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詞二首 教案
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 教案之課文剖析(18.登臨詞二首)桂枝香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蕭索。故國,這里指建康,即今江蘇南京。天氣初肅,意謂秋天到來了。肅,肅殺,蕭索。全詞開門見山,寫作者在南朝古都金陵勝地,于一個深秋的傍晚,臨江攬勝,憑高吊古。他雖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眼目。“正”“初”“肅”三個字逐步將其主旨點醒。]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澈得好像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點化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中“澄江靜如練”的句子。江,指長江。練,白色的綢帶子。簇(cù),箭頭,形容山的峭拔。]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里,岸旁迎著西風飄拂的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酒旗斜矗(chù),酒旗斜插著。酒旗,酒樓上所懸掛的布招簾。矗,直立。]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云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妍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彩舟,船的美稱。南京西南的長江中有白鷺洲,作者在此聯想為白鷺鳥起飛。以上幾句,借六朝謝家名句“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之意,點化如同已出。即一個“似練”,一個“如簇”,形勝已赫然而出。然后專寫江色,縱目一望,只見斜陽映照之下,數不清的帆風檣影,交錯于閃閃江波之上。細看凝眸處,卻又見西風緊處,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風飄拂。帆檣為廣景,酒旗為細景,而詞人之意以風物為導引,而以人事為著落。一個“背”字,一個“矗”字,用得極妙,把個江邊景致寫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在其中。]
上片:描述景物虛實結合,濃淡相宜,視角有遠有近,為下片的個人詠嘆埋下伏筆。寫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變化。“彩舟”“星河”兩句一聯,頓增明麗之色。然而詞拍已到上片歇處,故而筆亦就此斂住,以“畫圖難足”一句,抒贊美嗟賞之懷,頗有大家風范。“彩舟云淡”,寫日落之江天;“星河鷺起”,狀夕夜之洲渚。
念往昔、繁華競逐。[回想往昔,豪華淫靡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指統治者的奢靡生活。]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意謂陳后主(陳叔寶)因為荒淫腐敗而導致亡國。門外樓頭,化用杜牧《臺城曲》中句子:“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杜牧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隋兵已攻至城下,陳后主還和他的寵妃張麗華等在尋歡作樂。韓擒虎,隋朝的大獎。悲恨相續,意指在建康這里建都的各個王朝都相繼滅亡了。]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六朝的風云變化全都隨著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六朝,指建都于建康的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遺曲。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陳后主作,人們把它看作亡國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