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中國之圓夢工程心得體會(精選3篇)
輝煌中國之圓夢工程心得體會 篇1
9月21日,中鐵二十三局二公司黨委工作部在工作群里分享了《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為使大家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員工更多的責任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愛國情懷,22日,長西鐵路項目部黨工委工作人員組織施工生產一線的廣大員工在工程部辦公室收看了《圓夢工程》記錄片,受到廣大員工的一致稱贊與好評。
收看《圓夢工程》視頻中,長西項目部的員工一致表示,雖然在工程大路上走南闖北多年,領略過太多工程建設中的壯觀景象,但還是被記錄片中國制造的大型機械設備、大型建筑、大型橋梁、隧道、縱橫交織的大路、智能化港口或碼頭等畫面深深震撼,通過解說員的詳細介紹,使大家更深刻的了解了中國五年的經濟飛躍發展,為畫面中的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和中國網(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南水北調網、西氣東輸網、特高壓骨干網、光纜線路網、主要航道及港口等)的奇跡工程連連感嘆、贊嘆。當聽說中國由原來制造發展成中國創造,并拿下大量外國訂單(組裝高鐵、地鐵等)時,大家臉上都露出了滿滿的興奮、自豪,更為外國人最想帶回家的“中國特產”——高顏值、高速度的“復興號”叫好。當然,最激動人心、值得驕傲、拍手稱快的還是中國居“世界第一”“全國首位”的各種排名,如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由跨海橋梁和海底隧道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13.1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光纜線路總長3041萬公里,也居世界第一;中國已經將5G商用時間鎖定在20__年,將全球領先。杭州灣跨海大橋、廈漳跨海大橋等等大橋都已經是世界級的……中國用實力集中展示了一次偉大創舉,通過記錄片的詳細介紹可以看出“中國夢”已經逐漸走向現實。
《圓夢工程》記錄片為廣大員工帶來的感受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驕傲!中國真牛!作為中鐵二十三局二公司的一員,我們的肩上同樣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有激情有力量擔當起自己的角色,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書寫現代強國更輝煌的篇章。
輝煌中國之圓夢工程心得體會 篇2
六集紀錄片《輝煌中國》第一集《圓夢工程》9月19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后,收獲廣大群眾的好評。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奇跡般的工程,使觀看者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此時此刻,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中國路取得突破的五年。在這五年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涌現了一批又一批舍小家,顧大家,一心撲在建設祖國、圓夢中國的建設者,他們砥礪前行,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就在今年的6月19日上午10時30分,胡麻嶺隧道正式貫通。該項目被列為全路“頭號重難點工程”,隧道全長13.61公里,穿越一座水庫和一條3.25公里的河流,還穿越了第三系飽和富水粉細砂地層,圍巖液化十分嚴重,突水涌砂等安全隱患突顯。但是廣大工程建設者不畏艱難,敢于創新、敢于探索,歷經9年,最終實現了胡麻嶺隧道的正式貫通。胡麻嶺隧道的貫通是所有參與建設者夜以繼日,默默研究的結晶!他們砥礪前行,用自己微薄又磅礴的力量實現著中國夢,實現著中國人民的夢。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中國網飛速發展的五年。在這五年里,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穩中有升,保持了平穩發展,惠及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五年前,我們很難想象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完成吃飯購物、就醫掛號、出行乘車,只要你能想到的,一部手機基本全能解決。我們出行,完全可以不帶錢就可以解決所有需要花錢的事,帶給我們這種體驗的是中國網絡的飛速發展,從最開始的2G網絡,到現在可以實現流暢觀影,在線游戲的4G網絡,網絡的改變實現了我們全新的在線體驗。這背后是無數的研發人員,默默無聞、甘于奉獻的成果。
輝煌中國之圓夢工程心得體會 篇3
作為赫山教育大家庭的一員,我很榮幸能參加《赫山區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坊學習,這無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學成長上添上一道亮麗的彩虹。為了能讓本次培訓學習起到真正的實效,真正讓自己獲得一定的長進,我以在培訓期間各位專家教授的授課精髓為指導,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專家教授的講解引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化方向發展。
二、研修目標
1.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對信息技術應用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結合有關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針對語文教學不斷反思和總結,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內容
1.積極學習
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培訓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項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學習,專心聽講,認真聆聽專家報告,并做好必要的記錄。無論專家報告何種風格,都堅持在最快的是時間內調整思路,融入專家講解思路,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2.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并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3.反思提升
每天結合自己在培訓學習中的感受寫出學習心得、研修日志,發表在班級培訓平臺上,與各位學員共同交流探討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能力。
4.學以致用
爭取通過學習,在研修結束后寫出研修學習的體會和收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培養發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使傳統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滲透,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
四、具體措施
1.每天利用1—2小時登陸網絡研修平臺,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任務及作業。
2.認真聆聽專家們視頻講座,做好筆記,并把理論運用于實踐,提高自己業務水平。
3、培訓期間多與同行研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力爭讓信息技術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4.多閱讀信息技術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認知背景,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歡。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我決心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淀,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結合教學實際,努力學習信息技術,并學以致用!
希望能在專家和各位老師的指導下,使我在知識與技能應用,思路與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