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初中物理新課標學習心得(精選3篇)
2024初中物理新課標學習心得 篇1
在認真學習了20__版物理新課標后,我有了新的認識,受益匪淺。
以培養有目標、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為目標導向,新課標定義了物理核心素養,包含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本,落實物理課程的育人價值。注重教學評一致性,不僅明確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強化了“怎么教”的具體指導。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課程內容增加了跨學科實踐,旨在培養學生跨學科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和樂于實踐、敢于創新的精神。
因此,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領悟到“知行合一”的價值,做有心人記錄生活現象,積累生活經驗,將課堂中的物理知識學以致用。
2024初中物理新課標學習心得 篇2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它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以物質的結構、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其運動變化規律為研究對象,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等特點。這里,我想從實驗教學方面談談:
1、利用物理趣味實驗激發學生求知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學生對生動形象的物理實驗普遍懷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適的實驗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而且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啟迪其思維定向探究。
可以是利用驚奇實驗導入新課。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實驗導入方法。利用學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現象,喚起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思考,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而導入。
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實驗引發新的問題,使教學信息具有新奇性,從而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索動機和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
初中物理實驗是學生將來從事科學實驗的起點。因此,在物理實驗課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工作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每次作實驗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弄懂實驗原理,學會正確使用物理儀器,掌握計數、讀數和處理實驗結果的技巧,能夠通過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結論。這樣通過實驗,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領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和解決實驗中的問題,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有效利用學校實驗資源并積極開發課外資源
我,F已完成標準化實驗室建設,各種實驗器材充足,能有效地滿足教學的需要。教學中我們必須有效地將這些實驗室資源用于教學中,努力創造“學中做”“做中學”的學習氛圍。一方面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一方面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探索的欲望。促進其主動學習。
同時也不局限于實驗器材,就我們使用的物理實驗教材上所列的新增隨堂實驗器材就達百余種,這還不包括延伸至課外的學生自主開發的探究內容,實驗室的設備也不能完全滿足,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大力倡導教師和學生自己動手自制教具學具。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種特殊的、直觀的實踐,學生在動手完成各種小實驗、小制作過程中,思維特別活躍,學習欲望高漲,參與意識增強,都迫切地希望進一步探索問題。通過實驗,學生學習到的物理知識就比較深刻、牢固。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這些課外小實驗、小制作,這樣激發了學生動手實驗的興趣,同時也推動物理教學向前發展,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途徑。
總之,物理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與科學精神的塑造。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們必須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維、活的方法、活的語言來面對一個個活的課堂,做到教學相長。
2024初中物理新課標學習心得 篇3
新課標課標是“指揮棒”,為老師們如何施教指明了方向。最近我認真研讀了20xx版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力求把解讀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將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實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課標一直在成長,與時俱進。數學教學目標“從雙基到四基”,“從四基到核心素養”的變化歷程,提出數學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看);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想);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會說)。
史寧中教授解讀了小學階段的數學核心素養,分別是:符號意識、數量、量感、空間意識、幾何直觀、推理意識、運算能力、模型意識、數據意識,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并從內涵、學科價值、教育價值、學科表現幾個方面予以闡述。聆聽了史寧中教授對于新課標的解讀,對于數學課程有了更加系統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兩點收獲:
1. 數學不僅只是運算和推理的工具,還是表達和交流的語言。數學的三大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數學研究過程是通過抽象得到數學研究對象,通過推理得到數學結論,通過模型搭建數學與現實世界的橋梁。而數學核心素養可以 表述為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數學眼光的內核是數學抽象,它體現了數學的一般性。比如折現統計圖的認識,統計圖就是一個很好的用數學分析世界,通過研究生活中的現象,推理再預測事件的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在平時教學中,就不應該只局限在數字和數字的差異,讓孩子擁有用數學陽光看待世界的格局。
2. 本次課標修訂的兩大要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實現學科融合的教育要求。這說明未來數學課程將會聚焦于學科育人和跨學科教學,也是我們一線數學教師應當致力于研究的大方向。對于數學學科而言,我們應該注意到四基、四能與核心素養的有機結合,在課程內容結構化調整的基礎上把握好每個內容領域的核心概念,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理解數學知識與方法,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由此,將來我將更注重和孩子們一起注重學科項目化合作。比如,統計知識的得出的結論可用于科學實驗,圖形測量與計算和體育課相結合。因為未來的數學備課不僅僅是數學老師的集體備課,更是各個學科的集體備課。
3.具體課標內容變化把小學的負數方程反比例內容移至初中,對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減少必然有增加教學內容,增加了數學的基礎類學科的重要。因此我認為,針對與小學階段孩子的特點,我們小學階段更應該在教學實際種側 重于經驗的感悟。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只有精心教研,緊跟時代步伐,才能為數學課堂賦能!未來對新課標的研究不會止步,作為一線教師,更期待將新課標和教學融合應用,讓數學教學落地,讓數學素養成為一種基本素養,我將繼續鉆研、提升自我,用專業素養引領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