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交流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篇)
黨員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篇1
6月10日,我專業黨支部在五教召開了新老黨員交流會,通過本次交流會,大家不僅進行了生動活潑意義深刻的思想交流活動,更重要的是學長學姐作為即將走出校園的老黨員,給我們這一批新黨員帶來了在社會實踐各方面的經驗,為我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做了指導,為我們的未來指明了方向,我們如沐春風,獲益匪淺。
現今很多大學生都想自己創業,開創出一片自己的天地,那么我們在大學期間的學習和實踐的各個環節就變得尤為重要了,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彭甘霖學長說的那樣,他在大學做的一切努力都在為其畢業后的創業做鋪墊,如今他已經在教育培訓行業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他告訴我們在大學期間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你以后的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人脈資源也是不可忽略的,通過人際關系,我們可以了解各方面的信息,為自己的創業找項目,為自己提供各種機遇。深受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熏陶的他結合自己的創業史為我們在創業的道路上提供的寶貴的經驗。
眾所周知,如今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就業難是目前大學生所必須正確面對的,然而這對我們學長學姐來說貌似并不是那么可怕,他們不僅成功就業而且都找到了比較理想的單位,于是,為大家在找工作方面講授了自己的一套求職面試的訣竅。李雪龍學長告訴我們,在面試過程中,必須誠實,坦然,從容面對各種問題,切不可慌亂,同時要用自己的思想與面試官交流,靈活應對;學長的面試技巧讓他成功進入中聯重科的銷售部。另一方面,作為我校唯一應聘成功進入銀行工作的李佳瑩學姐也給我們帶來了有效的面試方法,在面試過程出中,著裝是非常需要重視的,如果你想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話,你就必須著裝得體而且能顯示不同于他人的個性,其次,面試中我們必須沉著,穩重,為了防止緊張,可以把面試官當做自己熟悉的人來跟他交流。
通過本次交流會,我想大家更加明確了自己以后的發展方向,不管是以后創業還是找工作,都要首先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學好,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的確,知識是鋪向成功之路的墊腳石,是叩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同時作為當代大學生,實踐更是不可或缺的,實踐出真知,我們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在創業或者求職的道路上能夠左右逢源,暢通無阻。
黨員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昨天晚上,我們市場營銷黨支部成功的舉辦了以“我們走了,將理念與信仰留下”為主題的新老黨員交流會。參加這次交流會的有經管二系的趙老師,和市營新老黨員一起到會。
在新老黨員的交流會上,趙老師先就這次會議講話,說出他對老黨員的肯定和對新黨員的期待。在一些大四畢業生代表發言中,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四學長跟我們分享他大學的成長歷程,與他現在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所收獲到的經驗與教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不同就業方面的疑問向學長學姐們提問,他們一一講解,我們收獲很大。會上還不時會激起一陣陣歡聲笑語,學長學姐們幫我們掃除了成長道路上的一些障礙與迷茫。讓我們更加堅定自己的所秉持的理念與信仰。
此次交流會講我們黨支部凝結成一股積極向上、奮發向上的力量,會議以我們黨支部書記黎拿云總結圓滿結束。
黨員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經過對如何認識宿遷新形勢、如何適應經濟新常態、如何推進轉型新發展、如何實現民生新改善、如何謀求改革新成效的“五新”大調研大討論活動相關知識的學習,結合工作實際,現將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我市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新形勢
1、發展質量不高。
橫向看,農民合作社發展整體水平仍處在初期階段,優秀示范社數量較少、影響力較小,與發達地區相比都有一定差距。縱向看,由于管理成本上升,許多合作社不愿意在規范化建設上下功夫,《合作社章程》形同虛設,“三會”留于形式,財務管理不規范。
2、示范帶動力較弱。
合作社大多仍停留在一家一戶經營管理模式上,與成員關系處在提供種苗、收購產品等初始合作階段,能夠達到分配利益好、民主管理好這一層面較少,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發揮不足。另外一些基層管理者對合作社發展轉型升級認識不足,“五好”典型培育上舉措缺失,創扶持政策難以落實。
3、管理人才缺失。
農業弱質性必然導致人才嚴重流失,加之管理人才的高酬薪與農業低效益,留住人才已成為農民合作社發展中難解課題,目前合作社呈現出管理人才嚴重缺失,擁有專業化管理團隊的更少。培育合作社管理人才將成為今后工作重點。
二、我市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新舉措
針對我市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新形勢,今后,我市農民合作社工作要在“規范發展、提檔升級、強化功能”上做文章,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推進力度,全面提高農民合作社運行質量。
(一)加大合作社典型培育力度
1、深化“五好”示范社創建。繼續開展市、縣(區)聯創活動,按照“五好”標準,分級培育一批市、縣(區)級“五好”示范社。全年培育市、縣(區)級“五好”示范社分別為60家、200家。
2、加強名錄與項目管理。按照“動態管理、有進有退、從嚴把關”的原則,發揮名錄在項目申報及示范社評審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強與財政部門的配合,對合作社申報的項目嚴格審查,加強項目跟蹤檢查,在項目實施完成后進行績效評價,充分發揮項目資金在培育典型中的作用。
3、加強典型經驗總結推廣。加強分類指導,重點培育,對典型示范社進行調研總結,形成匯編材料加強宣傳推廣;加快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推進力度。鼓勵組建合作聯社,整合生產要素,力爭全市合作社的經營效益和成員收入水平有較大的提高。
(二)加強合作社規范化建設
1、完善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加強社務公開,推動民主理事和民主監督。制定民主決策議事、崗位職責、收益分配等各項制度。到十二五末,實現合作社“三會”健全率達到80%。
2、規范財務管理。要求合作社嚴格執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成員個人賬戶,準確記載成員出資額、公積金份額和與本社的交易量(額)。聘用專業財會人員或委托鄉鎮農經機構代帳,定期公布財務報表,接受成員監督。
3、推進合作社信息化。加快發展合作社電子商務,逐步實現農產品銷售網絡化。加大合作社財務管理軟件推廣使用力度,確保市級以上“五好”示范社全面普及財務管理軟件,2—3年內列入名錄的合作社全部實行財務信息化管理。
(三)加強合作社人才隊伍建設
1、加強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舉辦合作社管理人員及理事長的培訓班,重點圍繞合作社帶頭人素質提升,加強合作理念、經營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聯合,創新培訓方式和內容,提高理事長辦社能力和管理水平。支持高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到合作社工作,鼓勵合作社配備職業經理人才。
2、加強生產技術人才隊伍建設。舉辦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班,進一步加強合作社成員生產技術培訓。督促縣(區)、鄉(鎮)以及合作社都要安排相關的培訓,力爭在2—3年內將所有成員輪訓一次。研究采取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多方式、多渠道引進合作社發展短缺的專業技術人才,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合作社招聘高層次人才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
3、加強輔導員人才隊伍建設。健全市縣鄉三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隊伍和工作指導體系,加強指導服務合作社發展的力量。抓好大學生村官專兼職輔導員隊伍建設,不斷充實和加強合作社輔導員隊伍。
(四)加大對合作社的服務、扶持和指導
1、加大指導服務力度。按照藍書記批示機關干部和農業生產技術人員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銷”的要求,在全市選出50家優秀示范社,100家成長型合作社作為機關干部和農業生產技術人員掛鉤服務對象,幫助解決合作社生產、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設立農民合作社發展資金,專項用于農民合作社發展;市級設立專項資金扶持“五好”合作社發展,重點培育市區范圍內的“五好”示范社;按照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將各類合作社發展政策集中用于“五好”合作社建設。
3、加大分類指導力度。根據合作社類型、發展層次和建設水平,因地制宜,因社施策,全面提升合作社建設的水平和質量。對“五好”示范社,指導其樹立現代經營管理理念,打造自主品牌。對列入名錄的合作社,指導其優化內部運行機制,密切利益聯結關系,不斷拓展服務功能。對略有差距尚未列入名錄的合作社,指導其完善規章制度,補短、補缺,規范組織運行。對有名無實的合作社,通過指導整改仍不達標的,勸其注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