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骨干示范培訓班心得體會_骨干黨員示范學習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黨員骨干示范培訓班心得體會_骨干黨員示范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1
為貫徹中央和北京市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搭建研究生理論學習、調查研究和實踐交流的工作平臺,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依托在清華大學成立“北京市研究生黨員骨干培訓學校”,對北京高校研究生黨員骨干開展系統培訓。作為我校研究生的一員,我有幸成為北京市第一期研究生黨員骨干培訓班的學員,接受了系統的培訓。本次培訓自10月10日至11月30日,其中安排有16次專題講座和報告,6次小班實踐與交流環節以及前往井岡山進行實踐教學活動等。此次培訓旨在進一步加強研究生黨員骨干的培訓培養,提供理論學習、調研實踐和工作交流的良好機會,統一思想,提高能力,明確任務,全面推動首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工作向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發展。培訓目標在于培養各高校的研究生黨員骨干,通過黨的理論、國情、管理、領導力、危機管理、心理等多方面內容的教學,使之初步具備公共管理與決策、調查研究、危機應對等的干部基本素質,努力培養一支政治堅定、德才兼備、勇挑重擔的優秀青年人才后備軍隊伍。
這次黨員培訓不同于一般的培訓,組織單位從規模、組織和師資等各方面都做了精心的準備,這個百人團隊由來自首都46所高效的研究生黨員精英組成,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策劃,依托清華大學組織開展,邀請了來自中央黨校,清華大學等著名教授和專家授課,搭建了一個研究生理論學習、調查研究和實踐交流的廣闊平臺,大家相互學習、增進了解、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在培訓中,我系統地學習了很多知識,例如學習黨政理論知識和國內外形勢,了解危機應對的基本知識,掌握心理干預的技巧和方法等。其中趙建軍教授的科學發展觀與生態文明和小班活動青年的社會責任給我印象深刻。當前正值開展系統學習科學發展觀時期,前不久也正是紀念“一二·九”運動活動,結合這樣的大背景,我認為堅持科學發展觀,走生態文明的道路青年一代肩負著沉重的使命。
堅持科學發展觀,當代青年就要在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的實踐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專業人才。要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當前存在一些觀念上的障礙,突出表現為重知識能力提高而輕品德人格的養成,以至于有的青年人知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卻付出了品德和人格欠缺的代價。因此,青年要防止目光短淺和急功近利,防止步入片面發展的誤區。
堅持科學發展觀,當代青年就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但失業率增長、貧富差距增大、腐敗指數上升、環境污染嚴峻、自然生態惡化等問題卻告誡人們經濟的發展要同社會的全面進步相協調。廣大青年要在加強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中努力求得現代化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同時要及時地發現并防止因為發展的不平衡而制約持續發展的種種社會弊端。
堅持科學發展觀,當代青年就要增強生態意識,做環境保護的衛士,努力營造優美、潔凈、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當代青年不但要重視人與社會的協調發展,還要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態意識是現代意識的重要內容,當代青年應該有將生態意識納入現代意識的自覺,積極地參與到各種保護環境、防止和治理污染的活動中。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當代青年就要更新節約觀念,努力節約資源,減少和避免資源的低效和過度消耗。現代社會的節約已經不是物質匱乏年代的那種省吃儉用,如今最需要的是最大程度地發揮資源的效能、節約資源。我們的經濟增長需要從以資源的高消耗向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經濟效益好、人力資源充分開發的文明發展之路轉變,這也是當今青年應該負起的時代責任,青年要有節約資源的覺悟,大力推進節約型經濟和循環型經濟,為持續發展留下發展條件和空間。
第一期黨員骨干培訓班雖然結束了,但是她留給我的財富一生受用,我會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拓展綜合能力,努力成為一名政治堅定、德才兼備、勇挑重擔的優秀青年。
黨員骨干示范培訓班心得體會_骨干黨員示范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2
15年9月29日-30日,公司在廣州芙蓉基地為XX年后畢業大學生組織了為期兩天的拓展培訓,培訓的項目有:尋找魔獸、七巧板、鱷魚潭、孤島求生、翻越“電網”、信任背摔、空中斷橋等。參加本次拓展培訓有169名大學生,在兩天的培訓過程中,每個人都積極地參與,并全身心地投入。通過這次的拓展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收獲特別多,體會最深刻的有以下幾點:
一、帶領一個團隊時,要顧全大局,明確分工。
拿破侖曾經說過“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在軍隊中只有一個將軍,軍官和士兵只各司其責,軍隊才能打勝戰,在日常公司工作中也是如此。在做拓展培訓項目時,要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有利于明確責任,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具體工作中,我們要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準確、全面地了解自己、認知他人,進而對自己的行為、團隊協作等做出相應調整。
二、有計劃才動工,不能盲目。
做“電網”活動項目時,大家在清楚游戲規則情況下,并沒有先急于過網,而是先劃策讓三個身強力壯的男生先從下面相對寬的網鉆過去,再把女士及體重較輕的人從上面抬過去。這種目標清晰及周密的計劃,使得小組只用了15分鐘就順利完成了任務。因此,計劃很重要,在工作中做到有計劃才動工,不能盲目。方法也很重要,工作中做事要先想好辦法,用正確有效的方法去做事。
三、應學會遇到問題換位思考。
當“尋找魔獸”培訓課程一開始,大家的心立即被深深地吸引——我到底屬于哪種“魔獸”角色呢?隨著活動過程的展開,我們逐步清晰和定位了能夠代表自己行事風格的主體“魔獸”角色。通過對老虎、孔雀、考拉和貓頭鷹、變色龍五種主體魔獸角色的不斷深入認識,使我們準確、全面地了解自己、認知他人,從而對自己的行事方法和團隊協作上做出相應調整。通過參加進一步的拓展培訓項目--從七巧板、鱷魚潭到孤島,我們思考的角度、探討的話題已經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深入,圍繞著五種天賦特質展開討論,一步步去反思自己的行為,不斷去了解和認識自我,并思考自己如何在團隊中能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面對困難敢于拼搏。
過“空中斷橋”主要是考驗了個人的膽量和意志,我們隊有一名隊友有恐高癥,但在大家的鼓勵和加油下,還是跨了過去,對于個人來說,成功跨越了人生的一大步,這是一個飛躍。面對困難敢于拼搏,對自己、對團隊、對企業都要充滿信心,這樣才能接受一次次的挑戰,并戰勝各種困難。
五、快速融入團隊、提高團隊整體作戰能力。
在拓展培訓中,每個小組都是臨時組建的,小組成員來自不同的部門.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這些習慣有些對團隊有利、有些對團隊有害。要在短短20分鐘時間內,創作出團隊名稱和隊訓,這種團隊組建的復雜性要求組長和組員快速轉換自己的角色和心態,為了團隊利益,必須服從組織,發揮個人才智和發揚甘于奉獻的精神。在工作中也是這樣,要求新來的員工必須具有快速融入團隊的能力,并且與各部門有良好的溝通,建立人際關系網絡,依靠團隊優勢開展工作。
六、相信自己的團隊,相互信任是團隊建設的基石。
在“信任背摔”項目中,最能證明這一點,信任很重要的,當每個人站在高臺上時,身體直直的向后倒下,僅靠后面的同事雙手拖住,這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勇氣與對別人的信任。如果我們不能相信團隊的其他人,在我們的世界里,永遠可以相信的只有自己,總提防著團隊的黑手,大家相互提防的話,我們的團隊就會像一盤散沙一樣,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環境壓抑,一切都會覺得很困難。相互信任是團隊建設的基石,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才能共同地做好每一件情事。充滿信任、沒的猜疑的團隊就好象一棟有著堅固地基的大樓。
七、學會溝通和理解。
語言的溝通勝過任何肢體的表達。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需要溝通和理解,也需要相互配合和協作,只有統一的整體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務。善于言辭的人能夠把尷尬的場面化成幽默的氛圍,善于溝通的人能夠把矛盾與誤會的障礙清除,變成和諧的氣氛。在工作中,我們面對各種問題與事情時,若能及時溝通,減少隔閡,減少矛盾,多些理解,多些支持,就會避免諸多不必要的麻煩。
八、企業為什么需要拓展。
在培訓過程中,培訓老師通過故事、游戲或者是精彩案例的分析,讓大家勇于嘗試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更能啟發我們的靈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這比單純的說教有效得多,使我們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更靈活去處理問題。并會給企業帶來如下收獲:增強團隊的自信心,增強團隊成員間的相互信任、團結,增強團隊之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有助于提高團隊的勞動生產率、降低離職率、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培養團隊整體在有效的時間科學地解決問題,提高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
通過本次拓展培訓,使我們每個人都能準確了解自己的性格屬性、重新認識自我、發覺自我潛力、揚長避短,對自已有了全新的認識和定位。為了強化培訓效果,拓展培培訓束后的半個月,公司培訓部還邀請拓展培訓老師對我們大學生進行回訪,將培訓內容再次進行梳理和強化,幫助我們將學到的知識與技巧運用到工作與生活中,達到職業生涯和生活的優化匹配。在工作中不斷地“塑造自我、提升自我”,最終達到個人與公司共同快速成長。
黨員骨干示范培訓班心得體會_骨干黨員示范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篇3
_年_月_日,我參加了學校舉辦處級干部暑期培訓班。這次培訓班的主題為“精心謀劃,推進高水平特色型大學建設”,是學校為進一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干部業務素質和履職能力,推進學校事業科學發展而舉辦的。通過聽取校領導的工作報告及專家專題報告,以及小組的專題討論活動,收獲很大,對推進高水平特色型大學建設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下面談一下對推進高水平特色型大學建設的心得體會。
一、進一步明確辦學定位,在形成共識的基礎上,突出辦學特色
面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形勢,處于高校林立且重點大學眾多的北京大環境下,我校必須尋找自己的發展空間,確立地方性、區域性、行業性大學的辦學特色定位。
二、加強學科建設,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定堅實的平臺條件
學校應該緊密圍繞學科建設這條主線在師資隊伍、學科專業、教研平臺、學術氛圍等方面開展建設工作,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搭建平臺。
三、突出特色,加強專業與課程建設
以特色專業為龍頭,不斷強化特色專業建設力度,積極發揮特色、優勢專業的引領作用;主動適應國家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積極開展國家、市級、校級三層次精品課程建設,構建以校級精品課程為基礎、市級精品課程為骨干、國家級精品課程為引領,涵蓋不同層次、不同學科門類、開放共享的精品課程與雙語示范課程體系。
四、加強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改革,加強對外合作
在人才培養中,以人為本,繼續實施優秀學生轉專業制度,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對教育資源的個性化需求,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性、實踐性、開放性和創業性的能力提升。
五、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強化教師作為辦學的主體地位
通過整合組建高水平科研團隊,盡快實施高層次創新人才遴選機制。同時,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發揮教師的主動性,真正體現“辦學以教學為本,以教師為主體”。
六、完善科研評價體系,激發創新活力
建立與學科性質、學科領域相適應的分類評價標準體系,按“大學科”進行分類管理,實行科學評價。堅持以鼓勵創新、服務發展為導向,正確處理短期效益和長遠目標的關系、投入與產出的關系、“量”與“質”的關系、“個人評價”與“團隊評價”的關系,確立科研評價的質量導向和業績導向。
七、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重點理順學校與學院的責權利關系
以全面下放權力為主導,啟動基層學術組織改革,試行二級財務預算制度,落實教授治教治學權,逐步下放管理權力、下移管理重心,充分調動學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八、深化開放辦學,堅持“以服務求支持,在貢獻中發展”
一方面,要建立合作平臺,支撐產業發展。學校創新知識與資本結合方式,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工作平臺,讓優秀人才擁有資源、支配資源,形成創新成果。另一方面,要發揮科技中介作用,促進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
此外,機關部門要轉變職能,把對學院的管理從過程管理轉到目標管理,微觀管理轉到宏觀管理上來,強化服務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