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金術士》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生字、生詞等基礎知識。
2、了解小說主題與不同藝術手法對主題呈現的意義。
能力方法:
1、理解小說的情節與主題的關系。
2、分析歸納小說的主題;學習本文象征手法的運用。
情感意志:
1、培養自己為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品格。
2、樹立正確的理想觀;培養自己為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品格。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小說內容,歸納小說的故事情節。
2、歸納分析小說的主題。
【教學難點】
1、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
2、寓言、象征的藝術手法對主題呈現的意義。
【教具】ppt課件。
一、導入
阿拉伯民間傳說《一千零一夜》中有這么一則故事:有一個人在樹下睡覺時做了個夢,夢見一個人銜著金幣對他說:你的好運在波斯的一個叫伊斯法汗的地方,于是他立即踏上旅程,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卻被警察錯抓,他講述了整個來龍去脈后,隊長哈哈大笑,也對他講了自己的一個夢:在波斯一戶人家后院的樹下,有一眼噴泉,噴泉下埋著寶藏。說罷,釋放了那個人。那個人回到家中,果然在自家后院的噴泉下找到了寶藏。
預習過《煉金術士》的同學或許已經感覺到了,這個故事似乎跟我們要學習的這篇小說有某些相似之處。沒錯,《煉金術士》就是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的這個故事。它的作者是巴西當代最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保羅﹒戈埃羅。
下面我們先來對作家及其作品做一個了解。
二、作者簡介
保羅•戈埃羅近年來名聲鵲起,被認為是繼《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之后最受歡迎的拉美作家。他1947年生于巴西里約熱內盧,少年時期就立志寫作,但母親告訴他,在巴西想靠寫作謀生是不可能的。為此,家人甚至幾次把他送進瘋人院。由于未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郁郁寡歡的戈埃羅從大學退學,一度像嬉皮士一樣四處流浪,熱中于煉金術、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回到巴西后,他為搖滾樂歌星寫過歌詞,做過記者,辦過雜志,甚至被當時統治著巴西的右派軍人逮捕過,知道38歲才開始寫書。
1987年,保羅•戈埃羅發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滿濃厚宗教色彩的紀實性作品《朝圣》。隨后又陸續出版了《煉金術士》(又譯《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冊》《韋羅尼卡決定去死》《十一分鐘》等。戈埃羅的創作以理解自己為出發點,長于用樸素的語言、象征的手法來講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煉金術士》是作者最負盛名的小說,這部象征色彩極強的寓言故事被譽為“影響讀者心靈一輩子的現代經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個國家名列暢銷書榜首。美國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紹文字稱:“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一生的書籍,或許幾十年才出現一本,您所面對的正是這樣的一本書。”美國圖書館協會將該書推薦為“青少年最佳讀物”。法國文化部部長將保羅﹒戈埃羅稱為“數百萬讀者心中的煉金術士”。
下面我們就正式走入小說的世界,看看小說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三、整體感知,概括情節
1、大家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那么你一定知道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誰了?
明確:主人公——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亞哥。
小說中也出現了兩個相對次要的人物,他們是誰?
明確:吉卜賽老婦人和撒冷之王麥基洗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