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講座學習心得體會_幼兒園講座心得體會(通用3篇)
幼兒園教師講座學習心得體會_幼兒園講座心得體會 篇1
2月25日,我有幸跟隨園領導及園里的優秀教師到濰坊學習。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活動中鄭芳珠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劉紫云老師給我們講了如何發展幼兒的潛能。會上短短的幾個小時,老師們卻給我們傳達了受用一生的知識和經驗,下面我就兩位老師教授的內容談談我的感受:
一、立足現實,著眼未來
鄭老師從幼兒教育近幾年的發展狀況入手,結合中國臺灣和大陸的發展狀況,告訴我們未來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她從教育理念、教育目標、學校權利結構與生態、教學方法、教師角色、世界教育六大方面告訴我們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每個方面都告訴了我們幼兒教育目前發展趨勢以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并從國際化的角度讓我們深思幼兒教育的未來發展狀況,讓我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讓我們能夠站在學科的前沿來觀察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內容充實,受益匪淺
兩位老師的講座都很有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尤其是劉老師對幼兒潛能開發方面的講授,真是給我上了一節受用終身的課。通過她的講授讓我知道了,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看你怎么開發。大人和幼兒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開發的潛能,關鍵是你怎樣開發?怎么去思考問題?對于幼兒來說是需要成人的引導,正如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所說:“跳一跳,夠得高”,孩子怎么才能跳好、跳高,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教育。但教師要怎么樣引導呢?首先教師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創新的思維方式。可并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像劉老師那樣善于思考、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然后讓自己的所思所想變成具有創造性的教材。因此,我們不僅要向劉老師學習,善于發現,而且要學會融會貫通的掌握先進的思想和觀念,為更好的教育幼兒創造條件。
三、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
通過今天的學習,不僅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要向老師們學習,不斷鉆研、不斷創新,善于發現生活中創新點,并將其運用到教學中,讓幼兒在高效學習的基礎,使自己的知識水平不斷提升。
幼兒園教師講座學習心得體會_幼兒園講座心得體會 篇2
新《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抓好幼兒園膳食營養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為此,我們實施了營養膳食科學管理辦法,以確保幼兒的營養均衡、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
一、制定科學、合理、平衡的膳食計劃,科學制定帶量食譜
合理營養是創設健康膳食環境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幼兒生長發育和物質能量代謝的必要條件。合理營養體現在膳食上就稱為平衡膳食。任何一種食物都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營養素,任何一種營養素也不可能具備全部營養功能。所以,我們把各種食物合理調配,使具有不同營養特點的食物在膳食中占有適當比例,從而保證幼兒的營養需要和膳食供給平衡、各種營養素和熱量平衡、各種氨基酸平衡和各類食品平衡。
科學合理制定幼兒食譜,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根據需要,我們成立了有家長參與的食譜制定小組,參與幼兒食譜的制定。成立伙食管理委員會,每月開一次會,聽取各方意見,及時改進,不斷提高膳食質量。另外,保健老師定期計算每日膳食中各種營養素的供給量,制定食譜。
二、科學烹調是保證膳食質量和保存食物營養成分的重要環節
科學烹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和提高其營養價值均有重要作用。我們做好食堂人員的培訓,具體做法如下:
1、洗。仔細沖洗,去除寄生蟲卵和殘留農藥,盡量不在切后洗,更不在水中浸泡,以減少水溶性營養素的流失。
2、切。根據幼兒消化機能尚未發育健全的特點,菜肴制作時原料要切得細、碎,盡量做到現切現烹,以減少營養素的流失。
3、配。既配質量,配色、香、味、形,更注重配營養,葷素搭配,粗細搭配。
4、燙。根據菜肴屬性,有些原料需要水燙處理。蔬菜在沸水中翻個身就撈起,保持鮮艷的色澤,口感的脆嫩。比如菠菜有人主張不宜作水燙處理,殊不知菠菜在沸水燙后,雖然損失了部分維生素,但也能除去較多的草酸,有利于體內鈣的.吸收。
5、烹。減少營養素流失的烹調原則是旺火急炒。使用旺火急炒,葉菜類的維生素C平均保存率為60~70%,而胡蘿卜素的保存度則可達到76~96%。急炒時加熱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水溶性蛋白質的流失,如蛋、雞、鴨、豬血中,均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蛋白質,在加熱過程中,這些水溶性蛋白質會逐漸凝固,加熱時間愈長,凝固得越硬,會影響口感及營養素的利用。
6、調。烹調時不宜過早加鹽,煮豆、燒肉時加鹽太早,會使原料中的蛋白質凝結過早,不易吸水膨脹而碎爛;燒湯時加鹽過早,會導致蛋白質過早凝結而影響湯汁的濃度。味精的調味也很講究,一般在菜肴將起鍋時放入最好。
可見,幼兒營養是否充分,不僅與膳食結構、原材料質量有關,而且與烹調過程及技巧有關。不科學的烹調技術和方法導致營養物質流失或破壞,降低了營養價值。
三、根據幼兒的膳食心理特點來搞好食物調配與烹飪
3~6歲的幼兒喜愛花樣面點與各種配菜,喜愛色香味形均佳的飯菜,愛吃帶餡的食品,他們不愛吃太長的菜葉、滑溜溜的紫菜、豬肝和醬色太深的湯。所以,我們可將孩子平時不愛吃,但營養豐富的豬肝、胡蘿卜制成餡,做成包子,將不愛吃的豆制品鹵成五香和海鮮醬豆腐干當點心吃,使他們樂于接受,增進營養素的攝入。根據孩子的需要,我們的食譜常換花樣,主食種類也非常多樣,如營養飯、花卷、包子、面條、粽子等。增加了各種粥、粗糧,并在傳統的煲湯中加入了各種時令蔬菜,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四、創設合理的飲食環境,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優雅的環境可以使孩子心情愉快,增強腸胃的蠕動及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注意營造和諧的進餐氣氛,不強迫幼兒進食。在進餐過程中,師幼、幼幼之間有交流,融知識教育、情感交流、行為與習慣的訓練為一體。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于幼兒的膳食平衡,有利于幼兒消化器官活動和疾病預防,也有利于幼兒良好道德品質與文明行為的形成。要求孩子定時定量、定地點進餐,細嚼慢咽;要不偏食、不挑食、不剩飯撒飯,飯前作好準備;要創設良好的相互模仿與學習的環境,讓他們在進餐過程中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促進身心健康。
五、加強食堂人員工作質量考核
在食堂人員中開展公平競爭考核活動,是解決幼兒膳食營養要求與食堂工作質量矛盾的關鍵,也是實施幼兒園膳食科學管理的關鍵。我們的具體做法是:成立考核小組,提出考核方案,考核方案里的考核指標,以表格形式表示。表格盡可能體現全面性、公平性、數據性。表格具體由每班保教人員如實填寫上交。考核按表格要求,根據當天當餐的食物,從色、香、味、形、量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這種公平、公開、競爭、量化的考核方式解決了前面提出的矛盾。實施膳食科學管理的結果是:幼兒歡心、家長放心、保教人員開心、食堂人員舒心、領導寬心。
幼兒園教師講座學習心得體會_幼兒園講座心得體會 篇3
幼兒園的工作很輕松,但責任很大。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要讓孩子們吃好、玩好、學好,讓孩子們開心,讓家長們放心。
在這工作的原因是為了學習跟孩子們相處的技巧,學習電子琴,學習做手工,玩游戲。我發現教幼兒園的小孩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比如說教兩個漢字,就需要一個小時,孩子們活潑好動,注意力完全不集中,為了把他們的視線轉到我身上,需要做游戲或唱歌來達到;孩子們的思維天馬行空,創新能力強,有時也讓我忍俊不禁。
完全不像以前教高中的時候,學生們都是跟著我的思維走,我也就一味地灌輸著知識,同時也是怕他們開放的思維我無法控制,所以就在搖籃中抹殺了他們的“天性”。對于2-5歲的孩子們,我也沒有能力抹殺他們的創新思維,也不能抹殺,我們互相牽引著對方的思維,漸漸地他們從我這兒學到了新知識,我也從他們那兒學到了自己不曾注意到的新發現。
教高中生,需要備很久的課,我經常stay up到凌晨2、3點,上課時也很緊張,生怕重難點拿捏不準,知識點講解不完整,節奏不緊湊……而教小孩兒,關鍵是引起他們的注意,這也并不容易,在教新東西時,孩子們一會兒又要解便,一會兒又在畫畫,總之你永遠想不到他們之后又會干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