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樞紐工程認識有感
2 發電
三峽工程最直接的經濟效益就是發電。平衡當代中國高速發展經濟與嚴重能源短缺的矛盾,清潔的可以再生的水電資源無疑是最優的選擇。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它將為經濟發達、能源不足的華東、華中和華南等地區提供可靠、廉價、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對經濟發展和減少環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三峽工程所提供的電力資源,如果以火電來算,就意味著要多修建10座180萬千瓦級的火電廠,平均每年多采掘原煤5000萬噸。除廢渣影響環境外,每年還將排放大量形成全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有毒氣體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還會產生大量的飄塵、降塵等;火電廠和棄渣場大規模的占地將從華東、華中這本來就人多地少的地區奪去更多的土地。這不僅使中國今后將承受更大的環境所帶來的壓力,也對全球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
3 航運
三峽水庫將顯著改善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長江航道,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航道單向年通過能力可由現在的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運輸成本可降低35-37%。經水庫調節,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從現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長江中下游枯水季航運條件也得到較大的改善。
你正在瀏覽的實習報告是水利樞紐工程認識有感 五.興建三峽工程中的問題
1 泥沙問題
長江宜昌段年輸沙量5.3億噸,將淤塞三峽水庫。水庫正常擋水位175m高程,總庫容393億m3,死水位145m高程,死庫容172億m3,防洪庫容221億m3,蓄水調節庫容165億m3。水庫運行方案為:汛期限制水位145m高程,3年一遇洪水56700m3/s以下不調洪,經泄深孔和水電站暢泄,可減少水庫沙淤積。來大洪水,水庫調洪,仍下泄56700m3/s;汛后沖水庫淤積。九月水庫開始蓄水,約兩個月到正常蓄水位175m高程。次年汛前庫水位降至155m高程,利用蓄水發電。在155m水位,可保持川江航運。到汛期,水位又降至145m水位,由于當時流量大,仍可保持川江航運。這是創新的水庫運行方案。
2 庫區岸邊邊坡滑坡問題
經詳細地質調查,三峽水庫庫岸有若干潛在滑坡,大的可達數百萬m3。但是離壩址最近的潛在滑坡,也遠于26km,如發生滑坡,激起的沖擊波到壩前消減到2~3m高,不影響大壩安全。此外,庫岸如發生滑波,由于水庫寬深,不會影響航運。
3 樞紐工程技術問題
三峽樞紐185m高混凝土重力壩和1820萬kw·h發電廠房,工程量大,但畢竟都是常規工程,我國有較多經驗。局部地基穩定問題經過處理,能滿足安全要求。70萬kw水輪發電機組,首批從國外進口,后來由國內自制。較復雜的是兩線五級船閘,在巖岸內深挖,最高邊坡達170m,下部閘室垂直60m,高巖坡穩定性是擔心的。但工程師和施工人員的精心研究設計、爆破和錨固、開挖,巖坡長期穩定。還有3000t客輪的升船機,是世界上最大的,正在設計研究中,并先修試驗用升船機。
6 生態環境問題
修建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有利方面為:防治下游土地和城鎮淹沒,減少火電空氣污染,改善局部氣候,水庫可養魚等。對生態不利方面為:淹沒耕地30余萬畝,果地20余萬畝,移民到庫邊高地,將破壞生態環境,水庫靜水減弱污水自凈能力,惡化水質,影響野生動物的繁殖等。所以有利有弊,不妨礙修建三峽工程。應該把不利減少到最低程度,主要是水庫移民要植樹種草,修建梯田,保護生態環境,不要求糧食自給。做到這些,要化大力氣和資金。控制重慶、涪陵、萬縣等城市排污,進行污水處理,保護水庫水質,保護野生動物,設立保護區。保護生態環境雖有難度,但必須解決也可以解決。至于三峽風景,由于巖岸高近千米,而三峽壩只高出原來江面110m。風景基本依舊,高峽出平湖,更增加了秀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