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學習黨的精神心得體會(精選3篇)
社區學習黨的精神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學習會議精神,感觸頗深。這是一次勝利的大會。總結了黨的xx大以來5年的工作,回顧總結了34年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在黨的報告中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出發,科學地總結了過去5年的工作和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以來基本經驗,深刻闡明了我們黨在新世紀堅持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實現什么奮斗目標等重大問題,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世紀新階段繼續奮勇前進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報告高屋建瓴,立意高遠,內涵豐富,重點突出,思想深刻,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報告全面系統總結基本經驗,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標志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對于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具有長遠的指導作用。
學習貫徹精神,首先要準確把握的基本精神,這是學習和貫徹的前提。“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則是的靈魂。“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我們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確立“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導地位,是的一個歷史性貢獻。
學習貫徹精神,要繼續把學習貫徹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好。黨的精神特別是報告,博大精深、意義深遠,要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下更大的功夫。繼續深入學習精神,專題研討報告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尤其要把握好報告的主題和靈魂,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把全體專賣人員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精神上來,統一到“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上來。要采取“緊扣主題、分層實施、聯系實際、強化落實、加強監督”等手段提高學習效果,做到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
學習貫徹精神,要大力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這是學習和貫徹精神的根本保證,只有學以致用,堅持用精神指導實踐,同時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精神落到實處。都要堅持革除”。專賣管理要堅決遵循這些教導,認真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專賣管理發展規律,不畏艱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創進取。
社區學習黨的精神心得體會 篇2
勝利閉幕的中國共產黨仙游縣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求實創新、團結奮進的大會,吹響了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加快富民興隴的進軍號角,開啟了新起點上實現仙游崛起新跨越的征程。
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省黨代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當前,我們全體黨員要以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動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全力工作,盡自己所能,為創建和諧仙游而努力奮斗。
學習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重點是學習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動員全縣共產黨員和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創先爭優、趕超進位,扎實推進跨越發展、富民強縣,全面開創臨港工貿旅游城市建設新局面,這也是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的主題。
縣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全縣上下在克難攻堅中勇創輝煌的五年,是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社會建設成效最好、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主要表現在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基礎設施實現新突破、 區域發展邁出新步伐 、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 、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改革開放開創新局面 、民主法制呈現新氣象 、黨的建設得到新加強 。
報告指出五年的歷程極不平凡,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奮。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共同努力的結果,是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大力支持的結果。但我們一定要看到,前進中還存在著不少矛盾和制約,主要表現在:我縣發展與全國的差距拉大,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很突出,非公經濟比重低、節能減排任務重,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城鄉居民收入低、貧困人口多、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不高,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還比較多,與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還不相適應;區域發展不協調、城鄉發展不平衡、發展環境不夠優、基礎設施滯后、生態環境脆弱,與大開放大開發的形勢還不相適應;一些干部和黨員思想解放不夠,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不強,一些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一些基層組織軟弱渙散,與推動轉型跨越發展的任務還不相適應,等等。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絕不辜負全縣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報告指出未來五年的目標任務是:跨越發展、富民強縣,努力實現“三轉變一提升”,即中等發展水平縣向經濟較發達縣轉變,區位相對邊緣縣向綜合交通發達縣轉變,小縣城向生態宜居城市轉變,人民群眾生活富裕水平和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報告也指出未來五年的“五個工作重點”:著力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著力擴容提質、完善功能,建設生態宜居城市;著力發展旅游、保護生態,打造休閑度假勝地;著力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激發縣域經濟活力;著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
1、構建“三區三帶”:一是做大做強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構建臨港產業發展帶;二是拓展提升縣城中心區,構建蘭溪兩岸宜居城市發展帶;三是加快開發生態旅游經濟區,構建北部生態經濟發展帶。
2、做到“三個更加善于”:更加善于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更加善于用創新的理念引領發展,更加善于用開放的舉措推動跨越。
3、做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增創農業發展新優勢;展現農村發展新風貌;構建農民增收新機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以縣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為指針,認真學習、領會實質;從現實、實際出發,突出以人為本,有的放矢的穩步持續實踐、實施、實現發展。
總之,看了縣第十二次黨代會的報告、感悟得多、收獲得多、反思得多、得到啟迪得多、給自己未來的工作帶來的思考多、努力完善得多、進一步提升得多。我們一定要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做好自己當前的本職工作;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的要求上來,進一步樹立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以正確的態度、積極的措施去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歸結起來就是,以創造新的人間奇跡為目標,豁出命去造福我們的百姓。
社區學習黨的精神心得體會 篇3
10月25號,我很榮幸被抽調到社區城中村改造拆遷工作。通過工作,讓我充分認識到實施城中村改造,是為進一步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自從我融入到拆遷工作中,棘手的難題接踵而至,每一戶的簽約都充滿艱辛,都凝聚著工作人員的心血和汗水。在面對老大難的拆遷戶時,我通過耐心細致的說理說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也有了一些體會。
一、吃透政策,把握原則是前提
拆遷政策內容繁多,磚混、磚木、泥房等各種結構的房屋以及附屬物的補償標準都不一樣,只有學懂、學透相關政策,做到心中有數后,才能與拆遷戶進行面對面的交談,才有可能做好征地拆遷工作。
二、掌握主動,靠前服務。
拆遷情況復雜,群眾的思想工作難做,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只有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才能化解矛盾、推進工作。要深入調查,注重掌握動態。深入調研,先期介入,提前掌握情況,對群眾所思所想做到心中有數。在拆遷過程中,在群眾中爭取積極分子,形成依靠力量,暢通信息渠道,及時掌握群眾思想動態,早發現、早預警、早解決。
三、細致入微,溝通入手。對自己負責的拆遷戶建立一份詳盡的一戶一檔資料。
通過上門談話交流,巧妙地在不引起拆遷戶注意的情況下,取得一些該拆遷戶的主要社會關系及他們的一些真實的想法,從中可以尋找出下次上門或電話聯系的引語,同時可以思索下步工作策略。通過溝通交流,拆遷戶也與我們彼此之間產生親切感,避免上門工作變成上門“擾民”,使拆遷戶產生反感。從陌生到熟悉再到親切,從生硬的交流到推心置腹的溝通,拆遷戶對我們的理解和信任逐漸增加。
四、誠心服務,解決困難。
拆遷戶所面對的困難方方面面,需要我們一個一個解決好,但解決拆遷戶的實際困難上很難滿足拆遷戶的要求,但是只要我們盡力做了,做到能解決的問題盡可能解決,不能解決的作出努力,并做好解釋工作,拆遷戶還是會理解的。
五、陽光作業,公平公正。
拆遷工作難,難就難在拆遷戶怕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個人利益得不到保護,難就難在拆遷戶怕政府拆遷無法做到公平公正。所以在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時候,評估、對賬、簽約等等都要堅持公平公正,絕對不讓老實人吃虧,絕對不讓“拖拉戶”占便宜。這就要求拆遷評估算賬一定要一把尺子到底,政策落實要從嚴,實施陽光作業,注重保障群眾知情權。要想在群眾前,做在群眾前,把群眾擔心的問題提前公諸于眾。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實施征地公告、安置方案和補償辦法公示等制度,保障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打消群眾疑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