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學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荀子》及相關知識。
2、掌握本文出現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3、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
【教學重點】
文言實詞的識記、理解;比喻的含義和內在聯系。
【教學難點】
文中比喻的含義和內在聯系
【內容分析】
《勸學》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內容分前后兩部分。前部分著重闡明學習的重要性,后部分著重闡明學習方法。課文節選自前部分。作者從不同方面論述了學習的重要和必要,從而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品德。因此,“勸”在本文是“勸勉、鼓勵”的意思。所以題意是“勸勉、鼓勵人們勤奮學習”。
【預習要求】
1、熟讀課文,掌握字音
木直中( )繩 輮( )以為輪 雖有( )槁( )暴 ( ) 金就礪( )則利 參省( )( )知( )明而行無過 須臾( )( ) 跂( )彰( )輿( )馬 生( )非異 跬( )步 騏驥( )( ) 駑馬( ) 鍥( )而不舍 朽木不折( ) 鏤 ( ) 螯( )蛇鱔( )
2、 解釋詞義
青,取之于( )藍,而青于藍。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 )物也。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輮使之然也。
知明而( )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 )思矣。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 )致千里。
積善成德,而( )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雖有( )槁暴( ),不復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