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44f3z"></kbd>

<style id="44f3z"><thead id="44f3z"></thead></style>
    <option id="44f3z"></option>
      <em id="44f3z"><dfn id="44f3z"></dfn></em>
    1. <menuitem id="44f3z"><thead id="44f3z"><i id="44f3z"></i></thead></menuitem>
      <u id="44f3z"><input id="44f3z"></input></u>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综合小说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 a v无 码免 费 成 人 a v,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白嫩少妇激情无码,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情在线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精選12篇)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發布時間:2023-09-01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精選12篇)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1

        電子備課表

        課題(內容)第一單元:解決問題課型新授課

        年級(班級)三年級科目數學上/下冊下冊

        教學目標

        知識

        與技能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線。

        過程

        與方法訓練學生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描述路線的能力。

        情感態度

        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準確、簡潔地描述行走路線。

        課前準備多媒體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

        師:你去過哪些地方?你是怎樣辨認方向,找到要去的地方的?

        二、新授

        1、創設情境:參觀動物園。

        (1)熟悉導游圖。

        出示例4主題圖。

        動物園里有哪些主要場館,請用八個方位說明每個場館都坐落在什么位置?

        (2)了解學生的參觀意向。

        你最想參觀哪個地方?從大門出發可以怎樣走?

        學生一人當游客,一人當導游介紹行走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師生共同評價,引領集體參與。同桌二人各選一個角色參與到游戲中,再換角色,多次練習。

        教師指導,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指導他們說清行走方向和經過的地方。

        (3)解決問題。

        文文位于長頸鹿館,她要去看獅子,再去猴山,應該先往西北方向走到獅山,再從獅山往西南方向走到猴山;小平位于獅山,要去熊貓館,可以向西北方向走,也可以先向西走到大象館,再從大象館向北走到熊貓館。

        同桌互相提問題時,可以提的問題有很多。例如,從大門到熊貓館怎么走?

        2、拓展。

        師:看著這張導游圖,作為游客,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3、小結:通過剛才對行進路線的描述,你有什么想說的。

        三、作業設計

        1、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5—7題。

        (1)明確題目要求。

        (2)按要求獨立完成。

        (3)集體訂正,敘述自己的解題思路。

        2、思維訓練從你所在市區的地圖中,指出自己家所在的大概位置,并說一說自家相對于學校的位置。

        板

        書

        設

        計解決問題

        行進中以一個地點作為中心來觀察其它物體的位置。

        (觀察點不同,同一物體方向也就不同。)

        教學反思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2

        【新課講授】

        教學教材第52頁例3。

        1.出示例3情景圖。

        超市一周賣出5箱保溫壺,每個保溫壺賣45元。一共賣了多少錢?

        2.閱讀與理解。

        (1)學生讀題,獲取信息。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已知每箱保溫壺有12個,一共賣出了5箱,每個保溫壺需45元,要求一共賣了多少錢。

        3.分析與解答。

        (1)每箱賣了多少錢?

        45×12=540(元)

        (2)一共賣了多少錢?

        45×12×5= 12×5×45=

        (1)學生思考。

        (2)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方法一:

        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賣出了多少個保溫壺?

        列式為:12×5=60(個)

        再求這60個保溫壺一共多少錢?

        列式為:60×45=2700(元)

        答:一共賣了2700元。

        方法二:

        先求出每箱可以賣多少錢?

        列式為:45×12=540(元)

        再求一共賣了多少錢?

        列式為:540×5=2700(元)

        答:一共賣了2700元。

        (4)如何列綜合算式呢?

        學生討論交流并匯報。

        方法一:12×5×45=60×45=2700(元)

        方法二:45×12×5=540×5=2700(元)

        4.回顧與反思。

        (1)通過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知道數量和單價,如何求總價呢?

        (2)學生討論、交流。

        (3)引導學生匯報、歸納。

        小結:知道數量和單價,求總價,總價=數量×單價。

        【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52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用兩種方法解答,并說出你是怎樣思考的`?點兩名學生上臺板演,然后集體講評。

        2.完成教材第54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用兩種方法解答,并說出你是怎樣思考的?點兩名學生上臺板演,然后集體講評。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整數連乘應用題,我們可以根據一定的數量關系來列式解答,在解答過程中,要弄清數量關系,注意題目要求,同時也要拓展思路,用多種方法列式解答。

        【課后作業】

        教材第54頁“練習十二”第2~5題。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2.結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了解小數產生及發展的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小數的含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要求

        今天這節課,我們將對小數的有關知識進行一次綜合練習。(板書課題)通過練習,希望同學們能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能結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計算。

        二、分層練習內化提升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第107頁第6題。

        (1)出示例圖,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口答,全班校對。

        (3)師生共同歸納。

        2.完成第107頁第7題。

        (1)自由讀題,獨立思考完成。

        (2)集體校對。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指名提出問題,集體解答。

        (5)。

        3.完成第107頁第8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2)仔細觀察,說說每組的規律。

        (3)獨立試著往下寫。

        (4)集體反饋并。

        4.完成第107頁第9題。

        (1)引導看圖,理解題意。

        (2)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填的正確。

        (3)全班交流反饋。

        5.完成第107頁思考題。

        (1)嘗試獨立解答,如有困難可請教你的同位或小組成員。

        (2)集體交流思考方法。友情提醒:可以把第二個條件中的“2倍”在圖上表示出來。

        6.自由閱讀“你知道嗎?”

        (1)自由閱讀文字介紹。

        (2)交流獲得的信息。

        (3)補充介紹課前搜集的信息。

        (4)談談了解這些知識后的體會。

        7.作業(小黑板出示)

        (1)一桶色拉油,連桶共重5.1千克,桶重0.2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2)一只茶杯4.5元,一支牙膏2.8元,一把牙刷3.6元。

        ①買一支牙膏和一把牙刷一共多少元?

        ②一只茶杯比一把牙刷貴多少元?

        獨立完成后全班校對。

        三、反饋升華

        你覺得自己這節課表現得如何?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比一比使學生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2、讓學生經歷比較幾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通過學生參與畫圖活動,進一步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4、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并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紅色長方形、黃色長方形、藍色長方形各一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學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

        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張兒童畫非常漂亮,我想把它裝飾一下,都需要什么?(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長)再給它配上一塊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適呢?還能用長短來表述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二、探究新知。

        (一)比一比,直觀感受面積的含義。

        1、我們身邊每個物體都有自己的面,請你們找一找并摸一摸它們的。面,你發現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再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觀察鉛筆盒蓋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發現了什么?

        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2、看課件比較數學書和練習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幣和一角硬幣表面的大小。

        3、我們如果把黑板畫在紙上是什么圖形?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課件演示)說一說這些圖形的面在哪里?

        4、(課件演示)觀察這幾個圖形,它們的面又在哪里?讓學生體會封閉圖形才有面的大小。

        5、課件出示:比較兩個平面圖形的大小。

        6、感知面積的含義。

        剛才我們比較了什么?所比較大小的部分有一個名字叫面積。

        誰來說說面積指的是什么呢?(引導學生理解、完善面積的含義)學生匯報后教師小結面積的定義。

        (板書: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學生齊讀兩遍定義。

        7、下面這四個圖形中誰的面積?

        (二)比一比,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1、每人都有三張不同顏色的彩紙,誰能不借助學具很快比較出哪張彩紙的面積,哪張彩紙的面積最小。(學生活動)說說用的什么方法。

        2、指名匯報。

        3、那么這兩張彩紙的面積誰大誰小呢?(紅色和藍色)

        意見不統一,如何準確地比較這兩張彩紙面積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可以借助你們的學具,動手試試。(四人小組活動)

        4、小組匯報,交流反饋比較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5、學生看書,說說書上還介紹了哪些方法?

        6、你認為哪種方法,說說你的理由。

        (三)解決問題。

        1、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練習十八第1題)

        2、判斷方格紙中哪個圖形的面積?

        3、判斷下面哪個圖案的面積大?

        三、小結。

        說說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我們開始講的要給兒童畫配一塊玻璃,玻璃面的大小不能用長短來表述,要用什么來表述?

        四、圖案設計大賽。(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3個面積等于7個方格的圖形,比一比誰畫得準確而有創意。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練習一(自主練習)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試商的筆算能力,能正確、較熟練地進行筆算。

        2、確的估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商,學會調商,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學生進一步了解驗算的重要意義,掌握驗算的方法,初步養成檢查和驗

        算的習慣。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方法:談話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同學們,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三位數除兩位數的除法。那這節課同學們就到習題王國里去展示一下身手吧!(板書出示)

        三、1、口算游戲

        30÷1042÷3120÷40150÷50

        210÷3060÷4540÷6900÷50

        360÷30960÷4720÷8360÷60

        全班一齊口算集體訂正

        2、判斷對錯

        下面的商對嗎?正確的商是多少?

        出示一組判斷題,讓學生回答

        3、計算比拼

        162÷39568÷47196÷23490÷16

        先開火車的形式,說出商是幾位數,再計算比賽。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先判斷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在課堂練習本上,最后集體訂正。

        想一想: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可能是幾位數?

        4、實際應用

        ⑴、有趣的信息

        一個人18分鐘可吸入空氣,平均每分鐘吸入升。

        人在嬰幼時期,一天需攝入肉類,谷類,需要的谷類是肉類的倍。

        ⑵、王大爺有3個種植草莓的大棚,平均每個大棚收草莓。

        ①如果每箱裝12千克,一個大棚收獲的草莓可以裝多少箱?3個大棚收獲的草莓共可裝多少箱。

        ②每千克草莓賣7元錢,王大爺今年的草莓共收入多少元?

        (綜合題,先引導學生找到相關信息,分析清楚數量關系再獨立解答)

        (練習時由于學生的水平不同,思路不同,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答。)

        二、: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一些練習,除法計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希望繼續努力。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6

        教學 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發現并會解決體育中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與體育的密切聯系。

        2、嘗試數學與體育等學科間的整合,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 重難點

        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課時 安排 1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喜歡體育活動嗎?喜歡哪些體育活動呢?

        其實體育中也有許多的`數學知識,你們發現了嗎?發現那些數學知識?

        學校組織開展趣味體育比賽:體操表演和拔河。大家想參加嗎?

        二、設計體操表演的對形

        1、讓學生觀看體操表演片段后,提問:剛才的表演覺得怎么樣?怎樣能使對形更好看些?

        2、學生設計對形的變換方法,分小組合作完成。

        3、展示評比學生設計的,讓學生說一說想法。

        三、安排參加拔河比賽

        1、全班分四個組參加比賽,可以怎樣安排比賽呢?(循環賽和淘汰賽)

        2、每兩個組展開進行一場比賽,全班一共進行幾場比賽?說一說解決問題的辦法。

        3、讓學生分小組安排循環賽的場次

        4、淘汰賽需要賽幾場?又可以怎樣安排呢?抽簽進行比賽。

        四、板書設計

        體育中的數學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7

        一、 教學內容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除多位數,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并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并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

        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

        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教學難點: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

        四、教學進度表安排:

        周次 時間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 2、9—2、13 位置與方向 3

        2 2、16—2、20位置與方向2+2

        3 2、23—2、27 口算除法、筆算除法3+1

        4 3、2—3、6筆算除法 4

        5 3、9—3、13 筆算除法 4

        6 3、16—3、20

        整理和復習 2+2

        7 3、23—3、27簡單的數據分析、平均數2+2

        8 3、30—4、3 整理和復習、年、月、日2+2

        9 4、6—4、10 整理和復習、口算乘法 2+2

        10 4、13—4、17 口算乘法 1

        期中復習考試3

        11 4、20—4、24 筆算乘法 4

        12 4、27—5、1 整理和復習、面積 2+2

        13 5、4—5、8 面積 4

        14 5、11—5、15 面積、整理和復習2+2

        15 5、18—5、22小數的初步認識 4

        16 5、25—5、29 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 1+3

        17 6、1—6、5 解決問題、數學廣角 2+2

        18 6、8—6、12 總復習 4

        19 6、15—6、19期末復習4

        20 6、22-6、26 期末復習4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難點:建立空間觀念。

        (三)、課時安排:6課時

        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教學難點: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二、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

        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指南針)

        三、 學習新課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指南針現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學樓,南面是花壇,東面是圖書館,西面是體育館)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

        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練習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北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出示我國行政區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廈門的位置,說說廈門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初步學會除數是一位數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明白算理。

        2、讓學生經歷探究和交流的過程,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算理,學會筆算的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我們學習了口算除法,你能說說40÷2可以怎樣算嗎?

        二、探究新知:

        1、屏幕呈現文字:有42根小棒,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個人可以分得幾根?

        師:可以怎樣列式呢?學生回答

        師:那么21是怎么得來的?(讓學生充分的說一下)

        充分讓學生回答如:a、十位上4除以2得2,個位上得2除以2得1,合起來是21;b、十位上得4是4個十,除以2得2個十,就是20,個位上的2除以2得1,20加1等于21。

        同學們用小棒分一下,說一說你們一共分了幾次,先分的什么,又分的什么。找一個同學用實物投影演示一遍,老師再用大屏幕演示一遍。

        2、那么63÷3可以怎樣想呢?再讓學生說一說。

        3、如果這42根小棒要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個人分幾根?

        1)怎樣列式呢?學生回答

        2)得數是多少?(讓學生感悟口算的難度,可以找舉手的同學說說,但大多數同學口算還是有難度)不像前面的題那樣快的說答案,為什么呢?(因為,十位上不能一次分完,也就是出現了余數。)我們可以先借助小棒來分一分。想想,應該分幾次?試一試!

        3)用小棒來分一分,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再找一個同學來演示一下,再找個同學復述一下。

        4)嘗試筆算:口算比較困難的題我們可以擺小棒,可是如果每道題都用小棒擺出來,那就太麻煩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到我們的另一個好朋友來幫忙了,它是誰呢?——豎式!豎式就是把你分小棒的過程展示出來。你能用豎式把剛才分小棒的過程清晰地表示出來嗎?

        板書除除法豎式的除號、被除數、除數,開始詢問:

        回憶:分小棒的過程,第一次分得是4捆,相當于十位上的4,用4除以3,商是1,就是每份中的1捆,因為它實際上表示的是10,所以要寫在十位上,和被除數上的4對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分去了多少根呢?指著豎式,10×3=30,從總數中減去30,還剩下幾?10,這個是10要寫在被除數的下邊,寫在十位的下面,再把個位上的2移下來,和十位上的1合在一起,一共是12根,用12除以3,每人又分到了4根,也就是商4,要寫在個位上。這一次分走了幾根呢?12根,12減去12得0,說明分完了。

        你能用這個豎式寫一下,并邊寫邊說!

        4、嘗試練習

        1)91÷7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校對。

        2)還記得我們剛開始進行的那個題嗎?42÷2,這個的豎式也寫一下。

        對比以上三個題,觀察這道題與前面兩題有什么不同?(第一個數除完沒有余數。)

        3)這三道題做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都是分兩步計算,從高位算起,數位要對齊。

        三、鞏固練習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課本23-24頁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直觀判斷軸對稱圖形,能用對折的方法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欣賞數學之美。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

        教學準備:

        課件、一些軸對稱圖形圖片、紙和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發好奇心。

        花園里有只可愛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見了小蜻蜓,對小蜻蜓說:我們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說,在大自然里還有很多物體和我們是一家呢。

        二、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1、這不,你瞧。蝴蝶找來了什么?

        課件出示:蝴蝶、楓樹葉、七星瓢蟲、蜻蜓、臉譜、交通標志、數字8、飛機、天平、一些字母等。這些圖形漂亮嗎?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

        2、引導觀察圖形,交流匯報

        剛才同學看到的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么這些圖形中你發現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發現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你發現了什么數學問題?

        生1:我發現他們都很美。

        生2:左右一樣。上下?

        生3:我發現它們是對稱的。

        師:你是怎么理解對稱的?

        生3:對稱就是左右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3、教學板書對稱

        (1)課題導入

        師:是啊,剛才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的現象。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數學上的軸對稱圖形。(板書課題)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劉元平三下《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2)結合剪紙作品,抽象概念

        師: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剪出一個葫蘆嗎?

        學生自己操作創作。(先把紙對折后再剪)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運用生活經驗和分數的知識,借助對圖形的觀察或實物操作,初步學會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索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的實際含義,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3.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探索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的實際含義;學會求一個數的幾分之一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談話:大家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講一個猴媽媽分桃的故事。

        投影出示:(分桃的畫面)有一天猴媽媽從樹上摘了幾個新鮮的桃子裝在盤子里,你們看,一共摘了多少個?(學生觀察得出,一盤有4個桃子。)猴寶寶看見了都連忙跑過來,嚷著要吃桃。老大說:“我可以分得這盤桃的1/4。”老二問:“這盤桃的1/4是幾個呀?”

        二、主動探究,感悟新知

        1、合作探究。

        談話:你們能幫助小猴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大家先自己思索一下,這盤桃的1/4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么解決問題,可以借助學具幫幫忙,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看哪個小組討論得最好。

        學生先獨立思索操作,然后四人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

        (1)分組展示交流

        每組選一名代表上臺講解。學生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想法:

        想法一:用學具分一分。把4個桃平均分成4份,其

        中的1份是1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分的過程。

        想法二:畫圖看一看。

        這盤桃的1/4是1個桃

        想法三:聯系分數的含義想到:4個桃的1/4,就是包4個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1個。

        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4÷4=1(個)。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請每一位學生講清楚自己的想法。如果出現最后一種方法,要讓學生為什么要用4除以4,這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2)比較方法

        提問:這幾種方法,你覺得那種方法最簡便?你能說說你的理由嗎?(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3)(實物投影)老二說:“現在我知道了,原來要知道這盤桃的1/4是幾個,是要把4個桃平均分成4份,看一份是多少,可以用4÷4=1(個)的除法算式來算出結果。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難題!”

        3、嘗試練習。

        (實物投影)猴老大說:“桃真好吃,要是我能吃這盤桃的1/2就好了。”教師引出談話問題:這盤桃的1/2是幾個呀?請同學門用剛才得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好嗎?

        學生嘗試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重點讓學生說說4÷2=2(個)表示的意義。

        三、組織練習,深化理解

        1、操作游戲。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①指名讀題后,要求學生在書上畫豎線分一分,然后獨立填寫算式。

        ②集體訂正后提問:12個草莓的1/3和12個草莓的1/4哪個多?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教師說要求,學生先操作,再列出算式。

        擺8個圓片,拿出它的1/2。

        擺12個圓片,拿出它的1/2。

        提問:都拿出圓片的1/2,為什么個數不一樣呢?

        2、列式解決問題。

        (1)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說說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嘗試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全班訂正。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3、課堂作業。“想想做做”第5題。

        1、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嘗試做思考題。

        四、全課,拓展延伸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11

        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收集數據、記錄數據的方法已經有初步的體驗,會將數據整理后填入單式統計表,并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解決簡單的問題,也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在此基礎上,本單元借助復式統計表的學習,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體會數據中蘊含的豐富信息及其應用價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統計的方法和意義。復式統計表呈現、處理數據的方法也是學生以后學習復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根據收集、整理的數據填寫統計表,并能根據統計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

        2、過程與方法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據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數據分析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認識復式統計表,能正確填寫數據,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2、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教學準備

        PPT課件、兩張單式統計表(男生、女生)、學習分享單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2、小游戲:聽音樂,猜動畫片片名。播放動畫片視頻,視頻采用透明度從0—4—20—100,(6部動畫片,每部10秒鐘)播放動畫片的主題曲,讓學生猜出片名。

        3、提出問題:我們班同學最喜歡的動畫片是什么呢?怎樣驗證你的想法?學生意見不一,引發用統計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感興趣的動畫片為出發點,創設了一個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為復式統計表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復習舊知,鋪墊新知

        (1)收集數據統計一下本班同學最喜歡的動畫片(每人限選一部)。你打算用什么方式進行調查呢?

        預設1:全班集體舉手表決;

        預設2:男生和女生的特點不一樣,喜歡的動畫片也有很大差別,應該分開統計。集體討論后,用男女生分開統計的方法進行調查統計。

        (2)整理數據根據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問題1:觀察統計表,能驗證你剛才的想法嗎?

        問題2:從統計表中還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統計表時有什么發現?

        (3)分析數據從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對比分析,引發沖突。

        (1)觀察討論:這兩張表有什么共同點?又有什么不同點?(這兩張表統計的項目都是一樣的,但調查的對象不同,每項的數據也不同。)

        (2)提出問題:最喜歡看《熊出沒》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歡《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發沖突:兩張表不方便比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項對比更方便?

        3.合并表格,揭示課題。

        (1)合并表格,認識“表頭”。

        (2)比較表格:這張統計表與合并前的統計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課題:復式統計表。

        4.解讀信息,體驗優勢。這張表包含哪幾項內容?根據上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男生最喜歡哪部動畫片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參加調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對調查的結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議?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新課教學的主體,在認識、填寫、分析復式統計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方法,培養數據分析觀念。從復習二年級上冊學過的單式統計表入手,把握學生知識的起點,通過對比分析,引發學生內在的認知沖突,從而產生合并創造一個更簡潔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復式統計表的優越性和必要性,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三、鞏固運用,拓展提升

        1.課件出示教材第36頁例題。

        (1)全班討論,集體收集數據。

        (2)記錄數據,小組討論分析。

        (3)解讀信息,完成三個問題。

        2.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練習八第1題。思考:這個表格與例題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樣閱讀表格?引導學生根據表格結構有序地閱讀信息,在此基礎上完成本題辨析。

        3.課件出示教材第39頁練習八第2題。

        4.設計活動(課件出示對應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練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鞏固運用復式統計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回顧總結,積累經驗

        1.回顧課堂,暢談收獲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

        2.新舊對比,積累經驗復式統計表和單式統計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優勢?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暢談收獲讓學生重溫回顧本課內容的同時,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復式統計表的優越性,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深化統計思想,享受數學的簡潔美。

        五、布置作業

        教材練習八第4~6題。

        作業設計

        1、課件出示教材第37頁“做一做”。

        2、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練習八第1題。

        3、課件出示教材第39頁練習八第2題。

        板書設計

        復式統計表

        單式統計表:

        僅表示出男生最喜歡的動畫片

        或僅表示出女生最喜歡的動畫片

        復式統計表:

        既表示出男生最喜歡的動畫片

        又表示出女生最喜歡的動畫片

        怎么觀察復式統計表?———————橫看、豎看、斜看

        表頭包含的內容:片名、人數、性別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50-51頁練習十一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2、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并能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并體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并體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教師板書

        37×8265×3159×6439×43

        讓學生先做題,并說一說這四道題的共同點是什么

        讓學生獨立在本上完成這四道題,請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巡視指導,讓學生注意計算的準確性和書寫的規范性。讓學生意識到好的書寫是正確計算的基礎。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主要復習的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進位乘法和不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完全一樣,只不過進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在進位計算的過程中注意書寫要規范、認真。

        二、鞏固練習

        1、筆算。

        76×1845×3689×4638×21

        可以讓學生任選兩題計算,計算完后同桌互相講述計算過程,互相訂正結果和書寫是否規范,然后老師指名學生把練習本拿來集體訂正,做得又對又好的同學將一枚小動物印章。

        讓學生在書中完成第51頁第6題。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蜜蜂應該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請同學們趕快幫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

        讓學生用連線的形式幫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勵學生“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請找得又對又快的同學介紹方法,開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2、解決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第51頁的第7、第8題)

        (1)指名讓學生說一說題意。

        (2)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這兩道題。

        (3)通過集體訂正,及時改正不正確的解答方法或計算結果。

        3、讓學生看第50頁的第4題。

        (1)讀題,并說明題意。

        (2)說一說,這道題和剛才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都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題,但這道題要解決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錢?所以“每套12張”這個數據信息可以不用)

        (3)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

        26×3568×5318×2448×7924×28

        2、一種郵票每套14張,售價38元,今天上午賣出20套,下午賣出15套,這一天共賣了多少元?

        四、思維訓練

        1、說一說,下面各題錯在哪里,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2、菜園收了36筐白菜,連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這些筐有多重嗎?

        3、動腦筋,找規律填數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設置了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教學情境,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鼓勵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體現了“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的教學觀念。

      最新數學三年級下冊優秀教案(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小學三年級下冊《西門豹》優質教案(精選14篇)

        教學要求:1、學習課文,了解西門豹是怎樣破除迷信的,并受到尊重科學的教育。2、讀懂每個自然段,繼續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句。4、流利、正確地朗讀課文。...

      •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南轅北轍》教學設計(精選14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會寫3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2、明白要聽取別人的勸告,要保持行動與目標的一致的道理。3、培養學生的`質疑,理解能力,體會成語的含義。教學重點:會寫3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

      • 三年級下冊《比大小》教案北師大版(精選16篇)

        教學目的:1.借助直觀圖形,經歷比較簡單分數大小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分數的大小。2.會利用分數比大小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3.在觀察、猜測、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口語交際勸告教學反思優選(通用2篇)

        一、口語交際課要重視創設具有實際意義的情境。胡老師的整節課在口語交際的情境中進行。首先,老師呈現了情境把學生放入接待同學小客人的形象情境中,接著呈現的是接待奶奶、阿姨的情景。...

      • 三年級下冊《夏天好》教案匯編(精選2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認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收獲、奇花異草、較量、鋼筋鐵骨、虎背熊腰。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夏天季節的美好,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 三年級下冊《花鐘》說課稿范文(通用15篇)

        一、說教材分析《花鐘》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組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文共分為三個自然段,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最后講植物學家據此修建“...

      • 三年級下冊《平均數》導學案蘇教版(精選16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92~94頁。教學目標:1.經歷用平均數刻畫一組數據特征的過程,體會平均數的意義,掌握求簡單平均數的方法。...

      • 三年級下冊《比一比》教案北師大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平均數的必要性。2. 能力目標:學會求簡單平均數的方法。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并能根據統計圖表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教案匯編(精選15篇)

        教材簡析:這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在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這篇課文的特點是從一件事情中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弄清事,清的來龍去脈是領悟其中道理的基礎。...

      • 三年級下冊《搭配》說課稿(精選2篇)

        一、說教材《搭配中的學問》是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是在二年級簡單排列組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初步滲透的一節實踐活動課。這個主題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聯系學生生活、訓練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

      • 三年級下冊《畫楊桃》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哈哈大笑、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詞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段。...

      •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海底世界》語文教案(通用13篇)

        教材分析:本課以海底為內容題材,分別以繪畫表現、動手制作、對稱剪刻的三種形式來進行教學的。海底是一個充滿了生命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在深藍色的海水里生長著花紋漂亮、形狀各種各樣的魚類,魚是兒童喜歡表現的對象之一。...

      • 三年級下冊《亡羊補牢》教學設計匯編(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 《女媧補天》三年級下冊教案(精選13篇)

        第一課時預設目標:1.通過檢查、交流、自主發現、漢字演變過程、填表等方式正確讀寫“塌下、露出、燃燒、熊熊大火、轟隆隆、圍困、掙扎、窟窿、冶煉”等生字新詞。2.通過自主閱讀發現故事的神奇,并能讀出神奇,展開想象品味神奇。...

      • 三年級下冊《亡羊補牢》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一、談話激趣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則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3、指名讀,齊讀。二、理解題意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熟女国产熟女二区三区| 色悠悠国产在线视频一线| 亚洲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内自拍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一本大道色婷婷在线| 亚洲午夜激情久久加勒比|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蜜臀|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日韩黄色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自拍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香蕉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桃|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链接| 国产片AV国语在线观看手机版|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精品日韩色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麻豆|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真| 影音先锋大黄瓜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 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精品| 最新精品国产自偷在自线|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18禁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视频| 阿图什市|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