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黨課個人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黨校黨課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我滿懷激動與期待的心情來到縣委黨校,開始了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為期兩個月的學習生活。
初到黨校,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和好奇。對于一個已離開學校大門多年的我來說,有一種既陌生卻又熟悉的感覺,恍然回到了學生時代。正如開學典禮上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縣委黨校校長__所講:“要充分認識學習培訓的重要性,要用聯系、創新、實踐的觀點去學習。只有掌握科學的方法,才能在思想上有新收獲,理論上有新境界,黨性上有新增強,達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的目的,更好地指導工作”。所以,我倍加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下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做到人到、心到、功夫到。如今,兩個月緊張而充實的學習生活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全面系統、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習過程。遠程教育、人生旅途回憶、無領導小組討論、案例分析、觀看電影、警示片及流動道德講堂等精彩紛呈的教學模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之軍訓時的嚴格要求、廣播體操的規范動作、拔河比賽時的齊心協力、即興演講的自我展示、結業典禮節目的精心排練等都構成了我在黨校學習生活的豐富內容,使我在較短時間內豐富了理論知識,提高了綜合能力,錘煉了黨性修養。
一是思想境界獲提升。黨校是學員進行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的陣地,通過兩個月的學習,使我增強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性,加深了對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堅定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同時使我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逐漸改變以往較為狹隘、片面、短淺的看待、解決問題的方法,把自我作為認識、整改、完善的對象,在黨性鍛煉中學會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二是理論知識有更新。黨校培訓期間,我系統學習了黨的十八大主要內容,深刻領會了其科學的思想內涵。在公文寫作與處理、政治經濟學、哲學、行政管理、鄧小平理論等課程學習中,我進一步拓展了知識面,更新了知識結構。尤其是縣四大家主要領導走進黨校課堂親自授課,體現了縣領導對我們青年干部的高度關注和厚愛,縣委佘書記以《如何實現中國夢的竹山篇》為主題,激發了大家加快“十星高地·秦巴強縣”建設的熱情。縣政府龔縣長結合我縣當前形勢,就如何高舉“十星高地.秦巴強縣”大旗、推動竹山經濟社會的轉型跨越發展為我們今后工作打開了思路。此外,縣人大方主任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對群眾觀念的深刻論述,以及縣政協唐主席對我縣綠松石產業的展望,既高屋建瓴,有理論水準,又貼近竹山實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現實性,使我獲益匪淺。
三是個人能力得增強。通過精心準備人生旅途回憶、案例分析以及演講等活動,個人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過參與合唱、舞蹈排練等活動,個人溝通協調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滿懷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縣委黨校,仿佛一切才剛剛開始。路漫漫其修遠兮,黨校是我工作和學習的“加油站”,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我將以此次黨校學習為契機,抱著真學、常學、深學和學以致用的態度不斷掌握新知識,不斷改造主觀世界,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在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中體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為中國夢的竹山篇早日實現做出積極貢獻!
黨校黨課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我觀看了由江西省中共委、教育工委教育廳和人民網舉辦的同上一堂戰疫課。我感到收獲頗豐。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什么是中國速度?將近20多萬工人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雷神山也相繼建成,這就是中國速度,300多支醫療隊集結奔赴武漢,再度披甲赴荊楚,不滅新冠終不還。外面的中國人啊,請你們回家,去回報生你養你的土地吧!鐘南山、李蘭娟院士及徐建軍等醫務工作者們,你們辛苦了!沒有人生來就勇敢,只因被需要,你們逆風前行,你們有的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你們是最可愛的人!你們讓黨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線高高飄揚,你們救死扶傷,前赴后繼,使數以萬計的新冠病人康復,你們不求回報,只是默默地付出。黨中央提出的總要求及堅定信念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你們認真履行,已經盡到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職責,不愧為醫務工作者。
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一定可以戰勝疫情,迎接春天!愿你們早日回家,武漢加油,中國必勝!
黨校黨課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今年全市組織了教師網上在線培訓《國學經典與教育》,我認真聽取了教授的視屏講解,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意識到國學的重要性。個性是曹教授談到了國學教育與師德修養,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教師在學生的發展中將起著主導作用。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即可能是用心的,也可能是消極的。也可能由于一句刺激的話,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學生心靈上終身的創傷,甚至斷送了學生的前途等等。所有這一切都證明,教師應當具有高尚的道德水平,給學生以良好的影響。這就是教師職業獨特的倫理職責。
同時,教師的工作還有其自主選取性。在執行自己各項具體任務時,在不同狀況下與學生交往中,有自由選取自己的態度、方式、方法的自主權。例如,在考場里,當發現學生作弊時,教師采取什么態度和對策,完全由教師本人自由選取,作出決定,他能夠采取熟視無睹的態度,放任不管;也能夠用暗示的方法,促使其停止作弊;也能夠公然揭露學生的作弊行為,當眾訓斥;還能夠殺一儆百,把該生逐出考場等等。教師選取任何一種態度、方式或方法,完全是自主的,自由的。固然校園能夠提出各種要求,制訂有關規定、守則,但所有這些,都無法限制或代替教師自由選取具體度和方法的權力。
當然,通常所說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就包含著這一層意思。即教師除了運用教材和物質教具進行教育之外,主要運用自己的知識、才能、情感、意志,道德品質等“精神教具”進行教育。尤其是教師的道德面目,在教育過程中發揮著特有的作用。并且教師所用的教材和物質教具,也要轉化為教師的精神財富,才能發揮教育作用。這種轉化的過程和程度,又取決于教師的倫理職責感,取決于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因此,教育與教學要求教師不斷自我完善。假如教師故步自封,墨守成規,不求上進,那么,將是一個不稱職的、誤人子弟的教師,所以,教師在知識技能方面要求不斷完善,道德修養方面更要不斷完善。知識技能的完善,往往有賴于道德上的自我完善。高尚的職業道德是一個教師人格完善的標志,也能幫忙教師從工作中獲得無窮的樂趣。教師和學生都是有思想感情的人,在師生互助中產生情感交流。教師經常能夠從學生那里獲得關于感激、依戀一類的反饋信息。這是任何其他職業所沒有的“精神報償”、“教育樂趣”。很多教師所以能對待學生勝過對待自己的子女,能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守崗位,不斷進取,往往是這種“精神報償”、“教育樂趣”所致。這種“精神報償”、“教育樂趣”,給教師以有力的鼓勵和鞭策,促使教師不斷完善自己。越是不斷自我完善,越能獲得用心強化,教師對本職工作的熱愛也就越強烈。這既是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也是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產生的結果。
師德是教育的靈魂,奉獻是師德的根本,學習是奉獻的源泉。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師德要模范、教育教學成績要突出。借著學習國學經典的機會學習先進經驗和新的教育理念,博采眾家之長,用來不斷充實自己,更好的進行教育教學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