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支教心得體會(精選6篇)
志愿者支教心得體會 篇1
我組社區服務志愿者由__名成員組成,其中男生_名、女生_名。這_名同學代表我們__志愿為社區服務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當同學們每天機械似的重復著上學、學習、放學、寫作業這一系列的程序的時候,當同學們缺乏一些很有意義的課外活動的時候,我們高三年級作為在校的年級接過了社區志愿者服務的重擔,也就在這個時候_名成員從這個區級先進班集體里脫穎而出,組成了這支有朝氣、有知識、有力量的隊伍來服務于這個社會。對于這些從小只習慣了學校生活的學生來說,這次真正身入社會的任務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對于這些孩子也是一次艱巨的考驗。
所謂“萬事開頭難”,剛剛開始進行社區服務工作的時候肯定不會那么的順利的,他們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怎么樣才能身入社區,跟社區主任搞好關系,從而進一步進行服務工作。已經熟悉了校園生活的學生來講,每天跟他們打交道的除了家人也就是老師和同學了。想要和一個陌生的人搞好關系難免會顯得有些羞澀,不過這也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歷練。但是我們的志愿者沒有被這顆絆腳石所阻礙,宣誓上崗不久之后便與__社區取得了聯系,并且向社區主任說明我們的來意,表明我們的態度,用我們的熱情和誠懇打開了社區服務的“大門”,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
第一步已經邁出去之后,第二步、第三步也就顯得不是那么困難了。但是也不一定那么盡如人意,因為__社區服務站沒有自己的機房,社區工作站的電腦也不是很富裕,所以對于有些想要學習電腦使用方面知識的居民來說就有些困難,每次到社區服務只是幫助社區主任做一些打掃衛生、發傳單一類的普通工作,在學校所學習的知識沒有能夠完全的運用到社會中去。盡管事情這樣,我們的志愿者也沒有因為總是做一些瑣碎的事情而煩惱,而是積極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在學習和工作之余,所有志愿者都為各自的社區在網上開立博客,方便了各社區之間的工作交流與學習。
志愿者的工作是為了改善社會服務,促進社會進步的,是具有志愿性、無償性、公益性、組織性的。我們正積極地向著這個目標而前進著,我們會努力地把志愿者服務工作做到更好。
志愿者支教心得體會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是xx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代表,現在向各位介紹我隊志愿者服務社區的工作情況。
我組社區服務志愿者由06級6班9名成員組成,其中男生3名、女生6名。這九名同學代表我們06級6班志愿為社區服務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當同學們每天機械似的重復著上學、學習、放學、寫作業這一系列的程序的時候,當同學們缺乏一些很有意義的課外活動的時候,我們高三年級作為在校最高的'年級接過了社區志愿者服務的重擔,也就在這個時候9名成員從這個區級先進班集體里脫穎而出,組成了這支有朝氣、有知識、有力量的隊伍來服務于這個社會。
對于這些從小只習慣了學校生活的學生來說,這次真正身入社會的任務是他們人生的樣,我們的志愿者也沒有因為總是做一些瑣碎的事情而煩惱,而是積極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在學習和工作之余,所有志愿者都為各自的社區在網上開立博客,方便了各社區之間的工作交流與學習。
志愿者的工作是為了改善社會服務,促進社會進步的,是具有志愿性、無償性、公益性、組織性的。我們正積極地向著這個目標而前進著,我們會努力地把志愿者服務工作做到更好,請各位領導、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
志愿者支教心得體會 篇3
按照學校的安排,我上的是每周三下午的第三節科學課,每一次支教我都要求認真書寫交課程教案和教學日志,確保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所以我要要將相當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準備教案和撰寫教學日志的工作中。其中青協負責人員還會隨機到課堂去聽課,指出教學中不足的地方,幫助我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由于師資力量與教學設備很有限,相當數量的小朋友的普通話發音知識面很窄。我要時不時地在課堂之上幫助他們豐富科學知識,要教好這些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首先我要自己明白了解自然科學的原理而且還要做到做得胸有成竹,同時,還是非常的細心和耐心,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傳授給他們而且還要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解釋。有些孩子比較認生不愿意說話,我們要謙和地鼓勵孩子多張口。
數學課堂,有一部分孩子的基礎也是非常的差,有些孩子的天分還是蠻高的,只要我稍加點撥,總是能夠很快的理解和掌握。
我們非常感謝能有這么一次支教的機會,讓我們更近距離的了解中國的教育現實,更真切的知道我們這些九零后所肩負的重擔,身體力行的去做一件微不足道但卻有意義的事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志愿者支教心得體會 篇4
剛剛接觸三下鄉活動,知道我們要去長坡中學支教時,我去了解了一下長坡中學,發現這個學校給我的感覺很好。感覺他們學校的文化氛圍很好,看他們的報刊可以看到他們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如:滑輪,武術,魔術等等。
今天去到學校我看到校園的文化長廊,宣傳欄上面顯示的內容讓我更加喜歡這個學校。老師熱情,學生活躍,讓我突然希望時間回到逆轉,我可以來這個學校讀初中。整個宣傳過程我覺得挺好的,學生熱情度高,看著他們認真地看我們播的宣傳視頻,看著他們一個個地向我們提問,我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熱情。最讓我感動的是校方對我們幫助和支持,他們都盡量滿足我們提出的一些要求,還幫我們掛橫幅。
除了學校領導,老師,學生對我們的支持讓我感動,還讓我很感動的時此次一起去三下鄉宣傳招生的伙伴們。跟他們一起努力,我們之間就像有一種無形的默契,總會把各事情很有條理地完成。我們一起做的事情都那么有默契。還有我們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愛護。我搭車會暈車,所以我的伙伴們都特別細心的照顧我,他們把他們的手臂肩膀都奉獻給我,讓我當靠枕,讓我枕著他們的肩膀,手臂睡覺。明明會很酸痛,可是他們依然堅持一直不動就為了讓我睡得更安穩。
志愿者支教心得體會 篇5
從20xx年8月4日抵達敦煌,到現在已經整整10個月了。這將近一年的支教歷程,承載了太多太多:有母校**大學對我們的期望,有家人親友的關心,有服務單位領導同事的幫助,有支教團成員相互之間的鼓勵,還有學生們充滿信任與期盼的眼神。總之,一年的支教,在困惑中收獲著,在行動中感動著。
支教這一年里,感動無處不在。
作為一名支教志愿者,幸福莫過于被需要、被感動。這一年,這種幸福是如此的真切。我想,這是對付出最美好、最慷慨的回饋。
因為,感動是一切意義的源頭。
來敦煌支教后,與朋友聊天,總有人問:你覺得支教這一年值嗎?有意義嗎?
遇到這種問題,我總感覺無從回答。相對于大學生活而言,支教是一種全新的'境遇,沒有經歷過的人是很難體會個中滋味的。之前,我想象中的支教生活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我去了一個偏遠的山村,然后在孩子們面前扮演一個天使的形象,大干一場,把支教的生活過得轟轟烈烈。走過這一年,我終于知道,所有轟轟烈烈的大事,都"大"在小事上。這一年的生活雖然有些平淡,但是點滴的小事都充滿了感動。能感動你的事情,會沒有意義嗎?
孟家橋小學三年級一班的孩子們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感動。支教團在孟家橋小學創辦**大學陽光愛心學校敦煌分校的想法付諸實施之后,我便開始給三年級一班的孩子們上課,課程是《三字經》。每周三、五的下午第二節上課。在給孩子們授課的過程中,我收獲最多的,便是平淡生活中的情誼,和凝結在小事中的感動。
三年級一班有36個孩子,大都在10歲左右。孩子們最喜歡聽故事,如果將故事講得幽默一點,就更合他們的口味;如果干巴巴的講道理,他們就會一個個的皺起小眉頭。講課的時間稍微一長,孩子們就坐不住了。
第一堂課的時候,剛剛走上講臺,孩子們都非常乖地坐在椅子上,瞪著求知若渴的大眼睛,我松了一口氣,看來紀律還好。沒想到,剛講到為什么要學習《三字經》,課堂里就炸了鍋。幾個淘氣包在課桌中間沖鋒陷陣,一個小男生揪著同桌的辮子不放手,幾個小女孩在交頭接耳……
"安靜!"我想到了《三字經》中的"玉不琢不成器",這種無視課堂紀律的現象,怎么能任其發展呢?以后上課如何得了!于是,我決心實踐一下"無規矩不成方圓"的古訓,教訓他們一下。我用手中的教鞭--一段樹枝用力敲了敲黑板,"老師大老遠騎自行車過來給大家上課,大家不能體諒老師的辛苦嗎?嗯!"教室里迅速安靜了下來,孩子們一個個回到座位,正襟危坐,幾個玩的最歡的淘氣包低下頭不敢看我。一直到下課,再沒有人打鬧,沒有人說話,孩子們回答問題也不敢大聲。我感覺課堂上好像少了些什么,開始有些后悔。畢竟只是10歲的孩子,愛玩是天性嘛!我決心下次上課的時候,不再大吼大叫批評孩子們了。
周五了,要去上第二節課了。路上,我一直在想,第一次上課就對孩子們大聲吼,沒有好好把握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特點,孩子們會不會覺得我兇神惡煞,會不會不喜歡上我的課了呢?這時的9公里好像格外的長,我恨不能飛到教室里,去跟孩子們道歉。終于,走進教室,開始上課了。我偷偷掃了一眼孩子們的表情,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開講義。該怎么對孩子們說呢?紀律要維持,又要講究方式方法,對于沒有教學經驗的我來說是個兩難問題。還沒有開口,班長王紫虹站了起來,認真地說:"老師,我們以后再也不會上課打鬧了,請老師放心,我們會好好學習的!"這一刻,感動充滿了我的心窩。
此后,每次課堂紀律稍亂,便有幾位同學站起來提醒大家認真聽課,課堂也隨之恢復安靜,且不失活力。每次下課,孩子們都會纏住我,問"老師啥時候再來呢?",當我確定地告訴他們,下周肯定來,孩子們都伸出小手作"V"型手勢,大喊"耶!";如果我說下次課可能不上,孩子們便會大聲嘆一口氣,"哎!"面對這份真摯的師生情誼,我怎會不動容呢?
有一次,是在清明節,孩子們要集體去放風箏,一定要讓我去。我答應了,可是臨時有事沒去成。等下次上課的時候,孩子們回來責備我,"老師你怎么騙人呢!"我只好連連道歉,承諾下次一定把錯過的機會補上。可是直到現在,都沒再能找到合適的機會陪孩子們放風箏。
班級里有一個男生,叫夏冬,很調皮,愛打鬧。每次上課都不好好聽講,終于被我罰站。夏冬一臉的委屈,我狠狠心,沒管他。下課才知道冤枉他了。夏冬有一個同桌,也是男生,可能家境不好,聽寫時沒有作業本,把《三字經》寫在了語文課本上。我跟這個男生說,老師下次給你帶一個作業本。結果,等到再上課的時候,由于走得匆忙,我忘記了。夏冬問我,老師,你要給他的作業本呢?我大感慚愧,再去上課時就沒有忘記。
這些就是我的學生,一群調皮,懂事,真實,純潔的孩子。
我住在敦煌中學,前往孟家橋小學上課有兩種方法。一是乘坐公交車,二是騎自行車。由于接送上下學的孩子,敦煌的城鄉公交被征調了幾趟。要趕上上課,只有騎自行車了。單程就要接近四十分鐘。有同事開玩笑說,為了上一堂課,在來回的路上倒要花掉兩堂課的時間。沙漠氣候的敦煌,太陽威力十足,烤得鄉間的沙土路都像是在冒煙。剛開始視這段路為畏途,每次打算偷懶的時候,一想到可愛的孩子們會責備地問"老師你怎么不來了呢",我便不再猶豫,頂著大太陽,蹬車前進。
每次走到校門口,都會受到同學們高規格的"接待"。有的孩子甚至站在校門口"放哨",一看到我,就遠遠地喊,"林老師來啦!",邊喊邊往教室跑。等我走近教室的時候,教室里已經傳來了一陣朗朗的讀書聲:"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個時候,我早已被感動地稀里嘩啦,體會到作為一個老師傳道授業的巨大幸福,并且真切的感受到"支教"的含義和意義。
回想起支教,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些小事。這些小到不起眼的感動,填充著我的生活。與一開始轟轟烈烈大干一場的想法不同,支教生活是平淡的,而且我居然會被這些點滴"小事"感動的一塌糊涂。我變了。我開始領悟到,正是因為這些小小的感動,平凡的生活才會這么偉大--我走進了孩子們的心里,看到了美好又培育了美好。對一名志愿者而言,還有比這更偉大、更轟轟烈烈的事嗎?支教一年的意義,也盡在于此。
將來回憶這一年的支教生活,或許能品味出一些不同的滋味。不過不管滋味如何,這些屬于我的點滴感動,我都會永遠珍惜。
志愿者支教心得體會 篇6
一學期的支教生活又就這么結束了,在這個學期里,多了些感悟,多了些不舍,多了些不愿離開講臺之情。
不要小看這三尺講臺,它可以讓你從心底樂開了花,它可以讓你真心的感覺到頭上冒火是什么感覺,它會讓你有時不知所措,它會讓你和孩子們一樣撒嬌,它會讓你感到壓力無限大,它也會讓你做回最真的自己。它的魅力太大,我已經被它從那些逝去的日子吸引,并且不能自拔了!
每一次去王灣小學都是我最期盼的,同時卻又是不愿的,因為,今天才剛剛開始,你不知道今天的講臺會發生什么。騎著小小的單車和伙伴們一起,在林蔭的小道上,感受著自然的風光,在這條路上,可以讓我的心情變得特別的好,也許是因為我比較喜歡自然的原因吧!在這條路上。我可以看到春天來了,看到路邊野果成熟了,看到蝌蚪嬉戲,看到農民伯伯在播種著希望,看到七大姑八大姨在一起聊著村里的那些事兒,看到孩子們在奔跑!他們為什么奔跑?啊!原來是看到了這樣一支車隊,他們臉上滿是笑容,就像溫暖的太陽。
聽著甜美的聲音,走進歡鬧的教室,站在美麗的講臺,壓力自然也就來了,會發生什么?其實是自己的底氣不足,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又能教他們什么!但是這些一直都是自己心里想的,從來沒有拿出來!今天,我站在六年級的講臺上,一直心里擔憂的問題來了,孩子們不愿聽課?這讓我非常不解,雖然一直聽說,六年級的孩子不聽話!卻沒想到如此調皮!當我問他們為什么的時候,他們卻說,我們教不了他們什么,我們其實什么都不是,因為我們的不優秀,成了他們不聽課的理由!從中,起初真的很生氣,自己辛辛苦苦的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來到這里,居然還要受這樣的氣,但是后來想想,他們為什么會這樣覺得,那是因為我們自己也認為自己不夠優秀,覺得自己教不了他們,從心里我們就輸了,也就從心里已經在放縱他們,讓他們鬧了!以至于六年級的課堂成了所有支教老師頭痛的課堂了!在這,我想對所有支教老師說:“也許我們是不優秀,但是我們在努力,努力的備好每一堂課,站在講臺上拿出你的自信,用你的氣質去征服他們!另外,學習也是我們必須做的',努力的去學吧!它會讓你的底氣變得足足的,不管是站在這小小的三尺講臺,還是未來的碩大舞臺你都會成為最優秀的自己!
孩子們的笑容是純真的,是可愛的。在五年級的課堂上,他們還算聽話,記得第一次帶他們的時候,不知道我的性格,我說什么,他們都認真的聽著,跟著我后面讀著單詞,一堂課下來,哎呀!那叫一個輕松,也讓我在支教的日子里最順,最有成就感的一天了。孩子們是聰明了,幾回課下來,他們摸準了我的脾氣,開始向我撒嬌:”老師,讀累了,休息一下,好不好,就一下下。“我也會撒嬌撒回去:”我們讀完了,在休息好不好呢!就一點點了,讀完了保證讓你們休息。“就這樣,在互動中,我們共同上完了一節課。有的老師則認為我的做法不對,他的要求是,老師怎么講就怎么做,認為這樣的課堂太亂了,而我則非常不喜歡,那樣死板的課堂。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每種方法也有著自己的利與弊的純在!我總希望將歡笑帶給他們!希望他們一直都在歡笑中……
孩子們的心愿總是簡單的,在六一來臨之際,我讓孩子們寫下一個星期可以完成的愿望,有的孩子則寫的是,希望自己可以做飯,有的是希望可以不用寫作業,有的希望可以玩電腦。這還算一個星期可以完成的。有的孩子是沒有聽懂我說的話,還是這就是他們一直的愿望:我想要和爸爸、媽媽一起永遠開心;我希望爸爸的身體可以好;我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回來看看我;我希望爺爺可以長命百歲;我希望長大了可以去整容(孩子有一點兔唇,所以很自卑)等等愿望,當天好多孩子哭了,當我在辦公室,聽著他們的故事,看著他們心愿,我也流下了眼淚,留守兒童,他們的心愿是如此之大,卻又是如此真,如此的難完成。如本是希望通過這次的一星期愿望,讓孩子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完成自己的心愿,結果卻……
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機會回去,有沒有機會在教他們。在這離別的日子里,孔明燈已經飛上了天空,孩子們你們一定要開心,老師一直在關注著你們,追趕著時間,讓你們快樂成長!
XX年11月14日下午,作為志愿者,我和其他志愿者一同來到了濟南市十里河小學進行志愿支教活動。支教一直是我的一個夢想。這次由山東大學創行組織的以“脊柱健康”為主題的支教活動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和機會,在此深表謝意。雖然只是短短一下午的支教活動,我卻真切地體會到了支教的巨大正能量。
來到十里河小學門口,看著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整齊地排著隊走進校門,我不禁想起我的小學和那群可愛的小伙伴們。班主任老師帶領我們來到三年級一班的教室外,站在門外看到那些孩子時,他們的眼神還是有些陌生而又害怕的。但當我們說明來意后,孩子們的眼睛瞬間變得炯炯有神,熱烈的掌聲也隨之響起。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深深地震撼了我。
課堂上,為了讓孩子們易于理解,我們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孩子們講述了導致脊柱受損的原因以及脊柱受損的危害,同時專門安排一名志愿者演示孩子們平時的不良習慣。每個孩子都挺直腰板,聚精會神地聽著我們講課。故事講完后,我們還設置了搶答環節,孩子們的熱情更加高漲,每當一道題目展示在屏幕上,近乎所有的孩子都會高高地舉起手臂,那場景一直留存在我腦海中,感動著我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課堂最后,我懷著不舍的心情與孩子們道別并保證下周再來給孩子們上課。
通過這次支教活動,我感受到支教其實是一次愛和善的啟蒙。大愛無形,大善無聲。涓涓細流般的小愛必將匯成如江河湖海般廣闊的大愛,微塵般的小善終將積淀成如大地般厚重的大善。小學生需要善和愛的播種和滋潤,大學生需要愛和善的照耀和灌溉。為了傳遞給孩子們最本質的真、善、美,我的支教之旅還會繼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