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44f3z"></kbd>

<style id="44f3z"><thead id="44f3z"></thead></style>
    <option id="44f3z"></option>
      <em id="44f3z"><dfn id="44f3z"></dfn></em>
    1. <menuitem id="44f3z"><thead id="44f3z"><i id="44f3z"></i></thead></menuitem>
      <u id="44f3z"><input id="44f3z"></input></u>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小说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白嫩少妇激情无码,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情在线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 > 八年級下冊古文知識歸納(精選2篇)

      八年級下冊古文知識歸納

      發布時間:2024-01-31

      八年級下冊古文知識歸納(精選2篇)

      八年級下冊古文知識歸納 篇1

        黃浩佳

        1、與朱元思書

        1.出處:選自《藝文類聚》,作者是吳均,今存其詩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憤悶抑郁之情;《粱書·吳均傳》說他“文體清拔有骨氣”,在當時頗有影響,時稱“吳均體”。對當時文壇有很大的沖擊。本文是一片山水名作,作者的題意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與”是

        A 詞語:蟬則千轉不窮:“轉”通“囀”,鳥叫聲。

        窺谷忘返:“反”通“返”,返回。

        古今異義:

        ①許:古附在整數詞之后,表示約數,一百許里;今常用義為應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達,鳶飛戾天者;今表罪過,乖張。

        ③經綸:籌畫,治理,經綸世務者;今指政治規律,如“滿腹經綸”。

        一詞多義:

        ①絕:獨一無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停,斷,猿則白叫無絕。

        ②上:向上,負勢競上;上面,橫柯上蔽。 直:一直,直視無礙;筆直,爭高直指。

        ③百:數詞,十的十倍,一百許里;數詞,極言其多,猿則百叫無絕。

        詞語活用:

        ①負勢競上:動詞“競”作“上”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爭著。

        ②互相軒邈:軒、邈,形容詞作動詞,分別指高處和遠處,充當省略主語的謂語。

        ③任意東西:東西,名詞作狀語,向東或向西,充當省略主語的謂語。

        ④鳳煙俱凈:凈,受副詞“俱”修飾,胸容詞作動詞,消凈,散凈。

        ⑤猛浪若奔:奔,動詞作名詞,充當“若”的賓語。

        B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省略句: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省略主語“我的小船”,譯為(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蕩,時而向東時而向西。

        翻譯:①急湍甚箭:應為“急湍甚于箭”。譯為 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

        ②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譯:那些追求名利,極力攀爬的人,看到這些兇奇的山峰,就會平息了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忙于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備注:本課出現較多駢句,即四字一分,一句兩分;后來出現的六字一分,也屬于駢句的范疇。

        2、五柳先生傳

        一、文學常識

        1.出處: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見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

        本文視為作者的自傳,以第三人稱,從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稱號寫起,重點描寫了他的生活、性格特點,描述出一個安貧樂道,抱樸存真,不追求榮華富貴的隱士形象。表達了作者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來取得富貴,安貧樂道,獨善其身的情感。在寫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與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嘆賞,也是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A 字音:輒[zhe] 簞[dan] 儔[chou] 觴[shang ]

        B 詞語:會意:指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會,體會,領會。

        造飲輒盡:去喝酒就喝個盡興;輒,就。 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不求甚解:指讀書要領會精神實質,不必咬文嚼字。現在多指只求懂得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古今異義:

        ①造:往、到,造飲輒盡;今常用于“創造”“制造”等義。

        ②贊:傳記結尾處評論性文字。今常用于“贊美”、“夸贊”等義。

        一詞多義:

        ①以:把,因以為號焉;憑借,以此自終。

        ②之:代詞,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詞,譯為“的”,無懷氏之民歟?

        ③言:說話,說,閑靜少言;言語,話,黔婁之妻有言。

        ④其:代詞,他,親舊知其如此;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⑤如:…的樣子,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像,親舊知其如此。

        詞語活用:

        ①亦不詳其姓字:詳,形容詞作動詞,詳細地知道。

        ②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親舊,形容詞作動詞,親戚朋友。

        ③以樂其志:樂,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樂。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省略句:①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應為“先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歡喝酒,家中貧窮不能經常有酒喝。)

        ②因以為號焉。(應為“因以為號焉。”譯:于是就把(五柳)作為號了。)

        倒裝句: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應為“不知先生何許人也”,譯: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②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于貧賤”“于富貴”介詞結構后置,譯: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衷于發財做官。)

        翻譯: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譯:已經醉了便回家,沒有留戀之情。“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表現五柳先生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3、《馬說》

        1.出處:選自《韓愈文選》,作者是唐朝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字退之,代表作有《昌黎先生集》《原毀》《師說》《柳子厚墓志銘》等;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古文概念提出始于韓愈,古文運動的實質是散文革新運動,對我國散文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散文在繼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A 字音:祉[zhi] 駢[pian] 食[si]

        B 詞語: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句意:才能和特長不能表現出來。

        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喂養它,又不能竭盡它的才能。

        其真無馬耶:“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句意:真的沒有馬嗎?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養。句意:喂馬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喂養它。

        一詞多義:

        ①之:助詞,譯為的,雖有千里之能;不譯,定語后置的標志,馬之千里者;代詞,它,代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不譯,補充音節,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食:吃,食不飽;通“飼”,喂,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頓:一食或盡粟一石。

        ③策:名詞,鞭子,執策而臨之;動詞,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④以:用,不以千里稱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⑤能:能夠,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雖有千里之能。

        ⑤其:它的,代詞,策之不以其道;表反問語氣,難得,其真無馬耶;其實,其真不知馬也!

        乎:介詞,于,出乎其性;語氣詞,勉乎哉。

        詞語活用:

        ①祗辱于奴隸人之手:辱,形容詞作動詞,辱沒。

        ②一食或盡粟一石:盡,形容詞作動詞,吃盡。

        ③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作動詞,鞭打,驅使。

        ④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數量詞作動詞,行千里。

        ⑤食之不能盡其材: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盡,竭盡。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①馬之千里者(定語后置,“千里”是中心詞“馬”的后置定語。譯:千里的馬。)

        ②祗辱于奴隸人之手(狀語后置,“于”相當于“在”,“于奴隸人之手”是介詞結構的后置。譯:只好屈辱在低賤的人的手里。)

        翻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譯:鞭策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方法,喂養它,不能竭盡它的哪里,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4、《送東陽馬生序》

        1.出處:選自《宋學士文集》,作者是明初散文家宋濂,字景濂,號潛溪,代表作有《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杜環小傳》;宋濂的寫景散文數量亦不少,且風格近似歐陽修,文筆清新,寫景狀物生動,不事雕琢,代表作有《桃花澗修禊詩序》《環翠亭記》等。他親自經歷了元末動蕩不安的社會現實,故他的文章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往往在生動的描述中包含著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為“開國文臣之首”。

        A 字音:叱咄[chi duo] 俟[si] 篋[qie] 屣[xi] 皸[jun]裂 膡[ying]人 衾[qin]

        燁[ye]然 缊[yun]

        B 詞語:

        言和而色夷:“夷”通“怡”,和善,愉快。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句意:到了校舍,四肢堅硬不能動彈。

        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句意:同宿舍的學生都穿著繡花綢緞的衣服。

        古今異義:

        ①走:跑,錄畢,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湯:熱水,媵人持湯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今表虛偽的,不真實的。

        趨:奔,快走,嘗趨白里外從鄉之迭達;表趨向,執經叩問。

        一詞多義:

        ①以:用,以衾擁覆;連詞,因為,以中有足樂者;相當于“而”,俯身傾耳以請;把,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家貧,無致書以觀。

        ②書:書籍,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信,與朱元思書。

        ③從:向,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跟從,當余之從師也。

        ④其:他,俟其欣悅;他的,門人弟子填其室。

        ⑤至:周到。禮愈至;到,到底,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⑥若:好像,燁然若神人;如,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患:動詞,擔憂,憂慮,又患無碩師名人;名詞,憂患,無凍餒之患矣。

        故:連詞,所以,故余雖愚;副詞,特意,故意,余故道為學之難以若之。

        道:名詞,學說,益慕圣賢之道;動詞,說,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質:動詞,詢問,援疑質理;名詞,本資,資質,非天質之卑。

        詞語活用:

        ①腰白玉之環:腰,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

        ②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緼袍敝衣,名詞作動詞,穿著舊棉襖、破衣服。

        ③手自筆錄:手,名詞作動詞,動手;

        手自筆錄: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縣官日癝稍之供:名詞作狀語,每天。

        父母歲有裘葛之遺:歲,名詞作狀語,每年。

        余立侍左右:立,名詞作狀語,站著。

        是可謂善學者矣: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

        錄畢,走送之:走,動詞作狀語,跑著→趕快。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判斷句: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他們的學業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的,不是天資低下的,而是用心不及我的專一罷了。

        省略句:

        先達德隆望尊,(先達)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質理,(余)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余)則又請焉。

        譯:前輩道德聲望高,(向他求學的)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從來沒有把語言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候遇到他地訓斥、呵責,(我的)表情態度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回答;等到他高興了,我舊又請教。

        (余)又患無碩師名人與(之)游。(省略主語)

        (我)又擔心沒有大師,名人同(我)交游,(向他們請教)。

        寓(于)逆旅主人。(省略介詞)

        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

        倒裝句:

        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賓語前置,“之”是“怠”的賓語,“弗”表示否定,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往往前置。譯: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書。)

        ②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于藏書之家”,介詞結構作狀語,后置。譯: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

        自謂少時用心于學其勞。

        自己說少年時學習用心很勞苦。

        翻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因為(我)心中有值得快樂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別人。

        5、《小石潭記》

        1.出處:選自《永州八記》,作者是唐朝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字子厚;代表作《天說》為哲學論文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寓言代表作有《三戒》。傳記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山水游記典范之作為《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騷賦代表作《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

        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于諷喻詩的主張一致。他的詩文理論,代表著當時文學運動的進步傾向。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并稱“韓柳”,同時列為“唐宋八大家”。

        本文作者主要記小石潭,他寫水、寫巖石、寫樹木、寫游魚,宛如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是富有詩意的散文,寫得極為精美。

        A 字音:清冽[lie] 卷[quan]石 坻[chi] 嵁[kan] 俶[chu]爾 翕[xi]乎

        悄愴幽邃[qiao chuang you sui](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氣息;悄愴,憂傷的樣子。)

        B 詞語:

        下見小潭(“見”通“現”,文中句意為:向下走,出現一個小潭。)

        一詞多義:

        ①可: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可以,能夠,不可久居。

        ②從:自,由,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隨,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③清:清澈,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過清。

        ④差:長短不一,參差披拂;交錯,動詞,其岸勢犬牙差互。

        ⑤以:因為,以其境過清;表示前一行為是后一行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動詞的狀語,可以不譯,近岸卷石底以出。

        ⑥樂:以…為樂,心樂之;逗樂,嬉戲,似與游者相樂。

        見:動詞,通“現”,出現,下見小潭;動詞,明滅可見。

        古今異義:

        ①小生:古義青年,后生,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②去:離開,乃記之而去(于是記下這番景致便離開了。);今常用義為“往”。

        詞語活用:

        ①西,向西,名詞作狀語。例句: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樂:a.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例句:心樂之;b.形容詞作動詞,嬉樂,逗樂,似與游著相樂。

        ③下,a.名詞作狀語,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詞作狀語,在下面,下見小潭。

        ④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一樣。例句:斗折蛇行。

        ⑤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例句:斗折蛇行。

        ⑥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例句:其岸勢犬牙差互。

        ⑦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凄涼。例句:凄神寒骨。

        ⑧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例句:凄神寒骨。

        ⑨空:名詞“空”用作“游”的狀語,“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無所依。

        ⑩近:形容詞“近”帶賓語“岸”,作動詞表示靠近,接近。

        環:名詞作狀語,像環一樣,四面竹樹環合。

        徹:形容詞充當“陽光”的謂語,深深透過;日光下徹:譯為:太陽光直射水底。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全石以為底。(應為“以全石為底”。譯:以整塊石頭為底。)

        省略句:(余)以其境過清。(譯:我因為它的環境過于清涼。)

        日光下澈(潭水)。太陽光直射到潭底。

        (溪泉)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星座那樣曲折,又像蛇那樣爬行。

        坐(于)潭上。坐在潭邊。

        翻譯:A、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譯:青蔥的樹,翠綠的莖蔓,(樹枝藤條)遮蓋交結,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譯:陽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魚的影子,靜止不動;又忽然向遠處游走,往來很快。好像和游人互相嬉戲。

        6、《岳陽樓記》

        1.出處: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字希文;范仲淹在學術上以易學著名,其文學亦為后世景仰,在文風卑弱的宋初,范仲淹反對西崑派,反對駢體文,主作用質樸的、有實際社會內容的作品來矯正文弊。他一生論著很多,詩、詞、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愛國憂民、反映社會現實的好作品,藝術上也頗見工力,頗具特色。

        A 字音:浩浩湯湯[shang shang] 芷[zhi]

        B 詞語:“具”通“俱”,全,皆。 “屬”通“囑”,囑咐。

        古今異義:

        ①微:沒有,微斯人;今義細小。

        ②氣象:景象,氣象萬千;今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

        一詞多義:

        ①以:來,屬予作文以記之;因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觀:看,予觀夫巴陵勝狀;景色,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③一:一,一碧萬頃;全,長煙一空。

        ④開:放晴,連月不開;打開,開我東閣門;開設,設置,旁開小窗。

        ⑤則:那么,然則何時而樂耶;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⑥極:極點,感極而悲者矣;盡,此樂何極。

        ⑦或:有時候,而或長煙一空;或許,也許,或異二者之為。

        ⑧空:天空,濁浪排空;消散,長煙一空。

        ⑨通:順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峽。

        ⑩和:和樂,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那,予觀夫巴陵盛狀;發語詞,不譯,夫環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聲起。

        去:離開,去國還鄉;距離,西蜀之去南海;逃離,逃跑,委而去之。

        為:行為,活動,或異二者之為;做,為,全石以為底。

        詞語活用: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形容詞作狀語,“先”“后”是形容詞,在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狀語。 句意: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樂。

        ②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本課成語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們和樂。信任國泰民安。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判斷句: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也”表判斷)

        這些就上岳陽樓的壯麗的景色。

        倒裝句:

        ①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狀語后置,“于其上”介賓短語作“刻”的狀語,后置。正常的語序應為“于其上刻唐賢今人詩賦”。譯:在岳陽樓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試賦。)

        ②多會于此(狀語后置,“于此”介賓短語作“會”的狀語,后置。正常的語序因為應為“多于此會”。譯:大多在這里聚會。)

        ③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定語后置,“高”是“廟堂”的定語,“遠”是江湖的定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居高高之廟堂”,“處僻遠之江湖”;譯:在朝廷上做官就為拚命百姓憂慮;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擔憂。)

        ④吾誰與歸?(賓語前置,“誰”是介詞“與”的賓語,疑問句中常前置。正常語序應為“吾與誰歸”。譯:我和誰一道呢?)

        微斯人,吾誰與歸?

        要不是這種人,我又同誰在一起呢?

        省略句:(其)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其”即洞庭湖。

        譯:(它)連著遠方的山脈,吞噬著長江的流水,浩浩蕩蕩,寬闊無邊;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變化,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

        (藤子京)屬予作文以記之。

        (藤子京)囑咐我寫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翻譯: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譯:是因為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悲或喜。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譯: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

        7、《醉翁亭記》

        1.出處: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書法家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代表作有《新唐書 》《新五代史》《集古錄》《歐陽文忠集》;歐陽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階級的利益,對當時經濟、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嚴重危機,有較清醒的認識。主張除積弊、行寬簡、務農節用,與范促淹等共謀革新。晚年隨著社會地位的提高,思想漸趨保守,對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譏評;但比較實事求是,和司馬光等人的態度是不盡相同的。歐陽修的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A 字音:瑯琊[lang ya] 傴僂[yu lu] 觥[gong]籌交錯 陰翳[yi]

        B 詞語:

        詞類活用: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名之者誰?

        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的翅膀一樣,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一詞多義:

        ①.而:表順接的連詞,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表并列的連詞,泉香而酒冽;表遞進的連詞,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表轉折的連詞,可是,卻,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表時間的連詞,不久,已而夕陽在山。

        ②.絕:停止,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與世隔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到極點,以為絕妙;極,非常,佛印絕類彌勒。

        ③.也:與“者”連用,表示判斷語氣,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語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④.之:助詞,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詞,名之者誰?

        ⑤.釀泉:名詞,泉的名稱,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賓動短語,釀造泉水,釀泉為酒。

        ⑥.樂:快樂,動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趣,名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⑦.秀:秀麗,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開花,文中指繁榮滋長,佳木秀而繁陰。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臨:靠近,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到,臨溪而魚。

        名:名詞,名字,卷卷有爺名;動詞,給……命名,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詞語活用:

        ①名之者誰:名,名詞作動詞,命名。

        ②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的翅膀一樣。

        句意: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臨,靠近。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

        ①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正常語序應為“于途歌”“于樹休”。譯:至于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喚,走在后面的人答應,彎著駝背的老人,領著的孩子,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就是滁州的人們在游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狀語后置句。譯:醒來后能用文章記述這種樂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時能夠同享那樂事,清醒后能夠用文章記述那樂事的人,是太守。

        判斷句:

        ①環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斷語氣。譯: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譯: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瑯琊也。

        遠遠望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是瑯琊也。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樂介詞“于”,應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譯:領會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飲酒上。)

        8、《滿井游記》

        1.出處:選自《袁中郎集箋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學家袁宏道,字中郎,號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他與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鮮明旗幟,反對前七子的復古主張,世稱“公安派”,與其兄弟被稱為“公安三袁”。

        A 字音:廿[nian] 靧[hui] 鬣[lie] 罍[lei] 蹇[jian] 浹[jia] 曝[pu] 呷[xia] 墮[hui]事

        B 詞語:

        稍和:略為暖和。 于時:在這時。未始無春:未嘗沒有春天。 墮事:耽誤公事。

        古今異義:

        披風:古為偏正短語,“在風中開散”的意思,柔梢披風;今作為名詞,一種披在肩上的沒有袖子的外衣。

        一詞多義:

        ①.時:時常,凍風時作;時候,春和景明之時。

        ②.為:表被動,被,山巒為晴雪所洗;寫,故為之文以志之;是,人為刀,我為魚肉。

        ③.得:能夠,欲出不得;得意,悠然自得;得到,得道多助。

        ④.之:助詞,的,脫籠之鵠;舒緩語氣,不譯,如倩女之靧面;限定關系,以,郊田之外;代詞,未乏知也。

        ⑤.乍:初,開始,波色乍明;突然,忽然,冷光乍出于匣也。

        ⑥.鱗:像魚鱗,鱗浪層層;代魚,呷浪之鱗;魚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偕:一起,寵辱偕忘;和,與,偕數友出東直。

        詞語活用:

        ①.泉而茗者:泉,名詞作動詞,用泉水。

        ②.泉而茗者:茗,名詞作動詞,煮茶。

        ③.罍而歌者:罍,名詞作動詞,端著酒杯。

        ④.紅裝而蹇者:紅裝,名詞作動詞,穿著艷妝。

        ⑤.作則飛沙走礫:飛,動詞使動用法,使…飛;走,動詞使動用法,使…走。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

        ①.冷光乍出于匣也。

        賓語后置,“于匣”是狀語,“出于匣”即“于匣出”,譯:冷光突然從鏡匣子里閃射出來。)

        ②.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

        賓語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間”是“蕭然”的狀語,正常語序應為“于山石草木之間者”。譯:在山石草木之間瀟灑自然。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賓語前置 ,“之”是代詞,代指上文所說“郊田之外未始元春,是“知”的賓語。在否定句中代詞“之”作賓語,經常把賓語提到動詞前,形成賓語前置的句式。正常語序應為“未知之也”。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這一點。

        省略句:

        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省略主語“我”,即偕數友出東直。)

        譯: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我便)同幾個朋友出了北京城東直門,到了滿井。

        ②柔梢披風。(動詞后省略介詞“于”,應為“柔梢披風”,“于風”作“被”的狀語,又構成狀語后置。)譯:柔軟的柳梢在風中散開。

        判斷句:

        夫不能以游墮事,而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

        譯:能夠不因為游玩而耽誤公事,不受拘束流連忘返在山水草木之間的,恐怕只有我這種清閑的官吧。

        翻譯:

        ①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譯: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罷了。

        ②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譯:高高的柳樹夾著河堤,肥沃的土壤有些濕潤,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天鵝。

      八年級下冊古文知識歸納 篇2

        八年級下冊古文知識歸納黃浩佳 

        1、與朱元思書 

        1.出處:選自《藝文類聚》,作者是吳均,今存其詩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憤悶抑郁之情;《粱書·吳均傳》說他“文體清拔有骨氣”,在當時頗有影響,時稱“吳均體”。對當時文壇有很大的沖擊。本文是一片山水名作,作者的題意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與”是 

        a 詞語:蟬則千轉不窮:“轉”通“囀”,鳥叫聲。 

        窺谷忘返:“反”通“返”,返回。 

        古今異義: 

        ①許:古附在整數詞之后,表示約數,一百許里;今常用義為應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達,鳶飛戾天者;今表罪過,乖張。 

        ③經綸:籌畫,治理,經綸世務者;今指政治規律,如“滿腹經綸”。 

        一詞多義: 

        ①絕:獨一無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停,斷,猿則白叫無絕。 

        ②上:向上,負勢競上;上面,橫柯上蔽。 直:一直,直視無礙;筆直,爭高直指。 

        ③百:數詞,十的十倍,一百許里;數詞,極言其多,猿則百叫無絕。 

        詞語活用: 

        ①負勢競上:動詞“競”作“上”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爭著。 

        ②互相軒邈:軒、邈,形容詞作動詞,分別指高處和遠處,充當省略主語的謂語。 

        ③任意東西:東西,名詞作狀語,向東或向西,充當省略主語的謂語。 

        ④鳳煙俱凈:凈,受副詞“俱”修飾,胸容詞作動詞,消凈,散凈。 

        ⑤猛浪若奔:奔,動詞作名詞,充當“若”的賓語。 

        b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省略句: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省略主語“我的小船”,譯為(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蕩,時而向東時而向西。 

        翻譯:①急湍甚箭:應為“急湍甚于箭”。譯為 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 

        ②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譯:那些追求名利,極力攀爬的人,看到這些兇奇的山峰,就會平息了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忙于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備注:本課出現較多駢句,即四字一分,一句兩分;后來出現的六字一分,也屬于駢句的范疇。 

        2、五柳先生傳 

        一、文學常識 

        1.出處: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見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 

        本文視為作者的自傳,以第三人稱,從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稱號寫起,重點描寫了他的生活、性格特點,描述出一個安貧樂道,抱樸存真,不追求榮華富貴的隱士形象。表達了作者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來取得富貴,安貧樂道,獨善其身的情感。在寫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與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嘆賞,也是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a 字音:輒[zhe] 簞[dan] 儔[chou] 觴[shang ] 

        b 詞語:會意:指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會,體會,領會。 

        造飲輒盡:去喝酒就喝個盡興;輒,就。 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不求甚解:指讀書要領會精神實質,不必咬文嚼字。現在多指只求懂得個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古今異義: 

        ①造:往、到,造飲輒盡;今常用于“創造”“制造”等義。 

        ②贊:傳記結尾處評論性文字。今常用于“贊美”、“夸贊”等義。 

        一詞多義: 

        ①以:把,因以為號焉;憑借,以此自終。 

        ②之:代詞,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詞,譯為“的”,無懷氏之民歟? 

        ③言:說話,說,閑靜少言;言語,話,黔婁之妻有言。 

        ④其:代詞,他,親舊知其如此;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⑤如:…的樣子,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像,親舊知其如此。 

        詞語活用: 

        ①亦不詳其姓字:詳,形容詞作動詞,詳細地知道。 

        ②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親舊,形容詞作動詞,親戚朋友。 

        ③以樂其志:樂,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樂。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省略句:①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應為“先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歡喝酒,家中貧窮不能經常有酒喝。) 

        ②因以為號焉。(應為“因以為號焉。”譯:于是就把(五柳)作為號了。) 

        倒裝句: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應為“不知先生何許人也”,譯: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②不戚戚于貧*,不汲汲于富貴。 

        (“于貧*”“于富貴”介詞結構后置,譯:不為貧*而憂心忡忡,不熱衷于發財做官。) 

        翻譯: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譯:已經醉了便回家,沒有留戀之情。“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表現五柳先生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3、《馬說》 

        1.出處:選自《韓愈文選》,作者是唐朝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字退之,代表作有《昌黎先生集》《原毀》《師說》《柳子厚墓志銘》等;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古文概念提出始于韓愈,古文運動的實質是散文革新運動,對我國散文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散文在繼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a 字音:祉[zhi] 駢[pian] 食[si] 

        b 詞語: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句意:才能和特長不能表現出來。 

        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喂養它,又不能竭盡它的才能。 

        其真無馬耶:“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句意:真的沒有馬嗎?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養。句意:喂馬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喂養它。 

        一詞多義: 

        ①之:助詞,譯為的,雖有千里之能;不譯,定語后置的標志,馬之千里者;代詞,它,代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不譯,補充音節,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食:吃,食不飽;通“飼”,喂,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頓:一食或盡粟一石。 

        ③策:名詞,鞭子,執策而臨之;動詞,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④以:用,不以千里稱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⑤能:能夠,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雖有千里之能。 

        ⑤其:它的,代詞,策之不以其道;表反問語氣,難得,其真無馬耶;其實,其真不知馬也! 

        乎:介詞,于,出乎其性;語氣詞,勉乎哉。 

        詞語活用: 

        ①祗辱于奴隸人之手:辱,形容詞作動詞,辱沒。 

        ②一食或盡粟一石:盡,形容詞作動詞,吃盡。 

        ③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作動詞,鞭打,驅使。 

        ④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數量詞作動詞,行千里。 

        ⑤食之不能盡其材: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盡,竭盡。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①馬之千里者(定語后置,“千里”是中心詞“馬”的后置定語。譯:千里的馬。) 

        ②祗辱于奴隸人之手(狀語后置,“于”相當于“在”,“于奴隸人之手”是介詞結構的后置。譯:只好屈辱在低*的人的手里。) 

        翻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譯:鞭策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方法,喂養它,不能竭盡它的哪里,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4、《送東陽馬生序》 

        1.出處:選自《宋學士文集》,作者是明初散文家宋濂,字景濂,號潛溪,代表作有《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杜環小傳》;宋濂的寫景散文數量亦不少,且風格近似歐陽修,文筆清新,寫景狀物生動,不事雕琢,代表作有《桃花澗修禊詩序》《環翠亭記》等。他親自經歷了元末動蕩不安的社會現實,故他的文章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往往在生動的描述中包含著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為“開國文臣之首”。 

        a 字音:叱咄[chi duo] 俟[si] 篋[qie] 屣[xi] 皸[jun]裂 膡[ying]人 衾[qin] 

        燁[ye]然 缊[yun] 

        b 詞語: 

        言和而色夷:“夷”通“怡”,和善,愉快。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句意:到了校舍,四肢堅硬不能動彈。 

        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句意:同宿舍的學生都穿著繡花綢緞的衣服。 

        古今異義: 

        ①走:跑,錄畢,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湯:熱水,媵人持湯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今表虛偽的,不真實的。 

        趨:奔,快走,嘗趨白里外從鄉之迭達;表趨向,執經叩問。 

        一詞多義: 

        ①以:用,以衾擁覆;連詞,因為,以中有足樂者;相當于“而”,俯身傾耳以請;把,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家貧,無致書以觀。 

        ②書:書籍,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信,與朱元思書。 

        ③從:向,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跟從,當余之從師也。 

        ④其:他,俟其欣悅;他的,門人弟子填其室。 

        ⑤至:周到。禮愈至;到,到底,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⑥若:好像,燁然若神人;如,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患:動詞,擔憂,憂慮,又患無碩師名人;名詞,憂患,無凍餒之患矣。 

        故:連詞,所以,故余雖愚;副詞,特意,故意,余故道為學之難以若之。 

        道:名詞,學說,益慕圣賢之道;動詞,說,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質:動詞,詢問,援疑質理;名詞,本資,資質,非天質之卑。 

        詞語活用: 

        ①腰白玉之環:腰,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 

        ②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緼袍敝衣,名詞作動詞,穿著舊棉襖、破衣服。 

        ③手自筆錄:手,名詞作動詞,動手; 

        手自筆錄: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縣官日癝稍之供:名詞作狀語,每天。 

        父母歲有裘葛之遺:歲,名詞作狀語,每年。 

        余立侍左右:立,名詞作狀語,站著。 

        是可謂善學者矣: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 

        錄畢,走送之:走,動詞作狀語,跑著→趕快。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判斷句: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他們的學業要是不精通,德行要是不成器的,不是天資低下的,而是用心不及我的專一罷了。 

        省略句: 

        先達德隆望尊,(先達)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質理,(余)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余)則又請焉。 

        譯:前輩道德聲望高,(向他求學的)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從來沒有把語言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候遇到他地訓斥、呵責,(我的)表情態度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回答;等到他高興了,我舊又請教。 

        (余)又患無碩師名人與(之)游。(省略主語) 

        (我)又擔心沒有大師,名人同(我)交游,(向他們請教)。 

        寓(于)逆旅主人。(省略介詞) 

        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 

        倒裝句: 

        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賓語前置,“之”是“怠”的賓語,“弗”表示否定,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往往前置。譯: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書。) 

        ②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于藏書之家”,介詞結構作狀語,后置。譯: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 

        自謂少時用心于學其勞。 

        自己說少年時學習用心很勞苦。 

        翻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因為(我)心中有值得快樂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別人。

        5、《小石潭記》 

        1.出處:選自《永州八記》,作者是唐朝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字子厚;代表作《天說》為哲學論文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寓言代表作有《三戒》。傳記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山水游記典范之作為《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騷賦代表作《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 

        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于諷喻詩的主張一致。他的詩文理論,代表著當時文學運動的進步傾向。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并稱“韓柳”,同時列為“唐宋八大家”。 

        本文作者主要記小石潭,他寫水、寫巖石、寫樹木、寫游魚,宛如一幅優美的風景畫,是富有詩意的散文,寫得極為精美。 

        a 字音:清冽[lie] 卷[quan]石 坻[chi] 嵁[kan] 俶[chu]爾 翕[xi]乎 

        悄愴幽邃[qiao chuang you sui](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氣息;悄愴,憂傷的樣子。) 

        b 詞語: 

        下見小潭(“見”通“現”,文中句意為:向下走,出現一個小潭。) 

        一詞多義: 

        ①可: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可以,能夠,不可久居。 

        ②從:自,由,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隨,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③清:清澈,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過清。 

        ④差:長短不一,參差披拂;交錯,動詞,其岸勢犬牙差互。 

        ⑤以:因為,以其境過清;表示前一行為是后一行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動詞的狀語,可以不譯,近岸卷石底以出。 

        ⑥樂:以…為樂,心樂之;逗樂,嬉戲,似與游者相樂。 

        見:動詞,通“現”,出現,下見小潭;動詞,明滅可見。 

        古今異義: 

        ①小生:古義青年,后生,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②去:離開,乃記之而去(于是記下這番景致便離開了。);今常用義為“往”。 

        詞語活用: 

        ①西,向西,名詞作狀語。例句: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樂:a.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例句:心樂之;b.形容詞作動詞,嬉樂,逗樂,似與游著相樂。 

        ③下,a.名詞作狀語,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詞作狀語,在下面,下見小潭。 

        ④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一樣。例句:斗折蛇行。 

        ⑤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例句:斗折蛇行。 

        ⑥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例句:其岸勢犬牙差互。 

        ⑦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凄涼。例句:凄神寒骨。 

        ⑧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例句:凄神寒骨。 

        ⑨空:名詞“空”用作“游”的狀語,“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無所依。 

        ⑩近:形容詞“近”帶賓語“岸”,作動詞表示*近,接近。 

        環:名詞作狀語,像環一樣,四面竹樹環合。 

        徹:形容詞充當“陽光”的謂語,深深透過;日光下徹:譯為:太陽光直射水底。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全石以為底。(應為“以全石為底”。譯:以整塊石頭為底。) 

        省略句:(余)以其境過清。(譯:我因為它的環境過于清涼。) 

        日光下澈(潭水)。太陽光直射到潭底。 

        (溪泉)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星座那樣曲折,又像蛇那樣爬行。 

        坐(于)潭上。坐在潭邊。 

        翻譯:a、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譯:青蔥的樹,翠綠的莖蔓,(樹枝藤條)遮蓋交結,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譯:陽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魚的影子,靜止不動;又忽然向遠處游走,往來很快。好像和游人互相嬉戲。 

        6、《岳陽樓記》 

        1.出處: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字希文;范仲淹在學術上以易學著名,其文學亦為后世景仰,在文風卑弱的宋初,范仲淹反對西崑派,反對駢體文,主作用質樸的、有實際社會內容的作品來矯正文弊。他一生論著很多,詩、詞、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愛國憂民、反映社會現實的好作品,藝術上也頗見工力,頗具特色。 

        a 字音:浩浩湯湯[shang shang] 芷[zhi] 

        b 詞語:“具”通“俱”,全,皆。 “屬”通“囑”,囑咐。 

        古今異義: 

        ①微:沒有,微斯人;今義細小。 

        ②氣象:景象,氣象萬千;今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 

        一詞多義: 

        ①以:來,屬予作文以記之;因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觀:看,予觀夫巴陵勝狀;景色,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③一:一,一碧萬頃;全,長煙一空。 

        ④開:放晴,連月不開;打開,開我東閣門;開設,設置,旁開小窗。 

        ⑤則:那么,然則何時而樂耶;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⑥極:極點,感極而悲者矣;盡,此樂何極。 

        ⑦或:有時候,而或長煙一空;或許,也許,或異二者之為。 

        ⑧空:天空,濁浪排空;消散,長煙一空。 

        ⑨通:順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峽。 

        ⑩和:和樂,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夫:那,予觀夫巴陵盛狀;發語詞,不譯,夫環而攻之;丈夫,女子的配偶,夫鼾聲起。 

        去:離開,去國還鄉;距離,西蜀之去南海;逃離,逃跑,委而去之。 

        為:行為,活動,或異二者之為;做,為,全石以為底。 

        詞語活用: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形容詞作狀語,“先”“后”是形容詞,在這里意思是“在…之前”和“在…之后”,作狀語。 句意: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樂。 

        ②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本課成語: 

        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政通人和:政事通遂,人們和樂。信任國泰民安。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判斷句: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也”表判斷) 

        這些就上岳陽樓的壯麗的景色。 

        倒裝句: 

        ①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狀語后置,“于其上”介賓短語作“刻”的狀語,后置。正常的語序應為“于其上刻唐賢今人詩賦”。譯:在岳陽樓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試賦。) 

        ②多會于此(狀語后置,“于此”介賓短語作“會”的狀語,后置。正常的語序因為應為“多于此會”。譯:大多在這里聚會。) 

        ③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定語后置,“高”是“廟堂”的定語,“遠”是江湖的定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居高高之廟堂”,“處僻遠之江湖”;譯:在朝廷上做官就為拚命百姓憂慮;不再朝廷上做官就替君主擔憂。) 

        ④吾誰與歸?(賓語前置,“誰”是介詞“與”的賓語,疑問句中常前置。正常語序應為“吾與誰歸”。譯:我和誰一道呢?) 

        微斯人,吾誰與歸? 

        要不是這種人,我又同誰在一起呢? 

        省略句:(其)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其”即洞庭湖。 

        譯:(它)連著遠方的山脈,吞噬著長江的流水,浩浩蕩蕩,寬闊無邊;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變化,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 

        (藤子京)屬予作文以記之。 

        (藤子京)囑咐我寫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翻譯: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譯:是因為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悲或喜。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譯: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 

        7、《醉翁亭記》 

        1.出處: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作者是宋代文學家、書法家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代表作有《新唐書 》《新五代史》《集古錄》《歐陽文忠集》;歐陽修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階級的利益,對當時經濟、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嚴重危機,有較清醒的認識。主張除積弊、行寬簡、務農節用,與范促淹等共謀革新。晚年隨著社會地位的提高,思想漸趨保守,對王安石部分新法有所抵制和譏評;但比較實事求是,和司馬光等人的態度是不盡相同的。歐陽修的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a 字音:瑯琊[lang ya] 傴僂[yu lu] 觥[gong]籌交錯 陰翳[yi] 

        b 詞語: 

        詞類活用: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名之者誰? 

        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的翅膀一樣,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一詞多義: 

        ①.而:表順接的連詞,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表并列的連詞,泉香而酒冽;表遞進的連詞,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表轉折的連詞,可是,卻,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表時間的連詞,不久,已而夕陽在山。 

        ②.絕:停止,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與世隔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到極點,以為絕妙;極,非常,佛印絕類彌勒。 

        ③.也:與“者”連用,表示判斷語氣,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語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④.之:助詞,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代詞,名之者誰? 

        ⑤.釀泉:名詞,泉的名稱,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賓動短語,釀造泉水,釀泉為酒。 

        ⑥.樂:快樂,動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樂趣,名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⑦.秀:秀麗,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開花,文中指繁榮滋長,佳木秀而繁陰。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打算,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臨:*近,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到,臨溪而魚。 

        名:名詞,名字,卷卷有爺名;動詞,給……命名,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詞語活用: 

        ①名之者誰:名,名詞作動詞,命名。 

        ②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的翅膀一樣。 

        句意: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臨,*近。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 

        ①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正常語序應為“于途歌”“于樹休”。譯:至于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喚,走在后面的人答應,彎著駝背的老人,領著的孩子,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就是滁州的人們在游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狀語后置句。譯:醒來后能用文章記述這種樂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時能夠同享那樂事,清醒后能夠用文章記述那樂事的人,是太守。 

        判斷句: 

        ①環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斷語氣。譯: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譯: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瑯琊也。 

        遠遠望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是瑯琊也。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樂介詞“于”,應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譯:領會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飲酒上。) 

        8、《滿井游記》 

        1.出處:選自《袁中郎集箋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學家袁宏道,字中郎,號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他與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鮮明旗幟,反對前七子的復古主張,世稱“公安派”,與其兄弟被稱為“公安三袁”。 

        a 字音:廿[nian] 靧[hui] 鬣[lie] 罍[lei] 蹇[jian] 浹[jia] 曝[pu] 呷[xia] 墮[hui]事 

        b 詞語: 

        稍和:略為暖和。 于時:在這時。未始無春:未嘗沒有春天。 墮事:耽誤公事。 

        古今異義: 

        披風:古為偏正短語,“在風中開散”的意思,柔梢披風;今作為名詞,一種披在肩上的沒有袖子的外衣。 

        一詞多義: 

        ①.時:時常,凍風時作;時候,春和景明之時。 

        ②.為:表被動,被,山巒為晴雪所洗;寫,故為之文以志之;是,人為刀,我為魚肉。 

        ③.得:能夠,欲出不得;得意,悠然自得;得到,得道多助。 

        ④.之:助詞,的,脫籠之鵠;舒緩語氣,不譯,如倩女之靧面;限定關系,以,郊田之外;代詞,未乏知也。 

        ⑤.乍:初,開始,波色乍明;突然,忽然,冷光乍出于匣也。 

        ⑥.鱗:像魚鱗,鱗浪層層;代魚,呷浪之鱗;魚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 

        偕:一起,寵辱偕忘;和,與,偕數友出東直。 

        詞語活用: 

        ①.泉而茗者:泉,名詞作動詞,用泉水。 

        ②.泉而茗者:茗,名詞作動詞,煮茶。 

        ③.罍而歌者:罍,名詞作動詞,端著酒杯。 

        ④.紅裝而蹇者:紅裝,名詞作動詞,穿著艷妝。 

        ⑤.作則飛沙走礫:飛,動詞使動用法,使…飛;走,動詞使動用法,使…走。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 

        ①.冷光乍出于匣也。 

        賓語后置,“于匣”是狀語,“出于匣”即“于匣出”,譯:冷光突然從鏡匣子里閃射出來。) 

        ②.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 

        賓語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間”是“蕭然”的狀語,正常語序應為“于山石草木之間者”。譯:在山石草木之間瀟灑自然。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賓語前置 ,“之”是代詞,代指上文所說“郊田之外未始元春,是“知”的賓語。在否定句中代詞“之”作賓語,經常把賓語提到動詞前,形成賓語前置的句式。正常語序應為“未知之也”。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這一點。 

        省略句: 

        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省略主語“我”,即偕數友出東直。) 

        譯:二十二日,天氣略微暖和,(我便)同幾個朋友出了北京城東直門,到了滿井。 

        ②柔梢披風。(動詞后省略介詞“于”,應為“柔梢披風”,“于風”作“被”的狀語,又構成狀語后置。)譯:柔軟的柳梢在風中散開。 

        判斷句: 

        夫不能以游墮事,而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 

        譯:能夠不因為游玩而耽誤公事,不受拘束流連忘返在山水草木之間的,恐怕只有我這種清閑的官吧。 

        翻譯: 

        ①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譯:我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嘗沒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罷了。 

        ②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譯:高高的柳樹夾著河堤,肥沃的土壤有些濕潤,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天鵝。

      八年級下冊古文知識歸納(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八年級科學電路圖說課稿(精選2篇)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選自浙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八年級上第四章第一節—電路圖。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手段以及教學程序這五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節課內容的看法和設計。...

      • 2024語文八年級寒假作業答案人教版(精選2篇)

        寒假作業是寒假內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由于時間較長,因此通常量較大。八年級寒假作業由語文、數學、英語、歷史、政治、地理、生物、物理等組成。...

      • 八年級上《綠》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通過對文本內容的分析,理解梅雨潭“綠”形成的原因。2.通過對文本語言的賞析,體會作者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寫出梅雨潭“綠”的特點。教學重點通過對文本語言的賞析,體會作者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寫出梅雨潭“綠”的特點。...

      • 語文書八年級下冊教案(精選2篇)

        教材分析《山坡羊潼關懷古》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詩詞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張養浩的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傳很廣,膾炙人口。...

      • 人教版八年級上《寓言四則》教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積累詞語。理解“饒頭、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2.了解寓言的文體特點及《伊索寓言》《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領悟所蘊含的道理。...

      • 八年級下冊基礎知識訓練《雪》(精選17篇)

        一、積累與運用1.依原文內容填空。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____________雪花。____________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____________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____________的消息,是____________皮膚。...

      • 八年級少年初級長拳課時教學設計7--(精選3篇)

        八年級少年初級長拳(一)課時教學設計4 年級 八 人數 40 日期 執教 班級 組班形式 自然 周次 課次 內容 主題 1、少年初級長拳(一)第一段復習(10-4) 2、原地側向推實心球(5-2) 重點 動作技法正確,攻防意識清楚; 難點 動作有勁力...

      •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通用7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學會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度。②.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2)過程與方法①.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 最新2023語文八年級暑假作業答案(通用2篇)

        參考答案:一、1.mǐn shǔ wǎnɡ y ru sǎn xuān rn zh m yǐ j j zhun rn xū2.(1)順著,就著 模仿,這里指雕刻(2)贈(3)代詞,它,指代中軒敞者(4)語氣助詞 了(5)舉 不相類似(6)平(7)清楚明白(8)竟然 滿5.(1)有 又 (2)詘 屈 (3)衡...

      • 新目標英語八年級Unit4說課稿(通用2篇)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1、新目標英語教材概述 《新目標英語》教材的語言教育理念是:知識用于行動強調“語言應用”,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發展“學習策略”。...

      • 八年級下冊《心聲》教學設計(通用13篇)

        ★學習目標1、品析小說題目心聲的內涵,能正確理解、評價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生活。2、揣摩相關語句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聯系自己的生活,初步獲得對人生的感悟。3、通過學習本文,掌握文學作品欣賞的基本方法。...

      • 語文八年級下冊優秀教案(精選15篇)

        一、教學目的通過這首散曲的學習,使學生把握古代詩詞的多種體裁,體會蘊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從而培養學生的民本情懷。二、教學要求1.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2.反復吟詠誦讀,推敲品味詩歌的語言三、作者簡介張養浩(1270—1329...

      • 八年級第一單元寫作教案(精選3篇)

        【導學目標】1、初步領會形同神似的仿寫要求。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了解仿寫的基本類型,掌握相應的解題方法和技巧。【課時計劃】2課時第一課時重在寫作指導;第二課時完成學生習作,集體評議。...

      • 八年級上unit8學案(精選2篇)

        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冊學案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1) 審核 日期學 習 過 程一.課前反饋dictation: once twice how often hardly ever exercise skateboard junk food high school active as for ask and answer:1....

      • 八年級《三峽》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一、導入同學們齊背已經學過的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問:詩歌寫了那些景物?景物的特點是什么?這是哪里的風光?學生思考后回答,并引出《三峽》。...

      • 高三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麻豆| 久热这里有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大又爽| 日韩精品欧美高清区| 午夜在线观看成人av| 亚洲另类欧美在线电影|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日本竹| 一区二区三区鲁丝不卡| 成年女人碰碰碰视频播放| 色多多性虎精品无码av|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自拍偷拍中文字幕色| 亚洲天堂视频网|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色综合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狠狠亚洲色一日本高清色|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国产偷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色欲av亚洲一区无码少妇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av| 民乐县| 欧美激欧美啪啪片|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视频在线| 色伦专区97中文字幕|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h无码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禁呦|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免费|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人妻丝袜无码专区视频网站| 日韩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人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