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黨的精神學習心得(精選3篇)
高校教師黨的精神學習心得 篇1
黨的剛剛結束,全國各地掀起了學習報告精神的,高校自然是學習的主陣地,培訓期間,有幸凝聽了一場出色的解讀,代表,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教授為學員與南京大學百余名師生作了一場生動的講座。
報告從包括“同道們”開始計算,一直到最后的“美好未來”,不含空格,一共28761字,觸及各個方面,我實在不想像寫論文一樣一條條去抄,更不像新聞聯(lián)播一樣一點點去報,每個人對報告的體會不同,關注點也不同,我沒有高屋建瓴的理論基礎,也沒有遠矚的眼光思路,結合講座僅從本身的體會談一點想法,就是教育。
報告第七節(jié)關于民生的諸多題目中第一段就提到教育。“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服務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進步教育質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fā)展九年義務教育,完善畢生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大力增進教育公平,公道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qū)傾斜,支持特殊教育,進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水平,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同等接受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鼓勵引導社會氣力創(chuàng)辦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步師德水平和業(yè)務能力,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這段精辟的論斷中最少傳遞出五個信息,首先夸大了教育的重要性,正向《少年中國說》中里說到“少年強則國強。”教育是民生之本,是國家復興的基礎,知識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樣,一群有知識的人可以改變國家的命運。古老的中國有四大發(fā)明,曾幾甚么時候中國事多么的強大,但因外晚清政府不思進取,落后的教育制度培養(yǎng)出一批沒有使命感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庸才,導致了屈辱的近代史,在日益發(fā)展的今天,知識越發(fā)凸顯出重要性,還記得《天下無賊》里黎叔最經典的一句臺詞,“21世紀甚么最貴?人才。”的確,現(xiàn)在的生活無不聯(lián)系科技,現(xiàn)代化的養(yǎng)殖,現(xiàn)代化的種田,現(xiàn)代化的生產,現(xiàn)代化的生活,大家可以聯(lián)想下從BB機、大哥大時代到功能手機現(xiàn)在發(fā)展到智能手機,有多少年的時間?六十年的時間,我們的祖國從一無所有發(fā)展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三十年的時間,我們的經濟從計劃經濟發(fā)展到市場經濟;十年時間,我們的生活進入了數(shù)字化時代,沒有知辨認說建設祖國了,最少的生活都會碰到障礙,所以說教育是進步的基石。
其次,人才的培養(yǎng)要全面化。老師經常告知我們,做學問首先要學會先做人。同道改革開放的時候說面向四個現(xiàn)代化,號召青年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德在智前,說明人的品質是重要的,高知犯法是現(xiàn)在社會不斷發(fā)展出現(xiàn)的一個新詬病,我們在一味夸大知識補充的同時確忽視了人品德的培養(yǎng),有很多東西是不過期的,“五講四美三酷愛”永久是時代的旋律,同時,教師本身師德的建設更為重要,一位先輩告知我,社會的是多方面的,假如你一旦選擇了教育和管理,你就要接受自己是中產階級者的身份,由于教育事業(yè)是漫長的,是不可能讓你暴富的,教育考驗你的不單單是耐心,更是韌性。貫徹黨的方陣,培養(yǎng)出一批有責任心,有使命感,德智體美勞的*人是教育的主旨。
再說素質教育,作甚素質教育?專家學者年年研究,各種文件里年年提倡,實在到現(xiàn)在,我還沒完全體會到素質教育帶來的變化,由于中國的國情和高考制度不改革,素質教育就很難完全進行,我以為素質教育首先應當教會學生有社會公德,其次才是學習成績。一個成績好的學生,沒有好的品德,就不是一個有素質的人,相反一個人成績平平,而道德觀念強的人,社會可能更會選擇后者。18歲的薛梟,在汶川地震的廢墟中被埋了80個小時,因獲救時說的第一句話“我要喝可樂”逗樂了悲哀中的國人,在聯(lián)系不上家人的情況下,他平靜地為自己的截肢手術簽字,堅強樂觀。如今,薛梟已經是上海財經大學的大一新生,謝絕了家人陪讀,從頭開始學習用左手生活,還忙乎著參加各種大學活動。我們的素質要更多的培養(yǎng)出心理健康,陽光開朗,堅韌不拔的孩子們。
去年我在甘肅掛職,走訪了很多鄉(xiāng)村學校,不論是辦學條件,還是師資氣力,都沒法和城市相比,乃至都不如縣城的學校,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嚴重制約著我國的發(fā)展,身邊的同事們?yōu)榱撕⒆幽苓M一個所謂的好學校,絞盡腦汁,為了買套學區(qū)房,動輒二三百萬的投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影響了70后,80后,幼兒園的墻上清楚的印刷著三句話“為了一切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所以,只要是為了孩子能接遭到更好的教育,所有家長都以為付出是值得的。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反映出的不單單是教育的不公平,更是社會的不公平,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副教授尚重生稱,“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xiàn)象是客觀存在的。首先,高考的題目對農村的孩子不利,比如考試中出現(xiàn)的一些網絡語言,農村的孩子可能沒接觸過;其次,“寒門學子”大多信息面狹隘;再次,寒門學子社會關系匱乏,不利于他們的發(fā)展。尚重生提出了耽憂:未來“貧二代”越來越多,社會斷裂,貧富矛盾增多,不利于社會安定。良好的教育確切需要大量金錢,胎教要錢,早教班要錢,各種愛好班要錢,未來的十年,希望良好的教育能讓更多的人受益。
最后說教育的擔當者,教師。韓愈作《師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中國自古就是尊師重教的國家,老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俗語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主要是從教師的技術層面去說,作為一位教師,首先是品德的修養(yǎng)和情操的高尚 束縛自己的行為作風檢點,束縛自己的品德以制止道德敗壞,束縛自己的生活作風正直,可以立于講臺的品德修養(yǎng)之人,才可以成為教師,這個才是教師的師德。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范跑跑”是個例,虐童、猥褻者更是教師隊伍中的敗類,我們更要去看那些最美的教師,20xx年“最美鄉(xiāng)村教師”感動全中國;汶川地震,譚千秋、張米亞、翟萬容、劉寧、周汝蘭等等,他們在最危難的一刻,用自己的無私向眾人展現(xiàn)他們的知己,展現(xiàn)他們作為人民教師的高尚情操,他們用獻血乃至生命維護了教師的尊嚴,鑄就了師魂。身正為師,德高為范,向所有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致敬。
學習是永無止境的,要完全領會報告里的精神還需要更多的實踐,努力吧,不單單由于自己是名黨員,也不由于自己是名教師,更不是聽完報告后的激動,真正讓自己靜下心來思考的動力來自于對未來的向往。
高校教師黨的精神學習心得 篇2
5月12日,我院召開了“解放思想、趕超跨越”大討論動員大會。學院黨委書記黃永蓬作了動員講話。圍繞這一主題,我們要深入剖析自己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進一步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創(chuàng)造性地謀劃工作。
一、充分認識和體會到這次活動的意義和實質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改革開放以來我黨始終堅持的思想路線,是我們認識新事物,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的根本思想武器。多年來我們改革和發(fā)展的歷程就是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指導下,堅持從實際出發(f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而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歷程,如果沒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不可能有就不可有今天這樣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大好局面。
只有開放的思想才能有效地指導我們各項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無數(shù)實踐,解放思想就能打破思想禁錮,激發(fā)工作活力。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解放思想就是要統(tǒng)一思想,就是要把我們全體人員的思想統(tǒng)一到和諧發(fā)展這個大局上來。通過解放思想來認識大局、把握大局、服從和服務于大局。
二、突出重點,強化落實,推動工作的順利開展
解放思想最終是要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工作的開展上。因此,我們要始終堅持以解放思想貫穿工作全局,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牢牢把握“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學發(fā)展促趕超”這一主題,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作風,創(chuàng)新思路,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更好的完成我們的日常工作任務,保證我系實訓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
在解放思想上尋求新突破。進一步加大自身思想解放的力度。繼續(xù)深入學習黃書記在大討論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精神,樹立敢于突破,敢擔風險,敢于負責的態(tài)度,打破慣性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實現(xiàn)新跨越。在系部統(tǒng)一做領導下,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積極參加有關的座談會、討論會,通過不同方式,深入學習,認真查找存在的差距和問題,制定相應的整改和措施,切實整改提高,做好我系實訓中心各項管理工作,以保證我系實訓教學工作更好的、有效的開展,保證高質量的配合專業(yè)教師完成我系實訓教學工作任務。
高校教師黨的精神學習心得 篇3
80年前,國名黨反動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顧,向紅軍革命根據(jù)地連續(xù)發(fā)動大規(guī)模圍剿。在王明的錯誤領導下,中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面對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開始了偉大的長征征程。英勇的紅軍,血戰(zhàn)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征服冰山雪嶺,穿越沼澤草地,長驅二萬五千里。
80年后,文苑學子重溫長征歷史的波瀾壯闊和光輝歷程,深深體會到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勇于奉獻、不怕犧牲的長征精神。無數(shù)的中國共產黨人懷揣著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保家衛(wèi)國的的偉大信念,頑強堅韌,取得了紅軍長征的勝利。正是他們的不懼艱難:爬雪山、過草地、以草根為食、以積雪為水,不畏嚴寒、不言放棄、毅然向前,長征勝利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國共產黨面對如此嚴峻的考驗,義無反顧,以智慧和勇氣走完了漫漫長征路,帶領著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在今天,長征精神仍需要我們發(fā)揚光大,其彰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體現(xiàn)了崇高的理想信念,蘊涵著中華優(yōu)良傳統(tǒng),蘊含著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在新時代,長征精神依舊有極大的借鑒意義,在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實現(xiàn)中國夢的道路上,需要我們秉承著長征精神,對于全體國民來說,要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勇于奉獻、不怕犧牲,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做出符合國情和當代現(xiàn)狀的決策。正如在紅軍長征勝利86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歷史是不斷向前的,要達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著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向前。”
80年前,紅軍將士跨越千山萬水,譜寫中華民族的壯麗史詩;80年后,我文苑學子將不忘初心,踏上繁榮富強的新征程。
紀念長征勝利86周年心得體會最新篇二20xx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6周年,為此,我校學研會特意舉辦了“長征銘我心”的紀念活動,組織參加了博物館之行,以紀念在漫漫長征途中的中華英豪們,并激勵同學們學習前人的英勇氣魄和愛國主義精神。
在參觀了各個紀念展點之后,我認識到紅軍長征能夠成功,完全是集體奮斗、團結、努力的結果。因為他們相信:中國要富強,只有靠共同努力與奮斗才能走向勝利。
那十盼紅軍的旋律在我耳邊不時回環(huán),那千萬紅軍的身影在我腦中不時呈現(xiàn)。
毛澤東主席描寫《長征》的歷史詩篇,“紅軍不怕遠征能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好一首氣勢輝宏,雄偉壯觀的詩歌,它深刻的體現(xiàn)了當年中央紅軍不畏艱難險阻,突破了敵人的層層圍剿。在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再加上天上有飛機轟炸的重重困難下,不惜千里跋涉,爬雪山過草地,歷盡千難萬險,踏過了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勝利的到達了陜北革命根據(jù)地,從而挽救了中國的命運。更重要的是中國工農紅軍制定了一個適合于黨的發(fā)展路線方針政策,一個正確的長期發(fā)展目標,一個完整的行軍計劃,一個統(tǒng)一而又明智的軍事指揮團隊,并充分發(fā)揚了民主的精神,最終取得了勝利。
在幸福生活的今天,看到革命烈士們永垂不朽的精神之盾,使我為自己的黨、自己的軍隊、自己的先輩、自己的人民和國家倍感無比驕傲和榮光,也被毛澤東、周恩來等一代天驕和成千上萬革命烈士的革命氣概、前赴后繼、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所折服和感動。正是我們的革命前輩、先烈們用滿腔的熱血和激情換來了新中國的解放,繁榮與富強。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當年的紅軍戰(zhàn)士們經過長途的跋涉,歷盡艱辛萬苦的革命精神,根本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安定、幸福的生活與自由民主。”
在我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要充分發(fā)揚紅軍長征的精神,不怕艱難險阻,努力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奮斗不息。
紀念長征勝利86周年心得體會最新篇三兩萬五千里長征,鑄成了中華民族鋼鐵一般堅強的信念,教會了炎黃子孫磐石一樣頑強的意志。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這是我們偉大的毛主席在長征期間寫下的不朽詩篇,這首詩充分表現(xiàn)了紅軍們?yōu)榱藢崿F(xiàn)崇高的理想,不畏艱難困苦,堅持頑強拼搏的艱苦奮斗精神。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體會長征的不易和艱苦,我們第一初中在這個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里舉辦了一次模擬長征活動,重溫長征精神,踏上了二十一世紀新的長征之路。
這天早上,我們呼吸著清晨特有的新鮮空氣,早早地來到了學校。坐在班級里,同學們交頭接耳地談論著,從他們飛揚的眉角和炯炯有神的雙眼就可以看出,他們對這次長征特別有信心。同學們陽光的笑臉讓我對這次活動充滿了期待。
在我的苦苦等待下,第一支隊伍終于浩浩蕩蕩地出了校門。飄揚的紅旗走在隊伍的最前頭,毫不內斂地張揚著我們堅持到底的決心。走在隊伍中,我們仿佛就是當年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帶著勢不可當?shù)匿J氣,向著勝利的彼岸沖鋒。
懷著對紅軍戰(zhàn)士的懷念,我們抵達了目的地。我們席地而坐,拿出先前準備好的面包和水,大快朵頤起來。這時,幾位同學走到我們面前,站成了隊,放開嗓子唱起了《歌唱祖國》,嘹亮的歌聲飽含了對紅軍戰(zhàn)士的尊敬和懷念,飽含了對現(xiàn)在幸福生活的珍惜和滿足。一曲終了,同學們響亮的歌聲贏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叫好聲不絕于耳。在休息的最后,我們全體師生齊唱了一首《我們走在大路上》,為我們此次遠足活動留下了最美的痕跡。
回來時的路卻不似來時的平坦大路,處處是蜿蜒的山路,調皮的石子兒無時不刻不在與我的腳掌親密接觸,于是原本我們臉上信心滿滿的模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僵硬緊繃的哭臉,漸漸的,有同學撐不住了,發(fā)起牢騷來。就在這時,不知道是誰大聲起了個頭:“團結就是力量……”大家紛紛唱了起來,疲勞的感覺漸漸消失,我們的信念,重新堅定起來。
這次長征,不僅僅是一次遠足活動,更是對我們的一種考驗。正是長征,教會了我們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的勇氣,在苦難當中滿懷希望的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