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
過了不久,豫讓在身上施油漆造成惡瘡,吞下炭塊使聲音喑啞,使別人看不出自己的本來模樣。在街市上行乞,連他的妻子也認不出他。去見朋友,朋友認出了他:“你不是豫讓嗎?”豫讓回答:“正是。”朋友對著他掉淚說道:“憑著您的才干,委身而侍奉襄子,襄子必親近寵幸你,親近寵幸你,那么你就能夠做你想做的事,難道不是易如反掌嗎?何必然摧殘自己,想以這種方式求得報復襄子,不是實在太難了嗎?”豫讓說:“委身臣事他人卻謀求殺了他,這是心懷二意以侍奉自己的君上啊。再說我要做的事是極其困難的!但是我這樣做的原因,是打算使做臣子而心懷二意來侍奉自己君王的天下后世之人問心有愧啊。”
朋友離開后不久,襄子要出行,豫讓潛伏在他要經過的橋下。襄子到了橋頭,馬受驚了。襄子說:“這一定是豫讓(埋伏在此)。”派人拿問,果然是豫讓。于是襄子就指著豫讓說:“您不是曾經侍奉范氏、中行氏嗎?智伯將他們都滅了,你卻不替他們報仇,卻反而委身做智伯之臣,智伯也已經死去了,但你為什么偏偏要如此迫切地替他報仇呢?”豫讓說:“我侍奉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都像看待常人那樣對待我,因此我就像常人那樣報答他們;至于智伯,像對待國家棟梁一樣對待我,因此我就像國家棟梁(報效君上)一樣報效他。”襄子感慨嘆息,流著淚說:“豫讓先生啊,您為智伯盡忠,已盡到了君臣的名分,而我寬恕先生也已經夠了。先生您好自為之吧,我不再釋放你了。”讓士卒將豫讓圍了起來。
豫讓說:“我聽說圣明之主不埋沒他人的美德,忠臣有為君臣大義而死的義務。先前你已經寬免了我,普天之下沒有誰不稱頌你的美德。今天這事,我當然認罪,但是我希望得到你穿的衣裳用劍刺擊,用來表達我替智伯報仇之意,那么我雖死而無遺憾。我并不敢奢望,只是斗膽說說我的心里話。”于是襄子深深地贊許豫讓,就讓人拿著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劍三次躍起擊刺襄子之衣,說:“九泉之下我可以報答智伯了。”于是用劍自殺了。豫讓赴死之日,趙國志士聽說了,全都為豫讓而淚流滂沱。
(二十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李勉,字玄卿,鄭王元懿曾孫也。勉幼勤經史,長而沉雅清峻,宗于虛玄,以近屬陪位,累授開封尉。時升平日久,且汴州水陸所湊,邑居龐雜,號為難理。勉與聯尉盧成軌等,并有擒奸搪伏之名。
至德初,從至靈武,拜監察御史。時關東獻俘百余,詔并處斬,囚有仰天嘆者,勉過問之,對曰:“某被脅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曰:“元惡未殄,遭點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歸化。若盡殺之,是驅天下以資兇逆也。”肅宗遽令奔騎宥釋,由是歸化日至。
勉以故吏前密縣尉王啐勤干,俾攝南鄭令,俄有詔處死,勉問其故,乃為權幸所誣。勉詢將吏曰:“上方藉牧宰為人父母,豈以譖言而殺不辜乎!”即停詔拘啐,飛表上聞,啐遂獲宥,而勉竟為執政所非,追入為大理少卿。謁見,面陳王啐無罪,政事條舉,盡力吏也肅宗嘉其守正,乃除太常少卿。王啐后以推擇拜大理評事、龍門令,終有能名,時稱知人。
肅宗將大用勉,會李輔國寵任,意欲勉降禮于己,勉不為之屈,竟為所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