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披甲逆行光榮而歸觀后感心得體會(精選4篇)
2025披甲逆行光榮而歸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1
誰曾想,我們口中那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年是這樣開始的:肺炎在一夕之間席卷整個武漢,再至整個中國,也是因此,若干“戰(zhàn)士”奮戰(zhàn)一線。去年12月1日,中國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攜帶者出現(xiàn),在疏于防范的情況下,該病毒迅速擴散至整個武漢,進而是整個中國。慶幸的是,國家立即采取行動:迅速封城、十二天建成小湯山、各黨員嚴格執(zhí)行任務,使得疫情得到控制。前幾天看見了這樣一句話:當天空漸暗,星星就會發(fā)亮。據(jù)統(tǒng)計,全國總人口中國共產黨員占比6.4%,而戰(zhàn)“疫”犧牲人員中國共產黨黨員占比卻超過了67%。他們中,有的疲憊到倒在病床前、有的染病而英年早逝。面對惡疾,他們未曾有絲毫怯意,相反,他們遠離親人,義無反顧的踏上戰(zhàn)“疫”一線,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一呼百應,不管前路如何。
當然,各界愛心人士也蜜蜂般蜂擁而至。大至傾其所有,小至幾箱口罩、牛奶。常年四處行好事的韓紅捐出了她所有身家、各機構自行組織錢財及物品的捐贈,就連身處險境的日本也捐了不少口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所描述的該是這樣吧,面對困難,我們更該堅持黨的領導,聽從黨的指揮,對當下有耐心,對未來有信心。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手持手術刀,身披白大褂,為了更好的抗擊疾病,女性舍了青絲,他們全天24小時輪流值班,一天堅持20多個小時戴口罩,已經持續(xù)了3個多月了,即使?jié)M臉血印,他們也無怨無悔,這就是白衣天使,中國的醫(yī)護人員。他們也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但國家有難,他們義無反顧的奮戰(zhàn)一線。這就是中國醫(yī)者。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說得便是這般吧。
“停課不停學”也扎實進行,為人師者,早已為學子做好榜樣:網課進行的井井有條,更有甚者,老師親自走上七尺講臺。他們蠟燭般的奉獻,只為照亮學子前行。這就是中國教師。
一鯨落,萬物生。一頭鯨將死時,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慢慢死去,同時,它的尸體將供養(yǎng)這片海域的生命長達百年,科學家將這一過程稱作鯨落。而今無數(shù)鯨一般的人涌出“水面”,他們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深深地致敬,同時,我們更該像他們那般,擁有無私奉獻,勇于奉獻的精神。
這就是中國的樣子,你什么樣,中國就什么樣。讓14億人都成為你的樣子,我們就能在春暖花開之時,看到你脫下防護服、揭開口罩露出燦爛的笑容。
“愿春早來, 花枝春滿,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我們經歷過無數(shù)次的嚴寒,每一次,也都迎來了春天。我相信這次也一定會。
2025披甲逆行光榮而歸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2
武漢嚴重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這個寒假注定過得不安穩(wěn)。西鄉(xiāng)也不例外,這座有著“小江南”之稱的小城,像是被人突然按下了暫停鍵,原本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現(xiàn)如今仿佛消失了一樣;原本熱熱鬧鬧的公園和廣場也變得冷冷清清;原本可以和親戚朋友一起聚會歡度春節(jié),而現(xiàn)在只能呆在家里“望門興嘆”……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種病毒潛伏期長,以飛沫和接觸傳播為主,被傳染的可能性極大。在重大疫情面前,最先挺身而出的就是我們的白衣天使,他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為患者筑起生命防護之堤,讓大家仿佛看到寒冬里的一縷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身上,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溫暖和希望。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臨危不懼,穿梭在生死之間,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的生命。
在這個戰(zhàn)場上,有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80多歲的老爺爺鐘南山院士。已經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掛帥親征,奔波在抗戰(zhàn)一線,與新型冠狀病毒戰(zhàn)斗,真令人佩服!
我們也要像鐘南山那樣,做一個有知識、有學問、刻苦鉆研的人。知識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于水火。當我們遇到困難,要勇往直前,用知識戰(zhàn)勝困難。
我堅信這次疫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必將戰(zhàn)勝攻克,正所謂“眾志成城,共渡難關”。
面對疫情,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聽從指揮,做好安全防護,盡量避免出門游玩,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不添亂,為這次打贏疫情戰(zhàn)役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2025披甲逆行光榮而歸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3
20__年,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席卷武漢,也讓全國人民繃緊了神經,面對疫情,舉國上下心系武漢,各地人民踴躍捐贈,譜寫了一曲“青山一道同云雨”的壯歌。
20__年有著一個魔幻的開頭: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東非蝗災、美國流感、中國疫情。面對這些苦難,我們在風中顫抖,在雨中低頭,卻仍然瑟瑟站立。沒有人能夠永遠天真,但所有細微之下都隱藏著春暖花開、冰面破裂的巨響,微弱的希望之火往往在不經意間熊熊燃燒。
20__年1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開始集中爆發(fā),鐘南山團隊再一次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解決了20__年的非典,又再一次開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協(xié)同白衣天使們一起對抗新型冠狀病毒。84歲高齡鐘南山教授的一番話,讓我肅然起敬:“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醫(yī)院就是戰(zhàn)場,我們不沖上去誰沖上去?”
看著新聞中一個個搶險急救的身影,讀著歌頌白衣天使們的文章,我感慨萬千。魯迅先生曾說:“我們自古以來,就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而我想對拼搏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說:“有的人,身著白衣,心有錦緞。面對突發(fā)的疫情,他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是最美的逆行者,也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你們是抗疫的‘逆行者’,是病毒的‘狙擊手’,是患者的‘生命線’。”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你們在負重前行。”
其實關于今年的疫情我最有發(fā)言權,因為我媽媽的親人全都在湖北,有好幾個親人甚至在武漢的同濟醫(yī)院上班,也就是你們口中的最美麗逆行者。每每看到關于疫情的新聞,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最害怕看到醫(yī)護人員死亡的這種案例。其實新型冠狀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做好防護,病毒一定會離我們遠去。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只要我們堅守法制、道德和文明的底線,待到春暖花開,疫情消散之時,你我便能毫無愧疚地坦然相見。
2025披甲逆行光榮而歸觀后感心得體會 篇4
20__的開局不太美好,冷清的街道,無聊的生活,惶恐的人心。但此時此刻,武漢的醫(yī)院卻是沒日沒夜的進行著生命的賽跑,各地優(yōu)秀的醫(yī)護人員顧不上小家的溫馨,投入到了空前嚴峻的戰(zhàn)“疫”之中。
此次疫情讓我最受感觸的,是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雖然大家都在家里,卻無時無刻不關心著疫情的發(fā)展,更有很多志愿者自發(fā)捐贈發(fā)放口罩;為了節(jié)省醫(yī)療資源,提高工作效率,許多女性醫(yī)護人員剪去了積攢多年的長發(fā),全心投入到一線工作中去,這樣的身影還有太多太多。
也是因此,我們能看到勝利的希望,因為我們有十四億人匯成一股勁的力量,非典爆發(fā)時我還小不曾有記憶,但新冠的爆發(fā)卻在我眼前發(fā)生,作為一名中醫(yī)藥大學的學生,雖然不能去前線為病人帶去幫助,但是卻可以規(guī)范家人及身邊的朋友,幫助祖國抑制病情的發(fā)展,為此我為自己是醫(yī)藥大學的學生感到自豪。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祖國就會更快度過難關。作為藥學院的一名學生,我一定緊跟學院的步伐,堅定抗疫決心,攻克這危難的時期!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戰(zhàn)“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