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數》教案
【思考探究】抽象甚至是枯燥的數字在作者筆下為什么會成為形象而美麗的抒情對象?
(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去思考討論)
討論后明確:⑴、數學符號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們能發現許多數字的原型。而生活本身就是美的,生活的美決定了數學的美。⑵、熱愛能發現美,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正因為作者對科學的熱愛與執著,才會去發現并感受常人難以認識到的美。⑶、自然科學家本身較高的文化修養使之能以一種文化的眼光去領悟科學,從而產生豐富而浪漫的想象。
板書:存在美/發現美/感悟美p
教師補充小結:人們常把數學與計算機、圍棋或理化相提并論,但專家指出,與數學最接近的學科很可能是音樂與詩歌,愛因斯坦就說過,這個世界可以由詩組成,也可以由數學公式組成。他自己就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我國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難》的創作者就是地質學家李四光,我國最優秀的數學家華羅庚、蘇步青等都是作詩的好手。科學是美麗的,更因為科學家們有一顆能感受美創造美的心靈。
五、作業:
必做:課外閱讀《指數的威力》隨筆《零的聯想》
選做:仿照課文中兩首小詩的寫法,選一個數字或符號寫一首小詩
板書設計
說數
科學性 注意修飾限定語的功用
注意信息提煉的完整性
注意概念表述的明確性
課后反思
運用多媒體方面這節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