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發展指南學習心得范文(精選3篇)
3~6歲兒童發展指南學習心得范文 篇1
3月18日,聆聽了祝老師關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彩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有義務和責任來認真學習《指南》的精髓,并根據《指南》與家長配合進行因材施教。因此,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我們每個幼兒園老師具有重要的意義。縱觀整個《指南》的內容結構,從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方面,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發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下面我就來談談自己學習后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給孩子創造一個愛的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起點,所以,我們要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適宜發展的環境——愛的環境,包括師生之間、親子之間、同伴之間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貫穿于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二、以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一位幼兒
幼兒園老師還要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得更好,在幼兒的各個年齡階段都能達到相應的水平,發揮他們應有的才能。因此,我們要積極發現幼兒的優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不與同伴做橫向比較。要真正做到這一點,還需要老師們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
三、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
《指南》“說明”中提出: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
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就是要激發孩子學習的濃厚興趣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善于抓住和利用幼兒的好奇心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學習時興致高昂、興味盎然,自然能夠注意集中。 同時,如果讓幼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幼兒就會感覺學習輕松愉快,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學習就會變成一種自我提升的享受過程,會學習而愛學習。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以上是我學習《指南》后的一點體會,《指南》的確對我們的工作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它教會我從細節觀察幼兒的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精神和素質,才能真正將《指南》精神落到實處,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3~6歲兒童發展指南學習心得范文 篇2
這幾天,通過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讓我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和認識。《指南》的發行,對我們廣大幼兒教師的日常工作提出了更詳細的要求,讓我覺得自己的工作能力需要提高。不過,《指南》讓我們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理論依托,有了更具體的操作細則,因此,對我們來說,不失為一件好事。但《指南》的明確要求表明了我們工作的具體要求,讓我們在工作中需要進行更精細的執行,因此,《指南》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學習《指南》時,讓我不知不覺和《綱要》進行了比較。二者具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如分領域描述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同樣有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類,每個方面都有學習及發展的目標及教育建議。但是,《指南》把每個領域的目標又具體地分為若干塊,如健康分成了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與能力;語言分為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社會分為人際交往、社會適應;科學分為科學探究、數學認知;藝術分為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從這里可以看出,內容更細化。
在我們幼兒園,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帶班的老師也相應地跟隨幼兒進行不同年齡段的教學,老師是輪流著在小、中、大班教學的。因此,我在制訂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各個教學領域目標時,經常不知道如何把握好一個度的問題。就像科學領域,有時候就比較難制訂小班和中班的探索目標,在中、大班,也對科學操作的具體目標較難確定。現在好了,有了指南的具體劃分,各塊內容針對3—4歲、4—5歲、5—6歲的三個年齡段又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和教育建議。這樣一來,當我拿到一個教學內容時,就可以比較著《指南》上的要求,有依有據地制訂相應的目標了。我具體地和《綱要》相比較,發現《指南》其實是更細化的《綱要》,按三個年齡段劃分的目標與教育建議,正好與我們幼兒園的小、中、大班幼兒的教育教學相符,對我們具有更強的操作性。
隨著《指南》的發行,各地掀起了一股學習的熱潮,我們分園內的老師們也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了學習,又在教研組內進行了討論。我認真看了各個針對學習《指南》的講座,李季湄和馮曉霞兩位老師的講座讓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李老師在解讀《指南》時,特別強調了《指南》的定位是“為幼兒后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通過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從這里,我體會到了《指南》對我們老師的要求、對家長的要求,也包括了對孩子的期望。因此,我想,學習《指南》也并不僅僅是我們幼兒老師的事情,也應該包括廣大的家長,我們除了自己深讀《指南》之外,還要通過多種渠道幫助家長了解和學習《指南》,做好家園共育,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3~6歲兒童發展指南學習心得范文 篇3
最近通過學校老師了解到有關于3—6歲孩子的發展指南,從網上百度了一下,篇幅很長,內容很多,仔細的閱讀了一下內容,受益匪淺。當父母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這種過程中需要學習的知識太多了,這個指南就是一個很好的教材,能夠指導我們作為父母該怎樣認識孩子的一些不足,并且加以指正。
我們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了,正是一個淘氣的階段,經常沒有緣由地朝大人發脾氣,一直以為只要沒有出現大的原則性問題,就不怎么管他,但是通過這個指南,發現教育孩子不僅僅是懂禮貌,認識數字或者會畫畫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如何教育他的社會性與情感,因為我覺得我們這點做得很不夠,通過這個指南,以后就更要側重的教育他的情緒與情感,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在指南中,還有一點,覺得感觸特殊深刻,就是鍛煉孩子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現在的小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面依賴性比較強,有一些本來自己能做的事情,經常依賴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吃飯穿衣看似小事,但時間長了,如果習慣不正確養成,也容易產生懶散的性格,所以這點以后也加強引導;另一點就是要引導他對于安全方面的教育,這時期的孩子天真無邪,對于好壞沒有特別明確的概念,好奇心特別強,也容易好動,像指南中提到的給孩子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和必要的保護措施非常重要,結合生活實際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這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語言與交流是每個人必備的能力,我們的孩子性格有些內向,見到生人不知如何交流,以后要多帶他外出與別的小伙伴進行交流,給他提供一些傾聽與交流的機會,認真鼓勵他與別人談話和交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
總之作為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事無巨細,時時記得都要注意自己的做事方法,閱讀了這份指南,發現作為孩子的父母責任挺大的,現在的一言一行直接關系他的未來性格的發展,所以我們要更好給他豎立一個榜樣的形象,希望他能有成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個人情操與獨立思想的人;
感謝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希望和老師一起把我們的孩子培育成一個懂事的健康活潑向上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