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必修一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第一中學 王同亮 【學習目標】1、欣賞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寫人記事(重在細節)的特點。
2、品味本文平實而有韻味的語言風格。
【學習方式】
文本研習。
【課時】
1節。
【學習過程及內容】
一、導入
那位同學,你叫什么名字,同學們腦瓜靈活。有位先生他智商決不低于我們其中的任何一位而且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但是有時他居然會把自己的名字忘記,有一回他給陶孟和打電話,陶家的傭人問:“您哪位?”他張口結舌答不出來,又不好意思說忘記了。只好說:“你不要管,請陶先生接電話就行了!钡莻用人說不行,他便又請求了兩三次,還是不行,于是他跑去問給他拉洋車的王喜。誰想王喜也說不知道。他急了,問:“你有沒有聽別人說過?”王喜這才想起:“我聽見人家都叫你金博士”阿彌托佛原來姓金,大家猜出這是誰來了吧。
出示資料金岳霖介紹,讓學生過目:
金岳霖(1895~1984),中國現代哲學家、邏輯學家。字龍蓀,湖南長沙人。1911年入北京清華學堂,1914~1921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政治學。獲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國留學和從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國,1926年在北京清華大學任教授,創辦清華大學哲學系。以后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和文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和副所長。1954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1949年被選為中國邏輯學會會長。1953年加人中國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員、中央常委。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后歷任全國政協第二、四、五、六屆委員,還曾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金岳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學和學術研究上。發表了幾十篇哲學和邏輯論文,出版了《邏輯》《論道》《知識論》3部專著。1949年后開始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寫過一些哲學和邏輯論文,但主要精力用在學術研究的組織和領導工作方面。他的三部論著反映了他的邏輯思想和前期哲學思想。在哲學本體論方面,他提出了“道”“式”“能”三個基本哲學范疇,認為個別事物都具有許多殊相,而殊相表現共相。個別事物還具有一種不是殊相和共相的因素,這就是能。那些可以有能但不必有能的“樣式”就是可能。由所有可能構成的析取就是式。他認為。能出入于式中的可能是事物的變動生滅乃至整個現實世界的過程和規律,也就是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