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部門防汛應急預案(通用3篇)
林業部門防汛應急預案 篇1
為了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全面貫徹落實今年我辦防汛工作的各項措施,提高抗洪搶險的應變能力,確保轄區安全度汛,根據上級防汛工作總體要求,結合我辦轄區實際情況,特制定街道轄區防汛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今年的防汛工作要認真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統籌安排,通力合作,確保轄區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洪澇災害損失,為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奠定扎實基礎。
二、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ㄒ唬C構
設立辦事處防汛抗臺救災指揮部,在區委、區政府及區防汛工作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轄區的防汛抗臺災害事件的應對工作。各社區也要成立以主任為首的相應組織,明確專人,落實責任,并科學制訂防汛方案,落實好各項防汛措施及任務,做到遇有險情及時排查、及時組織搶險,及時上報、及時落實、及時發放。
為確保防汛實效,街道辦事處成立防汛、抗臺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辦事處黨政辦,各社區也要成立防汛群防隊伍和搶險突擊隊,各社區要根據所分配的任務,迅速落實到人,確保防汛期間能拉得出、用得上、守得住。
。ǘ⿵娀庾R,落實責任
。1)各分管領導、各科室工作人員,要切實負起分片包社區責任,深入社區,督查、指導各社區做好各項防汛措施及任務的落實。
。2)各科室、各社區要立足本職,履行好街道辦事處賦予的防汛職責。
。3)各社區居委會要早排查、早發現、早處理、早防范,做好各項防汛任務的落實,確保轄區無一人死亡,人民生活才產無較大損失;社區在向街道辦事處防汛辦公室上報各種信息資料的同時,也要分類向各責任科室、單位及時匯報,做到及時準確,統一行統。在防汛期間,各班子成員、機關及社區干部職工、責任單位負責人的通訊工具保證24小時開機,以確保聯絡暢通。
。ㄈ┞氊
1、黨政辦:
(1)做好轄區防汛的全面協調、部署與落實工作。
。2)及時收集統計轄區的汛情、雨情、災情和隱患狀況,并做好上報工作。
。3)做好與轄區各單位、市防辦、區防辦的聯絡與協調工作,及時通報各種情況
。4)做好市防汛辦、區防汛辦部署的其它防汛工作
。5)做好防汛期間各類防汛信息的上通下達工作。
2、武裝部:統一指揮、調配民兵對受災社區居民進行自救和互救。
3、經濟發展科:督查、指導轄區各施工單位及工商企業、兩新組織業戶做好防汛工作。
4、綜治辦:協助公安、交警維護社會治安,做好防汛期間的社會穩定工作。
5、社建科:做好受災居民的疏散安置工作。做好防汛物資的儲備及發放工作。
6、衛生科:配合醫療部門做好受災人員的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
7、城管科:配合環衛部門做好轄區的環境衛生治理。
8、宣教科:充分利用廣播、互聯網、黑板報、宣傳橫幅等宣傳方式,開展法律法規和預防、自救、互救等常識的宣傳教育,增強轄區居民的防范意識,學習掌握應急基本知識和技能。
9、社區居委會:
。1)制訂社區防汛預案。
。2)做好轄區防汛排水設施及樓院危房情況等防汛隱患的排查和上報工作。
。3)及時收集上報轄區汛情、雨情及災情狀況。
。4)做好汛期救災物資的發放工作。
。5)做好轄區公共單位防汛的動員、協調、聯絡及落實工作。
。6)做好防汛群防隊伍和搶險突擊隊人員的落實與組織工作。
(7)完成街道辦事處臨時分配的其他防汛任務。
。ㄋ模┓姥纯古_指揮部成員名單
三、疏散、避難場所的準備
略
四、嚴格落實獎懲
防汛無小事,事關群眾生命與財產安全,各科室、社區要服從調動,聽從指揮,決不允許拖延推諉,貽誤戰機。對在防汛搶險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揚和獎勵。對玩忽職守,造成事故的要嚴肅追究責任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林業部門防汛應急預案 篇2
云南是一個林業大省,也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任務繁重的一個省。20xx年是云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艱苦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續高溫、全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首次高達600余萬畝,占全省有林面積的3%,創歷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蟲小蠹蟲發生面積近200萬畝,在滇中、滇東、滇西北地區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個鉆蛀性害蟲林業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來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不斷傳入,給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帶來了新的考驗。
云南省森林病蟲防治在國家林業局、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通過加大行政執法、強化行政管理、實行科學防控,采取強硬措施,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業有害生物448.78萬畝,森林植物及林產品調運檢疫率達95%、種苗產地檢疫率達99%、監測覆蓋率達88.97%。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標管理指標的同時,還為今后云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總結和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經驗:
一、構建五個體系
一是構建統一組織協調體系。全省16個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領導機構,負責對本地區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預防和除治工作實行統一組織、協調和指揮,授權森防部門負責日常管理,進一步完善林業系統內部各級林業主管部預防和除治松材線蟲病責任制,充分發揮各級林業部門在預防和除治松材線蟲病工作中的政府參謀和助手作用,全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協調指揮體系已基本形成。
二是構建預測預報網絡體系。省森防部門對全省1935個監測網點(其中35個國家級中心測報點),從隊伍、設施建設、管理手段、等方面進一步予以強化,1899個一般監測預報點、部分鄉鎮、林場和管護站的監測點得到了新的加強,涵蓋全省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區的縣、鄉(鎮)、村的監測網絡已基本形成,全省組成了有3427名專兼職人員監測預報隊伍,監測面積達1717.97萬畝,監測覆蓋率達88.97%,省、州(市)、縣、鄉、村五級林業有害生物聯系報告制度得到健全,預測預報能力在全面提升。
三是構建林業有害生物突發應急反應體系。為了提高防范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省林業廳重視和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疫御災、防治減災、應急反應和防治法規體系建設。建立了由政府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各級森防站具體實施的林業外來有害生物突發及重大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制定了預防和除治松材線蟲病應急預案、物資及技術儲備。20xx年在除治外來有害生物的戰斗中,省林業森防部門按照應急方案,及時進行現場調查、監測、上報、策劃、組織、調運藥劑,確保了除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是構建林業有害生物科學防控體系。加強對松材線蟲病、小蠹蟲、松毛蟲、松尺蛾等病蟲情調查,特別是對云南最主要危害蟲種小蠹蟲為代表的鉆蛀性害蟲的發生和危害進行了詳細的病蟲情調查和監測預防,為制定防治方案實施科學防控打下了基礎。省森防部門在總結前幾年全省冬春蟲情調查的基礎上,按照其危害的特點和防治的難點,編制出全省的防治和治理總體規劃,提出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重點治理區域,抓住最佳時機,集中資金投入,實施攻堅突破等防控手段,使全省小蠹蟲危害面積在一定程度得到控制。
五是構建目標管理體系。目標管理是提升政府與社會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關注度和支持力的有效途徑。省森防部門繼續加大了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力度,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和關注下,以成災率、無公害防治率、測報準確率和產地檢疫率為內容的新的管理體系在全省已逐步建立,“雙線目標管理責任制”已開始實行,無公害防治率、測報準確率和產地檢疫率將納入全省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的目標考核內容,獎懲、舉報和重大責任事故追究通報制度也正在制定中。
二、加大四個力度
一是加大行政執法力度。20xx年是云南森防總站建站23年來執法力度最大的一年,把“行政執法”提到了總站的首要職能,全省首次實行了統一著裝上崗執法,徹底解決了**年國家《植物檢疫條例》頒布以來沒有著裝上崗執法的問題。派業務精干人員參加“省政府對外服務中心”實施檢疫的社會化服務。全省依法檢疫種子、苗木、木材率達99%,商品木材及主要林產品的調運檢疫率達95%,同時加大了源頭執法,對外地調入本省的這些檢疫項目也加大了復檢力度,全省實現了電腦辦理《森林植物檢疫證書》和網上傳輸,嚴防了林業有害生物的侵入。
二是加大資金支撐力度。資金是推進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進程的有力保證。國家和省財政對云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經費總量在逐年加大,20xx年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經費比20xx年增加4倍以上,通過界定使用范圍,專款專用,強化管理,確保了重點區域的治理資金和投資效益。
三是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根據國家林業局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要“強化輿論宣傳”的要求,制定出臺了《云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宣傳報道方案》,對宣傳報道任務、指導思想、宣傳報道重點、途徑與形式、獎勵機制、組織領導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并要求全省各級森防站主要領導要像抓防治業務一樣,親自抓、具體抓、始終抓、抓到底。
四是加大業務培訓力度。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綜合業務性強、專業水平要求高、技術知識更新快。為了不斷拓寬防治業務知識,20xx年重點舉辦了檢疫員、松材線蟲病監測、預防和除治、椰心葉甲防治、小蠹蟲綜合防治、松毛蟲病毒增殖及林間防治等技術培訓班,強化培訓專業技術人員達500多人次,占全省專兼職森防人員的35%。對松材線蟲病還特地從中國林科院邀請著名專家到云南舉辦專題學術講座。
三、推進四個轉變
按照國家林業局的要求,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加大了“四個轉變”的新進程,即防治思想由重除治向重預防轉變,防治策略由以治標為主向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轉變,防治模式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轉變,防治效果由化學防治向生物防治轉變。20xx年又有了新的飛躍和推進,特別是對小蠹蟲治理有效藥物的科學實驗和篩選,有效遏制了小蠹蟲發生和危害面積的擴散蔓延;對“松毛蟲病毒增殖加工技術”科研成果的有效運用,使云南找到了對松毛蟲生物防治的最佳方法,有名的松毛蟲老災區永仁、彌勒、易門等地能連續控災8年以上。全省林業有害生物“預防性防治”新理念有了更大的轉變,實行生物防治新舉措有了更大的突破,防災御災主動性有了更大的提高。“監測+預防性防治+生物防治”為主要內容的低成本可持續控災新防治模式正在得到新的推行。
四、“”新目標
“”之年,省森防部門在提出全省實現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率控制在4%以下,成災率控制在5‰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0%以上,商品木材及產品調運檢疫率達到90%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98%以上,堅決遏制林業有害生物危害高發勢頭,促進云南林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新目標同時,又提出了“四個”新的亮點,即:促進一個轉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由“災后救災”向“預防為主”轉變;抓好一個創新,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機制上將具體的防治行為逐步面向社會推向市場;打好一個攻堅戰,集中資金技術人力打好小蠹蟲攻堅戰;組織兩個殲滅戰,對入侵云南的重大林業外來有害生物,積極除治,予與殲滅。
林業部門防汛應急預案 篇3
為有效防治森林病蟲害,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發展,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中的內容,制定本技術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為目標;以控制病害發生面積為重點,綜合利用化學、物理等各種防治措施,嚴格防治技術規程,加大防治工作力度,確保防治達到最終效果。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原則。
(二)堅持“誰管理、誰組織、誰負責”和“誰經營、誰防治”的原則。
(三)堅持集中防治與分散防治相結合的原則。
(四)堅持統一時間,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的原則。
三、防治對象和重點
防治對象:全區內所有新植林及幼齡林。
防治重點:楊樹灰斑病。
四、病態特征及發病特點
1、病態特征。“楊樹灰斑病”從楊樹小苗到大樹整個生長階段均可危害,但以幼苗、幼樹發病最重。病菌危害楊樹葉片及嫩梢,初期葉片有水漬斑,很快變褐。病斑顏色因樹種而異,有綠褐色、灰綠色和銹揭色等,并有褐色邊緣,斑塊上有許多小黑毛點出現,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堆。嫩梢受害表皮顏色變黑,最后死亡,所以又稱“黑脖子”病。病斑上部易風折,使葉片提早脫落。
2、發病特點。病原菌隨落葉在地表越冬。翌年春季當溫度回升時,分生抱子萌發,隨氣流、雨水進行初侵染,從氣孔浸入寄主組織。該病菌喜高溫高濕的環境,所以在7-8月為發病盛期,病害發生與降雨程度及空氣濕度關系密切,多雨時病害易流行。相對濕度低于95%的病菌孢子難萌發。所以在地勢低洼、林間濕度大的情況下,病害早且重。苗圃受害重。
五、防治措施
綜合運用人工、生物、化學等防治措施,保證防治效果。
(1)加強苗木管理,科學間苗,去除底葉,以利通風降濕,減少越冬病源;
(2)對苗圃整地,作好排水措施,避免積水,降低苗圃和林地的濕度。同時對苗圃苗木進行藥物噴灑,確保不發生病害。
(3)化學防治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噴灑75%濃度百菌清200倍液,50%濃度100倍液;75%濃度多菌靈100倍液。半月進行一次,3-4次即可。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單位要切實把此次防治工作擺上重要日程,作為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重要工作來抓。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主管領導要親臨防治第一線進行全面指揮,派人專管,分片防治,確保在有效防治時間內達到防早、防小、防了的目標。
(二)科學配方,合理防治。各單位要按照藥劑濃度合理配置藥物濃度,并要全面掌握受害的林木面積,確保每個受害地塊都能夠得到防治。按照造林年限不同,采取先防治新植林后防治幼齡林的防治方向進行防治,確保受害一塊防治一塊。
(三)廣泛集資,積極投入。在爭取省市病蟲害防治藥品的同時,各單位要積極籌措資金先行對受害林木進行防治,同時要廣泛發動造林戶積極開展自主防治工作,確保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