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導學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前赤壁賦》)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告子上》)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莊子•德充符》)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貴賤付皇天。(鮑照《擬行路難》)
梳理探究:
(一)基礎知識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a級)
癸丑( )修禊( ) 流觴( ) 形骸( ) 彭殤( )游目騁懷( ) 感慨系之( ) 趣( )舍 激湍 ( )會稽( ) 曾不知老之將至(zēng)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b級)
古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_____通____ 悟言一室之內 ____通____
趣舍萬殊 ____通______
(二)課文朗讀,分清結構
第一次朗讀:教師朗讀,學生聽讀,完成以下任務:
1、邊聽邊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讀錯誤。
2、勾畫出自己有疑問的字詞,讀完后討論。
第二次朗讀:分組齊讀,在朗讀中分別體現出歡樂、痛苦、悲傷的感情。其他組邊聽邊思考作者感情變化的原因,為段落探究做準備。
3、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么?(分別用六個字來概括。)(c級)
————————————————————————————————————
(三)課文內容探究
探究第一、二段.(d級)
朗讀第一、二段,朗讀語調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讀。下文有關集會的文句應以清新明快的語調讀出,特別重讀“樂”,以體現作者快樂的心境。
1、第1自然段,敘述.描寫了蘭亭宴集的盛況,用原文中的詞句概括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環境和人物。
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_____事由:_________________
環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賞析重點詞語的含義并分析用法
暮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賢、少、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湍:____________________。次:________________
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觴曲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4、當堂背誦第一段。
齊讀第二自然段,文中表現作者心境的一個詞是 ________________
總結:王實甫《西廂記》“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中說人生有四大樂事,在這里都有了體驗。
5、翻譯下列句子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探究第三段。(d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