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跟崗學習心得
在xx市xx中學跟崗學習的一周,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塊干燥多孔的海綿,盡力地吸收,吸收,再吸收。白天全程參與工作安排,有幾次還“擅闖禁地”,“偷師學藝”,晚上則和其他跟崗學習的校長熱烈討論,相互切磋,常常不知夜色已深沉。
一、印象
xx中學校長趙上任伊始,把學校愿景定位為:辦一所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初中理想學校。八年磨劍,xx中學已成為擁有眾多光環、聞名全國的真正的名校。難能可貴的是,廣文沒有時下很多所謂“名校”的壞習氣,讓慕名前來參觀學習者毫無壓迫感,覺得這所學校接地氣,值得學習,也可以學習。
廣文給我的第一感覺是親切。親切源于低調。它的校門藏在一條小街道上,簡樸得有點寒酸,連校名都是學生題寫的,兩旁店鋪、攤點林立,很容易被匆匆而過的行人忽略過去。廣文并不差錢,這顯然與廣文人的追求有關。荊釵布裙難掩天姿國色。趙校長為人低調隨和,幾次在校園中和她打照面,她總是搶先微笑致意,沒有絲毫全國知名校長的架子。我們幾個跟崗學習的校長攔住正在執勤的趙校長,拿著她剛剛出版的《建設一所新學校》索要簽名,雖然當時早已過了午飯時間,但她微笑著一一滿足。我的一句“我們都是您的粉絲”,令趙校長笑靨如花,還親切地拍拍我的后背,仿佛鄰家的一位大姐。廣文的老師也不見絲毫的優越感,總是抱著相互交流學習的心態對待每一位來訪者。每一批參觀學習者臨走,廣文中學都誠懇地請求留下意見和建議,以利于改進工作。廣文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們還在路上。“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我想,正是這種低調謙虛、虛懷若谷的涵養和氣度,成就了趙,成就了xx人,也成就了xx中學。
給我的第二個強烈的印象是真實。是真正的開放辦學。每天都有5位家長代表駐校輪值,幾乎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同行參觀學習,學校所有場所、所有工作都置于來訪者目光之下,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底氣。課堂是真課堂,每一間教室對家長和參觀者都是開放的,這就保證了我們看到的每一堂課都是真實的“常態課”,而非表演課。廣文的教科研是真研究。我參加了一次生物學科組的“磨課”活動,在評課環節,老師們圍坐在一起各抒己見,實話實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有一種真正的學術氛圍。其間,有一位老師直言不諱提出兩點不足:小組討論流于形式,最長的一次僅有34秒;垃圾語言過多,“啊”出現130次之多。授課老師在“紅臉”“出汗”之余,也會得到實實在在地提高。廣文的領導、老師不回避問題。在參加初二學部班主任例會時,陳主任提到近期兩起學生打架事件,分析了原因,并提出相應的破解方法。面對眾多的“取經人”,態度坦然,沒有遮掩,更不想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完美的成功者。人有人品,校有校品。真實,真誠,就是xx人展現給外人的形象,也是廣文人不斷前行的不竭動力。
二、亮點
xx中學作為名聞遐邇的名校,在各方面做得都很到位,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歷經多年精心打造的“三位一體課程體系”,即:生本化的學科課程,特色化的學校課程,個性化的活動課程。
學科課程生本化。一是整合教材,就是把每個版本處理某個知識點的最佳辦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二是精心設計引橋課程:學前引橋,解決小升初適應問題;難點引橋,解決學生兩級分化問題;發展引橋,實現初高中銜接問題。三是構建“54321”自主課堂———“5”即課堂教學五步教學流程: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展示質疑、精講點撥、反饋落實。“4”即課堂設計時必須關注的四個關鍵要素:學校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師生配合。“3”即課程實施的三個維度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2”即課堂價值兩個追求:高效、愉悅。“1”指教師在課堂上必須關注的一個核心環節,也是必備環節:閱讀文本。
學校課程特色化。目前xx中學已形成“大家系列”“文化系列”“實踐與探究系列”等三大系列16項學校課程。
活動課程個性化。學校已成功構建起包括“入校課程”“國旗下講話課程”“主題教育課程”“班會課程”“實踐課程”“社團課程”“節日課程”“陽光60’課程”“離校課程”在內的十大活動課程體系,每個課程體系都實行“主題引領,模塊推進”。在實施方式上,學校注重自主參與、個性選擇、實踐體驗。
三、借鑒廣文
學習別人是為了改變自己。在跟崗學習的時間里,我無時無刻不在反思自己的學校工作,思考學校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結合學校實際,我們將從以下方面改進自己的工作,提升學校的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