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消費心得體會(精選3篇)
家庭消費心得體會 篇1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費能力自然上升,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此時,為了促進國家和自身的共同發展,正確的消費觀就起了重要作用。
首先,要有促進消費增長的意識,這是必須的。對于個人,消費可以很好的滿足自身的需求,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對于企業,消費可以促進商品的生產,從而激勵企業不斷調整與創新,為企業贏得經濟效益,帶動企業成長。而對于國家,消費可以拉動內需,國家宏觀調控會給予各企業優惠政策,從而帶動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根據新調查表明,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出口拉動,這是不健康,不穩定的經濟增長狀況,應該努力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所以,作為新世紀的創建者之一,我們應該有促進消費增長的意識。
然后,在促進消費增長的同時要注意“促進”并不等于“浪費”。促進是相對于緊縮來講的,是指在應該消費的時候,若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圍之內,就盡量去消費。而對于那些沒有必要或超過自己承受能力范圍的消費,就絕對是“浪費”的不良表現。現在,有很多學生向家人要這要那時,仗著自己有些文化水平,就說“這是促進消費的表現,有利于國家的經濟增長”。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消費觀,“浪費”并不會帶動經濟增長。此外,過多的消費會導致通貨緊縮,這是通貨膨脹的相反現象,是不健康的.經濟增長模式,必然會抑制經濟的長久增長。所以促進且不浪費才是我們應該做到的。
最后,響應世界現階段的嚴峻形勢——環境污染與全球變暖,我們還應該在消費的同時注意保護環境。這不僅僅是對自己個人的負責,也是對國家,對整個世界負責的表現。臭氧層空洞和白色污染的導致,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我們沒有能做到綠色消費。固然,消費時精打細算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若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精打細算節余再多的資本也無濟于事。所以,在環境問題還沒有道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時,讓我們樹立綠色消費觀,做到可持續發展。
消費對于經濟增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時必須做到合理又不破壞環境,所以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一個合格的`消費者。
家庭消費心得體會 篇2
今天,我放學回到家,做完作業后,我決定自己做兩道可口的飯菜,試一試我的手藝怎么樣?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
“嘩嘩嘩”水龍頭打開了,我開始洗菜了,首先我將菊葉放在水龍頭下洗起來,洗干凈后放在一邊;接著拿出新鮮的雞蛋,打碎以后倒在碗里,開始打雞蛋了,碗里筷子打來打去,發出“嗒嗒嗒”的聲音,好像在敲鼓一樣,真有趣啊! 然后,放一點水在鍋里,擰開煤氣,不一會水“咕嚕咕嚕”燒開了,終于可以把菊葉倒進行了,最后再放雞蛋。差點忘了,放雞蛋之前要先放點鹽,再倒進去,這樣湯里就可以不放鹽了。過了三分鐘,水面上開出了一朵淡黃色的雞蛋花,隨著水波上下翻滾,真好看,香噴噴的菊葉雞蛋湯就燒好了,我把湯端上了桌。媽媽看著熱氣騰騰的湯,開心地說:“真好啊,一定很美味,這個是我兒子第一次燒湯給我喝,我一定要多喝點。”
“鏘鏘鏘”我又開始切豆腐了,我把豆腐放在砧板上切成一塊一塊的,然后,拿出一塊肉,把它切成很小的肉沫,之后放在一邊,開始往鍋里放水,在水燒開之前,因為肉沫很容易連在一起,所以藥加水在碗里,像打雞蛋一樣不停的打。水燒開了,最先把蒜和木耳還有蘑菇下進去后,再等水開了以后,把肉沫放進去了以后再放點醬油和鹽放在里面燒,燒開以后再把蝦皮放進去,如果想再加一點湯就往鍋里加點水。等水燒開以后就好了。我的肉末豆腐也燒好了,看著可口的菜肴,竟然在我的手里想變魔術一樣出現在飯桌上,口水忍不住“嘩啦啦”溜出來了。
媽媽品嘗完后說了一句:“真好吃啊,以后我們家就讓你來燒飯吧!”我聽了以后心里美滋滋的,以后我就是爸爸媽媽得力的小助手了,我是家庭的小主人。
家庭消費心得體會 篇3
我是一位普通家庭的母親,有個一直疼愛包容自己的老公,還有一個懂事能干的女兒,我們組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
女兒出生至今都是我們親自陪伴和教導,從小我就大膽放手讓她去嘗試一切可以接觸的事物。學走路摔跤時不會立馬將她扶起,而是教她學會自己如何站起;不小心撞到硬的物體受傷時不會去責怪她,而是教她以后要小心,學會保護自己和愛惜其它物體。幼兒園里,和小朋友鬧不開心時,我會讓她自己學著去溝通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和平共處”;有好的東西時,會提醒她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分享時會給自己帶來快樂,分享后別人也會一起分享他們美好的東西。這樣,我們得到的會更多,大家會相處的更和諧。
三年前,女兒踏進了小學的知識大門,作為家長的我開始更用心的去觀察、去陪伴、去教導、去與她溝通。我經常會對她說:“我們要學會去愛,用心去愛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包括自己;我們要學會去感恩,感恩每天給你帶來快樂或者不快樂的人;我們要學會去分享,分享你生活中每一件快樂的事,分享你擁有的每一件美好的東西!”這也許是心靈的洗滌,但現在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會讓人變的輕浮、變的狂躁、變的自私,我不希望我們的子女因此而受到影響,所以我會利用周末的時間和她一起參加公益活動,愛心活動,也會觀看一些充滿正能量的影片和綜藝節目。目前我們加入了昆山某愛心服務社,在這里我們會盡我們的微薄之力去關愛每一位需要關愛的人,有機會我將會帶她去實地感受一下山區里孩子們真實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她能夠在我們這個繁華的大都市里真正學會沉淀。
二年級第二學期前,我沒有給孩子報過任何的興趣班,所謂的“興趣”,應該是每個人發自內心的喜好,自己真正發現某事物的魅力所在,從而做出的針對性或廣泛性的興趣選擇,而不是家長施加給孩子們的必修課程。女兒也曾和我提過想上興趣班,當我問她喜歡什么的時候,她能說出好幾種。其實,這就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興趣可以單一化,也可以多元化。我和女兒說過,父母會尊重她的選擇以及培養她的興趣愛好,但是時間由她自己來規劃,發展興趣愛好的前提要把基礎的文化課和自身的休息時間安排好,要做到合理有效的安排,那就得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只有養成一個“好習慣”,才會“成就好人生”,一個章亂無序的人很難做好一件事情。因此女兒為了實現她的興趣夢也在不斷地完善自己,作為家長的我們也會在精神上給予她不斷的鼓勵,在思想上給她一個正確的引導,讓她真正養成和擁有一個良好的習慣!
希望女兒能夠在我們這個幸福溫馨的小家庭里健康快樂地成長,將自己點滴的愛傳播給全社會,將來做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