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詩選》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艾青詩選》的心得體會 篇1
人間沒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是一個有自由感的詩人。他不像一些現代詩人標榜的那樣唯在紙上自由地棲居,作為一個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兒女們一道擺脫枷鎖,爭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眾中間,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個體性,保持屬于個人的尊嚴與自由。”這是林賢治對于作者艾青的詩的評價。有幸暑假讀了《艾青詩選》,讓我在艾青詩風沉重,情調憂郁的筆下,體現出他在抗戰期間的愛國主義的思想和感情。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艾青將自己比喻為一只鳥。鳥兒,我們對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飛翔。可它們的壽命限制了這種自由的飛翔,作者的筆下:“打擊”“悲憤”“激怒”,這是一只倍受折磨的鳥啊!但它還要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是為祖國而歌唱,它無時不刻的牽掛著祖國,祖國已命懸一線,在空中飛翔的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對這樣的情景,自己無能為力,只能為祖國而歌唱著。
“——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鳥兒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體被埋在了土地里,就連羽毛也在土地里腐爛了,可見,它一生為祖國服務,為祖國犧牲,對祖國的愛。“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省略號的帶動,使著我們的情感不斷“深沉”,不斷地從我們心底涌出一股一股對祖國的深沉的愛!礁石
兩節,八句,構成了一個篇章。“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的撲過來,”處在大海中的礁石,怎會不面對海浪的襲擊,海浪“撲”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無休止”的“撲”。它象征了不向命運低頭的詩人自己,也象征了我們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艱苦、不屈不撓的頑強的斗爭精神。“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的一樣”。這樣的挫折,是誰都會想過退縮,想過向挫折低頭,可它呢,卻是“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微笑”?在艱難困苦面前是一種自信,在敵人面前是一種堅定,在歡樂與勝利面前是一種坦蕩。就這樣一塊普通無比的礁石,讓我懂得了無論身處怎樣的處境,都應該用積極的態度,堅定樂觀的精神,勇于面對一切艱難困苦,并且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永不服輸的精神!
“黎明的通知”“太陽”“他起來了”“春”“雪里鉆”“盼望”“生命”……每個篇章都在我們眼前描繪了一幅中國從苦難與災難的抗日斗爭,從身陷絕境到路途荊棘,直到最后我們繁榮昌盛,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樣不太完美的畫像。至于不太完美,正是那些在誓死捍衛祖國而壯烈犧牲的烈士英雄,他們吹響了激勵這個民族奮勇前進的號聲,但無法實際的帶領人民繼續前進,只能用自身所保留的精神,帶著我們前進,帶著我們沖向未來!
《艾青詩選》的心得體會 篇2
當年我有一只蘆笛拿法國大元帥的節杖我也不換――阿波里內爾
艾青,最早走向新世界的詩人,他的詩篇無疑,帶給人們以更大的動力和希望。《艾青詩選》匯集了愛情一生的情感宣泄。太陽、土地充滿希望光明,戰爭殺戮充斥著厭惡,從光輝歲月中感悟生命與時間。艾青就是這么一位獨特的詩人,胡風對她的高度贊揚,――“吹蘆笛的詩人”是完美的。
在《蘆笛》一詩中蘆笛象征藝術,節杖象征權力,借此抨擊了帝國壓迫者。蘆笛像一把火點燃了詩人內心。蘆笛還代表著詩人心中彩色的歐羅巴、個性鮮明和大放異彩的世界。這首詩寫于詩人囚禁時,他無法直抒胸臆的公開抨擊是非不分的權力者。而無笛恰恰可以用來詛咒這些權力者抹滅了藝術文明。所以這首《蘆笛》被稱為首篇“反叛者宣言”。
“我曾餓著肚子把蘆笛自矜的吹,人們嘲笑我,因為那是我的姿態呀!人們聽不懂我的歌,因為那是我的歌呀!”這幾行個性鮮明的詩,半個世紀前就被許多評論家和詩人所引用,從中我可以知道,艾青,是一個自矜中透著倔強的人。
直到死去,艾青的自矜氣質也沒有喪失。幾十年的牢獄生活沒有使他心灰意冷,他還唱著他的歌,令人感動,不已。
但如今,沒有人嘲笑他的歌。有的人聽懂了,他的歌,清醒又自信。他們將繼續。這位吹蘆笛的詩人的歌,帶給世界光明和自由……
《艾青詩選》的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我看了春風化雨這部電影,讓我感動的流了眼淚。
這部電影中的男主人公藍金宇,因為自己上課不聽課,考試不及格,經常逃課。后來被父母送進了退休的張校長和沙老師辦的留守學校里。他來到學校后,和其他同學打架,張校長讓他罰站,藍金宇趁張校長走的時候,偷偷地逃出了留守學校,和街頭的小混混在一起,小混混讓藍金宇帶他們到藍金宇家里面去吃飯,到藍金宇家里后,偷藍金宇家里面的雞。還把藍金宇給打了一頓,藍金宇找來鄰居一起抓那一幫小混混,最后那一幫小混混全都被抓了起來,藍金宇也改過自信。這一段讓我感受到了,爸爸媽媽讓我們到學校去上學,就是要讓我們好好學習,將來考上一個好的大學,而我們不能讓父母失望,上課不能說話,不能逃學,和別人打架等。
女主人公金悅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生,她不像藍金宇一樣,她的爸爸媽媽離婚了,她媽媽又成了一個家庭,她媽媽和她爸爸從來沒有到留守學校看過她,而別的同學家人都會來電話,寫信,或是來看一看孩子。金悅非常失望。有一次,她媽媽來了,可是又不敢去見孩子,因為她沒臉去見孩子,就買了幾件衣服和鞋子帶過來。讓人交給金悅。有一次,她媽媽來到留守學校,看到了金悅。而金悅沒有拉著媽媽的手,因為金悅不知道怎么去面對事實,她只是扒在桌子上,放聲大哭了起來,張校長和沙老師一直在勸著金悅。這一段讓我感受到了母愛對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一個孩子沒有了母愛或失去了母愛的話,那么他(她)的人生將會和金悅一樣,受到重大的打擊。
還有一次,藍金宇和一個男孩在一個屋子里面,那個男孩說:“藍金宇,你爸爸和媽媽為什么把你送到這里來啊?”藍金宇什么話也沒有說。那個男孩又說:“是你在家里面做了壞事。要不就是你逃學,要不就是你考試不及格。”藍金宇的眼神里充滿了憤怒和不服氣。藍金宇舉起拳頭,向那一個男孩打了一拳,那個男孩的頭被打紅了。于是那個男孩和藍金宇打了起來。張校長和沙老師把他們分開,張校長還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這個讓我感受到了,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不能打架,吵架。
還有一段,藍金宇媽媽的雞被偷了,藍金宇媽媽以為是藍金宇偷的,她來到學校,找到了藍金宇,她問藍金宇:“是不是你偷了家里面的雞,你說是不是。”說完,藍金宇媽媽向藍金宇踢了一腳。藍金宇委屈的說:“我沒有。”藍金宇媽媽生氣的說:“你還敢說沒有,如果不是你,那家里面的雞怎么會不見了呢?”張校長拿出了一百塊錢,給了藍金宇的媽媽,他說:“這是給你的雞錢。”后來,警察知道了,把那個偷雞的人抓了起來,雞果然不是藍金宇偷的,于是,藍金宇的媽媽把錢還給了張校長,說:“對不起,是我錯了,我不該亂懷疑。”這告訴了父母,在查清楚之前,不要說是孩子干的。
有一次,張校長帶著金悅到她家去,他們來到金悅家門口,開門的是金悅的奶奶,金悅喊到:“奶奶。”金悅的奶奶說:“我不是你奶奶。”金悅背著身子就走了,她回到學校后,在床上放聲大哭,沙老師勸她不要哭。金悅真是太可憐了,這一段告訴家長們,孩子們是離不開親人的,如果孩子們沒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其他的親人,那么他(她)會像這部電影中的金悅一樣,那么讓人可憐,同情。
這部《春風化雨》的電影,讓我們知道了,孩子如果沒有了家人,是多么的可憐。 看著看著,我禁不住淚流滿面。這部電影真是太感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