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學習心得體會(精選4篇)
北京學習心得體會 篇1
3月11日―14日,在郭校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4人踏上了北上的列車,來到了北京市翠微小學、勁松三小和勁松四小進行學習。
每位教師緊扣新課標理念,研讀教材透徹,新穎的教學設計,清新的教學思路,靈活的教法,愉悅的情感,充滿藝術魅力的語言,讓我真正感受到她們深厚的教學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學藝術。
一、張揚個性,給孩子提供個性成長的發展空間
北京市翠微小學開設了多樣的課程,在這里,我們聆聽了三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讓人生活得更幸福、更優雅、更高貴。執教《稷下學宮》的老師由諸侯爭霸、戰國七雄談到禮賢下士、諸子百家,激發了孩子對歷史的濃厚興趣。《梨園飄香――京劇》讓孩子知道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了解京劇的形成與特點以及表演形式,并且成立京劇社團,讓京劇走進校園。
二、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教師在課上將"漁"的能力教給學生,使學生要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發展思維,形成能力。
《畫風》是二年級的課,老師在講授風的特點時,讓學生讀課文,畫出句子,再交流,讓孩子學會從語言文字中提煉信息。再追問:"風在哪兒?你從哪兒看出來是在刮風?"教孩子抓事物特點、抓關鍵詞的方法來理解句子,并提煉重點詞進行概括,學生很快說出"旗子飄、小樹彎、雨絲斜、風車轉"的答案。
宋老師是一位幽默風趣、充滿活力和激情的老師。她執教《刷子李》時,先介紹作者、著作《絕世奇人》,課堂一開頭便抓住了學生的胃口,學生興趣盎然。然后出示問題:"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在哪兒?"學生讀、畫相關句子做簡單批注,訓練學生抓關鍵句子來體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才能把人物寫得具體形象。
老師話語一轉:"課文的1――5自然段已經介紹了技藝高超的刷子李,到此可以為止,那要不要后面多出來的那部分?"體會"一波三折"的寫法以及這樣寫的好處,并在習作中運用這種寫法。最后拓展閱讀《泥人張》,推薦書目《絕世奇人》――奇在人物,妙在故事。
三、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執教《畫風》的宋老師,課堂上讓孩子復述老師提的問題,訓練孩子的傾聽能力;在課堂上注意適時糾正坐姿和書寫姿勢,寫字做到正確、美觀、不涂改,孩子自評、互評得星。
執教《稷下學宮》的文老師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讓學生搜集田氏代齊,儒法之辯,了解歷史。觀看《羋月傳》四方館中各學術辯論后談到諸子百家。教給學生通過"度娘"查證史料、整理資料的方法。
四、教學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老師們那深情并茂的語言如行云流水,勾起了學生思緒,深入到聽課老師和學生的心靈深處。新課標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語文的信心。如《畫風》一課中,老師問:"你還知道風在哪兒?"學生回答:"風把帽子吹跑了,風把大樹吹倒了…… "
老師在課堂上適時進行評價:"你真是善于觀察的孩子!真有進步!我感受到了你的高興!"在《刷子李》這節課上,老師進行了多維評價:"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這個地方你再讀上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在課堂上用欣賞的眼光、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成長需要追求至善,成長需要蛻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始終以踏踏實實、謙虛好學的態度,研讀教材,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北京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金秋十月,在朱啟鵬主任的帶領下隨同一群優秀班主任我很開心能夠來到北京四所示范學校進行學習。作為一名年輕、經驗缺乏的班主任這樣的學習機會讓我受益匪淺。
我們的學習行程被安排的滿滿當當,四天時間分別參觀學習了北京金隅科技學校、北京市商業學校、北京鐵路電氣化學校、北京昌平職業學校四所學校,四所學校橫跨了大半個北京,雖然每天都奔波在學習的路上,身累但收獲滿滿。四所學校都是國家示范學校,都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金隅科技學校和北京商業學校。
北京金隅科技學校的學生德育工作做得非常出色。隗校長向我們介紹了本校的學生德育主題活動體系結構,這所學校德育工作的主線非常清晰,包括理想信念教育、行為養成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就業創業教育,以及許多豐富的活動。作為一名一線班主任,其實在班級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感覺非常重要,活動可以凝聚集體榮譽感,培養團隊精神,他們的很多特色活動也值得借鑒,像模擬招聘會等。
北京商業學校讓我感受到了大氣,厚重,底蘊。優美的校園環境,完善的管理體系,濃重的職業氛圍,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這所學校職業教育走在發展的前列。走進校園被一面面勞模墻,學生成長墻所吸引,這里展示了這所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可見學校培養的人才之多,之廣。學校的立體德育工作理念,德能兼備目標引領下的學生綜合職業素養成長模式都讓人耳目一新,這所學校切實把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綜合素質落實到學生的實踐中、課堂中去,這樣畢業學生的就業率就非常好。針對學生實際情況開發的素養訓練課程也非常具有針對性,引導學生以準職業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幫助學生實現從中學生到中職生的順利過渡。感謝學校給予我這樣的學習機會,因為自身的能力或經驗不足開展學生工作總是覺得好難,好累,好煩,通過學習和借鑒別人的先進做法也許可以幫助自己改善理念,找到方法,這次的學習之行累并快樂著。
北京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根據旗教育局統一安排部署,我們一行50多人于4月13日赴北京參觀學習。首先,我們聆聽了4位知名教育專家的理論講座。之后,我們赴全國著名的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八一中學、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和潤豐學校參觀學習,本次學習共5天。在此次參觀學習過程中我本人受益匪淺,通過參觀學習教育領軍學校的教育管理經驗,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提升了我的個人素養。盡管時間短暫,但整個考察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到深受鼓舞和啟發,確實開闊了視野、更新了理念、解放了思想、增長了知識。同時,我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們善于思考和積累,經驗豐富,各有特色,他們先進的辦學理念、不斷充實更新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善于經營學校的思想等,都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盡管他們經驗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有一個有明確的辦學思想、樂于奉獻、艱苦創業的好校長。
其中潤豐學校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卓立校長是原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學的校長,一位70歲的對教育有著深厚感情的好校長。和諧教育是潤豐學校的辦學特色。培養與自然、與社會、與學生身心發展相和諧的人才,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發展個性,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接受教育。促使學生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各種技能都得到發展。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句話是:“在學知和做人上,更多地關注做人;在知識和能力上,更多地關注能力。
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校長要有先進的辦學思想和對教育執著的追求。
學習考察期間,我們了解到了北京市潤豐學校和北京八一中學等學校領導人對教育工作的執著追求和對教育工作的深深情結。他們的教育目標,就是對學生的一生負責,培養品德、極具愛心、有良好習慣和可持續性發展的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他們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是圍繞這個目標開展的。所以我覺得作為校長,就應該站在如何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高度來管理學校,確立學校的辦學思想。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端正教育思想,校長負有重要的責任。實踐證明,全面育人的學校,它的教學質量也不會低,學校本身和它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一定具有可持續發展性。在推行素質教育中,“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為終極目的”,教師的所有聰明才智都應該用在讓學生“愿學、會學、學會”六個字上,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善于提問”,為學生提供思維、興趣空間和發展空間,尊重學生應成為今天教師工作的出發點,具有愛心比具有知識更重要,嚴字當頭,愛在其中,這種尊重教育是“人本”思想的體現。我想他們的教育思想站在了教育的前沿上,緊緊抓住了“人本”規律的核心,并且展現出他們對教育的深刻理解。
二、科學管理,發展內涵
從這次外出學習的學校中,使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很注重學校管理,并且他們的管理水平都達到了個性化管理。潤豐學校始建于20xx年。現在潤豐學校的辦學目標是“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和孩子的未來托付給你的學校。”。辦學宗旨是“三全、三愛、三服務”,即: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全方位負責。愛事業、愛學校、愛學生;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和諧教育”是學校的辦學特色。在管理上,潤豐學校不僅要“管”,更重要的是“理”。“理”就是在“管”的基礎上,還要指導好、引導好、疏導好。只“管”不“理”,學校工作就難以理順,很容易產生矛盾。如何“理”,相互溝通、相互理解是關鍵,以誠相待、推心置腹是溝通的橋梁和紐帶,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源頭活水。
三、走特色發展之路,提高辦學品味
這次參觀考察的幾所名校,在辦學上都有各自的特色,特色也代表著學校的文化,所以說特色文化是知名學校不可缺少的部分。他們把讀書納入常規管理中,首先給師生創設了一種適宜讀書的人文環境,為師生讀書交流搭建平臺,學校開辟各種讀書專欄、討論專欄等,從而讓師生開展心際交流。第二方面讓師生開展隨筆漫談,引導師生讀懂美麗、讀懂人生的價值,通過讀書振奮精神、健全師生的.品格、提升境界、演繹人生的精彩。在這一點上,值得我們借鑒,引導師生品讀經典,感悟教育,努力打造書香校園,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提升師生的文化素養,提高辦學品味。
四、考察學習得到的啟示
1、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
要做一個有思想、有品味的校長,做一個有責任的校長,校長的責任不是管理學校而是發展學校。
2、學校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
所參觀的這些名校共同之處都有先進的辦學理念,雖然辦學理念不盡相同,然而正是這些不同的理念,造就著特色不同的名校。無論是聆聽幾所學校校長的講話還是深入參觀他們的學校,都能感覺到他們高瞻遠矚的辦學思想。他們都有“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人本發展理念,有明確的“規范化—特色化—品牌化”辦學目標。
3、要有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
幾所名校之所以成功,是由于校長和老師們都有可貴的進取精神,不畏困難,勵精圖治,最終實現了“有思路就有出路;有作為就有地位”的美好愿望。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4、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
參觀每所學校,一走進校園都會被特有的校園文化氛圍所包圍:“會說話”的墻壁,“有靈性”的小草,以及樓道里獨具匠心設計出的書吧,教室內讀書角里琳瑯滿目的圖書,仿佛聞到了彌漫在空氣里濃濃的書香;瀏覽著學校幾年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就會讓你深深感覺到,這里是老師和學生們享受成功喜悅的美好舞臺這幾所名校都有現代化的設施、深刻的人文內涵和優美舒適的環境。可以這樣說,每一座學校都是一座設計精美的園林,一樹一草都成景,一磚一瓦皆育人。真是校校有特色,處處有文化。在追求教育均衡發展、和諧發展的今天,學校的辦學特色倍受社會的關注,特色就要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的支撐。如何才能構建“適合自己的”校園文化?值得我們深思。
我深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校領導班子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順利實驗學校的明天將會越來越好。
北京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實踐,人生就是這樣,每一次學習就是一次實踐的機會,每一次實踐就是一次挑戰。20xx年9月22日至24日我有幸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中小學班主任培訓學習,這次培訓學習,聆聽了丁榕、遲希新、隗金枝、王寶祥、張虹、鄭丹娜等教育家、全國優秀班主任精彩的專題講座,短短的三天的學習、交流為我們進行了一次很好的思想洗滌,以及理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指導,為我們今后的班主任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培訓的日子里,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能領略不同風格的專家老師的課堂風采,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能感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在這里我們與教育專家的全新理念進行了一次親密的接觸。聽取了專家及教師的各種教育觀點和見解,更進一步了解了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經過這一次的培訓,同時也反思自己以往班主任工作的不足,在教育與管理過程存在的許多問題。但是經過這一次的培訓學習,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獲的,那些對班主任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很多指導,使我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得到了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聽取了專家們的講座,梳理的幾點體會。
一、全面系統,各具特色。
在這次學習中,專家教師的講座涉及了班主任工作的多方面,深入淺出,各有千秋。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特級教師丁榕的《加強班主任專業化建設、做一名幸福、快樂有成就的班主任》講座,她的講座親切樸實,細膩深遠,她講述了自己教育生涯的點點滴滴,尤其是他為自己學生出版的幾本書,里面展示的全是她與學生一起學習生活的一個個場景。學生寫得不怎么優秀的一篇作文、一張制作的不怎么漂亮的賀卡,丁老師都如珍寶似的一一收藏,展現在我們眼前時,沒有哪個聽課老師不為之深深感觸的。她的班級管理教育理念時時以人為本,從人性的角度了解人,從人本的角度完善人,從人本的角度開發人,從人權的角度尊重人,對學生的一生發展負責,及“一時一事’為“一生一世”。他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作為教師我們教孩子無論三年還是六年,必須想到孩子的今后六十年乃至一生。所以我們把眼光放遠些,再遠一些。
還有其他幾位優秀教師的講座,更是各具特色。陽光型的鄭丹娜教師,她的多才多藝不但征服了她的學生,同時也讓我們聽課老師羨慕不已。
二、學無止境,更新觀念。
聽了專家教師的揮灑自如的講座,心中十分佩服他們的自信,佩服他們的敏銳,佩服他們的知識淵博,想想他們的才能從何而來,讓我想起了王寶祥這位老教授所說的話,他說教師要不斷的學習,選擇讀有價值的書,了解最新的科學技術信息,有意識的積累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拋棄。我們確實要多讀書,問問我們自己這幾年來讀了多少本書。再想想魏書生所說的,他每次外出都要帶一本書,從不改變之一習慣。由此可見他們的學識無不是在不斷的學習中積累的。學習是無止境的,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能在學習中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方式,做一個新時代的教師。
三、求同存異,學會創新。
這次培訓每位授課教師都針對班級工作的各項問題做出了細致的講解,他們對班級工作的開展與班級管理各有千秋管理,雖形式不一,但主旨是一樣的,他們都把班級工作做到最好。在交流、討論中,我們深知北京的學生與教師的素質都比我們鄉鎮的學生與教師的素質高,我們不在同一個水平點上,有很多教育方法也不是我們都能可取的,這就需要我們審視,吸取我們能采納的教育方法,在不斷的實踐中學會總結,學會創新,學會反思,這樣我們的班主任工作才會做的更好。
培訓的日子是過去了,但班主任工作是不斷前行的。班級工作是繁瑣的,是一個長期又艱巨的任務。培訓中學到的班級工作具體操作還需要在實踐中體會,我將以育人為己任,讓教育做到孩子們的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