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電視劇觀后感(精選3篇)
雷鋒電視劇觀后感 篇1
我還是一個學生,可用起錢來大手大腳,爸爸媽媽對我無可奈何。當影劇院再映電視劇《雷鋒》時,我有幸觀看了這部影片,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影片《雷鋒》展現(xiàn)了雷鋒叔叔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的光輝形象。其中,有這樣幾個鏡頭尤為感人。
一場籃球賽下來,戰(zhàn)士們熱得汗流浹背,許多人去買汽水喝,唯獨雷鋒捧起水壺喝涼開水。他說:“喝白開水一樣解渴。”是雷鋒小氣嗎?該花錢的時候,他卻一點也不猶豫。當別人有困難時,雷鋒就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戰(zhàn)友王大力收到了一封家信,信中說他母親病了,家里等著錢用。雷鋒知道這事后,就用王大力的名義悄悄地寄去了20元錢。當人民有困難時,雷鋒就挺身而出,慷慨解囊。遼陽市遭受了洪水災害,雷鋒把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100元錢親手交給了災區(qū)的領導。他深情地說:“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這情景真讓人感動啊!
看《雷鋒》,想自己,我真是羞愧萬分。自己整天想的是吃好、玩好。去春游,我吵著讓家長為我買了二三十元的水果、飲料及糕點。在學校里,我常常溜到外邊去買零食。這次是電視劇《雷鋒》教育了我,更是雷鋒精神感動了我,使我懂得錢是來之不易的。我們的生活并不富裕,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走雷鋒的道路,做雷鋒式的“傻子”。
雷鋒電視劇觀后感篇三:聽說下午要看電視劇,我們全班同學都雀躍不已。好不容易盼到兩點鐘,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去了操場的帳篷里。進去沒多久,我就像被蒸熟了的包子,滿頭大汗。電視劇開始了,我隨著電視劇中的故事情節(jié)心情跌蕩起伏,不覺得有多熱了。
雷鋒有著和我們現(xiàn)在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遭遇了種種的不幸。雷鋒幼年時爸爸被殘忍地絞死,媽媽被吊死,哥哥被累死,弟弟被活活餓死,雷鋒也差一點被萬惡的地主婆砍死。看到這里,我不禁攥緊了小手,為雷鋒叔叔從小忍受著人世間那么大的苦難而難過。想想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別啊!我們每天穿著新衣服,天天吃著小零食,星期天還可以吃“肯德基。若是爸爸媽媽有空的話,他們還會帶我們去旅游,去山川、河流……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景。
雷鋒叔叔那種助人為樂的好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別人有困難,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助他。那一幕幕的鏡頭:犧牲假日休息時間到工地來搬運磚塊;送老大娘到目的地;捐錢給災區(qū);幫小學生一起植樹等等。我看完感動得都快流淚了。我們也要學習雷鋒的精神,同學之間應該要互相幫助,比如:哪個同學上課沒有認真聽講,作業(yè)不會做,或者是哪個同學跌倒了……,我們都應該主動去幫助他們。
雷鋒說他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因為螺絲釘有著擠勁和鉆勁,所以我們在學習上,也要善于“擠”和“鉆”,學習這種“釘子”精神。
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當中去。”我們從現(xiàn)在起就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以后也要像雷鋒一樣報孝祖國,為人民服務,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雷鋒電視劇觀后感 篇2
看完關于雷鋒叔叔事跡的電視劇,我很感動。片中主要講了雷鋒為人民服務的事情。
開始雷鋒還不知道知到要為人民服務。后來是聽了指導員的話就有了這個念頭了,而且并送給了一套《毛澤東選集》。后來他就知到: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后來他就不斷的為人民做好事,比如:犧牲假日休息時間到工地來搬運磚塊;送老大娘到目的地;捐錢給災區(qū);幫小學生一起植樹等等。但雷鋒不留下姓名,就這樣留下了許多動人地光輝事跡。我看完感動地都快流淚了。
這也告訴了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是革命先輩用血肉“粘”成的!所以用來告戒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
雷鋒叔叔那種助人為樂、節(jié)約的好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這樣一個鏡頭:一個星期天,雷鋒叔叔的戰(zhàn)友王大力把所有戰(zhàn)士們的襪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鋒叔叔正在晾衣服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他就到處尋找。這時,王大力說:“雷鋒,你有那么多存款,還這么舍不得買一雙襪子。你瞧,你這雙襪子穿在腳上不嫌得難受?”雷鋒叔叔說:“只要不耽誤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說:“那你不覺得難看嗎?”“咱們軍人不是把襪子穿給別人看的。”這幾句話,就已經體現(xiàn)出了雷鋒叔叔的節(jié)約精神。他每個月只有6元錢獎金,他卻把錢存在銀行,一年一年過去了,雷鋒把省下來的錢全都捐給災區(qū)人民,可是他自己卻舍不得買新襪子。雷鋒是多么節(jié)約啊!
雷鋒叔叔最后因公殉職了,但他的精神是永遠在我們的心中。雷鋒叔叔和一些無名英雄一樣是我們大家的好榜樣,在為我們的祖國和人民做貢獻而犧牲的!我們應該從現(xiàn)在開始,做一名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將來好為祖國做巨大的貢獻!
雷鋒叔叔這種勤儉節(jié)約、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他正是這種精神的化身。雷鋒叔叔,我為您感到驕傲!
雷鋒電視劇觀后感 篇3
電視劇《人世間》改編自梁曉聲的同名小說,該小說曾獲“茅盾文學獎”。劇中通過對周家三兄妹成長史的刻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近50年跨度的歷史畫卷。這讓我立刻想起了另一部類似的熱劇《大江大河》,那里講的是三個異性兄弟的成長,不同的是一南一北。
我為什么要強調“一南一北”這個區(qū)別呢?因為中國工業(yè)化道路上,東北集中了早期的“重資產”大型企業(yè)。改革開放最本質的變化就是市場化。而重資產設備一旦陳舊,不僅退出成本高,行業(yè)觀念屏障也高。兩部劇對比看,特別能體現(xiàn)“一南一北”的明顯不同,而且背后似乎隱藏著市場經濟發(fā)展的深刻道理。
周家所在的“光子片兒”是哈城的“棚戶區(qū)”,環(huán)境臟亂差,也沒有什么像樣的教育資源。可周家卻出了兩個北大高材生。父親周志剛是大三線工人,長期在外地工作。
在故事開始的年代,工人階級具有極高的政治地位,但經濟上依舊處于貧困線上。他們甚至根本就不敢想象,那些政府干部大院里的住房條件是怎樣的。
直到周秉義與高級干部女兒郝冬梅談戀愛,成為了事實上的“倒插門”女婿。岳母金月姬從未踏進“光字片兒”的周家,在那個一切按身份分配的計劃經濟年代,兩個家庭的差距就是貴族和平民的差距。
大兒子周秉義和二女兒周蓉都很聰明,分別考入了哈市的兩所高中。周蓉極具個性,早早就和一位落魄詩人“私奔”了。可學業(yè)上,兄妹兩人順風順水,北大畢業(yè)后分別進入了政府部門和當?shù)馗咝!?/p>
老三周秉昆為人厚道,在哥哥姐姐的光環(huán)下,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朋友不少,也都是和自己文化程度差不多的工人。在有濃郁人情味的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可以說“關系”是無所不在的。遇到問題,需要靠朋友幫忙,周秉昆也養(yǎng)成了熱情仗義的性格。有兩個優(yōu)秀的哥哥姐姐,當然,也常常找他們或他們的朋友尋求幫助。
如果對比《大江大河》,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中國要尋求發(fā)展,發(fā)展和維護各類關系幾乎都是不可或缺的。這一點,貌似南方和北方也沒什么不同。然而,《大江大河》的那三位異性兄弟在處理各類關系中,幾乎處處會遇到“契約”,而朋友之間的幫助,時時刻刻也都有把約束自身行為的隱性尺子,契約傳統(tǒng)就隱含其中。此外,南方人,特別是沿海一帶,那里的人還有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冒險精神和眼光。
這在《人世間》中是不多見的,周秉義思想相對保守,處事圓滑,這點上常被老婆譏諷。岳母那套論點對他不無影響,她對知識分子的不信任也是那一代干部的典型成見。
