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心得體會(通用3篇)
學習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1
學習工匠精神,弘揚勞模精神,爭做時代楷模。每個人不一定都成為勞模,但人人都能學習和踐行勞模精神。勞模精神沒有“光環”的預期,更多的是職業的喜愛,發現的喜悅,勞動的樂趣,結果卻實至名歸。我們不妨帶著“問題”、“感情”、“鏡子”去學,或許,我們更容易學到勞模精神的實質。
勤問好學,帶著“問題”去學。我們學習勞模,就是要帶著問題去學,學習勞模-如何在本職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勞模都是在我們身邊的楷模,我們就是要學習勞模在處理問題時,多問幾個為什么,要帶著自己的思考,帶著自己的問題去學,有學習才有進步,有問題才有進步。
取長補短,帶著“鏡子”去學。勞模就是我們身邊的一面鏡子,值得大家經常照一照,這樣就能找到差距、發現不足,激發見賢思齊的內在動力。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認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規范自己的行為,奮起直追,不斷向勞模靠攏看齊;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持之以恒向勞模學習,做到常態化,不斷克服“小勝即滿”的膚淺認識,避免三分鐘熱度;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不偏離角度對照,做到務實、求真;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不斷給自己加油、鼓勁,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尊師重教,帶著“感情”去學。勞模的閃光點就在于他們把工作當事業,把付出當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學習勞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勞模,帶著一種深厚的感情去學,帶著真誠地心去學習,學習勞模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要想學到真本領,腿就要跑勤一點,或許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潛移默化中教會我們如何處理問題,如何將事情做得更好。
學習一種精神就是樹立起一面旗幟,標示出一種導向。學習勞模精神就是在宣告,這種自強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業發展新需要、新呼喚的精神,這種吃苦耐勞,百折不撓的精神不僅過去需要,現在需要,將來更需要。
學習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2
學習“工匠精神”的活動后,我進行了反思,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就日培育我們員工精益求精的精神。
先成為優秀杰出的“工”,每個崗位所在都日公司整體運行中重要的環節,要保證自已在崗位的工作無差錯,無托延,需要耐心,細心各決心,細心了解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多發問,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決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多取經,多探索,勇敢嘗試,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先成為一個自我升華的“匠”,如何在人力有限的條件下,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完成本職工作后額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細節,使工作流程更順利;如何才能針對自身崗位的優劣現狀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只有深層次的思考才能讓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并與工作相輔相成,真正實現從“工”到“匠”的價值升華。
我是從20__年加入ATL的,很榮幸分到實驗拉,一直在Degassing崗位工作,在我們這邊是樣品的,所謂的樣品就是精品,是一個手工制作的工藝品,所以要做得比其他產品更加完美,從調機到生產都是由我們自己來完成,因為單小品種多,有時候一個換好幾個,當然就避免不了有些電芯比較難做,機器比較難調,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我們的耐心和細心了,對我來說,越是難做的電芯就越有挑戰性,當一個完美的品質的電芯從我手中流出,那種心情是無比的自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當我們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舍的情緒,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當成是一個有生命的,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去跟它交流不僅僅是把工作當做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的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這就是工匠精神!
學習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心得體會 篇3
20-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陳兆海26年工作在測量一線,他先后參與修建了我國首座30萬噸級礦石碼頭、首座航母船塢、首座雙層地錨式懸索橋等多個國家重點工程。他執著專注、勇于創新,練就了一雙慧眼和一雙巧手,以追求極致的匠人匠心,為大國工程建設保駕護航。
將陳兆海的事跡反復觀看多遍后,再次深刻領會了什么是“釘子精神”、什么是“舍小家為大家”、什么是“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默默負重前行”,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形象讓我想起路遙所言“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斗。”
苦練技術:面壁十年圖破壁
為了能在海況復雜的環境中精準測量,得到厘米級、毫米級的數據,為了能比儀器還要精確,為了能讓堪比航母的海底隧道沉管在10厘米的誤差內一次對接成功,陳兆海練了十年的技術,因為經常瞇著左眼,導致左眼比右眼小,這其中的辛勞能感同身受否?
碼頭建設:紙上得來終覺淺
在參加建設30萬噸級礦石碼頭時,先進的測量儀器沒有經受住惡劣環境的考驗,測量得到的數據頻頻出錯,一再返工,工程進度受挫。陳兆海苦思中想起了傳統測量法:打水砣,提著40多斤的水砣,隔著30多米繩子和海水,在跑動中去感知海底地況,在水砣觸及海底淤泥尚未陷入淤泥的那2、3秒內讀出數據,8個多月、上萬個測量點……這種親力親為的求實敬業精神佩服否?
航母船塢:男兒有淚不輕彈
陳兆海最自豪的工程是航母船塢,國外的工期4-5年,而在外海泊地的首艘航母卻等不了那么久,亟需進入船塢改造,工期只有兩年!陳兆海和伙伴們幾乎24小時駐扎工地,孩子出生時,陳兆海在伙伴們的催促下,穿著滿是油污的工裝去醫院看了眼孩子,又回到工地繼續奮戰,保證船塢如期竣工!看著靦腆漢子哽咽的講述,觀者潸然淚下否?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喧嘩不止的永遠是自視高貴的一群。作為一個普通的教育人,當以楷模為導向,在崗位上,苦練基本功,勤于鉆研,做一個專業的教育人,牢記“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賢人精神,牢記“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教育使命,不忘初心,始終如一的在崗位上努力前行,讓每一個孩子獲得良好的教育,為不同的孩子創造不同的學習條件,讓不同的孩子在學習上獲得適合自己的發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你應該在短暫的歲月里,真正活的不負眾愛,若干年后,回望來路,無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