摸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