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英烈精神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消防英烈精神心得體會范文 篇1
那些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截至目前,全國有196萬余名登記在冊的烈士,近代以來約20__萬名烈士為國家和人民獻出了生命。新中國的巍峨豐碑上,鐫刻著他們的英名。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什么是對英烈最好的悼念?那就是明了他們的遺愿,傳承他們的'精神,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為他們的未竟事業接續奮斗。只要我們記得,他們就永遠活著。正因如此,要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對所有為國犧牲、為民犧牲的英雄烈士給予尊重和敬仰,形成“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的價值認同。清明節,無疑就是教育引導群眾形成這種社會認同的極好契機。
傳承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就要用好紅色資源,充分發掘利用紅色資源蘊含的無窮力量與巨大價值。廣東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傳播地、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首次國共合作的誕生地、工農運動的興起地,是革命文物延續年代最長、序列最完整、種類最齊全的省份。近年來,廣東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有序推進、成果顯現,全省革命文物家底初步摸清,革命場館體系基本形成,革命文物保護工作有序推進,宣傳教育功能明顯增強,文旅融合持續深化。廣東的紅色資源,是百年黨史的點點星光,是點燃激情的不滅火種。
線上線下寄追思,紅色資源“活起來”。為了點燃人民群眾奮斗新時代、建功新征程的熱情,接受紅色資源的教育與熏陶,需要讓群眾到場,不能空對空。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從四月份開始面向觀眾開展“百年回聲”聲音線上征集活動,邀請觀眾誦讀中共三大代表的家書、故事;辛亥革命紀念館通過微信小程序,開設“走讀祭掃”專區;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以直播形式推出英烈青春故事,傳揚雨花英烈精神;中學生結合朗誦與情景表演方式演繹楊殷家書……廣東通過這些“沉浸式紅色體驗”活動,幫助觀眾重溫革命英烈們的偉大征途,感受優良家風,賡續紅色血脈。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波瀾壯闊的奮斗史上英烈們印下的一串串光輝足跡,串聯起青春、奮斗、奉獻的不朽記憶,是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動力源泉。有英烈的精神坐標在,我們就不會迷失方向,就能一步步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消防英烈精神心得體會范文 篇2
青春新征程,奮進十四五,奮斗,是新征程上永恒不變的時代“主題詞”,是新征程上勇往直前的時代“音”,是新征程上奪取勝利的時代“精氣神”,是推動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不竭動力;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成長成才的根本途徑,奮斗正青春,筑夢正當時,讓我們用一顆忠誠之心,一顆擔當之心,一顆敬畏之心,做一名合格的新時代的筑夢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消防英烈精神心得體會范文 篇3
一個崗位,一干13年。
從一名普通車工,到_省職業技能競賽(車工)總冠軍,再到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在數控機床上演繹了奮斗的青春。
_,現任_五征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_省技術能手、_省青年崗位能手、_省機械行業技術能手、富民興魯勞動獎章、齊魯首席技師獲得者。
“20__年,剛滿18歲我就來到五征集團農用車事業部,成為一名普通車工。”_回憶道。“每天與冰冷的車床作伴,而且數控車床的編程像一本天書難以捉摸透,單調又乏味的生活我一時間難以適應。”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深知自己的理論功底薄弱,_立下愚公移山志,一定要突破理論知識壁壘。于是,一個人、一盞燈、一本書,成了年少時的他最真實的寫照。短短幾年的時間,他先后攻克了半軸套管裝夾、分離軸承座粗車工藝改進以及玉米收獲機、拖拉機撥叉軸加工改進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真正實現了從一名技術小工,迅速成長為數控機床上一把“尖刀”。
沉默寡言的他,硬是憑著骨子里不服輸的韌勁,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技術奇跡。從20__到20_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公司集團優秀技術能手,20_年8月28號在第九屆_省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憑借扎實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操作技能,獲得了車工第二名,并成為九位代表_省參加第九屆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中的一員,也成為五征集團又一位從一線走出來站上全國技能大賽的青年技工。
他年齡不算大,在車間里卻成了技術嫻熟的“老師傅”。當遇到技術上的問題,大家總是想到找_,車間里的員工們總是說:“馮師傅辦事,我們放心。”20_年,他參與使用數控AG14后輪轂進行粗車試制,制作了粗車專用卡爪和專用車刀,實現了由一名員工同時操作兩臺數控機床,提高了產品質量,并節約購買機床費用12萬元。
作為已經在集團工作13年的五征人,談到自己有什么夢想時,性格有些內向的_思考了一會兒說:“我希望能夠成為像張念利那樣的全國技術能手,成為第一階梯技術工人,在更高的領域挑戰自己。”
“五征夢,我的夢”。他忠于自己的夢想,并一步步地實現著自己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