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訓練計劃(精選7篇)
短跑訓練計劃 篇1
速度訓練采用的主要練習:
提高反應速度和起動速度。
(2)提高肌肉收縮速率和力量。
(3)提高運動過程的協調與放松能力。
提高最大速度跑能力的.練習如下:
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00米)X2—3組。或(30米+60米+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00—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
提高反應加速跑練習如下: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并角及高物。
(2)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3)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4)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5)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并接住球的練習。
短跑訓練計劃 篇2
周一 速度和專項能力練習
1準備活動:慢跑1000米-1500米,各種拉長活動、協調練習、跑的專門練習、沖跑或彈性跑。
2速度練習: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100米跑段在中后期跑6-10個,主要是提高專項能力。400米專項跑150-200米6-10個)
3快速力量、中力量練習練習
4腰腹肌練習:懸垂舉腿等
5放松活動
周二 小力量、一般耐力練習
1.準備活動:慢跑1500米-20xx米,各種拉長活動、協調練習、跑的專門練習、沖跑級彈性跑。
2.上肢力量+級跳(利用杠鈴或壺鈴/級跳為多級跳)
3.抗阻力練習(利用橡皮條)
4.一般耐力練習3000—5000米慢跑
5.放松活動
周三 速度耐力練習
1.準備活動:越野跑或球類活,各種拉長活動、協調練習。
2.沙袋擺腿
3.100米、200米專項:200米、300米間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組合跑 4-8組
組合跑方案:(300米+200米+150米)×2-3組
400米專項:600米、400米、300米間歇跑或不同跑距的組合跑 4-8組。組合跑方案:(600米+400米+200米)×2-3組
4.上肢力量練習:臥推或抓舉等。
5.放松活動。
周四 多項身體素質練習
1.準備活動:慢跑1500米-20xx米,跑的專門練習、沖跑級彈性跑。
2.加速跑
3.后拋鉛球或抓舉或高翻等
4.跳欄架或跳箱
5.阻力練習或跨跳或跨跑練習
6.球類游戲。
周五 力量練習
1準備活動:慢跑800米,力量性準備活動。
2上肢力量:臥推或抓舉或高翻
3下肢力量:全蹲+半蹲
4動作力量練習:60米后蹬跑或快跑計時、100米跨跑等。
速度計時:先計時,后力量。
5放松跑、
周六 技術和素質練習
1.準備活動慢跑1000米+體操。
2.專門技術練習
3.加速跑80米
4.跑格(節奏和步幅)
5.60米托重物跑×4
6.肩帶力量、軀干力量、腰腹肌練習
7.放松活動
1、可根據情況選擇練習內容。
2、中強度周發展能力、大強度周完成目標強度、小強度周保持訓練。
周日 休息
短跑訓練計劃 篇3
一、訓練計劃的制定
訓練計劃的制定對指導訓練和控制訓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整體的訓練計劃分成年度訓練計劃、階段訓練計劃、月訓練計劃和周訓練計劃。
1、教練員在制定訓練計劃的前期準備工作中,首先要明確年度、階段、月和周的訓練任務,以及想要達到的訓練目的。
2、結合短跑專項的訓練原則與特點,分不同時期和階段進行訓練計劃的制定。
3、要根據運動員的年齡、性別、身體結構等不同特點進行訓練安排。
二、短跑訓練手段的最佳組合
年度訓練、階段訓練、月訓練都是靠每一個自然周訓練手段組合去完成,每一個自然周的訓練手段顯得更為重要。最佳的訓練手段組合可以使訓練獲得飛躍的'進步。反而不恰當的訓練手段組合,使訓練水平達不到計劃的設計要求,很可能會出現相反的效果,甚至使運動員出現嚴重的運動創傷。
1、訓練原則
(1)每一種訓練手段都必須精心的設計好,并有充分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
(2)每一種訓練手段的安排都必須在體力較好的情況下進行(特殊訓練和強化訓練除外)。
(3)每周的訓練手段都必須達到最佳組合和配比。
2、每個自然訓練周中速度訓練、專項訓練、力量訓練等訓練項目順序安排:
在一周的訓練安排中,優先安排速度訓練,因為進行速度訓練時,奔跑的速度快、節奏性強,肌肉收縮性大。所以,要求訓練時的肌肉質量和狀態是一周最好的。其次,是安排專項訓練和力量訓練等。
3、訓練負荷的控制
訓練負荷包括:“訓練量和訓練強度”。一周訓練要遵守大、中、小負荷量安排。訓練過程中,訓練負荷盲目的大和負荷不夠,都達不到最佳的訓練效果。
4、在幾種情況下不能或者不適宜安排訓練:
(1)大訓練負荷后,不宜安排速度訓練;
(2)耐力跑后不適宜安排專項訓練;
(3)專項訓練后不適宜安排身體訓練;
(4)高質量的速度訓練和專項訓練課跑得次數不適宜超過3-4次。
(5)帶傷不適宜進行有強度的訓練。
三、短跑訓練中各項訓練內容和手段安排
1、速度訓練:速度訓練包括:各種形式的跑,快速肌肉力量等。
短跑段落安排: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
訓練手段:蹲踞式起跑、站立式起動跑、行進間跑、雙人追逐跑、牽引跑、計時后蹬跑、計時單足跳、快速皮條前抬、快速皮條扒地、負重快速腳踩跳。
2、專項訓練:
專項訓練是提高運動成績最強力的手段,尤其是比賽期中專項訓練更是以高強度、大密度而著稱。專項訓練主要是圍繞著所從事的專項或專項上下距離所進行的無氧極限跑,其特點是強度高、間歇時間長,對內臟器官和肌肉刺激大。
訓練距離安排:
100米項目:30米、60米、80米、100米、120米、150米。
200米項目:60米、100米、150米、200米、250米、300米
400米項目:100米、150米、200米、300米、400米、500米
3、力量訓練:
(1)在短跑訓練中,力量訓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其意義在于:可以使肌肉獲得更大的工作能力,使肌肉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呈現出最佳的爆發力;可以使肌肉在規定時間內獲得更大的耐酸能力。
(3)在力量訓練中,特別注意全面性、均衡性。
短跑訓練計劃 篇4
短跑是典型的速度、力量性項目,是屬于極限強度的項目。運動過程時間短,強度大;在運動中,肌肉表現的最大收縮力量、最快收縮速度和快速力量耐力是短跑的技術和肌肉工作的共同特點。參訓學生要具有較高的全面身體素質和專項訓練水平,還要有較為完善的技術以及頑強的意志品質。
經過多年的體育教學工作以及體育訓練工作,我總結出了一套短跑訓練方法。
1.反復放松大步跑60~100米,體會途中跑的'五點動作要求。
要求:大小腿屈膝疊緊,跑成直線,擺動,著地方向正,落地輕,有彈性。
2.“同步并列”中速反復跑80~100米,體會擺臂擺腿和著地技術要領。
“同步并列”是指并列同步節奏向前跑進的一種練習方法。一般用二人為一組互幫互學掌握和改進技術,要求兩人步長接近,由其中技術好者帶技術差者跑。運用中,還要根據不同的訓練階段,針對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進行組合,如用動作幅度大、放松協調好的帶動動作幅度小、情緒緊張的隊員?傊,用技術上的長處和優點去帶動和影響同伴的錯誤動作的改進。
要求:動作輕快,有節奏,放松,協調。
3.由慢到快逐漸地,均勻地加速跑60~80米,掌握途中跑的五點要求。
要求:認真注意跑的正確動作,并能把正確動作帶進快速跑中不使動作變形。
4.“同步并列”加速跑60~100米,體會大幅度自然快跑的技術。
要求:逐漸地均勻地加速跑出較大速度時,堅持用大幅度輕松快跑15~20米再放松跑下去。
5.“同步并列”上坡加速跑60~80米,體會“抬腿送髖”的技術。
要求:加速均勻,逐漸加大向前用力的動作速度。
6.從站立式姿勢出發,逐漸加大跑速,發揮最大速度后,借助慣性快跑20~30米,掌握大幅度放松快跑的技術。
要求:動作放松自然,富有彈性。
7.加大步長跑。
(1)定距減速大步跑60米。
(2)定步增距大步跑30或40米。
(3)后蹬跑轉入放松大步跑。
(4)放松大步上坡跑。
要求:要自然大步跑,不要跳著跑,更不要踢小腿,蹬擺充分,幅度大。
8.快速跑,由站立式或半蹲式姿勢出發,一開始就像跑50米一樣盡快發揮出最大速度,主要改進起跑的加速跑技術。
要求:加大擺臂和抬腿的力量,帶動蹬地腿后蹬要充分,跑的距離一般為20米、30米或50米。
9.變速跑:逐漸加快速度跑——順慣性跑——加速跑——逐漸到放松慢跑。
要求:加速和變換速度的節奏要明顯。
10.“行進間”跑30~60米體會大幅度持續快跑的技術,發展絕對速度。
要求:逐漸加大速度后,保持最大速度跑一定距離。
11.下坡跑50~60米。
要求:快速擺腿擺臂,騰空后兩大腿積極并攏,動作要放松。
12.兩手撐地,一腿后伸,另一腿前抬,膝蓋盡量靠近胸部,聽信號快速啟動跑出。
要求:完成動作的速度快,動作準確。
13.俯臥撐:聽信號迅速蹲起起跑練習。
14.兩腿平行站立,整個身體前傾,維持不住平衡時,快速向前跑出。
要求:擺臂抬腿要快,臂部不能后坐。
15.原地快速高抬腿,聽信號快速向前跑出。
16.慢跑中聽信號作單臂支撐半蹲式起跑練習。
17.“行進間”弓箭步走,上體前傾頭稍低,聽信號迅速跑出
18.聽口令做單臂支撐半蹲式起跑練習。
19.聽發令起跑30~60米。
要求:嚴格遵守聽槍起跑,養成聽槍起跑的習慣,跑時輕快,穩定,直線性強。
20.在60~100米的距離上,每隔30米劃一終點線,連續做沖刺撞線練習。
21.從直道進入彎道跑30~60米練習。
22.從彎道進入直道跑30~60米練習。
23.彎道蹲踞式起跑3~60米練習。
24.彎道起跑150米。發揮最大速度后利用慣性的快速跑和下彎道入直道的“自然跑進”練習。
25.支撐高抬腿快速跑練習。
要求:抬腿要高,后蹬要充分,兩腿交換頻率要快。
26.臺階跑練習。
27.行進間半高抬腿快跑30米練習。
28.間歇跑150米或200米。
29.用不同強度反復跑,如70~85%強度100~500米反復跑,85~90%強度100~200米反復跑,90~95%強度30~100米反復跑。
30.模擬跑:(30米+50米),(50米+80米),(80米+100米)。
要求:組內間歇1~2分鐘,組間間歇心率降到120次每分鐘,每一練習強度接近自己的最好成績。
注意事項:
(1)掌握好合理跑的技術。
(2)短跑的訓練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急于求成。
(3)技術訓練和專項素質訓練要穿插進行。
(4)要掌握好訓練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節奏。
(5)多采用跑的專門練習,改進跑的技術。
(6)在訓練中,要提高跑時的放松能力
附:所有訓練計劃僅供參考,沒有最好的訓練計劃,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請大家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選擇訓練計劃
短跑訓練計劃 篇5
一、后蹬跑
動作要領
1、上半身正直或稍前傾,兩臂自然擺動。
2、擺動腿進取向前上方擺出,由干軀干扭轉,側髖帶動大腿充分前送。
3、在擺腿的同時,另一條腿要進取的往下壓,足前掌要著地,然后膝、踝關節緩沖,迅速轉入后蹬。
4、后蹬時擺腿送髖動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騰空階段重心向前性好,騰空時要放松,兩腿交替頻率要快。
二、小步跑
動作要領
1、上體正直肩放松,兩臂前后自然擺動。
2、髖、膝、踝關節放松,邁步時膝向前擺出,髖稍有轉動。
3、當擺腿的膝向前擺動的同時,另一腿的大腿進取下壓,足前掌扒地式著地,著地時膝關節伸直,足跟提起,踝關節有彈性。
三、后踢小腿跑
動作要領
1、上體正直或稍前傾,兩臂前后自然擺動。
2、足前掌著地,離地時足前掌用力扒地,離地后小腿順勢向后踢與大腿折疊,膝關節放松,足跟接近臀部。
四、折疊腿跑
動作要領
1、上體正直或稍前傾、兩臂前后擺動。
2、后蹬結束立即向前上方抬大腿和收小腿、膝關節放松、大小腿充分折疊,邊折疊邊向前擺動。
3、在擺腿折疊前擺的同時、另一腿的大腿進取下壓、足前掌著地、膝關節緩沖。
短跑的技巧
站立式起跑
雙腳前后開立,距離一腳到一腳半,屈膝降重心,身體力行前傾,前腿異側臂屈肘在前,后臂于身后,聽到"跑"的口令后,兩腳用力蹬地,迅速前沖出去。重點:重心前移。難點:快速起動。
途中跑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離最長,速度最快一段。其任務是繼續發揮和堅持高速度跑。擺動腿的膝關節,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擺出,支撐腿在擺動腿進取前擺的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髖,膝和踝關節,蹬離地面,構成支撐腿與擺動腿協調配合動作。
★騰空階段
小腿隨時著蹬地后的慣性和大腿的擺動,迅速向大腿靠攏,構成大小腿邊折疊邊前擺的動作。與此同時,擺動腿以髖關節為軸進取下壓,膝關節放松,小腿隨擺動腿下壓的'慣性,自然向前下伸展,準備著地。
★著地緩沖階段
著地動作應是十分進取的,在途中跑時,頭部正直,上體稍有前傾。兩臂前后擺動要輕快有力。
彎道跑
從直道進入彎道跑時,身體應有意識地向內傾斜,加大右腿的蹬地力量和擺動幅度,右臂亦相應地加大擺動的力量和幅度,有利于迅速從直道跑進彎道。
彎道跑中,身體應向圓心方向傾斜。后蹬時右腿用前腳掌的內側用力,左腿用前腳掌的外側用力。彎道跑的蹬地與擺動方向都應與身體向圓心方向傾斜趨于一致。
終點跑
終點跑是全程跑的最終一段。任務是盡力堅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過終點。
★終點跑的技術
要求在離終點線15-20米處,盡量堅持上體前傾角度,加快兩臂擺動的速度和力量。在跑到距離終點線一步時,上體急速前傾用胸部或肩部撞終點線,并跑過終點,然后逐漸減慢跑速。
短跑技術口訣
(一)起跑
各就位:雙臂支撐線后沿,兩腳踏緊抵足板,
后膝跪在前腿屈,頭頸放松勿亂擺。
預備:隨令深吸一口氣,重心前移臀抬起。
兩腿角度要適宜,高度注意蹬擺離。
鳴槍:兩手速推前后擺,兩腿猛蹬抵足板,
后腿前擺體前傾,前腳蹬直髖膝踝。
(二)疾跑
起動步長逐漸增,兩腿加快蹬與擺。
上體堅持向前傾,快速擺臂要放松。
(三)途中跑
直道:上體正直或稍傾,用力后蹬髖前送,
前擺后蹬配合好,下壓扒地做緩沖,
身體平穩起伏小,兩臂擺動肩放松。
彎道:身體逐漸向內傾,兩腿內擺向外蹬,
右臂擺幅大左臂,彎道結束身轉正。
(四)沖刺跑
上體迅速向前傾,撞線要用肩或胸,
兩臂維持水平平衡,終點過后勿突停。
短跑訓練計劃 篇6
短跑訓練周訓練計劃
訓練對象:初中體育班短跑運動員
訓練目的:經過對周訓練計劃的合理安排,從而提高短跑運動員的綜合成績,取得比賽的勝利!
短跑中步長及步頻是運動員技術、身體素質、形體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體現,是歌環節運動的總體效應。提高少兒運動員的短跑技術發展爆發力以及增強放松跑的意識,是訓練時應當注意的的問題。在前期,要注重短跑的專門性練習,掌握腳掌的落地技術縮短前登距離,把握支撐腿合理的登伸程度,注重擺動技術放松協調本事的培養。在掌握了技術后再執行短跑訓練周訓練計劃。
短跑技術要求:松、大、快、前
起跑:反應時 加速本事
途中跑:堅持高速度奔跑的本事,以及身體各部分完成動作的質量。在一個跑的周期中包括:著地、緩沖、后蹬與前擺、騰空等動作階段。
后蹬與騰空:著地緩沖階段,當擺動腿的腳掌著地的瞬間,即開始了著地組沖階段,腳著地動作應當是十分進取的,著地位置距身體重心投影點前一腳半處。腳前掌著地后,由于重力和擺動腿擺動的壓力作用,使支撐腿迅速彎曲進行緩沖。支撐腿的緩沖不是一個消極的。而應主動用力來加速身體重心的前移,有一個向下向后的扒地動作。當身體重心移至垂直地面時,支撐腿關節儉成 130~140 度角,踝關節背屈約為 85 度角,腳跟離地,構成“壓緊待發”的姿勢。在支撐腿著地緩沖過程中,擺動腿以大小腿折疊姿勢迅速向前擺動,直至擺過支撐腿的膝關節稍前部位時,折疊最緊,腳跟幾乎碰到臀部。當身體重心移過支撐點垂直面時,就進入了蹬地腿的后蹬和擺動腿的前擺階段。這時擺動腿大小腿應當是成折疊姿勢,折得緊,有利于縮短擺動腿的半徑,加快擺動速度。當其膝關節超越支撐腿后就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抬出,并帶動同側骨盆前送,大腿與水平面是因為 15~20 度左右,支撐腿在擺動腿積極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髖關節,依次伸展膝、踝關節蹬離地面。后蹬將結束時的一瞬間,兩大腿之間的夾角約為100~110 度,支撐腿與地面的夾角約為 47~51 度 。
騰空階段:支撐腿后蹬結束就進入了騰空階段,此時剛剛結束后蹬的小腿隨蹬地的慣性和大腿擺動并迅速向大腿折疊靠攏,構成大小腿邊折疊邊前擺的動作。與此同時擺動腿以髖關節為軸進取下壓,膝關節放松,小腿隨擺動腿大腿下壓的慣性,自然向前下伸展,準備著地。 在整個途中跑的過程中,運動員的頭部要正直,上體稍前傾,兩手臂作前后擺動要快要有力。前擺時稍向內但不能過人體的垂直中線,手的高度不超過下顎,并伴隨同側肩前送和異側望后引的動作,臂后擺時肘關節稍向外,大小臂夾角前擺為 60~70 度,后擺夾角為 90 度,中間處在身體垂直部位時為 130~150 度?傊局信芤蠓诺盟,蹬擺配合協調,折疊得緊,抬得高,并得快,落地進取要有扒地的動作,配合強有力的擺臂,精神集中,情緒高漲,順其自然,講究實效。
短跑的專門性練習:
1. 單腿屈膝跪蹬
要求:一腿屈膝跪地,另一腿呈弓步,上體正直,幅度至最大,雙手拉緊屈膝腿腳面,腳后跟緊貼臀部位最佳,按節拍做往前送髖動作,然后左右腿交換。
目的:拉長髖前側及股四頭肌,發展髖、膝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性。
2.原地弓步抬腿
要求:原地弓步開始,后退進取迅速折疊向前上方擺至最高,同時支撐腿送髖,成單腿獨立姿勢后迅速還原成弓步,左右腿交替做。
目的:改善髖前側柔韌性,提高抬腿速度和力量。
3.高膝騰躍跑
要求:膝蓋在大腿擺動時前頂,小腿自然前伸,上體正直,踝關節蹬扒地,使人體重心處于相對高位。
目的:對改善折疊抬腿送髖有進取幫忙。
4.原地弓步負重換腿跳
要求:原地拉滿弓步,手持小啞鈴,交換腿跳。
目的:改善踝、膝、髖三關節的支撐力量。
5.屈膝跨步跳
要求:前腿屈膝支撐,后腿放松跪地,當前腿跪膝送髖瞪伸的同時,后腿快速前擺成弓步,原前腿支點堅持不動,完成一個大跨度的蹬伸動作,左右腿交替做。
目的:提高蹬擺力量和幅度,體會先屈膝后送髖的后蹬技術。
6.深跳三級跳
要求:跳箱高約30---50,欄架約40-----60,從跳箱雙腿跳下后,快速跳躍欄架,蛙跳入沙坑。
目的:增強股四頭肌,臀大肌爆發力及足踝支撐力量。
周一 速度和專項本事練習
1.準備活動:慢跑1000米-1500米,各種拉長活動、協調練習、跑的專門練習、沖跑或彈性跑。
2.速度練習: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100米跑段在中后期跑6-10個,主要是提高專項本事。400米專項跑150-200米6-10個)
3.快速力量、中力量練習練習
4.腰腹肌練習:懸垂舉腿等
5.放松活動:可經過隊員的相互按摩,深呼吸等活動取得放松的目的。 周二 小力量、一般耐力練習
1.準備活動:慢跑1500米-20xx米,各種拉長活動及腳踝的活動、協調練習、跑的專門練習三組、沖跑級彈性跑三組,使身體充分活動開,預防運動性損傷,注意組與組之間的時光間隔。
2.上肢力量加多級跳:隊員循環做臥推杠鈴或利用壺鈴三組,在做的時候其他隊員要合作保護,注意急性休息,組與組之間的時光間隔不要太長。上肢力量做好后再進行多級跳,注意腳下緩沖,防止腳踝的損傷。
3.抗阻力練習:隊員兩兩合作,利用橡皮條,在墊子上做腿部的抗阻力練習,一般是兩個隊員輪流做,中間不要有太多的時光間隔,否則的話,效果不佳!
4.一般耐力練習3000—5000米慢跑,在跑的時候要充分放松身體,調節步頻與步幅,調整呼吸,做好第二次呼吸的'準備!
5.放松活動,兩兩結合,互相按摩,在做的同時能夠聊聊天,讓思想也做的充分的放松!
周三 速度耐力練習
1.準備活動:越野跑或球類活動,各種拉長活動、協調練習,在做越野練習時要注意安全。
2.沙袋擺腿
3.100米、200米專項:200米、300米間歇跑或不一樣跑距的組合跑 4-8組,注意調節不一樣組別的時光間隔,在跑的時候要注意擺膊,是身體放松,步頻加快。 組合跑方案:(300米+200米+150米)×2-3組
400米專項:600米、400米、300米間歇跑或不一樣跑距的組合跑 4-8組。組合跑方案:(600米+400米+200米)×2-3組
4.上肢力量練習:臥推或抓舉等,在做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5.放松活動:放松活動做一組,要求身體充分放松,感覺疲憊的同學能夠做時光長點,有利于疲勞的恢復。
周四 多項身體素質練習
1.準備活動:慢跑1500米-20xx米,準備活動一組,跑的專門練習、沖跑級彈性跑,在做彈性跳的時候要把腳踝充分的活動開。
2.加速跑練習三組,注意組與組之間的急性休息,在跑的時候始終要強調放松及協調性擺臂動作。
3.后拋鉛球或抓舉或高翻等,在做后拋鉛球時要注意安全,不要亂拋。抓高能夠在籃球場上進行,排隊依次做摸籃。
4.跳欄架或跳箱,在跳箱時能夠把跳箱放到沙坑旁邊,預防腳踝受傷。
5.阻力練習或跨跳或跨跑練習
6.球類游戲,能夠把隊員分成兩組做一些球類練習,到達放松身體的目的。 周五 力量練習
1.準備活動:慢跑800米,力量性準備活動。
2.上肢力量:臥推或抓舉或高翻,在做的時候必須要注意隊員的安全保護。
3.下肢力量:全蹲加半蹲,在杠鈴沒有保護措施的時候,能夠兩邊站隊員保護。
4.動作力量練習:60米后蹬跑或快跑計時、100米跨跑等。
速度計時:先計時,后力量。
5.放松跑:在放松跑的時候要調節呼吸,以及步頻與步幅,使身體充分放松。 周六 技術和素質練習
1.準備活動慢跑1000米+體操。
2.專門技術練習
3.加速跑80米
4.跑格:主要是對跑步的時候的節奏和步幅把握,
5.60米托重物跑×4
6.肩帶力量、軀干力量、腰腹肌練習
7.放松活動1)、可根據情景選擇練習資料。
2)、中強度周發展本事、大強度周完成目標強度、小強度周堅持訓練。
周日 恢復性休息,能夠采用醫學、生物學、營養學、心理學等恢復手段對身體進行恢復,這個休息的安排將有利于超前恢復的出現,從而更好的提高運動成績,并且為下一周的訓練做好準備和調整!
短跑訓練計劃 篇7
計劃以周(7天)為單位進行訓練,主要發展短跑運動員(100m -400m)的'一般身體素質。
訓練時間為3-4周,每周3-4次,每次訓練時間約40-80分鐘,最好隔日訓練,利于恢復體力。
每次訓練前均要做好熱身準備活動:慢跑800-1200米,以及拉伸肌肉和韌帶,防止受傷。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訓練內容包括:
1、30米加速跑*4,每次間隔能保證下次練習有充足的體力。
2、30-40米高抬腿跑*4,快速高抬,積極下壓,腳前掌撐地。
3、50-60米跨步跳*4,蹬地快,兩腿空中交換快,有高度,有遠度。
4、30-40米單足跳,每條腿各4次,有高度,有遠度。
5、快速仰臥起坐1分鐘*6,俯臥撐兩組(盡力做)。
6、1000米左右腳前掌支撐慢跑。
說明:①⑤⑥為固定內容,②③④任選內容,每次練習任選其一不可重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