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七期答案觀后感_看青年大學習心得(精選3篇)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七期答案觀后感_看青年大學習心得 篇1
習近平總書記說:“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中華民族的事業不能停頓,因為我們這個民族,我們積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發一下,爆發了干什么呢?就是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強調“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靠實干”。
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不是領導干部的夢,也不是個別群眾、個別人員的夢,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使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表現,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直接、最重要的路徑體現在一個“干”字上;領導干部的思想覺悟、精氣神也都體現在“干”字上;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工作落實和前進,最終也都體現在“干”字上。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綜合實力顯著提高,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但是當前我國仍然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以及面對國際形勢的風起云涌、風云變幻,還有很多難以預料的困難和挫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擦亮眼睛,居安思危,保持砥礪奮進、逐夢前行的沖勁、信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干勁,才能始終確保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進程中掌握航向、把握大局,不斷克服困難、消除阻礙,達到夢想的彼岸。
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到年的奮斗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目標,要求集中力量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決戰脫貧攻堅工作,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促使社會就業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長、消費水平提高、生態環境改善等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間緊、任務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于全面,重點是要著眼于建設,建設就是要大干、實干,“干”字當頭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空談誤國,實干興幫。古人亦云:“大事難事看擔當!弊鳛轭I導干部,就要有挑擔子、釘釘子的精神,勇擔重任、守土盡責,這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深刻表現,要切實領會好干部的“干”字,任何時候都要堅持“干”字當頭,才能確保干部有為,才能掌好權、執好政,才能確保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七期答案觀后感_看青年大學習心得 篇2
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做到堅定“四個自信”,堅定道路自信,就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深刻認識到經濟建設是興國之要,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堅持理論自信,就是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深入學習習近平重要講話精神,做到真學、真做、真懂、真用。堅持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認識到堅持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觀念,在工作中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好處,自覺聽黨話、跟黨走。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善于打造行之有效的形式、平臺和載體,讓廣大群眾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使中華文化的創造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充分展現出來,讓中華優秀文化融入每個人的血脈,影響每個人的思維。
通過學習習近平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四種意識之間是一個有機整體。政治意識是根本、大局意識是關鍵、核心意識是保障、看齊意識是基礎。
增強政治意識,就是要做到對黨忠誠。要始終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要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忠于黨、忠于人民。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做到從大局出發,敢擔當敢作為,履職盡責。黨的集中統一就是最大的大局,必須正確認識大局、全面把握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增強核心意識,就是要明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領導核心。要把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模范遵守黨章、黨紀、黨規,自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堅決執行中央的決定,注重發揮黨組織和領導班子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切實做到政治上堅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動上高度自覺,使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更加有力。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明確看齊是重大政治原則,是黨的力量所在,優勢所在。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先進分子看齊,向榜樣看齊。在貫徹黨的路線政策上雷厲風行,在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上堅決有力。
青年大學習第九季第七期答案觀后感_看青年大學習心得 篇3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面對復雜的內外經濟環境,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遼寧省之所以干成了一批強基礎利長遠的大事,辦妥了一批多年想辦辦不了的要事,實現了一系列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突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始終把改革開放創新作為根本動力。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更高水平發展,同樣必須以深化改革激發動力,以擴大開放煥發活力,以矢志創新迸發潛力。
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各省市在地域條件、政策優惠上的差距大大縮小,誰先改革,誰更深入,誰就能贏得主動,爭標奪錦。從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推進到行政審批事項大幅精簡,從農村改革持續深化到財稅、金融、醫藥衛生等體制改革扎實推進……我省各領域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我們必須充分發揮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牢牢把握改革正確方向,當好改革促進派和實干家,推動改革向有利于增添經濟新動力的方向前進,向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方向前進。
不深化改革就沒有出路,不擴大開放就會喪失機遇。歷史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發展,注定行之不遠。我們必須以更加寬廣的視野、更加積極的姿態擴大開放,著力打造新高地。
放眼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云涌,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從“眾創空間”方興未艾到“隱形冠軍”企業層出不窮,我省一直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發展新動能。我們必須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進以科技創新為重點的全面創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奮力打造東北地區科技創新高地。
唯改革者進,唯開放者強,唯創新者勝。做好改革、開放、創新三篇大文章,我們才能使社會活力競相迸發、發展源泉充分涌流,加快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歷史性轉變,在遼寧現代化進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