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網課學習感受(精選3篇)
第一次上網課學習感受 篇1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新課程實驗的深入實施,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課堂,創造和問題都推陳出新、層出無窮。必然教研活動的方式也跟隨著發生變化。為了合作與交流、協作與共享,網絡教研應運而生。網絡教研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和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建立開放、交互動態的網絡教研平臺,實現資源的交流與共享,以教育消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如今,利用網絡上博客做教研成為教研的必然趨勢。
網絡教研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和發展,改變了教師的學習狀態、工作狀態,極大增強了教師參與教研的自主性,創生出嶄新的學校博客教研文化。通過教育博客,教師發表自己的教育實踐的教學感想、教案、案例等與同行交流,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另外,在發貼、回貼的過程中好的貼子會吸引更多人讀貼跟進,教師有了“受重視”感,便會自覺地產生發表的欲望,積極發表話題。
而要發表話題,便會更加關注教學現象,對教學現象進行分析,進而使教師養成了觀察與思考的習慣,催人上進。也實現了網絡教研的同伴互助。在教育博客聚合的環境中,大家以共鳴的方式相互促進與提高,一起構建和諧的抒發、表達、辨析、質疑、批評、總結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規律的網絡環境,一起夠成豐富多彩的“社會大研討”。在充分展示自我,參與交流,質疑和批評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習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形成,也促進了教研行為的變革,更是一種創新的思維。
第一次上網課學習感受 篇2
我剛放學回到家,就發現外婆正在餐廳包粽子!哇,我也好想學包粽子。
我趕快把書包放下,洗了個手就和外婆一起包粽子。我拿起粽葉,學者外婆的樣子,把兩片粽葉卷起來,成一個漏斗狀,也像一個錐子形。接著就是放米啦,我開始往“漏斗”里面放乳白色的糯米。糯米有趣極了,都可以當沙子玩了。
咦?糯米被我的粽葉包住了嗎?呀!糯米全部都“跳”了出來,有的在地下,有的又在桌子上,還有的“賴”在粽葉上不想下來……我把地上、桌子上和粽葉上的糯米全都收拾了。接著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包粽子,但是沒有一次成功。
最后,我放棄了。外婆對我說:“你還沒有到包好粽子的年齡,不要灰心,你年齡還小!蔽也桓市模蛶椭馄虐兆,給她打下手,遞粽葉、拿繩子。
粽子終于包完了。外婆包了各種材料的粽子。我問外婆什么時候能煮好,外婆說:“至少要煮3個小時!蔽乙呀浧炔患按胍阅敲牢兜呐D肉粽、白米粽了!
等待的時間太慢了!于是我打算研究一下粽葉。我拿起一片粽葉,聞了又聞,看了又看。粽葉的顏色是青色的,聞出來的味道有一股特別的清香。
好不容易,我聞到廚房傳來了陣陣粽子特有的香味,這時,外婆說:“粽子煮好了!”我急忙去拿了一個,煮好的粽子綠中帶黃,顏色好看極了!我快速把棉線解開,一股粽米和臘肉混合的香味撲鼻而來。輕輕咬一口,又軟又糯又香!我問外婆:“為什么糯米會變軟呢?”外婆笑著對我說:“那是因為呀,糯米在粽葉里挨得太緊了,你擠著我,我擠著你,最后大家都沒力氣了,就變軟了呀!”我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在歡笑中,我和外婆慢慢的品嘗著粽子。
這就是我第一次包粽子,以后我一定要學會包粽子,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第一次上網課學習感受 篇3
早上,我向爸爸要了10塊錢,是買菜用的。錢一到手,我就急急忙忙向菜市場跑去,要是去晚了就買不到好菜了。
來到市場,因為是自己第一次來買,所以走路慢吞吞地東看看西看看,心里盤算著要買什么。要不然先把自己愛吃的買下吧!說著我一直在找卷心菜。突然我的視線轉移到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卷心菜上,毫不猶豫的問老板:“卷心菜怎么賣?”市場里太吵了,我沒聽清楚多少錢,就拿了那個卷心菜,老板一稱,說:“一共兩塊二。”我付了錢后,就走向買黃瓜的地方。
記得媽媽說過,黃瓜要摸上去刺刺的才新鮮。正當我在選的時候,老板直接給我拿了一根半的黃瓜,他稱了一下,是一塊五。走著走著,我看到了玉米,好久沒喝到媽媽煮的玉米湯了,買幾根玉米回去煮吧。我一共選了四個,每選一個,都要把皮撥開一點看,會不會飽滿。選最后一個玉米時,我摸到玉米下面“空空”的,里面的玉米粒一定很小,就換了一個“胖胖”的玉米。就當我想回去時,看到了有賣小小個的牛肉丸,那可是我的最愛呀!我一摸口袋,只剩下三塊五了。買個三塊錢,老板裝好牛肉丸,放到一個大袋子里,又放進一小袋湯,我付了錢后,拿起牛肉丸就“一走了之”了。
回到家后,我把買到的菜給媽媽看了,媽媽說我買的還行,中午就煮我買來的菜,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又可以吃到我自己買的愛吃的菜了。通過這次自行買菜,我知道了原來大人買菜都要費些腦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