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觸電的應急預案范文(精選3篇)
地鐵觸電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1
1、總則
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方針,堅持防御和救援相結合的原則,以危急事件的預測、預防為基礎,以對危急事件過程處理的快捷準確為重點,以全力保證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長效管理和應急處理機制為根本,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將危急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
2、內容
2.1、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2.1.1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 指 揮:廠長(總經理)
副總指揮:事故發生部門的分管副廠長(副總經理)
成 員:其他廠領導、廠工會、廠辦、生技部、安監部、人資部、監審部、武保部、物業公司以及事故責任部門主要負責人
2.1.2指揮部職責:
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負責組織有關部室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2.1.3各成員職責:
人身觸電事件發生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
按事故的性質程度,負責向中國大唐發電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地方政府報告本廠的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情況。
日常管理機構負責對日常工作的處理,負責對事故后的事故調查、事故責任、事故終結等工作的善后處理。
本預案的主管部門:各單位的安監部門
本預案的修訂日期為二年,視情況每年進行一次演練。
當觸電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作業人員應迅速報告本預案的領導機構人員,并上報組長、付組長。由組長或付組長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2.1.4應急通訊:
領導小組組長:
2.2、危急事件的表述
2.2.1在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凡在現場的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組長、副組長、成員)必須立即奔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做好現場保衛工作,保護好現場并負責調查事故。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系醫療部門救治。
2.2.2發現有人觸電,應立即斷開有關電源,使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在沒有搬移、不急于處理外傷的情況下,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急救,并根據傷情迅速聯系醫療部門救治。發現觸電者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用心肺復蘇法支持呼吸循環,對腦、心重要臟器供氧。
2.2.3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直接用手觸及傷員。脫離電源要把觸電者接觸的那部分帶電設備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斷開;或設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在脫離電源中,救護人員也要注意保護自己。
2.2.4如果觸電者處于高處,為防止解脫電源后自高處墜落應采取預防措施。
2.2.5觸電者觸及低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子等不導電的材料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也可用絕緣手套或將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絕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進行救護。
2.2.6 觸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電源,或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使用絕緣棒)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護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
2.2.7 高處觸電緊急救護:
救護人員應在確認觸電者已與電源隔離,且救護人員本身所涉及環境安全距離內危險電源時,方能接觸傷員進行搶救,并應注意防止發生高空墜落的可能性。如傷員停止呼吸,立即口對口(鼻)吹氣2次,再測試頸動脈,如有搏動,則每5秒繼續吹一次,如頸動脈無搏動時,可用空心拳頭叩擊心前區域數次,促使心臟復跳。
高處發生觸電,為使搶救更為有效,應及時設法將傷員送至地面。在完成上述措施后,應立即用繩索迅速將傷員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臺上。觸電傷員送至地面后,應立即繼續按心肺復蘇法堅持搶救。按心肺復蘇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壓。
觸電傷員停止呼吸,重要的是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個手指或兩手指交叉從口角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
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上的手的手指捏住傷員鼻翼,救護人員深呼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1.5秒。如兩次吹氣后測試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
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
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嘴緊閉,防止漏氣。
2.3、危急事件的預防
2.3.1 危急事件產生的原因分析,沒有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存在有以下情況;
a. 不使用工作票檢修(夜間搶修除外);
b. 未經驗電且工作地段兩端未掛接地線在高壓設備上作業;
c. 無人監護情況下,單人在高壓設備上工作,施工前不遵守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欄的規定;
d. 約時停送電,停送電作業不使用一次模擬圖;
e. 未經考試的集體工、臨時工等非電業工作人員在高壓設備上工作;
2.3.2沒有嚴格執行操作票制度,存在有以下情況;
a.不使用操作票進行倒閘操作(事故處理除外);
b.無人監護進行電氣倒閘操作和熱工保護的投退;
c.未經“三核對”就盲目進行電氣倒閘操作和熱工保護的投退;
d.未經唱票、復誦就盲目進行電氣倒閘操作;
e.不按規定使用相應合格的安全工具進行操作;
2.3.3預防此類危急事件的措施
加強員工“安規”的學習,提高執行“二票”工作的認識,從思想認識到觸電事故帶來的危害,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按“安規”的要求,嚴格執行“二票”制度,杜絕觸電事故的發生。加強員工的緊急救護意識培訓,進行預防觸電培訓和觸電緊急救護法培訓。
2.4、危急事件的應對及預案的啟動與結束
報告制度: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其他作業人員,應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主管領導,主管領導應及時報告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事故現場的其他作業人員也可直接報告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同時將情況告安監部門。
領導小組的正、副組長接到報告后,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安監部門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現場的事故處理工作完畢后,應急行動也宣告結束。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屬正常工作范圍。
地鐵觸電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2
一、地鐵車站大客流應急服務
(一)啟動條件:突發性大客流即因地鐵周邊環境影響,或因設備故障導致設備能力不足等不可預見的情況造成突發性進/出站客流增大,超過車站設備承受能力的情況。(二)信息發布部門:地鐵控制中心。(三)應急處理部門:受影響車站。(四)現場客運組織:車站發生突發性大客流時,由站長或值班站長負責現場客運組織,安排、監督各崗位的職責實施情況。
1.根據“三級客流控制”的原則,站長或值班站長在車站出入口、入閘機組、站廳與站臺的樓梯/扶梯處進行客流控制;
2.站長或值班站長及時了解產生突發客流的原因、規模,及可能持續的時間,合理安排崗位;
3.車站行車值班員及時播放相應的廣播疏導乘客;
4.值班站長及時組織人員維持秩序,理順購票隊伍,增設兌零點,對乘客做好疏導、服務工作;
5.票亭減緩兌零速度;
6.行車值班員監控15分鐘進站客流變化。如車站現有人員無法應付突發性大客流時,值班站長組織駐站人員參與客流控制,同時安排行車值班員通知公安,報告行調請求支援;7.出現特大客流時,車務部門應立即請示運營總部,要求調派列車直達特大客流車站進行增援;
8.站臺擁擠時,值班站長立即安排其他崗位員工或支援人員到站臺維持候車秩序,對站廳與站臺的樓梯、扶梯處進行第一級客流控制,先讓下車乘客出站,再放坐車的乘客進入站臺,控制進站的乘客人數。行車值班員及站臺員工利用廣播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同時加強對站臺乘客候車動態及站臺屏蔽門工作狀態的監控;
9.若因設備故障,造成列車晚點,車站乘客擁擠時,車站值班站長安排行車值班員及時通知公安協助,安排巡視崗/客運值班員在出入口、票亭及進閘機前擺放立柱告示,告知購票進閘的乘客客車延誤信息。同時做好退票和公交接駁的準備工作;
10.由于特殊氣象(如,暴雨)導致突發性大客流時,車站值班站長及時安排員工做好滯留乘客的疏散。
11.需調整本站員工工作崗位或工作內容時,由站長/值班站長根據現場情況組織安排;需抽調其他車站臨時支援人員時,由站長/值班站長報車務部門生產管理人員,由車務部門生產管理人員協調人員配置。(五)結束條件
車站客流有效緩解,恢復正常,站長或值班站長報告地鐵控制中心,經地鐵控制中心同意后宣布結束預案的實施,各崗位員工恢復正常工作,臨時支援人員在現場指揮的安排下回原車站/原崗位。
二、地鐵車站大客流廣播信息
車站大客流一般由行車晚點、重大節假日等原因引起,故可參照第一章第一節《行車晚點廣播信息》進行廣播疏導。
三、地鐵車站大客流新聞通稿
記者月日從地鐵公司獲悉,地鐵公司針對廣交會期間(春節、元旦等重大節假日)出現的大客流,采取系列大客流疏散方案、增設售票點、多派發指引圖和增派服務人員等措施。
廣交會期間如遇突發大客流,地鐵控制中心將根據情況,隨時調動1、2號線備用車上線疏導客流。其間的周六、周日,地鐵也將視客流情況,組織列車加開上線運營,地鐵各相關車站根據15分鐘進閘客流量,采取票亭開雙窗口服務、設置1個或多個臨時售票點、兌零點等措施,避免乘客排長隊。車站換乘客流壓力較大、運營安全秩序受到影響時,車站將會及時啟動相應的客流控制措施,分批放行乘客進站,保證及時疏散大客流。
地鐵觸電的應急預案范文 篇3
(一)成立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在建地鐵防汛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
總指揮:
成員:
焦聽義陳衛東曹妙生阮景云應急工作處處長施工安全管理處處長安全質量監督總站副站長施工安全管理處正處級調研員魏吉祥施工安全管理處副處長各條在建地鐵線路涉及區縣建委主管副主任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設在市安全質量監督總站地鐵監督組,辦公室主任由地鐵工程安全質量現場監督組組長曹妙生擔任。
(二)指揮部職責
1、研究制定本市預防和應對在建地鐵工程防汛安全事故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意見;
2、負責本市重大和特別重大在建地鐵工程防汛安全突發事故的應對工作,指導、督促有關區縣開展一般和較大在建地鐵工程防汛突發事故的應對工作;
3、分析總結本市在建地鐵工程防汛安全突發事故的應對工作,制定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4、負責市屬專業應急搶險隊伍的業務管理和調度工作;
5、承辦上級單位和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三)指揮部總指揮職責
負責對本市在建地鐵工程防汛安全突發事故的預防和處置工作實施統一指揮。
(四)指揮部其它成員職責
指揮部所屬的`應急工作處、施工安全處及安全質量監督總站負責同志,在指揮部總指揮的領導下,根據各自職責分工,分別做好應急管理和在建地鐵防汛安全管理工作。
應急工作處主要職責是:綜合協調在建地鐵防汛安全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做好應急值守以及應急信息的收集報送工作;當有關部門發布預警信息時,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做好汛情預警的響應工作;當發生突發事故后,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開展應急響應工作;完成指揮部領導交辦的其它任務。
施工安全處、安全質量監督總站主要職責是:組織、指導全市在建地鐵工程防汛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消除工作;當有關部門發布汛情預警信息時,及時做好汛情預警響應工作;當發生突發事故后,做好搶險等應急響應工作;做好市級專業搶險隊伍的業務管理和應急調度工作,指導協調各支搶險隊伍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負責專家的組織工作;完成指揮領導部交辦的其它任務。
(五)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1、負責督促相關單位具體落實指揮部的決定;
2、負責收集、匯總、上報在建地鐵工程防汛工作信息;
3、當有關部門發布汛情預警信息時,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做好汛情預警響應工作;當發生安全突發事故后,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開展應急響應工作;
4、負責指導相關單位開展在建地鐵工程防汛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工作;
5、負責指導相關區縣及責任單位組織開展本市在建地鐵工程防汛安全事故隱患的排查和消除工作;
6、完成指揮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六)相關區縣建委職責
相關區縣建委成立在建地鐵防汛指揮部,為市指揮部的分指揮部。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做好以下工作:
1、負責指導、督促、檢查轄區內在建地鐵工程的總包單位做好在建地鐵工程汛期安全隱患排查和消除工作;
2、當防汛部門發布汛情預警信息后,做好預警響應工作;
3、當發生在建地鐵防汛安全突發事故后,及時協調相關資源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根據需要,在屬地政府領導下,組織實施搶險避險轉移、物資調運和群眾安置;
4、負責做好轄區所屬專業搶險隊伍的建設管理和應急調度工作;
5、做好本轄區防汛安全信息的收集、匯總工作,及時向指揮部辦公室報告;
6、完成指揮部及指揮部辦公室交辦的其它任務。
(七)建設管理公司要成立安全度汛指揮部,下設安全度汛辦公室。
各項目管理(處)公司要成立安全度汛分指揮部。各項目管理(處)公司分別設立安全度汛分指揮部和安全度汛值班室,分指揮部應有施工單位負責人參加。建設管理公司要組織相關單位制定相應的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安全度汛預案,建立安全度汛組織機構,明確預警、事故分級,制定預警響應、應急響應程序措施等。
各參建單位在建設單位的領導下,逐級建立并完善在建地鐵安全度汛的工作體制、機制;制定相關的預案和措施;全面開展汛期隱患排查和消除工作,積極做好應急搶險工作;建立相應的搶險隊伍,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及時收集并報送有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