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第1章)》學案及答案
②請學生找出課文描寫翠翠的語句并用幾個詞概括翠翠的形象特點或精神品質。
第6自然段:“翠翠在風日里成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既長養著她,教育著她!
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從不想殘忍的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
第7自然段:翠翠不讓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過溪,一切皆溜刷在行,從不誤事。”
清純美麗、天真活潑、乖巧伶俐、善良、敏感
3、學生看課后練習四:欣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離不開人物的語言。請學生閱讀課文第8自然段“風日清和的天氣……吹著迎親送女的曲子。”
賞析:通過祖父、翠翠、黃狗的動作描寫,以一幅祖孫相依為命的親情圖景透露著凄婉、孤寂卻又帶有濃厚的人情、人性味道。
請學生閱讀課文第10自然段:“有時過渡的是……牛羊花轎上岸后,翠翠必跟著走,站到小山頭,目送這些東西走去很遠了,方回轉船上,把船牽靠近家的岸邊。且獨自低低的學小羊叫著,學母牛叫著,或采一把野花縛在頭上,獨自裝扮新娘子!
賞析:通過翠翠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把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內心的渴望、孤寂表現出來,構成一幅清純少女圖。
情竇初開(qíng dòu chū kāi竇:孔穴;情竇:情意的發生或男女愛情萌動。指剛剛懂得愛情(多指少女)。)
③翠翠的生活是怎樣的?請學生閱讀相關文字后,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父母早逝,和外公相依為命——她的處境雖然悲涼、無奈,但她淳樸活潑,具有大自然賦予的活力美;質樸的民情民風凈化了的心靈美。
④作者塑造翠翠這個美好形象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引導人們去表現美去創造美,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可愛。
4、閱讀描寫外公的文字,歸納外公的人物形象或精神品質。
①從擺渡老人的動作、語言、神態去體會他的質樸、善良、不沾染一絲的銅臭。
第2自然段:“渡頭為公家所有,故過渡人不必出錢。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錢擲到船板上時,管渡船的必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了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誰要這個!’”
第3自然段……;第8自然段……;第9自然段……
②學生歸納外公性格:勤勞、忠于職守、善良、關愛外孫女、堅強面對苦難人生、熱愛生活、樂觀的長者形象。
5、翠翠和外公之間又有著怎樣的祖孫情呢?
①翠翠在外公心中有著怎樣的地位?
“代替了天,使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于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薄拔ㄒ坏挠H人便只那個女孩子!
②請概括翠翠和外公相依為命的生活。
幫外公擺渡、和外公一起曬太陽、聽外公講故事、和外公“我吹你唱”、幫外公備辦物品。
濃濃的祖孫情,彌漫在茶峒的山山水水間,也彌漫在我們的心頭。
6.找出能體現邊城民風的人和事,體會淳厚的民風、淳美的人情。
①學生在文中找相關內容:
渡頭為公家所有,故過渡人不必出錢。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錢擲到船板上時,管渡船的必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儼然吵嘴時的認真神氣:“我有了口糧,三斗米,七百錢,夠了。誰要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