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學習培訓心得(通用3篇)
數學學習培訓心得 篇1
周六的早晨天空飄起了小雨,這樣的周末在家睡覺再好不過了,但是我還是戰勝了懶惰早早爬起來趕往豐慶路小學充電學習,下雨的天氣里打車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我運氣還不錯,看到了一輛出租車正往邊上靠想著肯定是要停車了,趕緊走上前果不其然眾多等車的人中我成為幸運的一員,再次驗證越努力越幸運!(自從開始寫博客之后發現生活中任何一個驚喜都會成為我記錄的對象,這樣的生活是充實的,因為當自己回頭翻看自己博客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個踏實的腳印。)
分數的意義,舉一反三。
第一節課席爭光老師執教了五年級“分數的意義”。名師的課堂我最大得感覺就是幽默輕松,課前席老師和大家進行了談話:“緊張嗎?”“不緊張!”“老師有點緊張,摸摸老師的心臟,能摸到嗎?”“能!”“還說不緊張,老師的心臟在左邊你摸的是右邊,能摸到才怪。”此時學生哄的一下全笑了。在輕松的談話中學生緊張的心慢慢放松下來。
這段時間聽名師的課,發現他們越來越關注中國文化。比如張奇華在“圓的認識”一課中引用中國古人對圓的解釋“圓,一中同長也。”今天的席老師則由論語述而的一句話“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引入,介紹舉一反三。下午徐長青老師則整堂課都在滲透感恩與中國文化的傳承。你很難想象數學課怎么和這些聯系起來,但是他們都在做,并且一點都不牽強,不做作。
席老師首先讓學生涂出下列圖形的四分之一,故意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下面誰涂的正確,為什么?”一堂課成功與否就看能否真正的調動學生的興致,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席老師讓學生展開討論,最終得出都是可以的只不過是因為選擇的整體不同,第一個是把一個橢圓看做一個整體涂出四分之一,第二個是把橢圓中的四個笑臉看成一個整體涂出四分之一。
“涂的結果不同為什么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再次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引出單位“1”。并總結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通過討論單位1與自然數1的不同來進一步理解單位1。接下來則是通過一個個例子:
1、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3份。
2、把單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若干份份。
3、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份取其中的7份。
4、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份取其中的若干份份。
這一個個例子也在詮釋著一種思想舉一反三,我們只要回了四分之一,后邊的并沒有難度。傳授數學思想的課堂是飽滿的,對學生以后的學習來說也是更為需要的。
最后席老師做了一個知識拓展:幫助學生用圖理解帶分數,但是顯然在帶分數中分母到底是誰學生產生了分歧。
你的語言真誠嗎?
現在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席老師做了“不一樣的說話就是不一樣”的講座。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來告訴我們老師的語言對學生影響。其中席老師提到他也曾模仿吳正憲老師的語言,但是似乎并沒有達到該有的效果。的確每個人的風格是不一樣的而且這種風格有時候是不可復制的,我們可以借鑒名師的語言設計,但是一定要內化為自己的,要不只能是東施效顰。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師的語言一定要真誠。教學中我們都曾這樣說過“同學們好好表現,表現好了,有獎勵!表現好了帶你們完游戲!等等”但是最終這些都不了了之了。時間長了教師也就失去了在學生心中本該有的威信。之前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現在回特別注意自己的語言,只要是自己承諾給學生的不管時間多么緊,教學任務多么中我都會兌現給學生。
徐老師是一個教學風格特別明顯的`老師。曾經笑稱“徐老師你應該去教相聲”因為他的課堂的語言真的很幽默,聽過他幾節課,整堂課學生的笑聲不斷,但是學生卻在笑聲中輕松的掌握了知識、思想。但是徐長青你學不會,因為我覺得這種風格是不可復制的,但是他課堂上滲透的思想與教學理念我們卻可以用,但不是簡單的“拿”因為你會發現像席老師說的“一樣的話為什么名師的課堂跟自己的課堂效果卻不一樣呢?”我們需要慢慢內化。
徐老師首先訓練里孩子的審題:讓他們看30秒把文字印在腦子里而不是簡單的看。課堂上有時候會覺得學生為什么理不清題中的數量關系呢?學生能陳述出來嗎?用徐老師的話講:學生如果只是看題而不是讀題,信息根本就沒有到腦子里怎么加工?
接下里徐老師以“鍋來了,餅來了”等幽默的語言引導學生一步步接近“烙餅問題”的知識本質。
講座中徐老師提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老師要教看不到的知識。他舉了一個例子:9個三角去掉2個是多少?(直接以圖的形式呈現)學生很容易說道7個。但是我們有沒有反思過這樣的知識對學生有用嗎?因為這樣根本都不用思考,一看就知道是7個。如果我們稍作改變:把這9個三角藏起來,標示9個,外邊有2個讓學生想藏起來幾個。這樣學生是不是就真得動腦思考了呢?因為這樣就把顯性的答案轉為隱性的他需要把眼動改為腦動。
我們需要的是扶學生一把但是路還得學生自己走,但是事實上現在很多老師卻在背著學生走,對于老師來說累對學生來說無用,何必而為之呢?
數學學習培訓心得 篇2
首先,在這培訓期間認識了很多同行的朋友,和教育專家,從和他們的交談中我學到很多的新的理念和教育的方法,從中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作為一個中職的教師的肩負重任和責任,也知道了今后該往什么方向來教育我的學生,讓我們的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中職生。
其二,培訓期間,培訓一共是分成幾大模塊來進行的學習,專業教學能力模塊、專業核心能力模塊、專業選修模塊,在這幾大模塊的學習中,擴展了我的視野和知識體系,讓我對我的工作更加的充滿信心和激情,在這四個模塊培訓中印象特別深的是第一模塊(專業教學能力模塊)的學習,從這個模塊的學習中深入的了解到中職專業課程的具體該怎去開設,也知道對中職學校的課程的開設,最好要根據企業和市場的調研,來確定我們需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來確定對不同專業課程的開設,才能滿足企業和市場的需求,這對我們學生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也只有這樣才能跟上市場的需求,才能與時俱進,走在時代的前端。
其三,在專業核心能力模塊學習中,感覺時間過的很快很緊,在這個模塊的學習中我過的很辛苦,但我也苦中有樂,此模塊的學習給我的感覺是這四個模塊學習中競爭最激烈,所有的學員直接你追我趕,組員之間相互協同和配合來完成此模塊的學習,通過此模塊的學習,增加了我的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的能力。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白了:信息時代的教師,不僅是教育者,而且是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中的學習者。只有通過學習,才能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否則就會被學校和社會淘汰,活到老學到老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作為中職學校一位普通老師,我希望我們所有的老師都能這樣去做,彼此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相互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實踐能力,大家一起來把我們的職業教育提高一個臺階。
1、尋求合作,深入發展客戶,不惜一切代價多渠道、多形式的提高市場滲透率;
2、挖掘網絡資源,開放更廣闊的網絡營銷平臺;
3、打破凡事兒凡事兒親力親為的局面,開拓更深層次的發展空間;
4、開發更細致、更專業的售前售后服務;
5、塑造大局與細節合適的階梯式模式。
總之,20xx年,飛揚的第四個年頭,吾將以更飽滿的激情、更睿智的眼光,更雄壯的膽略,更理智的思考,更科學的智慧去奮斗、拼搏、實踐。
20xx年的個人目標是什么,我沒有忘記,我想,我已經準備好了!
數學學習培訓心得 篇3
首先,我很感謝公司給予我這次難得的學習的機會。我們的公司,是一個優秀的公司。我們的團隊,更是一個在馮總正確領導下的出色團隊。能夠參加匯聚國際教育集團《真正的執行》課程的培訓,我深感榮幸,同時也非常珍惜這次機會。
在潘老師的培訓課堂上,我不僅從老師的講課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很多先進的思想,同時海爾的砸冰箱故事也給我們上了一節很有意義的課。通過這簡短的視頻,使我更加相信質量就是一個企業的生命,我們的產品最終為人類服務,質量高于一切,也更加堅定了加入遠東紙業這個團隊的決心。
說句心里話,在培訓之前,我對公司、對馮總還存有懷疑。一個中國最早的衛生巾品牌創辦者,一個在國內搶先進入市場的公司,一個在業界奮斗了25年的企業,為什么走了這么久的路卻還只是一個小企業,她究竟還能走多遠,她還有沒有發展前途,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熟悉經濟學原理的我深知企業的發展具有周期性,那遠東紙業這家又走到哪一步了呢?我的所學所累在這里又能發揮什么的效用呢?我很迷茫。
然而聽完課之后,我忽然一下子頓悟了。我決定要和遠東一起成長、一起發展。我是一個愛學習的人,所以我更敬重愛學習的老板,尤其是一位已年過五十的民營企業家。就像課堂上老師所說,馮總的這些年的積蓄已遠遠超過他和家人下半生的生活所需了,那他為什么還苦苦在尋找著企業的強大之路呢,如果說當初創辦企業是為了掙錢,讓生活過得好一些,那這個愿望已經實現了。而現如今的馮總,比起他的收獲,付出已經遠遠超過。說個最簡單的比方,我們每天來上班,只是完成一個人的工作,一周還可以休息一天,都已感覺很累,天天盼著周日,那作為老板呢,不僅要考慮企業的生產、質量,還要開拓市場、開發客戶,維持經營,最重要的還要思考企業的發展方向等等,每天的累可想而知。說到這相信一定會有人反駁“誰讓他是老板的,拿的錢不一樣嘛。”那追問一句,“如果你覺得做企業這么容易,還能掙很多,為什么不回家自己創一個企業去,何必來上班”。說實在的,馮總的這種不斷求知的學習理念,讓我很佩服,也讓我決定要用我所學為遠東盡一份力。
沒有一生下來就特有能力的人,同樣也沒有一發展就可以成功的企業。企業的發展之路,那是經歷挫折、承受辛酸的曲折之路。古語有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企業想要成長為行業老大、領域龍頭,那也不是一蹴即就的事,所以要理解企業,接受企業的現狀,一起立志去發展企業。
潘老師的這堂課給了我很大的撼動。回憶這幾年走過的路,自畢業后,工作、生活一切都挺順利,讓我不斷被生活的瑣碎給湮滅了,老師在課上講的那些道理我都聽過,曾經也參加過無數次類似的培訓,聽的時候很好,但日子一長就淡忘了。還是孔夫子說的對,“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習不能學過就好,還要不斷溫故,要學以致用,落到實處,在工作的實踐中真正成為自己的知識。
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肩負責任,以企業之榮為榮,以企業之恥為恥,全力發揮價值,創造績效。要想碗里有,就得先讓鍋里有。最后感謝潘老師,感謝馮總,也感謝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