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講座學習心得體會_幼兒園講座心得體會(精選3篇)
幼兒園教師講座學習心得體會_幼兒園講座心得體會 篇1
2月25日,我有幸跟隨園領導及園里的優秀教師到濰坊學習。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活動中鄭芳珠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劉紫云老師給我們講了如何發展幼兒的潛能。會上短短的幾個小時,老師們卻給我們傳達了受用一生的知識和經驗,下面我就兩位老師教授的內容談談我的感受:
一、立足現實,著眼未來
鄭老師從幼兒教育近幾年的發展狀況入手,結合中國臺灣和大陸的發展狀況,告訴我們未來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她從教育理念、教育目標、學校權利結構與生態、教學方法、教師角色、世界教育六大方面告訴我們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每個方面都告訴了我們幼兒教育目前發展趨勢以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并從國際化的角度讓我們深思幼兒教育的未來發展狀況,讓我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讓我們能夠站在學科的前沿來觀察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內容充實,受益匪淺
兩位老師的講座都很有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尤其是劉老師對幼兒潛能開發方面的講授,真是給我上了一節受用終身的課。通過她的講授讓我知道了,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看你怎么開發。大人和幼兒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開發的潛能,關鍵是你怎樣開發?怎么去思考問題?對于幼兒來說是需要成人的引導,正如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所說:“跳一跳,夠得高”,孩子怎么才能跳好、跳高,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教育。但教師要怎么樣引導呢?首先教師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創新的思維方式。可并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像劉老師那樣善于思考、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然后讓自己的所思所想變成具有創造性的教材。因此,我們不僅要向劉老師學習,善于發現,而且要學會融會貫通的掌握先進的思想和觀念,為更好的教育幼兒創造條件。
三、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
通過今天的學習,不僅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要向老師們學習,不斷鉆研、不斷創新,善于發現生活中創新點,并將其運用到教學中,讓幼兒在高效學習的基礎,使自己的知識水平不斷提升。
幼兒園教師講座學習心得體會_幼兒園講座心得體會 篇2
本次聽課、評課活動共聽取了泰祥幼兒園5名教師的課。5名教師的課各具特色,各具風格,從不同的課型角度給我們展示了在新綱要的引領下,老師們觀念的更新,素質的提升,以及以幼兒為主,把時間留給孩子,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5名教師中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上任不久的年輕教師。這樣的課堂不僅是對教師基本功素質的考驗,還是對教師課堂駕御能力的考驗,與其說坐在下面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此次聽課,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薛寶蓮老師上的《動物大聚餐》,薛老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她的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她的體態語言很生動,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受到感染。正因為如此,課堂特別精彩,課上,我聽得津津有味,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小手一次次舉起,小口一次次打開,有時為了搶答問題高高站起,課堂是孩子的,她們喜歡、興趣濃。《握手舞》這節課是一位年輕的吳淑娟老師上的課,她甜美的聲音,自然大方的教態,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歡的游戲教學法,融入孩子們的中間,與孩子們一起表演,整個活動有規則,但不約束,活而不亂,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課堂教學,都是我們每天在課堂上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環節聽起來更覺親切,更有收獲。我覺得老師們的課都做到了以下幾點:
1、轉變教育觀念,落實綱要精神。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有安全感、信賴感。在傳統觀念上,我們習慣與整齊劃一,因為這樣便于管理。在很長時間內,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總會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后,坐好不準動”,“小朋友跟我讀”然后就一遍一遍的重復。還有上美術課的時候教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副示范畫,評價是以畫得像不像為標準,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縛。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兒園逐步摒棄了這種刻板的、不適應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教學方式,開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允許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式,允許自由選擇伙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賞識每一個幼兒,盡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和創新。尤其是新技術的發展,有的幼兒園引進了多媒體教育手段,使幼兒園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是權威的化身,老師總是對的。目前,強調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系,要求幼兒教師“蹲下來與幼兒說話”,轉變自己的幼兒觀和師幼觀,把幼兒當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的人,尊重幼兒的觀念和選擇。建構積極的師幼互動,真正實現教師與幼兒人格上的平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教學設計有創意。
每一節課教師都經過精心的研究、每一個環節也都經過認真的考慮,什么地方該說什么?該提問那些問題,這些每一位老師都做到心中有數。如:胡佩潔老師設計的《我設計的電話號碼》重點、難點清楚,使用電教設備,以電話鈴響了為線索,激發了小朋友對探索電話號碼的興趣。
3、教具的準備恰到好處。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具準備非常關鍵,如果你準備的教具,孩子感興趣,愿意去了解它,認識它,那么你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史莉老師的課件《天上》形象逼真;吉老師《漂亮的瓶子》設計的各種各樣的瓶子,讓孩子進一步了解瓶子藝術造型的特點。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粗淺體會,當然,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鉆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幼兒園教師講座學習心得體會_幼兒園講座心得體會 篇3
電視劇《高山清渠》中黃大發為了解決村莊水源問題,36年初心不變,用了一生中半輩子光陰去解決草王壩村的用水困難,黃大發同志的堅定信念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深深地鼓舞并感動著我。作為一名黨員和高校教師,要以黃大發同志為榜樣,向榜樣學習,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將“黃大發”精神踐行在教書育人工作中,努力做好教書育人各項工作,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