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店消防滅火疏散應急預案(通用3篇)
餐飲店消防滅火疏散應急預案 篇1
為了做好食堂的消防工作,確保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落實消防工作“以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基本原則,應付突發的火災事故,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飲食服務中心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為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機構,以組長為總指揮,分別組成滅火行動組、通信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具體分工如下:
(一)滅火行動組:由中心安全管理員(兼職消防安全員)任火場臨時指揮員,由食堂樓層負責人任滅火行動組長,負責本食堂樓層的一般初級火災的撲救工作。
(二)通信聯絡組:由中心分區消防安全管理人任組長,負責通信聯絡及各部門的統一協調。
(三)疏散引導組:由飲食服務中心督察部主任擔任組長,負責火災時人員的安全疏散及財產的安全轉移。
(四)安全防護救護組:由督查部主任擔任組長,負責火災時車輛、醫療救護等后勤保障工作。
二、報警和接處警程序
(一)食堂樓層負責人要堅守工作崗位,保持電話暢通,對重點要害部位進行全方位24小時監控。
(二)食堂樓層負責人收到火警信號及火警電話后,應立即通知中心經理、本食堂義務消防員趕赴現場,并電話通知值班領導。
(三)中心經理趕赴現場后,如未發生火災,應查明警示信號的報警原因,并做詳細記錄。
(四)如有火災發生,應根據火情,立即撥打“119”報告消防隊,并將信息反饋監控報警中心,同時進行滅火及疏散工作。
(五)學校食堂分區消防安全管理人根據火災情況,調集有關人員啟動滅火和應急預案。
三、撲救一般初級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一)當火災發生時食堂樓層管理員及員工要沉著冷靜,距起火點近的員工第一時間形成第一滅火行動組,負責利用滅火器和室內消火栓等消防設施滅火;隨后由食堂樓層管理員組織本食堂樓層義務消防員形成第二滅火行動組,采用適當的方法組織滅火、疏散。
(二)距電話或火災報警點近的員工負責上報、報警;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員工負責引導人員疏散。
(三)對于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抓住戰機,迅速消滅。
(四)對于不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先控制火勢的蔓延,再開展全面撲救。
(五)火災撲救要服從火場臨時指揮員和中心消防管理人員的統一指揮,分工明確,密切配合。
(六)當消防人員趕到后,臨時指揮員應將火場現場情況報告消防人員,并服從消防人員統一指揮,配合消防隊實施滅火、疏散工作。
(七)火災撲救完畢,中心各級消防管理人員要積極協助公安消防部門調查火災原因,處理火災事故。
四、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與措施
(一)為使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順利進行,各樓層管理者應加強日常性檢查,確保消防通道暢通。
(二)餐廳(人員相對集中的場所)應保持消防通道暢通,出入口有明顯標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門不能鎖閉,疏散路線有明顯的引導圖例。
(三)火災發生時,疏散引導人員應迅速趕赴火場,指揮人群有組織地疏散。
(四)疏散路線盡量簡捷,就近安排,走道內應設疏散指示。
(五)疏散引導組工作人員要分工明確,統一指揮。
五、通信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一)所有參加滅火與應急疏散工作的工作人員應打開通信工具,確保通訊暢通,服從通信聯絡組長的調遣。
(二)救災小組成員應在火場待命。
(三)通知學校醫務室人員在現場及時救治火場受傷人員,必要時與地方醫院聯系救治工作。
(四)應調集車輛,確保交通暢通。
(五)指定專人對被搶救、轉移的物資進行登記、保管,對火災損失情況協同有關部門進行清理登記。
六、學校食堂滅火和應急疏散組織日常工作
(一)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消防法律法規和學校消防管理規定,全面負責飲食服務中心的消防安全工作;
(二)督促、指導消防歸口管理部門和各食堂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強消防基礎檔案材料和消防設施建設,落實逐級防火責任制,推動消防管理科學化、技術化、法制化、規范化;
(三)組織實施對本單位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的維護保養,確保其完好有效,確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
(四)督促、指導各食堂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做好食堂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推動開展消防知識、技能培訓;
(五)組織每月一次由相關消防管理人員參加的全面防火檢查,進行重點時期的消防安全抽查工作;
(六)每年應保證1-2次消防演習。
餐飲店消防滅火疏散應急預案 篇2
一、目的和依據
為了在發生突發事件時部門能及時、有效地組織救援,把損失減少到最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學校的.要求,結合校區各餐廳實際情況,擬定本預案。
二、機構設置
為了能充分保證本預案的實施,把責任落實到各責任人,特成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小組與餐廳義務消防隊。
1、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校區餐飲部長
副組長:校區安全管理員
成員:各餐廳經理、班組長
2、小組各成員職責:
組長:負責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小組的組織、指揮、協調;
副組長:負責突發事件應急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指導;
成員:負責所轄區域應急措施的落實、救援組織和善后處置,協助小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
3、餐廳成立義務消防隊,隊長由餐廳經理擔任,抽調餐廳精干員工組成。
三、突發情況應急措施:
(一)火情應急措施
1、滅火原則:
1)先救人后救火,盡最大努力避免人員傷亡。
2)疏散易燃物品、關閉燃氣、電路、通風、排煙閥門,避免火勢擴大。
2、各崗位應急程序:
1)火災現場第一發現人發現煙火時,應迅速關閉燃氣閥門、爐灶、通風、排煙閥門,關閉電源、電器開關。
2)立即向班組負責人及餐廳辦公室報告,并說明失火地點、火勢大小。
3)用最近的滅火器材阻止火勢蔓延。
4)餐廳辦公室接到報告后應立即組織義務消防隊員準備疏散,將濕毛巾送往火場,同時立即趕赴現場查看。
5)現場確認發生火情后,根據火勢制定初期滅火方案,妥善處理食油和其它易燃物品。
6)如無法控制火情,應立即通知校安全管理處,安排專人引領消防車及消防人員進入。
7)有校方廣播系統的餐廳應立即利用背景音響系統(消防廣播系統)反復廣播通知。要求餐廳內所有人員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在專人組織引導下,從最近的疏散通道有秩序撤離。
8)安排專人檢查各房間確保餐廳內無留滯人員。
9)餐廳經理通告火情,控制人員情緒,避免混亂場面出現。
3、疏散方法及注意事項
1)疏散的唯一途徑是安全通道及消防樓梯。
2)火災情況下,所有的電梯自動鎖在首層。切記:二樓人員千萬不能乘坐電梯疏散。
3)一般情況下,要使用最近的樓梯疏散。如果某樓梯被煙霧封住時,盡可能使用其他樓梯疏散。因為疏散樓梯有正壓送風和排煙功能,疏散時比較安全。
4)進入疏散樓梯后,要沿著樓梯往下走。不要因為下面的煙霧大,而試圖往上走。
5)如果走廊里充滿煙霧,要注意尋找緊急的指示燈,朝著指示燈的方向走,千萬不能搞錯方向。
6)當直立行走困難時,應彎腰前進或跪在地下爬行。因為在底部保留著一部分新鮮的空氣。
7)疏散到樓外后,請到運動場集合,不要隨便離開。
4、疏散集合地點:運動場。
對疏散出來的人員逐一進行清點,一個也不能漏掉。
5、現場指揮者要求:
1)由最早趕到現場的最高職務者擔任滅火指揮員,滅火指揮員職務由高到低排列順序為:經理、副經理、廚師長、班長,依次類推。
2)總指揮者應根據火勢的大小,火情性質進行分工,指揮各組進行滅火,控制火勢,疏散人員,搶救物資,做好警衛警戒等。
3)總指揮者如預料或確定火災不能自行撲滅,應立即指示辦公室向中心和安全管理處報告。
6、其他人員:
1)未接到撤離指令,不得離開各自崗位。
2)保持鎮靜,不得奔跑或有驚擾就餐者的任何舉動。
7、滅火戰斗后工作:
1)做好現場警衛工作,保護現場,防止死灰復燃及現場遭受破壞。
2)配合安全管理處消防人員或協助上級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察與調查。
3)集結員工,清點人員。
(二)斗毆事件
1)當餐廳內發生糾紛及打架斗毆事件時,應立即制止、勸阻,同時勸散圍觀人群;
2)如雙方不聽制止,事態繼續發展,場面有難以控制的趨勢時,應迅速報告伙食管理科。性質惡劣的,可直接通知學校保衛部門。保持現場戒備,防止事態擴大;
3)如餐廳物品有損壞,應將斗毆者截留,要求賠償。如有傷者則予以急救后交校安全管理處處理。現場須保持原狀以便警方勘查,并協助警方辯認滋事者;
4)如斗毆者乘車逃離,應記下車牌號碼、顏色、車型及人數等特征,交校安全管理處處理;
5)餐廳應協助安全管理處勘查打斗現場,收繳各種打架斗毆工具。
四、要求:
1)一切行動聽指揮,做到令行禁止、雷厲風行、協調一致。
2)全體員工要提高安全意識,熟悉此預案的賦予所任務和職責,打有準備之仗。
五、食品安全事件應急措施
參照《山東財經大學飲食服務中心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執行。
餐飲店消防滅火疏散應急預案 篇3
一、總則
(一)制定目的
為有效地防范南丹縣中小學幼兒園消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全縣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及社會的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縣中小學學校和幼兒園消防安全的預防及應急處理。
(三)工作原則
1.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
2.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強化監控。把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預防工作首位,認真做好消防安全的各項防范工作。
3.落實責任,加強監督。南丹縣教育局負責消防安全應急處置工作的組織實施,對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消防安全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各學校在南丹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負責本學校應急處置工作的具體實施,校(園)長是學校消防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4.快速反應,果斷處理。發現火警,及時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并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落實相應處置措施。
二、應急救援指揮組織及主要職責
(一)成立領導小組
南丹縣教育局成立學校消防安全應急指揮部,韋克儉局長任總指揮,羅長賓副局長任副總指揮,教育局各股室、站、辦、中心負責人及各中小學校(園)長為領導小組成員。
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股,辦公室主任由安全股蘭選昌股長兼任。辦公室下設警戒維護組、緊急搶救組、通訊綜合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理組、預備機動組。工作人員由教育局各股室人員組成。
(二)工作小組職責
1.警戒維護組(由局安全股、基教股、德教辦抽調人員組成)。負責配合學校做好現場保護、現場秩序維護、人員疏散和撤離等。
2.緊急搶救組(由規劃建設股、督導室抽調人員組成)。其主要職責是知道學校開展現場通報,并及時向指揮部領導匯報。必要時向有關部門發出緊急救援。
3.后勤保障組(由局計財股,代管中心抽調人員組成)。負責現場施救人員及其他人員的食宿安排,組織救援物資,并向緊急搶救組反饋。
4.通訊綜合組(由局辦公室、電教站抽調人員組成)。負責督促指導各學校編制消防安全應急預案;負責各項應急措施的'組織協調;負責向相關部門通報有關信息。
5.善后處理組(由人事股、監察室抽調人員組成)。主要職責是指導配合事發學校做好勸說、安撫、慰問等工作、妥善處理善后事件,消除不穩定事件。
6.預備機動組(由中、小學教研室有關人員組成)隨時聽候指揮部的調動使用。
三、災前預警
(一)指導學校開展消防安全自救知識的宣傳教育,做到一旦火災發生,處置程序非常清楚,如逃生、切斷電源、報警、救援等。
(二)督促學校加強日常管理,如學習消防法,電器的使用和管理,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等。
(三)督促學校加強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全力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
(四)督促學校按預案落實人員、物資、道路等情況,定期做好安全檢查。
(五)督促學校組織相關人員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室內危險活動,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
(六)督促學校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藥品的管理;加強對鍋爐、供電輸電、機房庫房等重要設備、場所的防護。
(七)督促學校組織消防安全演練(每月至少一次)。
四、應急行動
(一)發現火警,各中小學學校幼兒園要立即撥打電話119報警,同時拉響緊急警報。學校消防安全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組織滯留在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安全撤離。
(二)一旦發生火情,事發單位迅速關閉、切斷配電設施及燃氣總電源,撲滅明火,防止滋生其他災害。
(三)學校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醫院救治。
(四)消防人員抵達現場后,除參與搶救工作外,其余人員從速遠離現場,以免影響或妨礙搶救工作的進行。
(五)學校要加強對重要設備、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執勤,防止各類犯罪活動的發生。
(六)積極做好師生和家長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七)迅速了解和掌握學校受災情況,及時總結上報。
五、火災發生后處置程序
(一)一旦出現火情,火災現場的第一當事人要迅速地疏散學生,急派學生向學校領導報告,在能將火情控制住的情況下,使用滅火器將其撲滅。
(二)一旦出現火災,總負責人是學校校長。安全辦及學校保安人員迅速撥打119報警。學校應急搶救隊成員迅速攜帶滅火器械趕赴現場,盡力控制災情蔓延。
(三)一旦火災出現,學校所有通向安全地點的通道,必須保持暢通。
(四)各樓層安排相關負責人疏散學生及教職工逃離。
(五)向相對安全的地點疏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