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中國之圓夢工程心得體會(通用3篇)
輝煌中國之圓夢工程心得體會 篇1
9月21日,中鐵二十三局二公司黨委工作部在工作群里分享了《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為使大家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員工更多的責任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愛國情懷,22日,長西鐵路項目部黨工委工作人員組織施工生產一線的廣大員工在工程部辦公室收看了《圓夢工程》記錄片,受到廣大員工的一致稱贊與好評。
收看《圓夢工程》視頻中,長西項目部的員工一致表示,雖然在工程大路上走南闖北多年,領略過太多工程建設中的壯觀景象,但還是被記錄片中國制造的大型機械設備、大型建筑、大型橋梁、隧道、縱橫交織的大路、智能化港口或碼頭等畫面深深震撼,通過解說員的詳細介紹,使大家更深刻的了解了中國五年的經濟飛躍發展,為畫面中的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和中國網(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南水北調網、西氣東輸網、特高壓骨干網、光纜線路網、主要航道及港口等)的奇跡工程連連感嘆、贊嘆。當聽說中國由原來制造發展成中國創造,并拿下大量外國訂單(組裝高鐵、地鐵等)時,大家臉上都露出了滿滿的興奮、自豪,更為外國人最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高顏值、高速度的“復興號”叫好。當然,最激動人心、值得驕傲、拍手稱快的還是中國居“世界第一”“全國首位”的各種排名,如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由跨海橋梁和海底隧道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13.1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光纜線路總長3041萬公里,也居世界第一;中國已經將5G商用時間鎖定在20__年,將全球領先。杭州灣跨海大橋、廈漳跨海大橋等等大橋都已經是世界級的……中國用實力集中展示了一次偉大創舉,通過記錄片的詳細介紹可以看出“中國夢”已經逐漸走向現實。
《圓夢工程》記錄片為廣大員工帶來的感受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驕傲!中國真牛!作為中鐵二十三局二公司的一員,我們的肩上同樣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有激情有力量擔當起自己的角色,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書寫現代強國更輝煌的篇章。
輝煌中國之圓夢工程心得體會 篇2
六集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9月19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后,收獲廣大群眾的好評。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奇跡般的工程,使觀看者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此時此刻,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中國路取得突破的五年。在這五年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涌現了一批又一批舍小家,顧大家,一心撲在建設祖國、圓夢中國的建設者,他們砥礪前行,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就在今年的6月19日上午10時30分,胡麻嶺隧道正式貫通。該項目被列為全路“頭號重難點工程”,隧道全長13.61公里,穿越一座水庫和一條3.25公里的河流,還穿越了第三系飽和富水粉細砂地層,圍巖液化十分嚴重,突水涌砂等安全隱患突顯。但是廣大工程建設者不畏艱難,敢于創新、敢于探索,歷經9年,最終實現了胡麻嶺隧道的正式貫通。胡麻嶺隧道的貫通是所有參與建設者夜以繼日,默默研究的結晶!他們砥礪前行,用自己微薄又磅礴的力量實現著中國夢,實現著中國人民的夢。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中國網飛速發展的五年。在這五年里,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穩中有升,保持了平穩發展,惠及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五年前,我們很難想象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完成吃飯購物、就醫掛號、出行乘車,只要你能想到的,一部手機基本全能解決。我們出行,完全可以不帶錢就可以解決所有需要花錢的事,帶給我們這種體驗的是中國網絡的飛速發展,從最開始的2G網絡,到現在可以實現流暢觀影,在線游戲的4G網絡,網絡的改變實現了我們全新的在線體驗。這背后是無數的研發人員,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成果。
輝煌中國之圓夢工程心得體會 篇3
這次的交通工程學實習首先我們專業的全部人集合在一起,聽老師給我們講解了一下實習的內容以及在實習中應該注意的事項。我們首先明確了這次的實習任務,大家在郭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去參觀福州南高速公路收費站和灣邊大橋的立交組織情況。接下來是各組成員找自己需要調查的有信號燈的三叉交叉路口和四路交叉路口,每個組的情況有所不同,分別運用點樣本法和停車線法調查車輛的分布情況。
接下來我首先說一下去參觀高速公路收費站和灣邊大橋的情況,我們一起到了收費站后,首先在老師的講解之下了解了進站口分為不停車收費車道、自動發卡車道和計重收費車道。其中電子收費車道有一條,自動發卡車道三條和計重收費車道一條。電子收費車道通過時要限制速度20千米每小時,保持車距以便能夠是行車安全。在進入收費站時應該不能搶按照一定的交通規則進入即可。收費站處的監控系統也有助于觀察在進入和離開收費站時的車輛行駛秩序,有利于為此處交通事故的解決提供有力的資料。雖然以前也曾經到過高速公路的收費站,但卻并沒有仔細認真地觀察過收費站的組成情況還有如何進行車輛的收費程序的。經過這次的觀察了解,最基本的組成情況已經有所了解,以及進入收費站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怎樣才能快速安全的通過收費站,這也是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些人就是因為在收費站等得不耐煩才會引發一系列的事故。這次的觀察對于我們理論聯系實際有比較大的幫助,我們應該多出去進行一些觀察。
觀察完高速公路收費站后,我們接著就去了灣邊大橋,在那里我們觀察到立交的組織形式和車輛上下立交所經過的路線。剛開始看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搞清楚情況,不知道車輛如何上橋和下橋的,立交橋的建設本來也是為了解決交叉路口車輛太多而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問題。
但是如果不能夠很好地了解立交的車流方向就不知道該如何上立交,很有可能會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們下車后在立交橋下觀察到車流的走向以及如何上下立交橋的,實際的立交走向圖需要通過各個方向的觀察才能夠畫出來。我觀察到此立交由南到西的車輛需要借助立交匯合到從東到西的車流中,還有從東到南車輛需要借助立交匯合到從北到南的車流中,才能發揮好這座立交橋的作用。此立交橋分為三層,地面這一層可以行使由北到西的車輛和由北向東的車輛,由南到西的車輛需要借助第二層向第三層過渡,由東到西的車輛需要借助第三層向第二層過渡。立交橋的存在本來是為了解決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要學會正確使用立交,發揮它的長處。
經過這里兩個地方的觀察,對于我們了解高速公路收費站和立交橋有比較好的幫助,接下來的實習是要調查三路和四路的交叉路口延誤以及通行能力。在經過組內的討論和分配工作定出了這兩個交叉口的位置以及從何時開始調查,由于第一次的情況大家都沒有經驗,所以我們遇上了比較大的麻煩,數車的方法有所出入以及開始的時間不一致導致我們又重新開始觀測。在調查延誤時每個方向的路口要有四個人,一個人負責計時,一個人負責數停駛數,一個人負責數不停駛數,還有一個人負責數每隔15秒內停在停車線后的車輛。而調查通行能力時需要數出左轉、右轉和直行車道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機動車分為大小車輛。進過幾次的失敗后我們終于有了比較大的進步,而且調查完了各項數據。
這次的實習總體上來說歷經一天半,而且大家都能夠從中有所收獲,了解各種交通設施和理論與實際的區別,對于我們以后的工作也是有比較大的幫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