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天地》教案(精選12篇)
《語文天地》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學習,懂得要善于動腦,運用積累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學習中的難題。
2、學會認讀生字33個,會寫生字32個。
3、同音字組詞,以區別字的音、形、義,做到正確使用。
4、進行詞語積累,能運用其他詞語進行替換。
5、運用以掌握的閱讀方法,默讀短文,言簡意賅地回答課后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認讀生字33個,會寫生字32個。
2、自覺積累詞語,使語句更形象、生動。
教具:
投影儀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比一比(投影)
1、寫下面加點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在練習本上抄寫,并組詞。
二、比一比,組成詞語(投影)
場、廠、威、危、修、休、拖、脫
1、引導學生比較字的音、形、義的異同。
2、口頭組詞,在本子上進行書寫練習。
三、抄一抄(投影)
疑惑、輕蔑、胸有成竹、轉敗為勝
淤泥、笨重、沉沒、繃緊、出色
徘徊、驅散、跳躍、恢復、束手無策
1、讀一讀,哪些字比較容易讀錯?
2、哪些字容易寫錯?
3、你都明白這些詞的意思嗎?選一個你最喜歡的詞造句。
4、第五單元的課文中,你還有要積累的詞語嗎?寫在書上。
5、在抄寫的過程中,是否發現有提醒大家的地方?
四、閱讀課文片段
1、朗讀的時候,注意文中的句號和嘆號。
2、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試著用別的詞語替換。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卷有益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閱讀短文《發明大王的秘訣》。
2、默讀短文,查字典或與他人交流解決其中的生字。
3、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4、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5、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6、愛迪生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7、背誦課文最后一段中愛迪生說的話。
二、初顯身手
課前搜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沖稱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國王等。
三、暢所欲言
回憶剛才所聽的故事,說一說怎樣才能成為有智慧的人?
四、金鑰匙
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閱讀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了的學習方式。
教學后記:
學生對本單元的字詞掌握的字詞通過聽寫掌握的較好,但在仿照課文寫一寫這個環節學生掌握的不好,通過老師的反復舉例講解,學生漸漸明白,這也折射出學生的生活能力和語言表達的欠缺。閱讀部分領悟的不錯,作文從草稿來還存在很多問題。
《語文天地》教案 篇2
教學過程:
一、比一比,組成詞語。
負 需 限 棉 付 須 線 綿 先讀一讀,根據自己的理解組成詞語,聯系詞語說說每組字有什么不同。
對于比較難分辨的需和須,可以集體,理解它們的不同,牢記各自組成的詞語。
二、抄一抄。
辜負 杰出 奉獻 爭先恐后 單調 書籍 浸濕 郁郁蔥蔥 姹紫嫣紅 風平浪靜 綿綿細雨 集體讀,指名讀,說說自己還有哪個詞語不理解意思。
三、讀一讀。
信 函 札 書 簡 信札 書簡 尺素 雁書 先自己讀一讀,指名讀,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對詞語的理解,對于學生接觸比較少的詞語如:尺素、雁書,教師可以進行必要的講解。
四、讀一讀,比一比。
1.三個戰士誰也不舍得立刻拆開信,實在憋不住了,就從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開慢慢地讀。
從這天起,他們每天把信掏出來讀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內容都背下來。
2.他們沒有立刻拆信,過了好幾天,才把信掏出來仔細地讀。
從這天起,他們經常讀信,最后把信的內容都背下來了。
自己讀,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認為好的詞語多讀幾遍。
在班里交流。
作業設計: 在作業本上寫比一比,組成詞語,抄一抄。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語文天地讀一讀,課外閱讀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
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 烽火連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書抵萬金。
感時花濺淚, 白頭搔更短, 恨別鳥驚心。
渾欲不勝簪。
1.自讀古詩,在小組內討論,說說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2.教師重點講解學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把故事表達的意思從整體上讓學生理解。
3.背誦古詩。
(自己背,小組檢查,集體背誦。
二、課外閱讀。
1.布置課前預習,要求:運用各種方法,包括,問別人等,讀通課文,把生字的讀音注在課文中。
理解課文的大致意思。
把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標注在課文上。
2.在小組內檢查課前預習情況,交流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初步解決一些問題。
3.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普遍遇到的問題,按照詞語、句子、文章的含義等分別解決。
你喜歡讀這個故事嗎,為什么? 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了解書信郵遞的過程。
2.學習寫信的正確格式。
教學過程:
一、語文實踐活動:了解書信郵遞的過程。
1.布置調查。
讀懂p116的《調查信的旅程》,理解兩個問題:信怎么到了郵局,信怎么從一個地方的郵局到了另一個地方的郵局?談談自己準備怎樣調查。
(可以問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可以親自到郵局采訪郵局工作人員。
2.組成調查小組,課下調查信的旅程。
3.集體交流調查情況: ①匯報調查方法。
(是怎樣合作完成的) ②匯報調查結果。
(其中信怎么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答案有多種,比如通過火車、輪船或飛機等。
二、學習寫信的格式。
(語文天地中的金鑰匙和暢所欲言) 1.觀察用過的信封,你發現了什么?(信封的格式) 2.結合金鑰匙,教師講解信封的正確格式: 郵政編碼的位置在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在上面,中間是收信人的名字。
右下角是寫信人的地址和郵政編碼。
3.信的正文也有格式要求:先在左上角寫你對收信人的稱呼,要頂格,然后另起一行空兩個格寫內容。
最后還有致辭以及寫信人的名字日期等。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筆下生花:寫一封信。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我們了解了很多有關信的知識,同學們想不想親手寫一封信呢? 1、我們書中有幾位同學就想寫幾封信,我們先來看看他們有什么想法。
讀115頁中幾個同學的話:
①我要給社區領導寫封信,建議在小區里增設果皮箱。
②我要給守衛在森林的戰士寫信。
③昨天踢球時,我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寫封道歉信。
④我想給外星人寫封信。
2.他們的想法怎么樣,你有自己的想法嗎?說說看。
二、自己按照正確格式寫一封信。
1.復習書信的正確格式:開頭怎樣,結尾怎樣?
2.信封怎樣寫?(收信人的郵政編碼,地址,姓名分別寫在什么地方?) 3.自己按照正確格式寫一封信。
《語文天地》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摘錄筆記
1、繼續用學過的方法積累新詞、好句。
2、提醒學生自學生字,在積累的同時理解詩意。
3、讀一讀課文中摘錄筆記的內容,體會因果關系句子。
A、先表明態度,后說明理由;
B、先說明理由,后表態度。
4、引導學生摘錄課文中類似的因果關系的句子。
5、四人小組交流體會。
二、讀一讀
1、學生自讀古詩句。
2、學生自學詩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組交流詩句含義。
4、全班交流體會。
A、人要順應天時,具備自強不息的精神。
B、有了財富,不能放縱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看到貧窮的人,不能欺辱,面對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沒有原則的屈就,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5、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尊嚴”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開卷有益
1、學生自讀課文,了解文意。
2、討論:所表達的意思。
思考:“嗟來之食”的的含義。
3、學生復述課文。
4、討論交流:展開辯論——那個人該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二、辯論會
1、全班分為兩組,展開辯論。
正方:那個人不該吃黔敖的東西
反方:那個人該吃黔敖的東西
2、正反方自由組合討論。
3、全班交流。展開辯論。
4、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一、導入習作主題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尊嚴)
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完成習作
1、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全班談論。
3、教師點評。
4、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5、學生開始習作。
6、修改習作。
7、抄清習作。
《語文天地》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練習拼讀鼻韻母的生字,使學生準確發音,并積累詞語。
2.觀察區分折文兒和反文兒,拓展識字。
3.通過自檢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語文,感受語文。
〖教學過程〗
一、整合趣練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是誰呢?(出示卡通動畫小星星,告訴同學它將帶領大家一起去闖關,若能順利通過就可以參觀美麗、神奇的星空了。)
(一)我能行。(出示:先讀一讀,再組成詞語。相信你最棒!)
ín íng fēn fēng lán làng gēn gùn qín qún shén shēng
民――名 分――風 藍――浪 跟――棍 琴――群 神――聲
1.自由練讀。
2.指名讀。
師:真不錯!同學們不但讀得清晰、準確,還能組這么多詞語,相信這些音節你也一定會抄寫得正確、美觀,是嗎?
3.抄寫音節。(教師巡視,隨時指導及糾正書寫姿勢,以促良好習慣的養成。 )
(二)我的發現。(動畫星星:聰明的小朋友,下面的字你發現了什么?各、條、做、放)
生:-我發現“各”和“條”是“折文兒”,而“做”和“放”是“反文兒”。
-折文兒是三筆寫成,而反文兒是四筆寫成的。
-老師,我能一句話記住它們“三筆折文兒,四筆反文兒。”
-我知道“冬”和“務”都是折文兒。
-老師,“清澈”的“澈”也是“反文兒”!
[評析:通過學生的發現,既認識了“折文兒”“反文兒”兩偏旁,又結合以前所學生字進行回顧,達到新舊知識的綜合,鞏固了識記效果。]
二、觀賞《美麗的星空》
動畫星星:小朋友們真棒!下面讓我們一起游覽美麗、神奇的夜空吧!
1.觀賞錄像《美麗的星空》。
2.交流感受。
師:參觀了奇妙無窮的夜空你有何感受?想說些什么嗎?
[觀賞星空錄像既對以上學生的表現作出了肯定,又與單元內容相結合,滲透了觀察、表達、審美意識。]
三、學生自檢
師:小朋友,喜歡我們的語文課嗎?喜歡語文課上的什么活動嗎?快快拿起手中的筆,根據自己的情況,把文中的葉子涂上漂亮的顏色吧!
1.學生自檢。
2.我的智慧囊。
師:你有不喜歡的項目嗎?如果有,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評析:通過學生的自檢,進一步引導認識語文,感受語文;并滲透同學間的互助意識。]
四、拓展延伸“我與父母有個約定”――家長跟蹤卡
附:家長跟蹤卡(略)
[本單元的設計,本著把單元作為一個整體的原則,將語文天地中的各項活動有機地融入到課文的教學中,符合課標整體推進的原則。并在教學生字和課文的過程中,注意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設計了形式新穎、靈活多樣的各種語文活動,在活動中促進學生的發展。并且特別注意了學生對資料的搜集和整理能力的培養。]
《語文天地》教案 篇5
教學目標:抄寫整體認讀音節,知道可用拼音代不會寫的字。練習用詞造句,練習問答句。教具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復習: 想一想、填一填。王+元=玩 立+日= 走+干= 門+日=二.學習新課:1.抄寫整體認讀音節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要求:先讀,在抄寫。2.選詞造句。熱鬧 光明 趕快 高興 童話 暖和 音樂 口渴(1) 先讀一讀。(2) 學生選一個詞語造句后組內交流。(3) 選舉代表班上交流。(4) 有基礎的學生寫在本上。3.練習詢問和回答外面有什么聲音? 。外面是什么樣的? 。? 。方法:同桌練習問答,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然后在班上交流。師引導學生觀察問話后面用“?”,回答完了用“。”。學生連寫一寫。三.課堂總結:根據學生做題情況進行總結。教學回顧: 板書設計: 語文天地 童話:我喜歡聽童話故事。 語文天地 教學目標:通過看圖認識植物的幾個主要部分,繼續學習在閱讀時想象,用手勢配合朗讀。 觀察種子發芽經過,寫觀察記錄。教具準備:掛圖。教學過程:一.復習:用“高興”說一句話。二.自讀詩歌并了解一些有關植物的知識。1. 學生字讀詩歌。2. 說一說“唱不完的歌”,后面應當是什么?3. 觀察圖了解植物的一般知識。認識 根 莖(藤)葉 花 果實(西瓜) 種子(瓜子)三.學習加動作朗誦。1. 朗誦“老樹的故事”,邊讀邊加動作。2. 指名到前面表演。3. 練習給前幾篇要求背誦的課文加動作。四.綜合活動:種植種子并寫觀察記錄。日期活動變化 要求學生天天觀察,沒有變化的可以不記,有變化在記。活動總結:根據學生活動情況進行總結。板書設計: 一首唱不完的歌根 莖(藤)葉 花 果實(西瓜) 種子(瓜子)教學回顧:
《語文天地》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文我們一起來學習《語文天地》。
二、講授新課:
(一)進行形近生字的比較,組詞練習。
1、[出示投影片]
從——叢
評——坪
靜——凈
搏——博
2、想一想:觀察這每一組生字你發現了什么?
3、老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4、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5、這些生字形狀和發音差不多,那么我們怎么來區分他們呢?
6、引導學生理解生字的意思。
7、進行生字的組詞練習。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進行說話練習。
(二)進行詞語抄寫、說話練習。
[出示投影]
渴求盤旋
滑行綠盈盈
空隙撒落
追逐素質
立即猛烈
敏捷晴朗
搖晃遮蔽
討人喜歡
互相交流不懂的詞語意思。
老師重點指導“滑行、渴求、遮蔽”
先指有能力的學生進行說話,給其它學生做個范例。
(三)積累表示動作的詞語,練習使用。
1、學生看書中給出的例子:
蹦跳、捧扒、退、追
2、學生模仿例子,自己思考表示動作的詞語。
3、指學生回答。老師進行板書。
老師將相應的部分進行標示。
(四)積累表示時間的詞語,練習使用。
[出示]
描寫小蝦吃東西、松鼠搭窩的兩段話。
指學生朗讀,其他學生思考這些時間詞語之間有什么聯系?
指學生嘗試用這些時間詞語說說話。
老師重點關注口頭表達能力一般的學生進行輔導。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復習形近生字生字、表示動作、時間的`詞語和句子,嘗試自己也用表示時間和動作的詞語造句。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語文天地》。
二、講授新課:
(一)閱讀短文《人民幣背后的風景名勝》。
1、思考:你了解了哪些內容?
2、在預習過程中,你對短文有哪些感想?說一說。
(二)暢所欲言,積累學習方法。
周圍的同學怎樣支配壓歲錢?
老師結合學生交流的資料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討論:我們應該怎樣的愛護金錢呢?
指學生集體交流發表想法,互相點評,互相補充。老師結合學生的意見進行板書。
總結:大家都是從哪里獲得的這些信息?大家再看的時候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大家?
老師將學生的建議用投影片進行展示,學生閱讀。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說了說怎樣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如果請大家來想些方法,使大家都能來愛護金錢,學會分配,你們有什么好建議?
好我們就請大家用自己想出的合理的方法來表正確看待金錢在生活中的地位。
第三課時
筆下生花
一、導入:
春水滋潤著大地,催生了萬物。充滿了生機的春天睜開了惺忪的雙眼,歡迎我們投入她熱情的懷抱。今天,讓我們用我們手中的筆來描繪春水吧。
二、審題:
《春天的小河》,要求我們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用比較準確、生動、優美的語言來描繪,要盡力描寫出春天小河的特點。
“試編關于春天的農諺”,要求我們在對春天的特點有所了解的基礎上,自己編寫出語言精煉、通俗易記的農諺。
《我是春天的小雨點》,要求我們運用大膽、神奇的相象,用擬人的寫法寫出春天的特點。
三、學生習作。
《語文天地》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日積月累”。
2、圍繞紀念日開展實踐活動。
3、學習“開卷有益”中的兩篇文章。
4、學習“金鑰匙”,完成習作。
教學重點:
學習“開卷有益”中的兩篇文章。
教學難點:
通過重點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中心。
課前準備:多媒體電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摘錄筆記
1、觀察書中的例子。
2、總結例子中的特點。
3、思考:為什么摘錄中的句子加了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4、你積累詞句的途徑是什么?
5、理解詞語的意思。
二、初顯身手
1、實踐活動的步驟。
2、具體要求。
3、各項工作指導。
4、撰寫紀念日實踐活動的體會。
三、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語文天地》教案 篇8
語文天地(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準確抄寫單韻母,能用“圓、燈、年”擴詞,能用“覺得”造句。初步認識對聯。教具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一.聽寫:節日 立正 家家戶戶 歡慶 花燈 金魚 真好 一年二.抄寫a o i u ü 6個單韻母,抄寫時主義者幾個字母都站中格。三.組詞,看誰組得多。圓:( ) ( ) ( ) ( )燈:( ) ( ) ( ) ( )年:( ) ( ) ( ) ( )一.仿照例子說一說。這個彩燈,我覺得很奇妙。這個 ,我覺得很好吃。,我覺得 。二.認識對聯出示兩幅對聯明月照九州 明月皎皎千門雪 花燈映萬家 華燈盞盞萬戶春1.學生借助拼音讀對聯。2.觀察對聯有什么特點。3.你還看到那里有對聯。課堂總結:這節課同學們發言積極,你們學得真棒!教學回顧:多數學生能掌握本節內容,個別學生在補充句子時有困難。板書設計: 語文天地(第二課時)組詞,看誰組得多。 圓:燈:年:第六課時 語文天地教學目標:學看日歷,了解“華人”的含義。口語交際:節日待客。教具準備:日歷、掛圖。教學過程:一.復習:1。背誦《元宵節》。 2.用“圓、燈、年”擴詞。 3.用“覺得”造句。二.學習看日歷。1.拿出準備的日歷討論:陽歷、陰歷。2.“元宵節”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在陰歷的什么時間?3.討論:你知道世界上那些地方的人們過元宵節? 討論后匯報。華人遍布世界各地,雖然他們離開祖國很久,但他們還是按照華人的習俗過華人的節日,比如元宵節、春節。三.口語交際:學習招待客人。1.看圖說一說:元宵節那些人道家里來了?你歡迎他們來嗎?為什么?2.以小組為單位表演。3.全班表演。4.評比。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又了解了那些知識?你學得高興嗎?五.教學回顧:這節多數學生能認識日歷,語言表達較好。個別學生膽小不敢到前面表演。板書設計: 語文天地 農歷 正月十五 元宵節 陽歷 二月二十五 語文天地(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口、火、目”字旁。猜謎語,集體續編燈謎。教具準備:小黑板教學過程:一.學習偏旁偏旁表示的意思例字口 圍起來圍、圓火 目 1.組內討論。2.填表。3.小結。二.續編謎語1.自學《猜燈謎》(1) 字讀課文,用學過的方法識字。(2) 說一說:什么是燈謎?燈謎跟普通謎語有什么不同?(3) 師小結。2.續編燈謎。每小組商量編一個謎語。 匯報。三.課堂總結: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教學回顧:在續編燈謎上有些同學不會,需個別指導。
《語文天地》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辨析詞義中,體會句子表達的感情。
讓學生在說話訓練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讓學生在習作訓練中,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比一比,辨一辨。
辨一辨:同桌說說這些字在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比一比:比較下面的字有什么異同。
(禮——扎,博——搏,幼——幻,幸——辛,敢——取)
讀一讀。(全班齊讀)
抄一抄。(把詞語抄一遍)
抄一抄,說一說。
讀一讀。(全班齊讀詞語)
造一造:用每個詞語造句話。(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說一說:誰能說出“關愛、猶豫、相依為命、不知不覺、期盼”的近義詞?
抄一抄:從課文中摘抄一些優美的詞語。
比一比,寫一寫。
比一比:比比這些詞語有什么異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寫一寫:你能再寫出幾個意思相同的詞嗎?填在課本里。
讀一讀。(全班齊讀)
說一說:在小組里把每個詞說句話。
第二課時
想一想:讓學生回憶在家里的幸福時光。
說一說:讓小學聯系生活與體驗,說說在家里家人是怎樣疼愛自己的,或者
說說你有一個怎樣幸福的家?
1、出示說話要求。
2、小組內交流。
3、擇優全班交流。
思一思:你有這樣一個幸福的家,你覺得你更應該怎樣做?
1、小組內交流。
2、擇優全班交流。
記一記:
記一記了解的父母工作情況。
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檔案。
(注:其它題已結合課文講解)
《語文天地》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練習寫字,觀察同類的字;
2、練習補充句子;
3、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生物常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精神。
4、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準備:學生了解一些現在比古代更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或事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學寫字,描一描。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出示“前”字,練習書空。(注意“前”字的筆順筆畫。)
3、 觀察“前”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一描。
4、 學生練習寫“前”字。
二、 看一看。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出示有口字旁的字,學生先讀。觀察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意思和什么有關系?
4、學生分小組自己學習第二組字,自己找規律,填空。
5、學生在全班交流。
三、照樣子說一說。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讀例句,說說誰怎么樣?
3、 指導完成補充句子,再讀一讀句子。
4、 分小組將自己補充的句子讀給同學聽聽。
第二課時 一、讀一讀。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3、學生自己讀短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4、同桌互相讀讀課文,正音。
5、全班齊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6、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展示。
二、 表演《想飛的烏龜》。
1、 復習課文,讀一讀;
2、 分小組表演;
3、 在全班表演,學生評價。
三、 說一說。
1、 讀一讀書上的例句,說說講了什么?
2、 古時候,人們有什么想法沒有實現,而現在卻實現了?將來,我們還會做出什么樣的成就?
3、 學生分小組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4、 在全班交流,學生評價。
四、老師.總結,完成作業。
《語文天地》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寫摘錄筆記和閱讀名句格言等學習積累詞句的方法。
2、通過暢所欲言、開卷有益等環節練習使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農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民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對農民要關心、尊重、敬佩、不要歧視。
3、通過習作練習,體會“有耕耘,就會有收獲”的含義,分享成功的喜悅。
課前準備:
活頁卡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三年級時,我們摘抄了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但只這樣還不夠,本學期,我們還要進行摘抄的練習,而且還要學會摘抄優美的句子,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板書:寫摘錄筆記)
二、討論班級上學期進行幾次摘錄筆記的體會
三、提醒學生注意:
在課外閱讀中作摘錄筆記要把題目、作者、書名和日期寫下來,以備查閱。
四、出示活頁卡
1、問:上面摘錄了哪些內容?為什么要摘錄這些詞句?
2、齊讀摘錄的詞句。
3、指讀里面的句子,請查資料的學生講講這幾句話的意思。
五、在自己的摘錄筆記中,找己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六、讀一讀
1 自由讀一讀。
2 教師簡單介紹諺語、古詩文的意思。
3 采用多種形式朗讀讀、背誦。
七、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童年回憶。今天,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到它的童年時光中去看看她的收獲。(板書:柚子樹下)
二、自讀課文
1 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 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劃上記號。
三、交流自讀情況
四、在自由讀課文,出示課件思考題:
1 再讀課文第三部分,劃出描寫心理變化的句子。
2 說說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和由根子一起去水塘里劃盆采菱?
3 在水塘里采菱時,發生了生么事,我的心理先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4 此時,我又怎樣的收獲?
5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
五、齊讀。
六、小練筆:
當我把木盆劃到柚子樹時,回合由根子說什么?做什么?,注意把自己的想象寫進去。
七、作業:
有感情地的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的主題是收獲,其實就是勞動,是對勞動和農民的尊敬。農民伯伯的勤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描寫農民的詩。
(板書課題:一個農民,在田邊走著……)
二、自讀課文,出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文中的空白地方。
3、劃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四、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品位其中的感情,體會老人的普通、平凡
五、寫一讀書筆記,談談自己的感受
六、作業:
1、從課外閱讀中摘抄優美的詞句。
2、做“小記者”去采訪身邊的農民,為下節課做準備。
第四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通過本單元《拾穗》、《一個老農,在田邊走著……》我們知道農民的普通、平反,但農民的勞動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大的意義,農民的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的生活與農民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他們。
二、小組交流課前采訪或觀察到的身邊的農民
三、全班開展交流
教師要適時評點,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四、筆下生花
1、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所圍繞的主題是什么?(收獲)今天,我們習作的題目有三個,大家從中任選一個。
2、四人一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說自己想寫的內容。
4、教師點評。
5、學生思考習作思路。
6、引導確定習作的主題。
7、學生開始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語文天地》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落實各項識字訓練,引導學生領悟識字規律。
2、聽故事,設計營救計劃。
3、自讀故事。領悟故事內容。
4、學習參與討論的方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落實“描一描、寫一寫”的練習。
1、觀察“象、卻”和“垂、步”的筆順和占格位置。
2、討論: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3、學生練習,師巡視指導。
二、落實“比一比,組詞”的練習。
輕腦鉆
經惱站
三、想一想詞語的意思。
1、出示帶成語的句子,熟讀,同桌互相說一說它們的意思。
2、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聽故事《猴子兄弟蓋房子》
1、認真聽故事。
2、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再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金鑰匙”中介紹的學習方法,教師交待學習目標:運用金鑰匙的方法,學習今天的內容。
二、分組討論,設計營救計劃。
1、提要求。要求全組齊心協力救掉到坑里的小兔子,不能有人袖手旁觀。
2、討論。各小組討論怎樣合作救小兔子。
3、表演。全組表演營救的全過程。
4、評價。全班評價合作最好的小組為“最佳營救小組”。
三、聯系生活實際自讀課文《做燈籠》。
(本篇自讀課文內容較容易掌握,重點放在自學生字上。)
四、小組討論: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與別人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