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3篇)
國培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通過這次“國培計劃”培訓學習,我認識了新課程實施中語文課程的一些全新理念,了解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知道了課程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中的基本原則與策略。
本次培訓主要結合語文課程的特點、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和語文課堂教學的一些環節,選擇了八個主題作為培訓的內容,主要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與探討,對新課程實施有更直接的認識。
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此次培訓進一步提升我們了中學教師的課改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加強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掌握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提高教師駕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
本次培訓給我許多思考,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怎樣才能很好地適應新課改?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師生關系?怎樣才能引導學生的情感處于積極的、自由的、寬松的心理狀態,能自主的參與課堂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躍?我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自己不斷去積累,不斷去學習探究。
一、新課改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
新課改的定位更加著眼大眾,為的是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明確提出初中語文教育是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所以,新課改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
1、具有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收集、判斷和處理信息、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2、具有強健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初步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神和人生規劃能力;
3、正確認識自己,尊重他人,學會交流與合作,具有團隊精神.
二、教師在新課改中的作用
教師是新課程的實施主體。新課程最終要落實到教學中來,沒有教學,新課程終究只是一個靜態的方案,而不會是現實的課程。而教師恰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體,任何其他人,如專家、各級教育行政人員,等等,不管對新課程有多么熱心、有多么關注,都不能代替教師的實踐。
教師一是要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重任,用自己的創造性實踐去實現新課程;一是要對自己的以往的和當下的實踐滿懷信心,要認真分析以往教學的優點與不足的基礎上,借著新課程的契機,發揚光大以往的優點,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種認為新課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陳舊的、不適應新課程的想法是不正確的,也不利于新課程的開展。
三、新課改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的實踐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觀,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說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系,只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學習和交流,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其實,師生平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新課改的要求,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2、教學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科學課程應當體現這兩者的結合,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強調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創造力”的培養,主張變革傳統的教學,教師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的講授知識,而是鼓勵、指導學生去探索和發現,把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命令學生學習,而是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不再讓學生被動地去學習,而是主動地去探索。
3、教學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體應用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正在迅速地改變著課堂的教學模式,成為促進科學質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體等計算機應用技術在科學教學是具有掛圖、投影片等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優越性。然而,這就要求科學教師,應當盡快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學軟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事實上,只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才能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
4、業務素質的提高
教師必須具有系統的完整的科學專業知識,這是從事科學教育所必備的素養。其次,要了解相關學科知識。現代社會正逐漸進入“信息社會”,社會各部門的工作也逐步從大工業時代分工細密的專業化進入信息時代的綜合化,學科之間互相滲透。傳統學科界限越來越模糊,僅靠上述狹窄的專業知識已很難應付現代教學需要,所以教師要開闊本學科視野,需具備與科學相關的基本知識等,還需了解科學與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系及發展。使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系統科學知識,有機地結合形成比較完整的基本知識。
總之,語文教學是基礎教育,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著眼于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需要在新課改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積累經驗,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養。唯有這樣才能滿足新形式下社會的需要,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身上肩負使命。我們一定將新的課程理念落實于課堂教學,使每位學生都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受益者。
國培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能夠到北大深造學習是莘莘學子的夢想,也是市科協領導對我們基層科協同志的關心和關愛。在此次培訓教學內容上的精心編排,體現出市科協黨組的良苦用心和高度重視。學習機會十分珍貴,幾天學習過程密集而充實。我們認真聆聽,認真筆記,受益匪淺。共聆聽了8位專家教授、中國科協領導的講座。各位教授和領導或幽默或儒雅的風格讓我為之傾倒,嚴謹的治學態度讓我為之震撼。授課的老師們都是其研究領域的前沿代表,他們思想觀念和意識境界推陳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深邃的理論、跳動的思維浸潤著我們的心智,陶冶著我們的情操。一些獨特新穎、與時俱進的觀點也給了我們啟迪,讓我們感悟良多。
一、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
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汲取最先進的人文社會知識。感受到知識的更新、科學技術的進步、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逼著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吸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不斷地探索、創新。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自身在很多方面都還存在很多差距,深刻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必須樹立勤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自己,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事項。培訓班里的55名學員,來自全市科協的各條戰線。通過一周共同的學習和交流,我們在得到共同提高的同時,也密切了同事間的私人關系,了解了工作場合之外的個人性格。我想也有利于我們全市科協系統成員間下一階段工作的配合,給我們的工作創新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啟迪了思想,拓寬了創新的思路。
教授們的講課使我進一步拓寬了視野,提高了認識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觸動,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觀念,反思自己過去的工作方法,也深受啟迪與教育。讓我懂得了以后如何正確的選擇取舍,把工作當作一份事業,作為追求和奮斗的目標,全力以赴,力求完美。反思我自己在過去的工作中,經常缺少的就是對本職工作的熱情和熱愛,經常會把工作當成一種職業,認為工作就是每天必須要做,又不得不做的任務,而完成工作,就是把領導交給的任務按要求做完,至于做到什么程度,不會去想。所以,工作業績平平,找不到亮點。通過這次學習我覺得應該從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入手,改變自己的觀念,把本職工作作為一種事業,而并非職業。對工作懷有激情,對工作懷有崇高的責任感和尊重,充分發揮個人主動性和創造性,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兢兢業業工作,抓住重點,力求做到有新思路、新變化、新效果,切實做好科技創新以及科學普及等工作。
三、重溫校園生活,厘清肩上責任。
在我們每天學習培訓課程間都會出現這樣一幕情景,學員們紛紛圍著授課的老師講解的內容認真消化并在微信群以及課間發表學習感言,專家教授們以其精彩的授課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吸引了每一位學員。我們也重溫了一下校園生活,拿著食堂就餐卡,每天與北大的學生一起排隊,一起用餐,也喚起了自己對過去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這樣的感覺彌足珍貴。
行進在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耳濡目染了這里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氛圍。這里有百年的思想文化積淀;有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養人才、繁榮學術、服務人民、造福社會的治學思想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教授和中國科協領導們的言傳身教,嚴謹治學,思想境界,人格魅力,構成了北大獨特的精神瑰寶。在這令人神往的圣地,我又一次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同時也感到遺憾,學習的時間太短暫,在我們剛融入和愛上北大的時候就要和它告別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習的時間很有限,而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知識和新信息層出不窮,想要更好地立足于自己的崗位,服務于基層群眾。需要學習的方面和內容還很多,涉及面還很廣。
因此,我會銘記這段珍貴的學習經歷,以這次學習為出發點促使自己不斷地學習。從而更好地認清“新形勢”,擔當“新使命”,踐行“新思想”。在今后的工作中通過勤奮學習、細心思考、扎實工作,達到學習和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用良好的工作狀態,優異的工作業績來回報組織的信任和培養,也使自己的個人價值在工作崗位上得到更好地展現。
國培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初到三立,其實是抱著一種悠閑的態度而來的,因為認為這樣的培訓不過是走走過場,和之前那些培訓沒有什么不同,而這次我們跨省來到了直轄市重慶,更多的就把此行當作一次觀光旅行,并沒有過多想著培訓學習。可沒想到的是報到當天的那次預訓,徹底改變了我這樣無知的想法,相信很多人也和我有同感,感覺這次培訓與眾不同,很不一般。于是我笑了,因為這正是我所希望的,每個人的想法不同,至少我不希望我是來混時間的。
三立培訓秉承“立德、立功、立言”的核心理念;奉行“學校、家庭、軍隊”的培訓模式,以“學而不厭、自強不息”為誓言。看著這些溢美之詞,我開始了7天的培訓,培訓的感受總結為“受益匪淺、不虛此行、滿載而歸”。
“三立”讓我感到了溫暖
剛到萊特培訓基地的時候,我們認識了他,我們的班主任高延春老師,微笑是他的標志,可以說是三立人的標志,還記得高老師那一聲聲“老師們,辛苦了”“這里休息一下”。由于我的一個同事沒有取錢和帶身份證,他還主動幫助我們聯系車子,可以說對大家是無微不至,照顧得很周到,讓我們這些舟車勞頓的人們倍感欣慰,同時也拉近了相互之間的距離;不管是飲食起居、還是各種要求,高老師都會盡量的滿足和幫助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個很稱職的班主任,幾天相處下來,我覺得一定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們這個團隊的話,那我想說:“我們是一家人”。三立讓我感到了溫暖,感覺到了家的溫暖。當大家想起“老師們,大家早上(中午)好嗎?當大家想起“老師們:嘴角上揚,整理著裝:當大家想起高延春老師為遲到的老師懲罰自己的時候,他、他們不是親人又是什么,為什么離開的時候,大家都戀戀不舍,那是因為我們對三立有很深的感情。
做人也是這樣,我們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更要善待每一名學生,對他們我們要不離不棄,這樣我們才配擁有“教師“這一稱號,只有我們真心誠意付出了,才能得到尊重,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
“三立”讓我知道了什么叫團隊精神
按照三立的安排,來的100多名學員被分成了5組,雖然都是屬一個地區的,但大部分可以說互相都很陌生,心想這種小組也是有名無實,搞不出什么名堂來,說不定7天過后小組成員都認不完。
但是沒想到的'是短短七天,我們不但全認識了,還親如兄弟姐妹,是什么讓我們在如此之短的時間里建立了如此深厚的友誼呢?是三立,三立創造著奇跡。
一切是從素能訓練的那一天開始的,一個簡單的小游戲,讓我們銘記了你、我、他的名字,一次小小的配合,讓我們變得心有靈犀,默契十足,我們相互對視,相互微笑,相互鼓勵,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這個團隊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要做最棒的。
當然,在之前的一些晨誦、午唱環節中,大家的意見過多,總是不聽安排、抱怨、不服從,嫌詩歌長了,選的曲目過于難聽,就是因為在這樣的態度下,我們完成得不是很好。過后,大家都在默默的反思,是什么原因呢?我們都明白了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好。那么我們就要團結,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服從領導分工,我們都明白,大家同心,其力斷金;于是我們說得少了,做得多了,也愿意接受別人的意見了,在之后的拔河比賽,挑戰60秒這些環節中,我們都取得了成功,大家擺出了勝利的手勢,高興的跳著,那一刻,我們知道我們收獲的不只是眼前的成功,其實我們的思想也得到了洗禮。
團隊的這種團結的精神太重要了,讓我們想想在工作中我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不服從領導安排,拈輕怕重,自私自利,總喜歡單兵作戰,不愿意去幫助同事”太多太多,但是今天我們醒悟了,如果我們學校的那一支團隊能同心同德,那么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會更有希望。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三立,你是我們在野外迷了路的方向標,是你帶領我們走出了迷茫。
“三立”讓我找回了自信
這次的三立之行,最重要的是讓我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屬于我的那份自信。 由于我從小父母相繼去世了,12歲我就成了孤兒,可以說我是飽經風霜,命運已將我摧殘得疲憊不堪,可面對如此不幸,我活下來了,我長大了,因為我性格一向樂觀,我堅持了下來。
可是,在XX年的時候,我不幸受傷,差點喪命,當我從死神那里逃出來的時候,我完全變了,我開始覺得為什么所以不幸的事都要發生在我的身上,我瘦弱的身軀已經是不堪重負,為什么上蒼還要如此摧殘,我開始覺得活著好累,也不愿意多交朋友,更是看淡了人情冷暖,我害怕面對現實,面對自己,每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我開始郁郁寡歡,我覺得我活著就只需要平平淡淡,我再也沒有遠大的志向和報負,我也不愿意去爭取什么?總之我覺得我雖然活著,但其實已死去,因為活著的只是軀殼。
但是在三立短短7天的培訓學習,我的靈魂慢慢的蘇醒,我開始覺得我錯了,我開始找回了屬于從前的那份自信,現在靈魂附體,我覺得我活得更像個人了,經過三立的洗禮,我覺得我的人生會因此而有更大的改變,“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經歷了這么多,我要堅持,要自強不息,要繼續奮斗,那么成功就會屬于我,所以,三立感謝您,您是我的天使,是你拉了我一把。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我們是一名人民教師呢?我們肩負著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明天,此時我們更要認真的去思考,無論你身在何處,你都是祖國的建設者,只有我們扎扎實實干好我們的本職工作,真正做到愛崗敬業,竭盡我們所能,這樣才不負祖國,不負人民,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看到這一點,這樣的話,我們六盤水的教育才會蒸蒸日上,祖國的明天才會更加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