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日記心得體會(精選3篇)
志愿者日記心得體會 篇1
半年的支教生活即將結束,回顧半年來自己的工作和表現,能夠贏得學生的喜愛,受到同事的好評,得到受援學校的肯定,對于我來說是莫大的安慰。有人說:“使人成熟的,并不是歲月,而是經歷。”這一年的支教生活對我來說,無論在思想上、能力上都使我獲益匪淺,我的整個身心得到了提升!時光如梭,總在我們不經意之間靜靜地流逝。
從去年進行湖南大學xx屆研究生支教團選拔開始,到現在我們6位支教隊員已經抵達學校并完成了半年的教學,感覺還來不及細細品味其中的五味雜陳,時間就悄然的過去了一半。有一種生活,你不曾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不曾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不曾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帶著這份感動,我們從接受支教使命的這一刻開始就認真準備,對支教點——湘西州古丈縣巖頭寨九年制學校進行全方面的了解,開展了相關調研工作,形成細致的工作思路。確定了學習、工作、生活制度,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樹立良好形象,把科學的、先進的思想理念帶給我們要支教的學校。
學校對我們支教活動也十分的支持,湖南大學校團委在我們為支教準備的一年中,給我們安排了很多相關的培訓,讓我們對安全意識、日常教學、法律法規、活動組織等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們也從這些培訓中提高了能力。特別是校團委老師還聯系了湖南大學附屬小學,讓我們在附小進行了現場的教學和實踐,為今后的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暑假期間,應湖南省團委的要求,我們所有西部計劃志愿者還在湖南省警察學院進行了封閉式的培訓,我們來自各個不同高校的支教志愿者在這里一起生活,有組織有紀律的學習和交流,強大的凝聚力和使命感把我們牢牢的拴在一起。現在,靜下心來,捫心自問,為什么要支教?
這個看似簡單又復雜的問題曾經困擾著我,但一切問題在我到達支教點后變得清晰而且迎刃而解:因為那兒需要支教,因為那兒需要幫助。正如“為什么要登山?因為山在那兒”一樣的簡單。無論你支教是出于什么目的,這不重要。最關鍵的是你要踏踏實實做好支教,真正能發揮出貢獻,真正能看到支教的效果。通過半年的支教工作經驗,我覺得支教的人應該滿足的條件:
一、要有愛心、熱心、激情;
二、要有教育別人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有在枯燥簡單生活條件里長期堅持的心理準備。
長期堅持下去,面對的更多是激情和沖動過后,落后的村莊、枯燥的生活,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內心劇烈的矛盾沖突——當初美好的想象和初衷,與真正鄉村支教生活的大相徑庭!我們或許不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改變,但是我們盡力,這樣我們心里才能消除些許不安,我們不能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至少我們可以帶給他們沖向終點的希望。雖然一個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愛的影響,愛的傳播。這種奉獻的精神會影響著當地的孩子,當地的老師,當地的村民,還影響著你身邊的朋友,以后他們也許會將這種愛傳播出去。我沒有什么要去拯救教育拯救他人的崇高理想,我只是遵循自己的內心,希望自己確實能做點什么,哪怕是影響一個山區的小孩子,都會讓我心境坦然,溫暖,純凈。
總之,希望自己在這個急功近利的年代里,能做個真正的麥田守望者,踏踏實實去做,哪怕會很艱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我守望麥田,卻不是為了收獲,我只是欣賞那一種天地的杰作,樂于把自己融入那無盡的麥浪。在喧囂的塵世給自己的心留點空間,讓那種感恩長存于懷。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去正式的學校教學,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節課,每一個孩子。就像我看過的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感動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這部法國影片中馬修的行為,杭莫治的成材,佩爾諾的成長,有力地印證了我國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話:“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果時”。我想這就是這半年來我對自己的教學方面的感悟和體會。
此外,我們是當代的研究生,作為這個國家的有志青年,我們無論走到哪里都要展現肩負這個國家歷史使命的精神風貌。在做好自己的任教工作的同時,我們還積極舉行了各類活動:
一,湖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初到巖頭寨任職支教座談活動;
二,“留守的中秋,不留守的夢”中秋送祝福——湖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探訪湘西留守兒童;
在遠離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教日子里,我遇到過許多的困難,也經歷過很多次的挫折,人地生疏的孤獨,生活習慣的改變,但我始終沒有氣餒,既然選擇了支教,辛苦就再所難免。因為始終相信,只要擺正心態,全心付出,生活就是快樂的,只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在身后傳播下一路希望的火種。一個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們的存在的意義,不是被淹沒,而是與無數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條山脈,一片群峰。這樣的群峰,可以改變風的走向,可以決定水的流速。于他人,我們支教教師是一縷清新的空氣,是孩子們的心靈雞湯;于自身,支教的經歷也賜予我們一段新鮮而又獨特的體驗和感悟,生命會因它而更加精彩繽紛。這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成為我今后人生的指路明燈與奮斗不息的不竭動力,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回望過去的點點滴滴,我們或許有一大堆可以讓自己驕傲的事,不枉此生。
志愿者日記心得體會 篇2
我是來自中北大學朔州校區18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___,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瞬間席卷全國各地,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各族人民堅強領導下正英勇奮斗。
過年回村聽到村里廣播通知,需求志愿者,我就積極報名參加,在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裴社鄉大澤村里的各個路口,每天站崗2-4小時,從正月初二至疫情工作結束。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1。在自己所站的崗位進行人員出入情況登記2。禁止外村人員無重大事件進行出入3。每天遣散村民超過3-5人的聚眾閑聊等等。
雖然每天工作是枯燥乏味的,有時候甚至是寒冷的,但是心里確實溫暖的,滿足的,寒假在家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覺得這次參加村里志愿者很有必要。最后,讓我們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念,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早日相聚在美麗的中北校園。
志愿者日記心得體會 篇3
今年過年的期間,迎來了新冠狀肺炎病毒,打亂了我們的新年計劃甚至沖淡了年味。隨著疫情的發展以及相關防護措施、規定、文件等等……我成為了一個志愿者,作為一名志愿者,積極參加上面安排的志愿工作,不為財不為利,只為在這重大疫情面前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讓我國順利度過難關。
在志愿者期間,我積極完成任務,堅守自己的崗位,當我聽見“前線”傳來的種種情況,同樣身在相對“安全”地界的我為他們贊嘆、為他們喝彩、同時也為他們所揪心。同為中國人,在這疫情期間,充分發揮著我們自己的力量,各司其職,堅守崗位,出了一群群可歌可敬的人,在這里向他們致敬。
迄今為止,疫情仍在繼續,我也仍會堅守自己志愿者的崗位,奉獻自己的力量。我堅信,一切都將會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