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泉州導游詞(精選3篇)
2024泉州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歡迎到草庵摩尼教遺址參觀。
距泉州市區南門外19公里的晉江余店蘇內村,有一座萬山峰,又名萬石山、華表山,為我國僅存完整的摩尼教遺跡。因古用草構屋,故曰草庵。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紀波斯人摩尼所開創,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倫安眠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為信奉基本,接收____、佛教和古巴比倫的宗教思維,創建了摩尼教。其教于唐代傳入泉州,稱為明教,崇敬光亮,倡導喧擾,反對黑暗和壓迫。古代遺址為元代修建物,據考古發明,宋代摩尼教已在這里運動。明代禁絕,此處鄉民仍以佛教崇拜,保留完全。摩尼教寺緊依華表山麓,內有僧尼方丈,本來庵前還有一座佛教寺,已廢,近年又重建,面目一新。花木、果樹相映,景致非常精美清凈,為一番別致風景。草庵寺依山崖傍筑,修筑情勢為石構單檐歇山式,四架椽,面闊三開間,間寬1?67米,進深二間3.04米,屋檐下用橫梁單排華拱承托屋蓋,簡略古樸。其中最為可貴的是庵內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圓圈淺龕,直徑1.68米,坐像身長1.52米,寬0.83米,頭部比較特殊。浮現輝綠巖(青斗石)色彩,長方形面貌0.32X0.25米,背有光芒射紋飾,出現花崗巖石質,披發披肩,端坐蓮壇,面相圓潤,眉彎稍為隆起,嘴唇薄,嘴角線深顯,構成下額圓突,顯得安祥自若;身穿寬袖僧衣,胸懷打結帶,無扣,結帶用圓飾套束蝴蝶形,而向兩側下垂于腳部,雙手相疊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情態肅穆慈悲,衣褶儉樸流利,用對稱的紋飾表示時期作風。這是目前世界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為全國重點文物維護單位。
在佛龕的左上角陰刻一段文字“謝店市信士陳真澤破寺,喜舍本師圣像,祈薦考妣早生佛地者。至元五年戌月日記”。五行楷書,34字,字徑2. 5X2.5厘米。在右上角還有陰刻比擬毛糙的文字“興化路羅山境姚興祖,奉舍石室一完。祈薦先君正卿姚汝堅三十三宴,妣郭氏五九太孺,繼母黃十三娘,先兄姚月澗,四學世生界者。”這些文字價值性很高,是目前世界獨一摩尼光佛造像跟庵寺建造年代可借的文字佐證,十分寶貴,同時也是研討泉州明教的一手歷史資料。
在這草庵遺址前真個20米處,曾經出土一塊元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多件殘瓷片。這件完整的黑釉碗,口徑18.5厘米,高6.5厘米,碗內底部在燒制時便刻有“明教會”三字,字徑6.5厘米左右,其余殘瓷片同樣分辨刻有“明”、“教”、“會”三個字樣,這是當時泉州明教會活動情形的主要發現。宋未元初時燒制這種黑釉碗,在晉江磁灶為數較多,泉州市區近郊也有同類型的發現,闡明羅山草庵摩尼教遺址的文字記載與黑釉“明教會”的瓷碗相印證。泉州的摩尼教活動于元代是比較公然性的。解釋泉州的明教是以佛為崇拜而風行的。據傳有泉州十八位讀書士子住于草庵勤懇讀書,常于此浮現佛的形象,說是文殊菩薩的顯影,因而在摩尼光佛坐像兩側有弘一法師手書木刻對聯“石壁光明相傳為文佛顯影”,“史乘記錄于此著名賢讀書”。
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附明教篡奪政權,并采取明教的“明”定國號,然而又擔憂明教要挾他的統治,即所謂“又嫌其教門上逼國號,寅其徒,毀其宮”。所以明初明教極盛一時又轉入機密活動,融會于道、佛教的民間崇拜。但仍于明正統年刻摩尼教的教義信條原出地方有。
勸念
清凈光明,鼎力智慧。
無上至真,摩尼光佛。
正統乙丑玄月十三日,住山弟子明書立。明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年)泉州還有兩位有名詩人旅行草庵題詩于此:黃克晦(公元1524一1590,號吾野,惠安崇武人,能詩善字畫,著有《吾野詩集》等)
《萬石峰草庵得家字》
結伴遙尋太乙家,峨峨萬石映孤霞。
坐中峰勢天西側,衣上夢陰日半斜。
風榭無人飄翠瓦,云巖有水浸苔花。
何年更駐蘇杭鶴,靜閉閑房共轉砂。
詩人黃鳳翔(1538-1614,號儀庭,止庵。泉州市區人,名士名宦)
《秋訪草庵》
琳宮秋日共跌登,木落山空爽氣澄。
細草久湮仙峽路,斜暉暫作佛壇燈。
竹邊泉脈鄰丹灶,沿里云根蔓綠藤。
飄瓦頹垣君莫問,蕭然一榻便
以上兩位詩人都把草庵當作道教宮庵對待。其詩中還呈現“太乙神仙“和“丹灶”的詞句。
好了,今天咱們參觀摩尼教遺址到此就停止了,歡送大家再次光顧。謝謝!
2024泉州導游詞 篇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廖澤宇,也可以叫我廖導。今天讓我們一起去參觀“山中無石不刻字”的`九日山。
九日山到了,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九日山東西北三峰之一的西峰吧。西峰因唐代著名詩人秦系在此隱居,故稱高士峰;頂峰有五代石佛造像,稱石佛山,石佛五代陳洪進所鐫刻,高4.5米,寬1.5米,袒胸盤做于蓮座上,衣紋流暢。
接著來介紹東峰,東峰因唐代宰相江公鋪貶謫隸泉,寄跡山中,卒葬此,稱姜相峰,又稱麒麟山。
最后來介紹北峰。北峰連接東西兩峰,稱北臺,三峰環抱成一塢。塢中白云出軸,碧譚幽間,出峽南注,為泉勝跡。
各位旅客朋友們,除了三峰你們知道還有什么景物?讓我來為大家揭曉答案吧:還有無等巖,秦君亭,琴泉軒,思古堂等幾處景點。
我是導游廖澤宇,如果需要讓我當導游,電話:,全天開機。
2024泉州導游詞 篇3
九日山是有無石不刻字之美譽。它以溪流蕩漾, 峰巒晴濃,奧衍明秀,陷為一區的迷人景色,被授予 國家風景名勝區。
在去九日山的路上,我心里“砰砰”直跳,只想 快點看到九日山。一會兒,就到了九日山了。我一進 山門,就看到一座很大的寺廟,那就是延福寺。我們 走了進去,啊!真壯觀,寺前面是三座宏偉的金色佛 像,兩邊是十八羅漢,它們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看 得我眼花繚亂。
出了延福寺,再走上去,就是菩薩泉。以前,泉 里的水清清的,可現在卻被有的游人弄得臟乎乎的 了,看著真不好受。
我們又繼續向前走,走了走,不知不覺就到了一 眺石邊,我們站在一眺石上,向遠眺,豐州的景色大 半收在眼底,真美!看夠了,我們再向右邊走,走到 了石佛巖。傳說豐州以前經常發生火災,就請一些工 匠來雕一個就山上的一塊大巖石雕一座佛像,這個佛 像是用來振災的。
順著彎彎曲曲的石道走了幾分鐘,我看到有一塊 石碑,石碑上寫著八戒石從哪邊走。物們按石碑上指 的,去看八戒石。因為要去八戒石必須要走很遠的 路,但我還是決定去看看。在路上,我走得口都干 了,腳也酸了,可我還是堅持向前走。過了一會兒, 我果然找到了八戒石——一塊大大的石頭,那模樣還 真有點像豬八戒呢。
看完了八戒廠,我們接著游覽了“天下第一 福”、“文東夫人的廟”……
要回家了,我戀戀不舍地走出延福寺,心想:九 日山真不愧是我們豐州引以為豪的風景名勝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