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企業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5應急響應
5.1響應分級
5.1.1企業三級應急響應
本企業對安全生產事故實施三級應急響應。
(1)i級應急響應:
適用于一次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安全生產事故,或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的安全生產事故,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ooo萬元以上,或社會危害及影響重大的安全生產事故。
(2)ⅱ級應急響應:
適用于一次造成2人死亡的安全生產事故,或危及2人生命安全的安全生產事故緊急狀態,或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較大,或公共危害較大的安全生產事故。
(3)ⅲ級應急響應:
適用于事故危害有擴大趨勢,可能出現危及3人以上生命安全,或可能造成影響公眾安全的安全生產事故緊急或臨界狀態。
5.1.2啟動應急預案
i、ⅱ級應急響應,事發單位針對事故性質、類型按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控制事態發展;當難以控制緊急事態時,果斷報請當地應急救援機構實施外部緊急應急救援。ⅲ級應急響應,事發單位應立即啟動相應的現場處置方案或專項應急預案;ⅲ級以下應急響應由事發單位根據現場控制情況決定應急響應狀態。
5.1.3現場應急救援要點
事發單位應按照先控制后消除,嚴防次生、衍生事故發生的要求,迅速展開現場應急救援工作。重視第一時間的發現報警、緊急處置、疏散人員、應急救援。
5.1.4現場應急救援指揮
應急救援指揮以現場為主,所有應急隊伍和人員都必須在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密切配合,協同實施搶險和緊急處置行動;成員單位啟動應急預案后,應在安全位置迅速設立現場應急指揮部,判明情況,調集應急隊伍、裝備器材,組織、指揮事故應急搶險。
5.2響應程序
企業應急響應的過程可分為接警、判斷響應級別、應急啟動、控制及救援行動、擴大應急、應急終止和后期處置等步驟。應針對應急響應分步驟制定應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導各類生產事故應急響應。
各類型生產事故(如火災爆炸、天然氣泄漏、物體打擊等)應按照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實施應急處置。在專項預案中應明確應對次生事故的相關內容。當生產事故的事態無法有效控制時,應按照有關程序向上級應急機構請求擴大應急響應。
5.3應急結束
經過應急處置后,企業應急指揮中心確認滿足專項應急預案終止條件時,可下達應急終止指令。
6信息發布
6.1新聞發言人
(1)企業對外信息發布人由企業宣傳科擔任。
(2)現場對外信息發布人由現場應急指揮部指定。
6.2信息發布原則
發布的信息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內容詳實、及時準確。
6.3信息發布形式
信息發布形式主要包括接受記者采訪、舉行信息發布會、向媒體提供信息稿件等。
7后期處置
7.1現場后期處置
現場應急終結后,事發單位要實施現場保護,為事故調查、善后恢復做好準備。
企業各部門要積極配合有關單位盡快做好各項后期處置工作。
7.2情況報告
事發單位在現場應急終結后2天內向本企業應急指揮部提交事故和現場應急工作書面報告;
企業向當地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上級主管部門書面報告事故和應急工作情況。
7.3應急總結
應急終止后,現場應急指揮部編寫的應急總結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事故情況,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波及范圍、損失、人員傷亡情況、事故發生初步原因;應急處置過程;處置過程中動用的應急資源;處置過程遇到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和吸取的教訓;對預案的修改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