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培訓學習心得總結(通用3篇)
文秘培訓學習心得總結 篇1
為了規范秘書的職責和工作內容,提升工作的專業性和職業性,10月10日老師為我們進行了一場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精彩培訓。老師立足于自己在政府部門從事秘書工作十二年的實踐經驗,從秘書的基本素質、秘書工作的范圍、秘書工作的要求及職業未來發展方向這四個方面,向我們傳授了在一個大型企業中如何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秘書。這次培訓使我們受益匪淺、收獲良多,不僅進一步加深了對企業秘書工作職責的認識,更完善了知識,拓寬了視野,為我們切實提升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結合自己近年工作的實際情況,總結心得體會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敏于行,慎于言
秘書工作特征明顯,兼具輔助性、被動性和挑戰性。對企業和領導忠誠是對思想的基本要求,也直接反映了秘書的品格。而對秘書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手勤、眼勤、腿勤,嘴不能勤”。我們作為秘書,平時工作范圍主要是“三辦”,即辦文、辦會、辦事:負責各種文件的呈報,負責各類會議的組織和服務,負責接待活動和領導其他臨時交辦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只有做到敏于行,慎于言,才能將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及時準確地落實到位,確保各項工作正常的有序開展。另外,秘書工作還應具備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秘書作為領導的耳目,傳導的神經,掌握的信息多,尤其還可能涉及商業機密等敏感內容,秘書的行為言語不僅代表自己,還代表了領導的形象,言語上的稍有不慎都可能帶來工作上的不良后果,更有甚者泄露了重要機密,釀成大錯。所以,秘書一定要堅守“敏于行,慎于言”的重要原則。
二、思維縝密,反應迅速
秘書工作看似繁雜,其實有章可循,但要做得好、做到位,并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具備相當的工作能力,敏銳全面的思維是秘書工作縝密無誤的核心;其次一定要有細致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有序的工作效率,不能因為事務龐雜就失去穩重、失去頭緒,從而耽誤工作;再次要有正確的工作藝術和工作方法,真正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在應對緊急突發事件時,一定要有事先準備好的預案,計劃方案應及時報請分管領導審閱。若遇無緊急預案的情況,應根據經驗迅速拿主意,以求事情得到盡快合理的解決,切忌慌張忙亂。
三、注意積累和思考
秘書工作有事物性、常規性的特點,但每一天的日常工作、每一次的工作活動其實都有值得積累和思考之處,如哪些細節做得不夠好,需要總結失敗教訓,日后加以改正;如哪些經驗值得學習推廣,再遇類似問題可作為借鑒參考。除此之外,秘書還應善于學習、學以致用。作為一家涵蓋商業地產開發運營和住宅地產開發銷售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秘書,更要按照集團業態情況充實知識、積累經驗、與時俱進,順應經濟社會發展潮流,接納社會各方面的信息,不斷提高自己判斷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刻具備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的緊迫感,才能更好地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復合型”秘書。
秘書作為一個企業中進步最快的群體之一,具有良好的學習機遇和發展平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要端正工作態度、明確職業方向,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在成長的路上不斷前行,在盡職盡責做一個優秀秘書的同時,也使自己具備現代企業運營管理所需要的各項技能,為公司未來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秘培訓學習心得總結 篇2
作為班委里的一員,對于干部培訓一事,是不得不有些思考的。
最主要的一點,是怎樣做好一名班委的問題,就我個人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要盡力通知到每一個人,并確保消息的及時性、確定性。在大學這樣一個場所,消息的傳播渠道并不像高中那樣每天在固定教室通知,這就決定了必然有所不同。有時簽到的人回來可能會遺漏某些事情的通知,這樣的人必定是少數,但也確實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這樣就導致了某些人因為不知道消息而沒有去做該做的事情進而導致整個大局的協調性不足。再就是消息的確定性這一點,比如說做早操,總是在做與不做之間徘徊著,也沒人給出個確定的答案說要去做還是不要做,起不起床倒是次要的,因為即使不做我們仍可以拿那時間去晨讀,只是有時候在沒有確定消息的情況下,跑到操場上去了,卻發現沒有幾個人,一大早就有種被欺騙了的感覺,所以還得調整心態來積極面對一天的生活。所以做為班委中的一員,在得到消息的時候,應在第一時間內將消息準確的傳達給同學們,好讓同學們有心理準備去做好這些事情,他們也能將自己的事情做出更好的安排。
第二,要和同學們多加交流。作為班委,與寢室其他不是班委的人比較,自己很明顯的感覺到一個差別就是與同學接觸稍微多些。如果僅是作為班級一員宅在寢室的話,與班級的很多人恐怕就沒有交集了,而作為一名班委,有事情需要宣布的時候,總會一個一個寢室的去串門,工作同時,無形就加強了與同學的交流。如果作為一名班委,不把握好這些機會,還停留在只是班級普通一員的水平,那就真是沒有好好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條件了。
第三,要把同學裝在心里。他們是我們小班級中的成員,大學四年的生活我們將一起度過,從小事做起,才能很和諧的攜手一路走下去。平時有關同學的消息或事情,知曉的時候,就適當的往心里放一放,不要有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必要的時候跟他們提一下,讓他們不至于在該去做之前遺忘或是忽略。有關同學的動態,最好還是留意一下,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在一起,可能某些人心緒有了很大起伏的時候我們并不知曉,所以如果可以知道,請稍微留意一下,那樣與他人交往起來的時候不至于犯一些很常識性的錯誤,達到一種更融洽的溝通。很多事情和人,如果你不放在心上,是很容易從頭腦里走過就忘了的,可能當別人稍微提一下的時候,你還是一頭的霧水,一臉的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多關心關心同學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同學出了問題的時候,如果可以就盡量去幫忙解決而不是逃避責任,即使不在自己的職責范圍之內,如果可以盡微薄之力,也盡量伸出援助之手,那樣可能會讓出現問題的同學覺出一絲安慰,或許給了他“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感覺呢,再或許他會覺得你的行為就是上帝對他合上一扇門的時候給他開的一扇窗呢,所以盡量“give a hand”吧,有誰能保證你未來的路能走的一帆風順,就絲毫不需要別人對你伸出援助之手呢,所以慷慨一些吧,那樣人也會比較容易被接受一些,一味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終究是不怎么受歡迎的。當班級出現問題的時候,班委更多的應該是相互支持著走過這些問題而不是互相指責,互相指責只會降低工作的積極性,可能會努力把這次做好,但對下次工作,只怕會多出一絲畏懼吧!所以盡量地支持并協助其他班委把班級的整體工作做好。
總之,我會在心里給自己這樣的暗示:既然選擇了成為班委中的一員,就盡心盡力去做好,只有這樣,回頭看留下的腳印,才會覺得無愧于心、無怨無悔!
文秘培訓學習心得總結 篇3
歸義小學劉兆梅11月4日上午,我們學校一行五人參加了教研室組織的全縣教研員聽課、評課暨新課程標準培訓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切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研員肩負的重任,也體會到上好一堂課的不易。要上好一堂品德課,需要注意的問題太多。此次活動分三個環節:
1、由李莊鎮教研員任姍老師執教《站在長城上》一課;
2、由部分骨干教研員進行評課,骨干教師研討發言。
3、由縣教研員管老師對新課程標準做詳細的闡釋。現在就此次活動,談談自己的幾點收獲。
聽課收獲:
第一、在新課程標準理念方面,任珊老師注重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動氛圍中學習、感悟。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品德學習中來。比如:學生介紹長城概況時,再匯報了長城的長度及橫跨7各省市自治區等材料后,任老師利用課件出示長城地理位置地圖,特別直觀形象。引導學生通過讀地圖、讀與長城有關的文字數據資料等知識,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同時感受長城的規模宏偉、長度長。
第二,活動、課件及板書設計的很用心。任珊老師每次講課,無論是課件還是板書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次《站在長城上》這一課,她課件制作的并沒有很華麗,但是圖文并茂,簡單樸實中卻突出了這一課的主題和重點。可以說著實用心了。再看板書,以圖卡做成長城城墻,上面并伴有板書。此外,在設計活動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設計很多開放性問題,比如:在介紹‘長城構造’時,任老師說:“假如你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你怎樣指揮士兵打仗呢?”問題提出后,有2個男生說的很精彩。學生通過這一問題,對長城的構造就記得更牢固了。這樣為學生張揚個性提供廣闊的空間。同學們都能各抒已見,無拘無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從這兒我們可以切身體會到,師生的配合是比較融洽的。
第三、“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任珊老師在執教中的每一個教學細節
都在向我們詮釋著自己對教材的獨到見解,然后再把這種見解,潤物細無聲地傳遞給學生,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創造的靈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創設情景,有利于提升學生道德情感、升華學生的道德行為。如:在‘品讀長城文化’時,學生匯報了小組交流的資料,之后任老師課件補充了尼克松和米歇爾夫人登長城給予高度評價的圖片和文字資料。通過補充這些外國領導人游覽長城給予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長城的馳名中外,激發學生的那種自豪感。
研討和新課程標準培訓收獲:聆聽了任珊老師的精彩一課后,先由部分骨干教研員和教師從教材角度、教師角度、學生角度進行了精彩的研討發言,然后由管老師做總結,并對新課程標準進行了詳細解讀和分析。
聽完后我深刻了解了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們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要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如果自己都沒弄明白教材的編寫意圖,怎么給學生上好課呢?另外,新課標準下的“三維”教學目標時刻貫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新課程理念教學有三大目標,即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這三個標準在之前追求以知識傳授與學習方法引導新課改的基礎上,更多增加了要求教學課程及情感與價值觀的引導,對于老師的要求更高了,必須在實際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動手、動腦等能力,不但要授人以魚,更要做到授人與漁,并關注學生個性情感的健康發展。
新課程標準對于老師是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作為教材與學生的重要環節,對教學能力要求更高,但同時在被動要求的時候也需要學生便被動為主動學習,在認真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綜合教學能力,讓學生真正能學到知識,體會學習的樂趣并引導他們朝心態健康、快樂成長的軌跡上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