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支援醫療隊工作心得(精選3篇)
關于學習支援醫療隊工作心得 篇2
連日來,平川區圍繞疫情防控中心工作,廣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積極主動開展疫情監測、宣傳引導、捐款捐物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堅定了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平川區按照防疫工作總體部署和不聚集、分散式、小規模的要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積極作為,主動擔當,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新時代黨員干部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深入一線開展監測服務。各機關單位志愿服務隊發出倡議書,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動員廣大黨員干部立即行動起來,放棄春節休假,投入到各新冠肺炎疫情監測點和防疫一線,對外來車輛、人員進行排查、勸返,從源頭加強疫情防控,督促群眾不串門、不走親訪友,切實做到疫情防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文明實踐隊開展宣傳引導服務。各相關部門單位和鄉鎮街道志愿服務隊積極響應中央文明辦《關于號召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的倡議書》,志愿者和居民群眾組成疫情宣傳志愿者小分隊,深入街巷、村社、居民小區,以流動廣播、發放傳單、入戶宣講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廣大群眾做好疫情防控,為打贏疫情攻堅戰營造氛圍、凝聚力量。新時代先進典型文明志愿服務隊開展捐款捐物行動。慈善機構向社會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發出《抗擊新冠肺炎捐款倡議書》,鼓勵愛心人士積極捐贈口罩等緊缺物資,積極行動起來。截至目前,累計收到錢物84余萬元。
該區民政、團委、婦聯、工會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優勢和力量,發動愛心企業和人士提供防疫物資,組織志愿者慰問防疫一線工作人員。中恒志愿者協會、螞蟻微公益中心、李華靖公益基金等社會公益組織積極參與,發動愛心商戶捐助防疫用品和生活用品,大力支援一線防疫人員。靖遠煤業集團、中恒集團、靖遠第二電有限公司、白銀楊柳熱力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愛心企業積極捐款捐物,匯聚了一股股大愛無疆、奉獻社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
關于學習支援醫療隊工作心得 篇3
第一日,偶遇"彪悍"居民
邵愛靜,淮安開發區法院員額法官,開發區疫情防控一線志愿者。作為第二批到疫情防控一線的志愿者,上崗第的一天,便早早來到了工作地點南馬廠鄉新東花園一期,正式工作交接后,立刻投入工作。
大伙在小區門口一字排開,有的負責量體溫,有的進行人員登記,有的上前詢問,配合默契且井然有序。“老大哥,你進小區的卡呢”,這是大伙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當前疫情形勢雖然緊張,居民們都很自覺配合管理,走遠了還不忘和我們打聲招呼。
就在工作有序開展的時侯,門口突然來了一位居民,他雖然佩戴口罩,卻未出示出入證,工作人員要求他出示證件,他稱家里已經辦好證,忘帶了,現在有急事,必須進小區。他剛說完話,就要往里走,工作人員緊忙上前詢問他家住址,但他一聲不吭,繼續往里走。這時,又有兩個工作人員繼續跟上勸阻。突然,該“居民”竟掏出手機拍攝現場照片,就在大家以為就要產生沖突的時侯,這位“彪悍”居民竟轉頭徑直走出小區駕車走了……
大伙猜測這位居民可能是來防疫一線督查工作的,都說:“咱們防疫工作開展扎實,遇到再嚴格的督查,咱都不用怕!”是呀,基層工作繁雜又瑣碎,最需要的就是扎實細致,工作扎實就是底氣!
第二日,大爺們的“土味時評會”
晨起,關注最新疫情,新增病例降幅不少,心情大好。
到崗后,雖然都戴著口罩,但也能察覺大家都是笑臉盈盈的,少了平日的焦慮,工作效率出奇地高。過了居民外出采購的忙碌時間段后,在崗的幾位大爺開起了時評會。
“我今天6點到崗的時侯,天特別冷,但已經有不少上班的人要出門了,看來是要風平浪靜了。”保安大爺邊說邊露出樂觀的笑容。
“你還別說,咱們國家就是團結,一聲令下,全國上下都動起來了,這么短的時間就干成這樣,估計再有個把月,咱們這個點就會撤了,真是好樣的。”物管的大爺笑呵呵的接著話。
聽到兩位的交談,社區管理的大爺探過頭來說:“你們都不知道吧,最近中央又開會了,咱們抗疫又有新目標,既要嚴防嚴控,又要保障企業復工,咱們把這塊工作都干在前頭了,這叫聽黨指揮。”
這時又有一位大爺加入發言:“嗯,其他不說,我們就是要把這個門看好了,把病毒餓死了,讓小區里的人都盡快地去工作,大家都沒法工作,國家損失可大呢,看著都著急!”“依我看,我們還要再堅守上一陣子……”
不斷地有人爭著發言,關注疫情防控形勢。上午的時光就在大爺們的爭論聲中悄然度過了,這樣的土味時評會接地氣,順民意,有聽頭。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真好。
第三日,保障復工記事
當前疫情漸趨穩定,不少企業復工在即,志愿者所服務的社區是這樣做的:
14點10分,完成了外省復工人員健康初檢登記。
14點30分,完成對輸出地健康證明、單位復工證明、批準復工函等手續審查與核實工作。
14點40分,完成與轄區派出所、衛生院等部門的工作上報對接。
14點50分,完成宣講省外歸淮人員防疫政策及復工防疫知識并發放宣傳冊。
15點,居民入住。
15點20分,衛生院派員入戶提供居民居家隔離防疫服務。
15點40分,派出所派員入戶進行人員信息復查。
“辛苦你們啦,沒想到手續辦得這么順暢,你們放心,我們一定遵守居家隔離制度,不給政府添亂。”剛入住的夫婦邊說邊笑著將工作人員送出門外,這時正好是下午4點。這對夫婦今天剛從江西回淮,準備盡快復工,因為擔心辦理手續繁瑣,無法及時入戶居住,所以一上班就風塵仆仆地趕到居委會。沒想到,不到2小時,工作人員就已經為他們辦好了居住手續,并對接完成派出所、衛生院等入戶隔離防疫事務。
據了解,附近工廠的很多外地工人都租住在李席居委會轄區內,為了保障他們復工不受耽擱,社區提前安排謀劃復工保障工作,單獨開設了綠色通道,與其他部門聯動施策,確保外省回淮人員能夠安心入住、提前隔離、盡早復工。目前,社區已為近百名居民辦理復工登記手續,為十余名近期外省回淮居民提供隔離保障服務。該社區提前謀劃重點工作,做細做實復工保障工作,既服務了大局,又得了民心,值得點贊。
第四日,戶外會議進行時
“最近登記復工的居民特別多,這存在風險,咱們應該為這些人提供針對性的防控宣傳。”
“這個提議非常好,當前,疫情形勢仍然嚴峻,北京日前還報道了復工引發的聚集性病例,所以不能掉以輕心,稍個不留神,病毒就可能傳播擴散,咱們在落實防控政策同時,要重點做好復工對象的防控工作,可以在復工居民辦理手續時,進行防疫知識宣講并發放建議書,同時要與用工單位加強聯系。”李席居委會戶外會議正在召開,書記在采納參會人員建議后,調整了日常工作內容。因會議地點不是在會議室而是在戶外防控點,所以會議也被大家稱為“戶外走心會”。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為保障一線工作力量以及避免了人員聚集帶來隱患,每天下午4點,這樣的會議都會在防控點舉行。社區不僅通過會議通報疫情防控進展、傳達政策精神并進行重點工作安排,還鼓勵包括志愿者在內的一線人員分享好經驗,提出好建議,反饋好事跡。此舉有力地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已陸續提出各類建議數十條,為社區提前安排各項防控重點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五日,寫在崗位交接時
今天,第三批志愿者即將上崗,大家都早早地到崗進行交接。這時的我,比剛來接班時多了一份滿足,也多了一份輕松,連前來接手工作的小伙子都比平日里更添了幾分帥氣。
想起在報名參加志愿者時,我市的疫情形勢相當嚴峻,市區的部分小區都發現了確診病例,因對病毒的未知,大家非常焦慮,都想著如何保護好自己與身邊的家人。就在這種情況下,當院里號召年輕干警深入疫情一線開展防控工作時,已經五十多歲的潘其兵第一時間在工作群的留言,“我身體很好,能報名嗎?”在他的帶動下,干警們都踴躍報名,院里很快就成立了三批志愿團隊。
不久,老潘就帶領第一批團隊去了防控點。他們做好防護了嗎?工作危險嗎?下雪了,想到他們還在戶外堅守著,一定很冷吧!每天都關注著他們發回的防控消息。
在這期間,又陸續聽聞我院涌現的感人事跡,志愿者薛源與其家人四處采購緊缺醫療物資,并匿名捐贈給第四人民醫院;孩子尚幼的年輕媽媽趙鳳鳳也報名加入志愿者,老潘主動聯系印刷廠印刷防疫宣傳資料,向社區和企業免費發放,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
當組織關心地詢問,報名到一線是否有困難時,“沒有。”我堅定地回答。同事們的作為感動著我,組織的理解也讓我覺得更有力量,此時困難何存?
話說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先不說奮戰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就看咱們身邊,小區的工作人員,院里堅守一線的法警,還有像老潘,薛源這些同事,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大家都時刻想到他人,用自己的行動去溫暖著他人,守護著他人。加入這樣的隊伍,讓我倍受鼓舞,深感榮幸。這份感受也一直陪伴著我在防控點的這些天,盡管每天都要奔波六七十里路,每天都要與居民直面接觸,每天都干著極其普通的小事,從未覺得苦累乏味,心里反倒踏實工作滿足。現在疫情形勢趨于穩定,新的志愿者也不斷加入,相信很快就會迎來戰“疫”的勝利。
來吧,讓我們一起攜手迎接如期而至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