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集電視政論片《雄關》第四集觀后心得(通用3篇)
六集電視政論片《雄關》第四集觀后心得 篇1
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務必高度重視對他們的保護、關心、愛護。
保護好他們,讓他們有時間能休息一下。近日在學習強國上看見湖北某地的醫護人員連續工作21天之后享受休息六天的待遇,說實在的,對于那些處于抗疫一線的勇士們來說,他們是用寶貴的生命來奉獻社會,他們是人,他們也是肉體凡胎,也食人間煙火,也是為人父母為人兒女為人夫妻,肩上都有家庭的重任、親人的牽掛。我們在歌頌他們的事跡,感恩他們的付出,銘記他們的犧牲的同時,更需要在戰疫正酣之時給他們以關心、保護,給他們以實實在在的關愛,讓他們感到真心實意的溫暖。
愛護好他們,要解決好他們的后顧之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緊要關頭,為了激勵抗疫一線醫護工作者斗志,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已有23個省、市出臺優待政策,從職稱評聘、津貼發放、職務晉升、小孩入園入學、療養待遇等方面,給予特別照顧。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護人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顧大家,迎難而上,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特別是2.5萬余名支援湖北的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奔向最兇險的疫區,成為最美“逆行者”!2月9日,四川省教育廳出臺專門出臺政策,全力保障在省定點收治醫院直接參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優先安排支援湖北醫療隊全體人員子女入學。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作為疫情防控“火線”上的中流砥柱,廣大醫務人員用無私無畏、奉獻犧牲展現了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望你們平安,等你們回家!
六集電視政論片《雄關》第四集觀后心得 篇2
一個普通人50年的命運浮沉,憑什么被關注?周秉昆的存在給了我們答案。他沒有宏偉大志,也不像哥哥姐姐那樣有出息,他只想努力過好生活。圍繞他展開的不懸浮的劇情,是最真實的苦樂。恰是這些苦樂能讓我們慢下來,細細品味一個人的成長和努力,以及日常生活里被忽略的細節。
或者說,《人世間》關注普通人的尋常事,讓我們有幸認識了最平凡的周秉昆,而不是如有神助的哥哥周秉義和被眾人寵的姐姐周蓉。
今天,很多敘事里的成功,常常忽略了普通人或失敗者。《人世間》讓我們明白,成功或失敗,都會在時間里留痕。我們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我們的普通人生也應該被看見。
命運給了周秉昆特殊的際遇,讓他有了目睹朋友被槍決后的崩潰、被父親看不起時的委屈、媳婦被人欺負時的憤怒,孩子被人爭搶時的無奈,失手傷人后的慌亂……也是這個人,總是包容著一切“不合理”,現實就是這么瑣碎,三不五時地打亂他平靜的生活。雖然我們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的經歷,但類似的情感卻總能或多或少地投射到我們身上。
“苦嗎,嚼嚼咽了。”這是劇中周秉昆對兒子周楠說的話,周楠又把這句話送給了馮玥。這就像一個家族的精神傳承:生活是苦的,它無處訴說,只能自己承擔。這句話,也可以說是這部劇的基調——生活中的苦,自己咀嚼幾番,總能撐下去。這也是大多數人面對苦難的應對方式,我們都是最不起眼的“周秉昆”,所以能和他共情。
六集電視政論片《雄關》第四集觀后心得 篇3
《人世間》就是從家寫起,一張“全家福”之后多少年,才能遇到另一張“全家福”,周家兄妹無論身在何方,都牽掛著這個家,也被這個家系念著,家是根。過年了,就想回家,就想團圓,那是血液里帶來的情感歸屬的基因,最深沉,也最濃烈。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具有中華民族這樣深沉的“家”的情感,這是一種無形的凝聚力。
當然,家里也有性格沖突,有代溝,有矛盾,這些矛盾起源于骨肉親情之愛,愛的另一面叫疼痛,所以叫疼愛。但無論怎樣,孩子長大了,就要開枝展葉,另筑新巢,蛻舊變新,一代一代生生不息。
人來到世間,都是有使命的。人與人的差異,就是人們以不同的價值觀為導向,走過不同的人生路徑,顯示不同的人生價值。《人世間》里的各色人等,在時代大潮中起起落落,尋找自己的愛情,尋找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才能,這個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甚至有的人早早殞命。
人世間,多歧路,周家三兄妹,誰沒有經歷過挫折?像周秉昆那樣,坎坷不斷,磕磕絆絆,但無論如何,人總是要努力向前走。人未必都能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平凡的人生同樣需要扎扎實實的腳步,兢兢業業地付出,善良在心,希望在前,腳步就有力量,生活就有勁頭,人生就有光彩。向前向善,這就是《人世間》啟示的人生坐標和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